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完人王陽明:中國最後一位聖人,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是中國最後一位聖人,儒家「心學」的集大成者,通俗來講,孔子創立儒學、孟子、荀子各自發展了儒學,之後歷代儒家學者各自研究,宋朝的朱熹提出了理學,和他對立的陸九淵一派提出了心學,兩派基本上代表了孟子、荀子千年以來的派系紛爭,而到了明朝,王陽明以一己之力,結束了這個爭論,儒家從孔子以來,再次統一在王陽明身上。

當然,說王陽明統一了儒學有些誇張,實際情況是,王陽明作為「心學」的領導者,把儒家其他流派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當時根本就沒人學其他流派的儒學了。從這種角度講,一枝獨秀的陽明心學,倒也可以被認為是統一了儒學。

古代人們評定一個人能否成為聖人,主要看三個方面,立德、立功、立言,稱為「三不朽」,意思說只要做了這三個中的其中一個,就足以名流千古、永垂不朽了。

比如立德,我們都知道一個典故,孔融讓梨,孔融這個人其實是孔子的嫡系子孫,在三國時期曹操的手下混飯吃,最後還被滿門抄斬了。孔融一輩子沒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在朝廷當官也主要是吃白飯,研究儒家經典也沒出過什麼書,但就是因為他小時候在吃梨的時候靈光一閃,讓了梨,就成了名垂青史的人物。

比如立功,衛青是漢朝大將軍,出身卑賤,他母親是公主府的婢女,生了個衛青,也是公主府的僕役,後來好不容易發達了,也是因為他姐姐衛子夫被皇帝看上了,才提拔他做官,那時候,漢武帝還不知道他很有才能呢。就這樣的一個人,因為他帶兵平定匈奴,解決了當時的邊疆之患,甚至為後世將領穩定北部邊疆提供了長期可行的策略,大大削弱了游牧民族的威脅,奴婢之子也能夠名垂青史。

比如立言,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只要提出了一套系統的理論主張,自成一派,那就是一派的祖師爺,日後要享受徒子徒孫的香火,比如道家的老子,一部《道德經》幾千字,就讓他成為中國文化的兩大基石之一。

而千古完人王陽明,他把立德、立功、立言全部都做到了。

他提出致良知,說人都是有道德的,只不過有的人被名利私慾蒙蔽了道德良知,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要從行動中出發,摒除邪念惡意,從嚴修身。從這方面講,他不僅自己立德,還要使天下人人立德。

王陽明立功主要是三個方面,他平定了江西的匪亂,保護一方百姓,平定寧王叛亂,維護國家統一,平定西南土司反亂,為國家開疆拓土。

最重要的部分,立言,他也做到了。他的門人弟子收集編刊了他的教學理論,統稱為《傳習錄》,集中體現了他的心學思想。這本書後來流傳到了朝鮮、日本,也成了當時讀書人治國安民的指導手冊。

近代日本的海軍大將、被稱為「日本軍神」、「東方納爾遜」的東鄉平八郎,經常在腰間掛著一個小木牌,上面寫著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蔣介石也信奉王陽明的心學,為了表達對王陽明的敬仰,他甚至把台灣的一座山,改名為「陽明山」。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千古獨一人,畫里有不喧嘩的貴氣。
千古流傳的情詩佳作(轉)
唐詩中8首經典閨怨詩,每首都含千古名句!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卻生逢亂世,還因嫁一渣男入獄
毛主席為何喜歡李白而不喜歡杜甫?一句點評卓絕千古

TAG:中國 | 聖人 | 一生 | 千古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