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幸福感流逝十年:房價翻五倍 手中錢發毛

2011年12月15日 11:43來源:錢經 作者:苗宇字型大小過去十年,老百姓銀行賬戶飛漲的同時,幸福感卻在加速流逝。為什麼?因為相比收入,物價以更快的速度瘋漲。房不住,衣不起成為老百姓的直觀感受。衣食住行中,住似乎最難改善,有房子的人想改善居住條件,發現換不起,沒房子的人面對一天一跳的房價,更是買不起。十年間房價的全面上漲,吹起了一個大泡泡,高昂的房價帶來的高租金更是拉動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翹起了CPI數據,使得剛剛感覺富裕了的中國人手中的人民幣貶值不斷,焦灼由此產生。十年間收入翻了兩倍多過去十年,北京居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從2001年的11577.8元,漲到了2010年的29073元,增長漲了150%,基本與GDP漲幅保持了同步。貌似手頭日益寬裕了的老百姓生活也應改善了150%,但事實遠非如此,因為通脹猛於虎也。圖表1:北京市人均GDP與可支配收入十年翻了2倍多(單位:元)

相對於衣食行,就住而言,特別是像北京一樣的大城市,很多家庭由於下一代的出現,家庭人口的增多,住的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倒退。幾代同堂擠一套房子的老北京家庭不在少數。十年前北京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買三環內2.3平方米房子,現在只能買1.2平方米四環外地房子,瘋漲的房價吞噬了普通居民的幸福感,特別是要成家立業的80後、90後,不僅啃老從父母那裡要首付,自己更是變成了幾十年的房奴。圖表2:2001至2010年北京市商品住宅價格與成交量趨勢

任志強表示,從市場環境來看,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正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加速期,必然會導致這部分市場中的房價還會持續上升,而一線城市城市化率已經接近70%,進入平穩增長的階段,增速開始下降。2015年是我國23歲適婚年齡最高峰,如果23歲不結婚,到28歲結婚,持續時間會延長至2020年。再劃分一下的話,我們從2015年23歲每年下降一個點,連續下降7、8年以後,我們發現絕對人數還是2400萬降到1800萬,仍然是一個很大需求。1800萬人應該是900萬套房子,而我們現在為止,每年的生產量,商品房生產只有600萬套,遠遠不能滿足城市新增家庭需求,我們家庭屬於加速,也在導致住房高速增長。圖表3:中國目前城市化率

數據來源:2011年藍籌地產第八屆年會

·
推薦閱讀:

最具幸福感城市拒絕「被幸福」
愛情使人變胖?——原來那是幸福的模樣
日本公布幸福感測算方案包括132個指數
代表制、政治腐敗與主觀幸福感

TAG:房價 | 幸福 | 幸福感 | 十年 | 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