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體制就是全民「讓球」?——評德國之聲的傲慢與偏見

核心提示:「德國之聲」網站刊登了一篇名為《舉國體制就是全民「讓球」》的奇文,把矛頭引向中國體育訓練的「舉國模式」,進而直接攻擊的「中國模式」,一舉點破西方媒體在兩屆奧運會期間掀起的「中國威脅論」的要害。當中國的知識界還對是否存在「中國模式」爭議不決的時候,德國之聲卻對中國模式做了判決。中國崛起的根基就是中國模式的「舉國體制」。更加離奇的是言外之意,把西方的危機不敢歸罪於西方的金融寡頭,倒遷怒於中國的發展模式。不是說中國的強大是造假的嗎?假冒的實力又如何能動搖西方霸主地位?奇文的作者真是自相矛盾,語無倫次,實在可笑。

7月31日,四組參加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比賽的選手,以「消極比賽「的罪名,史無前例地被世界羽聯取消參賽資格。四對運動員包括來自中國、印尼和韓國的選手。一石激起千層浪,印尼與韓國代表團立即申訴,中國代表團急忙道歉,世界媒體和各國運動員議論紛紛,有質疑羽聯規則的,有替運動員鳴不平的,唯有德國官方資助的「德國之聲」網站在8月2日刊登一篇名為《舉國體制就是全民「讓球」》的奇文,把矛頭引向中國體育訓練的「舉國模式」,進而直接攻擊的「中國模式」,一舉點破西方媒體在兩屆奧運會期間掀起的「中國威脅論」的要害。筆者認為此文實在是難得的反面教員,值得向中國的民眾和媒體評介。

德國之聲這篇奇文(以後簡稱奇文)通篇邏輯混亂,完全違背西方媒體自認的起碼職業水準。文章標題把球員消極比賽的罪名引到中國體育訓練的「舉國體制」,然後斷言「舉國體制」就是「全民讓球」。向誰讓球?被取消資格的四隊選手全部來自亞洲國家。中國的代表團參賽奧運,難道是要向西方讓球,祈求西方媒體接納中國「和平崛起」的事實?還是靠實力比拼和西方爭得平等的國際地位?三國四組運動員為何「讓球」不謀而合?羽球事件顯然是競賽策略和競賽體制的矛盾,誰是誰非有待賽後檢討。德國之聲卻迫不及待地跳出來上綱上線,從體育爭議升格為冷戰宣傳,究竟抓住了中國的什麼把柄?

德國的學術文化歷來以尊重事實、邏輯嚴密著稱,奇文卻回到冷戰時代,滿紙荒唐。作者首先承認:「假打、假摔、讓球、棄權,這在體育比賽中並不是新聞。其中有些屬於商業收買,但是更多地發生在中國等競技體育市場化並不發達的國家。… 此番被國際奧委會、世界羽聯嚴厲懲罰,對中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短短的開場白就連犯三大錯誤。

第一,作者沒有引用任何體育文獻來證明:體育造假的頻率,市場化國家會低於不發達國家。奧運會一開始就是西方富國俱樂部的遊戲,西方標準的體育競賽場地和設備要求極高。體育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發展中國家只有經濟發展後才有能力逐步加入。不發達國家商業化的體育市場不發達,商業造假的技能如何能和西方相比?第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還有韓國和印尼的運動員,為什麼只有中國羽毛球運動員的問題出在舉國體制?為什麼中國參加的其他奧運比賽沒有類似的荒唐事件發生?顯然作者無意調查真相,意在借題發揮,惡意攻擊。第三,國際奧委會和世界羽聯濫用不合理規則的處罰就能打擊中國模式嗎?事實是僅僅4天之後,中國羽毛球隊就包攬奧運會羽球賽的5塊金牌,德國之聲對中國羽毛球隊的大勝噤若寒蟬。規則從來是過去的贏家制定的。世界格局變了,遊戲規則也要變。2008年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後,發達國家的領袖也不得不承認要改革美歐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我相信,本次奧運會之後,發展中國家也將認識到改革國際體育機構的必要性。奇文的作者必將面對歷史的挑戰。

奇文接著指責中國:「花費全國納稅人的錢財,『集中』培養體育尖子,卻是無需證明的事實。另一方面,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一塌糊塗。奧運成績無法反映國民體育運動實際狀況,很多屢屢奪金的項目,民眾只有在大型比賽的電視屏幕上才能見到。」奇文最後斷言:「所謂的『中國模式』…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是多數人被迫『讓球』的結果。同時,它也把全世界拖入了不公平的比賽。有一天,這種比賽也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懲罰嗎?」

奇文的作者又犯了基本的常識錯誤。體育和科學一樣,只有教育普及,才有提高的基礎。否則,教練從何處去發現尖子?我不知道奇文的作者如何敢斷言「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一塌糊塗。」本人倒是多次去德國講學,見到東德地區的大片廠房長滿荒草,原有的居民區毫無生氣。請教了德國朋友,方知德國1990年7月在西德政治家主持下的貨幣統一,為了選票不惜違背經濟學家的警告,強行推行東西德的貨幣統一,出其不意地摧毀了東德出口和內銷的貿易網路,導致東德地區的十年蕭條和西德增長的大幅放慢。

奇文指責中國模式就是「全民讓球」,富了少數,坑了多數,沒有任何數據。我是經濟學家,幾年前為了對比研究西方在東歐和前蘇聯推行的休克療法,發現「全民讓球」的真實案例,恰恰是西德對東德的非合作接管。東德幾十年積累的國有資產,在私有化的名義下免費加補貼贈送給接管的外國企業。西德納稅人的錢,不是投資東德地區的基礎設施,而是用於恢復一次大戰前的德國建築,富了跨國公司和房地產商的荷包,拖累的是整個德國經濟。巨大的轉移支付,導致西德利率高漲,東德企業凋敝,人才外流。德國經濟的疲軟動搖了歐元區的經濟基礎,才有今日的歐債危機。

相比之下,實現「一國兩制」的香港和中國大陸互補發展。按照聯合國的數據,從1990到2010年,中國真實GDP的年均增長率為10.4%,遠高於美國的1.1%, 英國的0.9%,德國的0.6%,日本的0.4%,和俄國的0.1%。1997年回歸中國後的香港,13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也為德國同時期的3倍。奇文的作者如何面對這些數據?

如果研究體育和經濟的關係,奇文的作者更是顛倒黑白。1990到2010年,中國GDP增長了7.3倍,德國只增長了33%。相應地,中國真實GDP總量的規模,2008年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三,2011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依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改革三十年間,真實GDP的年均增長率為9.8%,工人扣除通脹後真實工資的年平均增長率為7%,居民儲蓄增長率為15%。有哪個西方國家可以和中國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相比?

再看相應的奧運會金牌數,德國統一後體育大國的地位是每況愈下,中國則蒸蒸日上。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前蘇聯獲得金牌55個,東德37個,美國的36個,西德11個,中國只有5個。假如東德、西德互利聯合,德國體育可以坐二望一。然而,兩德統一後,德國奧運會的金牌總數,從1992年的排名第三,降到2000年的排名第五,2004年後跌出前五名,落在澳大利亞和日本之後。中國奧運金牌總數則在2000年超過德國升到世界第三,2004年超過俄國居世界第二,2008年則金牌第一,總數第二。2012年本屆奧運會開幕至今,中國的金牌數和獎牌總數,始終保持和美國不相上下的競爭局面。奇文的作者又能發明什麼謬論?

當中國的知識界還對是否存在「中國模式」爭議不決的時候,德國之聲卻對中國模式做了判決。中國崛起的根基就是中國模式的「舉國體制」。更加離奇的是言外之意,把西方的危機不敢歸罪於西方的金融寡頭,倒遷怒於中國的發展模式。不是說中國的強大是造假的嗎?假冒的實力又如何能動搖西方霸主地位?奇文的作者真是自相矛盾,語無倫次。

我不知道德國之聲中文部的編輯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德國知識界和民眾的看法。我每年都在西歐各大學講學。在西歐國家中,德國學者和聽眾對美國模式的質疑最多,對中國模式的好奇心最大。我從來沒有碰到過像德國之聲中文部那樣傲慢與偏見的聲音。我實在納悶德國之聲究竟代表德國的哪些利益集團?須知我交往過的德國企業家也都看好對中國的出口與投資。

奇文作者的無知還在忘記了基本的德國近代史。發明舉國體制趕超英國的正是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德國的教育普及和社會保障制度都是從普魯士開始的,目的是打敗法國,統一德國。前蘇聯體育只不過學習和發展了德國的舉國模式。德國兩次大戰失敗以後,有識之士深知單憑德國的「舉國體制」,不足以與美蘇競爭,才有法德煤鋼聯營到歐盟的「舉歐體制」,企圖重整德國的大國地位。德國目前出口的形勢優於美國和日本,得益於歐盟的廣闊腹地,並非什麼無私援助後進國家。德國之聲的奇文,不可能擋住中國體育和經濟的前進步伐,倒是透露出歐盟前景的不祥預兆。德國要是有中國地震救災的舉國體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哪裡會讓小國希臘的債務將整個歐元區拖入泥沼?中國有句古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對德國科學技術教育的經驗,中國人民歷來尊重和學習。但是德國政治和媒體並沒有什麼歷史資本,可以自封為中國模式的道德裁判。

如果講中國的運動員和媒體從「羽毛球事件」吸取的教訓,我認為主要問題不在什麼「體育精神」,而在公關策略。中國教練只關注贏得比賽,沒注意同時贏得觀眾。目前西方的奧運會日益商業化,職業體育腐敗案件的規模和商戰的營銷手段比發展中國家強大的多。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期間,西方媒體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宣傳,達到海外華人忍無可忍聯合抗議的程度。中國經濟的強大和中國媒體的軟弱令西方人不解,根子在中國知識界還有不少人沒有走出西方中心論的迷霧。

我建議出國參賽的中國運動員,除了技術訓練之外,應當補課的是西方的公關本領。參加國際比賽的運動員,應當學習成為中國民間外交的使節。西方從總統競選到足球假摔,作秀的本領往往以假亂真,攻擊對手的語言常常混淆是非。我們要學會兵來將擋,區別對待善意批評和惡意攻擊,不能無原則的講「和為貴」。遇事有理必爭,有錯坦然面對,何需委曲求全?

最後我要感謝德國之聲奇文的作者,促進我們重新認識「舉國體制」的意義。讓我們進一步發展「中國模式」,讓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更快更好。

【註: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春秋研究院研究員。】

附:德國之聲中文網的奇文原文

舉國體制就是全民「讓球」

為了避開提前與本方隊友在淘汰賽中相遇,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小組賽最後一輪比賽中,中國組合在與韓國組合消極應戰,被取消奧運會參賽資格。

假打、假摔、讓球、棄權,這在體育比賽中並不是新聞。其中有些屬於商業收買,但是更多地發生在中國等競技體育市場化並不發達的國家。為了國家利益,教練或領導會告訴隊員讓出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安排。這也不需要太多的說服工作,一則是一種傳統,二則運動員都是國家出錢出力培養出來的。少數 公開挑釁這個規則的運動員,無論外部世界如何喝彩,在內部都引起較大的爭論。

這種長期公開運用、甚至被視為高明的策略的運籌帷幄,此番被國際奧委會、世界羽聯嚴厲懲罰,對中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舉國體制的另外一個名稱是國家動員體制。其半官方的解釋是,為了國家利益,以世界大賽的冠軍(特別是奧運會)為最高目標,統一動員和調配全國有關的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質資源,來奪取比賽運動的好成績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這種來自蘇聯的計劃體制,在市場化改革進行了三十年之後的中國,仍然大行其道,是 因為很多人鍾情於它的如下「優點」:由政府選拔和培養有天賦的運動員參加比賽,可以集中力量,配置觀念統一、計劃全面的優秀教練員。在這種制度下,運動員 遵守紀律,訓練刻苦,易於取勝。

舉國體制競技體育的實質,和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其他資源配置一樣,就是犧牲個人,成全國家,犧牲多數,成全少數,犧牲日常生活,成全特殊時刻。在一個小的 範圍內,它必然導致教練安排的讓球、假摔等消極比賽。這已經讓很多觀眾感到憤怒。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在更大的範圍內看,少數運動員獲得金銀銅牌,是全 中國民眾"讓球"的結果。

有人曾經計算過奧運會的一塊金牌,價值人民幣7億元。由於體育總局跟中國其他官僚部門一樣,預算和開銷並不透明,這種計算的結果未必可靠。然而,花費全國 納稅人的錢財,"集中"培養體育尖子,卻是無需證明的事實。另一方面,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一塌糊塗。奧運成績無法反映國民體育運動實際狀況,很多屢屢奪金 的項目,民眾只有在大型比賽的電視屏幕上才能見到,還要為它們喝彩。喝彩不是因為比賽如何精彩,而是獲得了金牌。消極比賽也會有人稱讚其策略英明,就是一 個極端的例子。

更大的問題在於,並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舉國體制可以遴選出優秀人才,並讓他們獲得較好的發展。沒有市場配置的調劑,人才市場也必然伴生著低效和腐敗。完 全封閉的選拔和培養機制,讓很多有運動天賦同時又希望得到全面發展的人望而卻步。即便那些獲得金牌、所謂為國家爭過光的運動員,大部分也在退役之後無所適從,甚至生存艱難。更不用說那些被要求假打和讓球的運動員要忍受的委屈。只有極少數明星級運動員可以遊走於中國的計劃與世界的市場之間名利雙收,還能當上 政協委員。但是他們傳遞給青少年的信息,未必像媒體宣傳的那麼正面。

對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的檢討已經很多年了,媒體對它多有批評。不少批評有者認為,這和已經深入中國的市場經濟格格不入。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舉國體制 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本身就是所謂的"中國模式"的一部分。這種模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是多數人被迫"讓球"的結果。同時,它也把全世界拖入了不公平 的比賽。有一天,這種比賽也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懲罰嗎


推薦閱讀:

金牌之思 · 舉國體制的代價
倪峰:警惕美國特色「舉國體制」的形成
舉國體制下的乞丐

TAG:德國 | 偏見 | 體制 | 傲慢 | 舉國體制 | 全民 | 傲慢與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