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寶榮:面臨解體的烏克蘭?

面臨解體的烏克蘭?發布時間:2014-03-02 作者:張寶榮

  基輔獨立廣場上花圈替代了火光,散去的人群湧進亞努科維奇的府邸參觀那裡極盡的奢侈,那位已經逃到烏克蘭東部的「前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27日發表講話,「我是合法選出的總統。今天發生的一切大體是一種蓄意破壞,是土匪行為,是一場政變。」

  同時,普京下令俄軍15萬官兵880輛坦克在俄烏邊境進行臨時軍演。代行烏克蘭總統職責的議長圖爾奇諾夫對此表示,俄羅斯黑海艦隊武裝軍人在條約確定地域外的任何活動,都將被視為「軍事入侵」。  根據最新的消息,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的主要機場和議會大樓也被俄軍佔領,並升起了俄羅斯國旗。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從基輔轉移到了克里米亞。  東西裂痕  三個月前,亞努科維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秘密會談,俄羅斯承諾以低價向烏克蘭提供天然氣,並給予150億美元(約合91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額度。但莫斯科索要的回報,即日後唯俄羅斯馬首是瞻。拒絕俄羅斯的援助似乎正是歐洲外交官設下的條件之一。在此背景下,亞努科維奇拒絕了歐盟就一體化和自由貿易協議。也正是由此事才導致現在的局勢動蕩。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論認為,此前,歐盟領導人一直被牽著鼻子走,他們同亞努科維奇進行談判,確信烏克蘭將接受這些旨在加強同歐洲關係的協議。可亞努科維奇只是拿談判作籌碼,以便從俄羅斯那裡獲得更多資金和政治支持;而俄羅斯方面也希望抓住時機強化對烏克蘭的控制,把烏克蘭拉進它與白俄羅斯、哈薩克組建的關稅聯盟。因此,普京便是當下烏克蘭問題的推手。  英國《旁觀者》雜誌也有評論提出,正如在共產主義時期所做的那樣,「莫斯科正再度組建一個國際意識形態聯盟」,普京在把自己樹立成「為所有厭惡自由主義價值觀的保守主義者」代言的潛在領袖,不論他們自稱來自哪個國家。  今日俄羅斯網站上的在線調查顯示,58%的參與網民認為當下的烏克蘭事件是美國、歐盟與俄羅斯之間對於在烏地區影響力的博弈;13%認為是極端民族主義者的蓄意破壞;14%認為這是一次將實現民主自由的抗;15%則將其看作一場最終走向國家分離的內戰。  東西勢力的作用歷來都寫在烏克蘭的歷史裡。烏克蘭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首次成為獨立國家,此後就一直因東西部的態度分歧而飽受折磨。那之後的每次選舉當中,選民們都會沿著大致貫穿國家中部的一條分界線發生分裂。這個年輕的國家一直在搖擺。西部歷來是狂熱烏克蘭民族主義的堡壘,曾相繼是波蘭、奧匈帝國的一部分,1939年,根據與納粹德國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這塊土地又被斯大林吞併。而通行俄語、工業化程度較高的東部地區以及克里米亞半島則有著不變的俄羅斯情懷。  英國BBC網站報道說,大多數人口為俄羅斯族的克里米亞半島有可能成為點燃烏克蘭危機的下一根導火索;有人擔心,如果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將永久擺脫其控制,目前的動蕩局勢可能為普京提供了一個對克里米亞提出主權要求的絕好機會。  克里米亞不光成為歐洲心臟最柔軟的部分,烏克蘭局勢至關重要之處,這裡也是烏克蘭複雜歷史裂痕的縮影。  克里米亞的光景  27日,牛津大學歷史學者Mark Almond對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說,克里米亞人民的種族成分以及西方對烏克蘭採取的政策有可能製造類似於科索沃的局面。  韃靼人與克里米亞的歷史,可以說反映了一種歷史的非連續性。這個曾經的韃靼人故鄉一直以來都是「反俄基地」,直到二戰期間斯大林將給地區整個韃靼種族驅逐流放至中亞,大量的俄羅斯族人群才進駐在此。  早在15世紀,蒙古族的韃靼人在這裡建立起克里米亞汗國時,就開始與俄羅斯人的長期交戰,並且以掠奪白人販賣奴役作為主要經濟來源。  但俄羅斯民族逐漸強大,1783年凱瑟琳女皇通過俄土戰爭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但直到二戰,蘇聯把在克里米亞斯的失敗歸咎於克里米亞半島的韃靼人與德國通敵,於是斯大林在1944年把全部韃靼居民強逼流放到中亞,大約46%被流放的人死於飢餓或疾病。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烏克蘭,韃靼人開始被允許回遷故土,但此時這裡已是俄羅斯人的家園,韃靼人成為克里米亞的底層貧困人群。  在蘇聯時期,還發生了讓歷史更為複雜的事件。在1954年2月,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周年,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半島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徵」劃歸烏克蘭管轄。  而克里米亞始終是俄羅斯心裡過不去的坎。俄曾於1992年5月21日單方面通過關於廢除1954年2月決議的決定,1993年5月9日又通過關於收回克里米亞的重要海軍基地城市塞瓦斯托波爾市的法令。烏克蘭總統、議會和政府均指責俄議會的做法是干涉烏的內政;一再重申克里米亞是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歷史的裂痕仍在處在東拉西扯中更加疼痛。一名俄羅斯政府高官2月20日對英國《金融時報》說:「假如烏克蘭的分裂走向戰爭。他們首先就會失去克里米亞,因為我們將進駐保衛那裡,一如我們在喬治亞做過的那樣。」這似乎反映了俄方的態度。顯然在這塊土地內部,親俄勢力也佔據主流。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克里米亞的人口構成中,有58.5%的俄羅斯族裔,24.4%烏克蘭族,還有12.1%是克里米亞韃靼人。  24日,在基輔局勢穩定之後,臨時政府決定禁止使用俄語,而克里米亞的「反臨時政府」示威者則打出了「母親俄羅斯」「回歸俄羅斯」的標語。儘管根據烏克蘭憲法,烏克蘭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也是烏克蘭政府唯一的語言,但在克里米亞,77%的居民表示俄語為他們的母語,11.4%為克里米亞韃靼語,10.1%為烏克蘭語。  無論克里米亞走向哪一方,各方少數族裔都將無疑被推向邊緣。  無法改變腐敗  憂愁前景不僅籠罩克里米亞,烏克蘭如是。《紐約時報》評論認為,不管基輔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政府,這場鬥爭和新政府的生存前景都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對這個處在破產邊緣、經濟極其困窘的國家而言,誰能幫助它補充業已枯竭的財政資金。這正是烏克蘭現狀的誘因,也是烏克蘭未來繼續面臨的壓力。  「大家都不想沾上烏克蘭現在面臨的這些問題,」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馬克·萊昂納德說,「烏克蘭已經破產,它的政府體系十分糟糕,四分五裂,腐敗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自獨立以來,烏克蘭的政治充斥著混戰和腐敗。亞努科維奇作為當前危機的緣起,早在2004年,他就試圖在大選中舞弊,遭到大量示威者抗議,民眾最後將他的對手維克托·尤先科和尤利婭·季莫申科送上了權力之巔。那場抗議就是著名的橙色革命,在當時,亞努科維奇就曾力勸其前任同時也是其支持者列昂尼德·庫奇馬武力鎮壓示威者,但遭到拒絕,「革命」最終和平結束。橙色革命幸而是一場和平起義,可由於領導人不懷好意,起義所允諾的目標並沒有實現。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亞努科維奇逃走後,他在克里米亞海濱修建了兩年的宮殿式豪宅停工。承包商謝爾蓋表示,他對亞努科維奇的反對者的不滿,並不是他們推翻了一個好的領袖,而是如果他們手中握有權力,他們也會給自己建造別墅。
來源: 鳳凰周刊 | 來源日期:2014-02-28

推薦閱讀:

風留痕:美俄已雙雙落入烏克蘭陷阱
西烏克蘭多舛的歷史命運
北約稱俄未遵有關烏克蘭問題承諾 警告嚴厲制裁
烏克蘭夏季最迷人 滿街長腿姑娘成「災」

TAG: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