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供一盞燈的功德大於供一萬盞燈,這就是菩提心的奧秘!

修道濟世, 有求必應小組 | 加入小組 供一盞燈的功德大於供一萬盞燈,這就是菩提心的奧秘!

2010-02-03 19:38:20 來自: 梁祝(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

原文:http://www.folou.com/thread-201709-1-5.html 2003年12月25日第4節課 我們作為修行人,無論是修習密宗還是顯宗的何種人,像《開啟修心門扉》這樣的修心法門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佛教徒中,許多人喜歡從教理上講解佛法,從治學的角度來進行研究,而真正從調伏自相續方面傳講佛法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因此,這本竅訣書雖然從文字上容易理解,但是也一定要從意義上反覆串習,一天起碼也是讀幾行,壓伏自己的煩惱,作為凡夫人來講慢慢就會習以為常,這相當重要。 阿底峽尊者曾諄諄教誡:「若樹根有毒,則枝椏及樹葉均有毒;若樹根為良藥,則枝椏及樹葉均有藥性。同樣,如果其根源為貪嗔痴,則無論做何等事體,都是不善之業。」 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中也有這樣的教言,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也曾引用過,是用比喻的方式來說明一個道理:如果樹根有毒性,那麼樹枝、樹葉、樹果全部有毒。如果樹根是良藥,那麼樹枝等的藥性也不會害眾生的,因此說樹根決定一切。同樣的,如果我們的動力或是意念是貪嗔痴三毒煩惱,那麼做出的行為無論別人看起來多麼的了不起,但實際上還是罪業難擋。 譬如說:我到城市裡面去給別人講經說法,目的是依靠講經說法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雖然在別人看來我神采奕奕、滔滔不絕地大談佛教因果道理,但是我心裡唯一的目的是什麼呢?或者是財產,或者是名聲,或者是為得到他人的恭敬的話,那麼不管我講了多少天的法,實際上沒有絲毫功德。 因此,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處於三毒煩惱中,當然我們作為凡夫人,萬事都按照《開啟修心門扉》所講的那樣如理如實地做到,一定會困難重重,但有些人連什麼是修法都全然不知,這一點非常可惜。我們首先在理論上應該懂得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才會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觀念。比如說自己做不好的時候:哎,我今天發心真的不好,形象上我做了善事,但是我這種善事佛經中說功德不大。這一點自己一定要清楚。不然本來是以貪嗔之心所引發的形象善事,世間上的人們還得意洋洋,飄飄然覺得自己所做非別人能及,從來都不觀察自己的動機為何。這一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修行的過程中一定要觀察。 很多高僧大德也是這樣講的,修法不重要,修法的方法很重要,倘若修法的方法搞錯了,你修了多少天也等於零。比如你不懂方法入了禪定,是三界中的一種等持,入了八萬劫也只是無色界,還是一介凡夫,所以特別可怕。儘管有些人是觀托嘎,有些人修禪宗,有些人修凈土宗,最關鍵是發心的動機,這一點作為佛教徒首先必須要觀察。 仲敦巴格西曾請教阿底峽尊者:「如果以貪著此生的幸福安樂、恭敬利養等念頭行事的人們,其後果將如何呢?」「將僅僅獲得此等後果。」 仲敦巴格西曾請教阿底峽尊者:貪圖今生的幸福快樂、恭敬利養等的念頭,作各種功德之事,他的果報是怎麼樣呢?尊者回答說:他僅僅獲得了這個果。比如:我一心只為發財,在三寶面前頂禮、供燈,那麼這個果報是怎麼樣呢?三寶的加持,如果你不是業力極重,即生中很可能得到高官厚祿,但就僅此而已了,不可能成為佛果和解脫的因。 「那麼來世又將如何呢?」「將深墮地獄、餓鬼及旁生三惡趣。」 那麼以這樣的果報未來將如何呢?阿底峽尊者回答說:深墮三惡趣。因為他希求今世的善果,念頭不清凈,所以因他貪執世間八法的緣故他未來的果報就是地獄、餓鬼和旁生。 格西袞巴瓦也曾教誨道:「以世間八法之心行事之人希望獲得四種收效,如果能如願以償,其此生結果也不過如此,對來世卻無有絲毫利益。如果事與願違,則對此生也無有意義。」 想獲得四種收益,比如說某人以世間八法的心尋求恭敬、名聲、讚歎、幸福快樂四種受益,是非常可怕的。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我們所作所為沒有一點世間八法的牽連,作為凡夫人來講是難以實現的,但我們若了知自己是在世間八法的意念鼓吹下做事情,要馬上反省並提醒自己:我的發心不正確,我今天所做的並不好。 如果他當時發願沒有如是成功,那麼對即生也不一定有意義,如果即生中真的有強有力的發願,只能獲得今生的果。 格西袞巴瓦是這樣對我們教誨的。 龍樹菩薩也雲:「貪嗔痴及彼,所生業不善,無貪嗔痴等,所生業是善。」 這是《寶鬘論》里的,貪心、嗔心和痴心所產生的業全部是不善業,然後無貪、無嗔、無痴所產生的業全部是善業,所以心非常關鍵,行為不是很重要的。 此外,《寶雲經》中也雲:「世間由心而牽引,以心莫能洞察心,無論善業或惡業,皆由意念而積集。」 《寶雲經》中說,世間的一切事物全部是唯心造作的,心本身不能洞察自己,我們作為凡夫人,以心來觀察心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不管怎麼樣,以心善或不善來造作出善業和惡業,全部是心來決定一切,而不是行為。 《入行論》中也雲:「虎獅大象熊,蛇及一切敵,有情地獄卒,惡神並羅剎,唯由系此心,即攝彼一切,調伏此一心,一切皆馴服。」 此處也引用《入菩薩行論》的教證說:復活地獄和眾合地獄中有許多大象、毒蛇、獄卒、惡神、閻羅和羅剎,全部繫於自己的一念心,如果自心污濁,外境也會顯現可怕的景象,如果心清凈,譬如一些身心獲得自在的瑜伽士,不管是遇到大象還是毒蛇,都已成為修行的順緣。 我有時候想:我們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違緣,使得在座的修行人對佛法更加生起了堅定的信心,其堅定不拔的毅力也可以從中表現出來,更突顯出他的勇氣和威力,還有些人在危險面前,脆弱也會無法掩飾地表現出來,因此全部是心的力量所致。 如果我們真正調伏了自心,那麼就等於調伏了世間的一切,不悅意的外境自然消於法界中了。 「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故吾當善持,善護此道心,除此護心戒,何牢戒其餘?」 心的奧秘在佛法中是最深奧、最甚深的法要,如果我們不知道心的奧妙,那麼即使你絞盡腦汁地去尋求快樂和避免痛苦,最終還是會無意義地漂泊於輪迴中。《入行論》的這一頌詞,顯密各乘都有他獨到的解釋方法,但我們在此處從看破今世的出離心的角度來觀察心的奧秘。有些人知道心的奧秘,有些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修行很成功,不知道的人修行是難以成就的。 打一個比方:我們這裡組織金剛道友修五十萬加行,同一個上師傳授,同一個時間修行,甚至修行的內容也是同步的,但是恐怕有四個人修就有四種不同的效果。 一種人心想:我是密宗修行人,只有修完加行才能聽密法,否則這麼多人面前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聽不成密法,那太不好意思了,沒臉見人,所以還是要修加行。這樣的一種發心。 還有一種人認為輪迴太苦了,我應該從輪迴中獲得解脫,所以我要修五十萬加行。 有一種人想:我即生中要修完加行,修圓滿次第,聽說密宗特別靈,一定要讓我開天眼或者能在別人面前顯示神通。 其實天眼並不重要,開天眼就是可能見得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你到城市裡見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東西也肯定見得到,所以,這算不上稀有難得,偏偏有些人真的覺得開天眼特別重要。 最後一種人修加行,目的是為了一切眾生獲得佛果,以這種發心攝持是非常了不起的。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發心的重要性,反正自己豐衣足食就很知足,對心的奧秘的理解和探求就是如此,所以,四種人對心之奧秘的認識才會如此大相徑庭,同樣五體投地的十萬個頭,發了菩提心的人,十萬個大頭已經是成佛之因,而發心獲得今生福報的人,也只能限於獲得今生福報的果,除此之外一無所獲。就像從色達買票上車,有人在色爾壩下車,有人要去馬爾康,有人是成都的票,有人直接抵達北京。 同樣的道理,發心也是如此,就像射箭一樣,對境是不同的箭靶。因此,發心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今生的財產、名聲等為目的,可惜很多人恰恰就是這樣,我們到一些大寺院中會看到很多善男信女燒香供養、頂禮膜拜,很值得欣慰隨喜,《白蓮花論》中記載了很多供佛的功德,但只要詢問他們的發心,結果就不那麼樂觀了。 所以,我們在座的每位修行人,今後一定要尋找最殊勝的「心的奧秘」,知曉發心的重要性,哪怕是在你供一盞燈、燒一支香的時候,都要為一切眾生獲得佛果而迴向,以這樣的發心所攝持,功德在千百萬劫中都不能失毀。同理,雖然你形象上百萬頂禮,實際上不如以菩提心攝持頂禮一次的功德大。所以說做任何事情不是形象上的,應該以發心攝持。 再比如說:我現在在法座上講經說法,你們一定會認為我修得好、功德大,但如果我是以自私自利和名聞利養之心攝持,我所講的也許會給別人種下善根,得一些利益,但是從我自身的角度講並無實義,或許在街上掃地的某個人,如果他掃地是為一切眾生獲得佛果,功德會完全超勝形象講法的功德。心的奧秘是最殊勝的,但是很多人真的不知道。 所以,寂天菩薩再三懇請大家一定要護持這顆道心,除護心以外,其他形象上的戒條沒有任何用處。 因此,無論做任何事情,觀察自己的發心極為重要。如果為了今生的幸福、安樂與名聲,而勤懇造作自耕耘稼檣乃至觀修等一切事業,都只能稱之為「貪圖今生者」,其與旁生無有任何差別。 我們應經常反觀內心,觀察自己是不是為了今生的快樂和名聲,在世間做耕種莊稼等事宜,其實這些毫無意義,甚至我們觀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在無有發心的攝持下也了無實義。有人認為聞思是低劣的,是分別尋思者的做法,不如長年閉關好。但是你閉關的前提有沒有發菩提心?閉關的目的是什麼?為今生的目的而閉關、即生中獲得成就還是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神變?如果為一切眾生成佛,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如果你為了今生,就不是修密乘的人,也不是修大乘的人,而應該是貪圖今世的修行人。無論你是否喜歡聽,我還是想說你跟氂牛或者山洞裡的旱獺沒有任何差別,山洞裡的旱獺也是冬天四個月中不外出,一直處於冬眠狀態,而你在屋子裡面不外出,你跟旱獺有什麼差別呢!還有些人只是聽說密法很殊勝,就迷迷糊糊地修,這樣也不行,一定要發菩提心,我們道理上應該懂,所以觀修等一切事業也不一定成為解脫的因。 昨天也講了,作者的根本上師最開頭的時候說到旁生與我們之間無有什麼差別,我在著《佛教科學論》的時候也說過有些人即生中貪吃貪喝,就是與旁生不分軒輊。但一些基督徒和國外的人不高興,但事實如此,薩迦班智達為主的很多高僧大德也是這樣說的。 有一次,我從康定坐車回來的時候有一位居士提出要和我辯論,他說:「《佛教科學論》很好,但是裡面說只求飲食的人跟旁生沒有什麼差別,我們國外的人不能接受,佛教徒是不是把我們都看成氂牛?」我回答說:「如果今生中除去吃喝的念頭以外沒有解脫等其他念頭,這跟氂牛沒有很大的差別吧,這只是從希求飲食這一方面所做的比喻,不一定你的頭上也一定要有兩個與氂牛頭上一樣的角才能說和氂牛相同啊,要看我們的發心怎麼樣。」 如果為了來世的人天福報,而修法或做世間事務,則可稱之為「下等士夫」,彼等一切努力,都只能成為輪迴的因。 《菩提道次第論》中講了三士道,我們自我觀察一下,不要自我標榜為修密宗者,修大圓滿、大威德、大手印者,這些大大的詞暫時不要用,等你真正用這個法本來衡量自己,看自己每天的發心和所為,到底是貪圖世間的修行人,還是下等士夫、中等士夫、殊勝士夫中的哪一種,我是為了來世的安樂要轉生到天人中,或者為自己的快樂轉生到極樂世界,會不會這樣很難說吧,有些老太太要注意。 如果為了自己擺脫輪迴,以對世間諸事產生厭離、恐怖和畏懼的心理而修法,其所做的一切善業,都僅能成為脫離輪迴的因。此等之人可稱之為「中等士夫」。 我們很多人也是如此,為了自己而修,就像聲聞緣覺一樣,輪迴太苦,輪迴中不管是轉為旁生、天人都非常苦,所以我一定要從中獲得解脫,所以我要修行,依靠密法來修持。解脫是變成阿羅漢嗎?他根本沒有想過。按大乘的角度來講,就像《修心八頌》中講的一樣,此類自我念頭一定要像毒藥一樣捨棄,如果我們想為自己而從輪迴中獲得解脫的話,這叫做中等士夫。不是最好的,也不算最差吧! 如果不是僅為尋求自己的解脫,而是為了一切眾生的解脫為目標,則其一切行為都是圓滿正等覺的因,此等之人可稱之為「上等士夫」或「勝士夫」。 很多金剛道友看了《入菩薩行論》,應該在相續中有一顆忘我利他的心,這種心非常重要!不管我們做什麼,甚至於掃地、買東西、給別人打針或者將上師的金剛語傳給道友,此時此刻你發心為了眾生的利益,為別人的修行成就一種順緣,這也是一種菩提的因,所作所為成為菩提果的因。 我們發願一定要成佛果,買票必須要買得遠一點,但是如果你沒有錢可能沒辦法買,所以,沒有發心的話,也得不到佛果,沒有前世的大乘種性的因,我們很多人不一定發這樣的願。 這裡所說的不是為了希求自己的解脫,而是為了一切眾生解脫為目標。我們應該這樣,功德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定是無量無邊的。我們內心的如來藏可以開發,就像箱子里的種子,只不過是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氣障蒙蔽,自我的習氣和外面的皮殼比較厚,所以,直接撥開有一點點困難,但是我們只要勤作就一定會顯露他的本來面目。所以所作所為不是行為大小的問題而是發心的問題。你如果發心,雖然你任何事情都沒有做,每天都在家裡睡懶覺,實際上你的功德也是無量的,如果你發心不正確,整日為別人講經說法…… 我經常特別慚愧,自己口頭上給你們啰唆半天,每一次觀察自己的心,卻連下等士夫都當不到,為什麼呢?下等士夫還是為即生中的人天福報,但是我的發心是什麼呢?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有一顆好心,不管怎麼辛苦,也是為大家有一點利益,但有時候就是一種迷迷糊糊的狀態,就像有些領導上班一樣,兩點鐘的時候必須要去上班,這是上級的一種規定,像這樣的所作所為都沒有什麼利益,不要像我的發心一樣。 希望大家一定要先知道菩提心的重要,然後所作所為中極小的行為也應該去攝持,如果有了這些基礎,以後我們學密法不會很困難,如果沒有基礎,一百個上師給你灌一百個頂,我覺得沒有很大的意義,因為沒有打好基礎做這些也不過成為形象而已。 所以,但願大家都變成上等士夫,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中所有的內容都是講三士道,三士道中最殊勝的就是以菩提心來攝持一切行為,這一點極為重要。


推薦閱讀: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菩提心語》——志乃心生,更需全心全意!
修學課64【受持菩提心儀軌】
帶著菩提心睡覺
第一章 菩提心利益

TAG:菩提心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