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7人入選2016年度長江學者    錢江晚報

浙大17人入選2016年度長江學者位列全國第三,包括3名特聘教授和14名青年學者

本報記者 張冰清

  本報訊 12月2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建議人選名單,本次共產生16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3名講座教授,231名青年學者。

  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啟動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目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高層次人才計劃。

  2015年開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次設立了青年學者,重點支持高校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

  此次,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依舊領跑。清華以10名特聘教授和20名青年學者位居入選總數榜首,北京特聘學者15名,青年學者13名,緊隨其後。

  浙江大學共有17名入選,包括3名特聘教授和14名青年學者。入選總數從去年的全國第七躍居第三。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位列第四、第五。

  浙大入選的三名特聘教授分別是:

  陳寶梁(環境科學)

  徐兵(機械電子工程)

  徐小洲(比較教育學)

  14位青年學者的專業領域覆蓋了心理、語言、物理、生物、化學等多個學科,他們是:

  馮國棟(中國古典文獻學)

  高在峰(基礎心理學)

  郝田虎(英語語言文學)

  胡銘(訴訟法學)

  胡新央(內科學)

  羅坤(工程熱物理學)

  佟超(細胞生物學)

  汪浩(神經生物學)

  邢華斌(化學工程)

  楊建立(植物營養學)

  周江洪(民商法學)

  朱斌(岩土工程)

  朱永群(病原生物學)

  鄒俊(機械電子工程)

  除了浙大,浙江工業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領域的張文安入選青年學者,他是土生土長的工大人,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畢業,最後留校任教。

  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領域的李聖華也同樣入選青年學者,他曾是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後轉聘為浙師大教授。

  目前,中國主要有以下幾種人才項目,分別是中科院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的傑青、優青;教育部實施人才獎勵計劃——長江學者、青年長江;以及中組部的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

  除了長江學者,其餘幾個人才計劃少有文科教授入選,而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則對文科和理工科都開放。

  一般人都知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科學技術領域最高的學術稱號。由於文科教授無法當選院士,對他們來說,長江學者可以說是最高的學術頭銜。

評分

  • 1
  • 2
  • 3
  • 4
  • 5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版權所有 版權聲明 | 關於浙報集團 
    推薦閱讀:

    再見,拿著相機的你,馬克·呂布    錢江晚報
    鞏俐:我以後再也不演妖精了    錢江晚報
    賀歲檔來了,張藝謀去哪兒了   錢江晚報
    醫護人員的呵護,代替不了母愛妞妞媽媽,你何時歸來     錢江晚報
    它們太遠,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錢江晚報

    TAG:長江 | 學者 | 2016年 | 長江學者 | 錢江晚報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