標籤:

生死邊緣的放浪卻化作了一杯閑茶間的笑談

阮籍漢磚畫像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此阮嗣宗詠懷詩句。千餘載後,其意仍動人心。甚至,回望阮籍之時,亦不免稍同其感。

魏晉,年歲動亂而人性自由,城頭王旗更變之際,士人多特立獨行,廟堂舟車,山林江湖,茶酒縱歌,清靜玄談,一時風度。

而其時名士多艱,《晉書》《世說新語》所載,諸多風流忽斷,使人扼腕之餘,尤使後世學人對其性定情逸高山仰止。

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賢之一,思想家、文學家。

彼時人物故事詩文,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文化符號,甚而成為了干載文人之思,談及思想,談及文化藝術,談及文人與文化,無法繞開,不願繞開。諸如蘭亭,桃花源,廣陵散,思之心痛,思之心暖。那個時代不可複製,那些鮮活的人物事功定格於此。

「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兩百餘年,高士狂人幾多。陶淵明「時還讀我書」,嵇康「肅肅松下風」,王義之「瀟洒出風塵」,顧愷之「神妙獨難忘」,張翰「返鄉食菜羹」,才華獨絕,而未必容於當世。高逸者多或離俗世而寄情山水,或閉戶鏞而玩物獨樂。其深心頗多豪素深婉,其間有生命之戀,亦有亂世之嘆。

那個時代,國祚不穩,人心不安。正始之後,尤多血腥。司馬氏南渡後,南北割據,政權人心都在崖壑邊上,士族之心,尤多矛盾與悲喜。達者雖稱順一時,如王謝顧陸,亦有「齊彭殤」之憂嘆;隱者固擇一方凈土,如陶劉陸阮,韜光養晦,亦有桃源難覓之愁苦。

曹植。曹植的文學成就和遭遇,讓後人永遠唏噓

士,遠始於周,當時世卿家族中有了不世襲的家臣,乃最初之士。春秋之際,卿大夫勢起,養士之風大盛,士風漸成,垂後久遠,士者常以天下為己任。至漢,漢武尊儒後,士族更以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曹魏時期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一批名士,以《老子》《莊子》和《易經》為文獻骨架,會通儒道,開創了玄學思想。他們追問本與末、有與無、體與用、性與情、形與神、名教與自由,玄學與清談。「非湯武而薄周孔」,更是一種時代的吶喊和抗爭。彈琴飲酒,為文作詩,優遊從容,游心太玄,成一代清峻、淵遠的玄學風致,是崩潰邊緣的形骸放浪。

王弼。這個王弼畫的太老了。王弼是魏晉玄學的發肇者之一,極其聰慧,註解《周易》、《老子》,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他死的時候才23歲,還是翩翩少年的時光。

丁酉問世的一本書,《懸崖邊的名士》,正說此間物事人情,作者乃學人大生先生。

大生兄,才過而立,長安人,飽讀經史,對這段歷史梳理一過,今以時人語漫道彼時人物,其心意在古,而發新時新語。

此書才出,即已廣布,且好評四起。吾亦攬卷飽讀,漸入佳境,其妙良多。

《懸崖邊的名士——魏晉政治與風流》,大生著。現已上架,各大網店和渠道均有銷售。

其一,書名《懸崔邊的名士》,實則寫魏晉時社會人心的矛盾與風流。依《史記》《世說》之例,一時名士,紛紛故事,作者筆下,那些血雨腥風都化作了一杯閑茶間的笑談,那些清邁風雅都輔作了一頁頁生香的文字。使人讀來,彼世遠矣,而掩卷之際,斯人即在眼前,復入心中。

此乃文人說史之故也。

大生兄,是個文人,一位視讀書為業的學者,且關注古今日久,深研釋老,用心《詩》《易》,亦博涉經史,此書大類其探索魏晉那個時代之筆記,其所研讀者,或正史,或隨筆,或專箸,或詩文,梳理若此,成書若此。

大生書法作品

其二,文如其人。讀此書,似講故事,似說歷史,似評人物。然文字背後,實乃作者文心所在。魏晉,國之士族在高潮中唱罷好戲,一去不返。此後,皇權政治一路漸善漸全,貴族漸沒。

作者之心,士人之心。以此著墨,心中悲喜,都隱在了那個繁亂的世事里,都藏在了面對無常而能堅守的名士言行中。其間物事人心,在全書的娓娓道來中,在淡淡的文字間,也會經此寫與讀,撒到更大的時空里。此時,彼時;此地,彼地;此心,彼心;此岸,彼岸。

科舉制度的出現,真正終結了名士風流的時代。

其三,魏晉六朝,那段歷史,因世道紛亂而人性之花燦爛,後世多有研究與著述,近世較有影響者,陳寅恪先生《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東晉門閥政治》,胡國瑞先生《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湯用彤先生《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魏晉玄學論稿》等,此為學術之謹肅。余嘉錫先生《世說新語箋疏》,則介於學術與隨記之間。另一類著作,即如大生兄此本,乃為學人筆記,基於史籍,深入淺出,文史參半。而此本之長,且可不顧語言敘述之好,也不管其序時組材之能,單就其縱橫所帶顧此及彼,即已知作者題外之功。而書後附表,愈見其深入史實與跳出史事之用意,正如禪師吃茶,用心於茶乎?專心於茶乎?寫此書時,千江有水;讀此書後,萬里無雲。

其四,此書成時,作者大生才過而立之年。按傳統之說,其值「育」齡,所生所養,足顯康健。書中道及,只聞「酒」香,稍加察之,用水選糧之精,蒸釀酵藏之繁,提兌分貯之細,確也驚人。正因作者年輕,其心必朝氣雄健,文字間富陽光味。而此書已非「初胎」,其《詩經密碼》《詩說中國》諸作,各有用心,各展其才,各得其所。人所不知,其於佛學與易學,用功尤勤,讀講之際,積牘日厚,雖未結集,必資思辯。故其年歲不老,而事功不少,所付梓文字,又似曾耳順,兼之所寫物事已歷千餘載,讀來,倒似出於一位愈煉愈深愈修愈真的老頑童之手。

王恭所謂:「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以此說,大生兄亦當為名士,其為常得無事,早已於走出校園不久即辭工辭事,獨悅於耕讀間,譽文謀生之餘,問學以為世業,筆墨以發文心。

近歲,吾與大生兄共事《中國書房》叢刊,同德同力,相激相發,因其年少而力厚,尤多擔當,吾得益之餘,更發見其學力之沈厚,假以時日,其為老先生時,等身者,應是不只著作。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掃碼諮詢客服)


推薦閱讀:

凈慧長老:如何了生死?
《雜病生死歌》+《察色觀病生死候歌》
泄用結構的八字,當食傷被壞掉時生死攸關
怎樣向老人隱瞞孩子離世的消息?
余華的<活著>結局為什麼主人公不尋死?

TAG: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