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卒年四十三歲暗藏玄機 —紅樓正史—起點論壇—起點中文網

第二十四章,《紅樓夢》後四十回內證表明後四十回不可能是高鶚所續,作者必是曹家人。作者 曲乃漢(此章有一萬多字,這裡引錄大部分)第一部分:陳林先生提到,《紅樓夢》小說後四十回,明寫賈元春生於甲申,死於甲寅,存年四十三歲,是一個明顯的常識性錯誤,按照六十甲子正確的存年數來計算,賈元春只活了三十一歲,陳林先生據此認為,《紅樓夢》後四十回非後人所續,在這當中暴露出來。本人按照陳林先生的論述和提示,根據自已的理解,再找來一份六十甲子次序表,這種表常常附在詞典後面。由於我們現在久已不用干支紀年,對於干支紀年往往感到比較生疏,說起來聽起來,都感到抽象一些。使用這種表,可以在表上直觀地分析問題,有助於加深理解。在《紅樓夢》前八十回,從來沒寫到干支年,那麼在後四十回能否寫到干支年呢?這就是個問題了。由於《紅樓夢》第五回,寫到了賈元春的判詞「虎兔相逢大夢歸」,提到了「虎兔」,虎兔是生肖,常和地支相連,地支又往往和天干相連,「虎兔相逢大夢歸」已經表明,賈元春應該死於虎年和兔年相交之際。既然《紅樓夢》前八十回,賈元春沒死亡,那麼在後四十回,就應該寫到她死在虎年和兔年相交之際,所以在《紅樓夢》後四十回,寫到具體的干支年,是順理成章的。然而在《紅樓夢》第八十六回,作者通過寫算命先生推八字,又一次交代了賈元春生在正月初一,同時又交代了她生於甲申年。這個甲申年,在六十干支序列表上,被排為第二十一位,在第九十五回,寫了賈元春死在甲寅年,這個甲寅年,在六十干支序列表上,被排為第五十一位。從甲申到甲寅,賈元春只活了三十一歲。如果按著過了立春就算進入新的一年,賈元春的壽命也只有三十二歲。作者完全可以就此打住,用不著再寫賈元春的存年了,因為讀者自已可以推算出來,如果要寫的話,也可以直寫她的存年是三十一歲。可是作者竟然寫為四十三歲,故意彰顯錯誤。這不僅自暴《紅樓夢》後四十回的錯誤,也和前八十回產生矛盾,對不上茬。(以下略去三百多字)那麼,作者為什麼故意造成這樣的錯誤呢?原來這其中,作者暗寫了賈元春的真正出生年。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已知賈元春死於甲寅年,又知道她存年四十三歲,那麼由甲寅年上推四十三年,就可以求出來賈元春的真實出生年,該年就是壬申年,在六十干支序列表上,壬申被排為第九位。如果不寫存年四十三歲,就不可能求出壬申年,作者所以寫賈元春存年四十三歲,目的就是要告訴讀者,賈元春是出生於壬申年,即賈元春系猴年出生。這有什麼意義?陳林先生考證,《紅樓夢》作者的家庭里,曹寅的長女、曹頫的大姐、曹雪芹的大姑,就出生在壬申年,即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初二,(公元1692年2月18日)她也是猴年出生。那就是說,《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實際出生於壬申年,即猴年的正月初一,死於虎年,實際存年三十一歲。而曹寅的長女,也出生於壬申年,即猴年的正月初二。據陳林先生介紹,她死於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也死於虎年,存年也是三十一歲。本人認為:這一切的一切,決不是偶然的巧合。原來在《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用拐彎抹角的辦法,寫到了歷史上曹氏家族中一位女性人員的隱秘。那麼問題也就明顯了,曹寅的長女本來是顯赫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後來嫁給訥爾蘇平郡王為王妃,她的出生年月日,有關生辰八字,決不會向外張揚,曹氏家族以外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高鶚同樣也不可能知道。高鶚經手《紅樓夢》後四十回時,是在乾隆五十六年到五十七年春,即公元1791年到1792年春,距離曹寅長女的出生年代,已經有一百年了,是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距離曹寅長女的生活時代,也超過大半個世紀,中間隔了兩三代人,高鶚如何會知道曹寅大女兒的出生日期?既然高鶚不可能知道這樣的內情,他就不可能那樣寫。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能夠知道歷史上曹氏家族中的這樣一些隱秘,必是曹家的人,有必要通過拐彎抹角的辦法暗寫這隱秘,也必定是曹家的人,所以《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是個有機整體,原創作者必定是曹家的人,這個人應該是曹寅長女、訥爾蘇平郡王妃的弟弟、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根據有關歷史資料推測,曹頫可能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前後,大約比曹寅長女小八歲。曹頫和曹寅長女共處於同一生活時代,他們之間有姐弟之情,曹頫又做過十三年的江寧織造,自青少年起,就在江南富貴風流佳地,享受到公子王孫般富貴繁華生活,見識到大盛事、大場面,在他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又被免官抄家、被枷號示眾,以後就在北京民間過著貧困潦倒生活,而這時,他的大姐、曹寅長女又早逝了,無法對他進行幫助了。曹頫才有大起大落的傳奇式悲慘經歷,他深知曹氏家族中的種種內情,曹頫才真正具備創作《紅樓夢》的生活基礎和創作動機。而曹雪芹出生較晚,他不可能直接知道種種的內情。只不過曹頫曾是朝廷欽犯,不得不把自已隱去。曹雪芹的朋友們對他也是諱莫如深,始終避免提到這個人。《紅樓夢》前八十回,經過曹雪芹十年的修改、潤飾,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加工、細加工,所以大放文學光彩。而《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由於觸忌較多,有一些影射當朝時事的部分,可能是為了躲避文網之禍,所以長時期隱藏起來沒外伝。而且沒有經過反覆修改潤飾,在使用某些詞語方面,有著自已的偏好,從而顯露出來,《紅樓夢》的前後兩部分,呈現著兩個人的手筆,讓人們對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產生不同的印象。種種跡象表明,《紅樓夢》前八十回,是由曹雪芹向外傳播的,主要傳播給一些有交往的宗室人員、滿族世家子弟,如敦敏、敦誠、墨香、冨察明義等,由於曹雪芹中年早逝,傳播渠道突然中斷,使後四十回的向外傳播面臨困難,由於我們今天無法知道的原因,直到乾隆五十多年後,後四十回遺稿才重見天日。總之,《紅樓夢》後四十回所表露出來的內證,和有關的歷史資料相結合、相驗證,得出來的結論,具有很大的說服力,那些堅持認為後四十回為高鶚所續的人,應該拿出來辦法進行回應了。寫到這裡,本人不得不欽佩高鶚了,不得不感謝高鶚了,在高鶚經手整理《紅樓夢》後四十回遺稿時,很容易發現書中寫存年四十三歲是個明顯的常識性錯誤,如果他當時自以為是、自作聰明、自作主張,把四十三歲改為三十一歲,那麼我們今天就無法知道《紅樓夢》後四十回遺稿的原貌了,就無法去探求正是這個四十三歲隱藏著奧秘,這是暗寫了《紅樓夢》中賈元春的真正出生年,而賈元春的出生年月日,恰恰和《紅樓夢》作者家庭一位重要女性成員,曹寅的長女、曹頫的大姐的出生年月日非常吻合,都是同年同月,一位是正月初一,另一位是正月初二,存活的壽命也相同,以此證明:《紅樓夢》中賈元春的生活原型,就是曹寅的長女、曹頫的大姐,這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因此書中寫存年四十三歲這個明顯的錯誤,的確暗藏了玄機。高鶚對此未做改動,表明高鶚對《紅樓夢》後四十回遺稿非常慎重,非常尊重原作,他是對作品負責、對作者負責、也是對歷史負責,誠如程偉元、高鶚兩人在「程乙本」前面的《引言》中說到後四十回時這樣表白:「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為釐定,且不欲盡掩其本來面目也。」長期以來,一些紅學家說高鶚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又把《紅樓夢》前八十回做了大幅度實質性改動,都是沒有根據的推測,是一些誤解,有的紅學家,還有後來的劉心武先生,又進一步製造了對程高二人的冤案。現在再談一下,《紅樓夢》中賈元春的原型問題。賈元春的原型應該是歷史上現實生活中的人,而曹寅的大女兒就是這樣的歷史人物,這有確鑿的史料記載所證明,她於康熙四十五年八月,由當時的江寧被送往北京,在當年十月二十六日,嫁與訥爾蘇平郡王為王妃。她當時是十五歲。據《愛新覺羅家族全書》載:訥爾蘇,系努爾哈赤第二子禮親王代善五世孫,生於康熙二十九年九月,康熙四十年,年僅十二歲襲爵平郡王,他迎娶曹寅長女時是十七歲,他比曹寅長女大兩歲。於康熙四十七年,生長子褔彭。陳林先生舉出來曹寅長女的出生年月日,和《紅樓夢》中賈元春的出生年月日,非常吻合,可以有力地證明,賈元春的原型,就是曹寅的大女兒、曹頫的大姐、曹雪芹的大姑。乾隆時代的文人裕瑞在《棗窗閑筆》中,談到《紅樓夢》中的元、迎、探、惜,皆隱喻曹雪芹的諸姑輩,對此又提供了佐證。可是劉心武先生在他的揭秘書第十六講「賈元春原型之謎」,第十七講「賈元春判詞之謎」,第十八講「賈元春死亡之謎」,打著「解謎」的幌子,花費大量的篇幅,硬說賈元春的原型是曹雪芹的一個姐姐,宣揚曹雪芹的所謂姐姐進宮先去伺候康熙帝太子胤礽,接著又去伺候太子的兒子弘晳,最後又去伺候乾隆,並得到乾隆的寵愛等等,在的揭秘書各講,也不放過機會大講曹雪芹的所謂姐姐,可是談來談去仍然是空穴來風,舉不出來任何史料來證明實有其人,實有其事,完全是在那裡瞪著眼睛說謊話。依靠編造謊言來蒙蔽別人、欺世盜名,是不能得逞的,也不能維持長久。有位日本作家曾經這樣說過:「說謊話如同面朝天空吐唾沫,最終要落在自已臉上。」魯迅先生也說過:「投機取巧,或能勝利於一時,終難立足於世界。」劉心武先生在他的揭秘書第十七講,當然不會放過機會對賈元春的存年四十三歲,做了嚴厲的批評,然而這種批評本身恰恰表明,他只知道寫存年四十三歲是個錯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紅樓夢》中的有關描寫理解得太淺薄了,然而卻在自已的書中處處冠以「謎」字,這是故弄玄虛,實在是言過其實、荒唐可笑。(劉心武先生又提出來,賈元春的判詞「虎兔相逢大夢歸」,應該是「虎兕相逢大夢歸」的問題,他說是高鶚把「虎兕」改為「虎兔」,這個問題牽涉到許多方面,本人都作了具體反駁,由於篇幅較長,且和本主題關係不大,這裡不錄)

推薦閱讀:

?十大經典中文電影原聲音樂
林鵬、諸玄識、董並生: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中文的尷尬
ELLE中文網
全球票房排行榜(中文)(截止2012.8.4)

TAG:起點中文網 | 中文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