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觀

近來,不斷耳聞在校學生自殺事件,痛惜之情縈繞於心。為什麼這些學生的生命力如此脆弱?雖然社會變革帶來的競爭壓力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影響,但面對壓力的人生選擇很多,他們為什麼選擇死?他們究竟是如何理解生和死的呢?這是一個生死觀問題。我國教育雖然也包括人生觀教育,但它多是從人生理想的角度進行的,給予學生的往往是具有抽象性的價值信念,很少涉及生與死的具體過程、意義及情感體驗等問題,所以許多青少年學生對生死問題的認識是蒙昧的,對生命歷程中的各種困擾也不能作出正確評估和採取適當的處理方式。現實表明,生死教育是學校工作不能迴避的任務,西方國家已經注意到這一點,把生死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這對我們具有啟示作用。但是,我們在借鑒國外教育經驗時不能盲目套用,因為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觀具有很大差異。

一、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觀

當人呱呱墜地,發出第一聲嘹亮的哭聲,既是生命的展開也是死亡之旅的開始,所以恩格斯說:「生就意味著死。」①生與死是一個問題不可分割的兩方面。每個活著的人都將面臨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對此有精闢論述:人,無論是類人或個人,一旦降臨斯世,便被「拋入動蕩不定、開放無拘的境遇之中。其間僅有一點是確定的:過去以至未來的盡頭——死亡。」人的一生由許多不確定性事件組成,惟有死亡歸宿是亘古不變的,西方文化更認同這一點。西方文化源於西伯來文化和希臘理性精神,有著深層的悲劇意識。歷代哲人不僅從理論方面對死亡進行了系統闡釋,而且在實踐方面也創造了流傳千古的典範,如蘇格拉第、布魯納等以他們自己的生命豐富了死亡的內涵。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問題為核心構建起來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討論死亡問題,從「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從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應該說,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討論生死問題更為輕鬆,其生死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直面死亡,尋求超越

許多古希臘哲學家把人看作是靈魂與肉體生命的結合,靈魂生命純潔而高貴,肉體生命骯髒而低賤。柏拉圖認為靈魂永恆,獨立於肉體又賦予肉體以思想和智慧。靈魂生命通過顯示生存希望和終極幸福引領人們脫離現世的肉體慾望,抵達幸福彼岸,所以研究哲學就是「死亡練習」,死亡是「靈魂離開肉體的監獄而獲得解放」。②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於肉體之歡而不能獲致超越。斯多葛學派同樣認為,肉體是暫時而無足輕重的,靈魂永恆,是「成人」的根本。希臘哲學中的生死觀與宗教結合,成為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基督教正是通過追求以上帝為精神象徵的終極價值,來建立生存信仰體系,從而使人們擺脫塵世間的罪孽,實現世俗生存的價值,獲得生命超越,達到永生之域。「蘇格拉底、柏拉圖、斯多葛派把死看作物質生命的精神升華,基督教及其哲學則更是把死提升為達到新的生命的途徑」。③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西方人敢於正視死亡的心態,但同時這種否定現實人生而高揚天國永生的宗教也遭到了資產階級倫理思想家的猛烈批評。我們也不贊成其中的神秘主義和虛無主義色彩。

2.責任是生命價值的核心

現代西方哲學不僅關注死亡問題,更關注生之幸福,認為來世不朽對於今世幸福毫無意義。生與死是人生不可分割的兩方面,討論死亡不是為了來世永生,而是為了今世更好地生活。「只有死亡的事實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義問題。這個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正是因為有死亡,假如在我們的世界裡沒有死亡,那麼生命就會喪失意義」④。海德格爾的死亡哲學也稱作「責任哲學」,他不單純論述死本身,而是由死反觀生,「分析死在人生中的地位和影響,以及重塑此在人生的價值感、意義感和力量感」。⑤死亡意味著生的終點,也因此凸現出生的意義。意識到死,才會只爭朝夕,充實自我,奮鬥盡責,讓生命煥發出耀眼的光彩,提升生命的價值,把對死亡的追問作為對生命意義的特別解讀。

3.生與死的質量是統一的

在不遠以前,大多數西方國家都還把安樂死看成謀殺或犯罪,但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修正法律,使安樂死不再被視為犯罪(少數國家已做到了這一點),表明西方文化在生死問題上,越來越注重質量。「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的Euthanasia,意為無痛苦地、幸福地死,肯定生命存在的質比量更有價值。生命的質就是指生命的尊嚴,當人喪失生存能力,只為活而活著時,延長的只是人的肉體生命,人也就失去了生的尊嚴,喪失了生存的意義,不如採取文明的死亡抉擇,安詳而有尊嚴地結束生命。安樂死的實施表明西方人在逐漸地樹立起一種新的生命觀,即質量與價值相統一的生命觀,這也是人的理性升華和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

西方國家,不僅就死亡問題進行認真研究,而且在逐步開展和普及死亡教育。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方面在公眾中開辦講座,一方面在各級學校開設課程,講授有關死亡問題。通過這些教育,公民和學生系統地學習和探討了死亡的生理過程、自殺原因及預防、安樂死、死的權力以及喪葬禮儀、喪事開支計劃等有關知識。1977年,《死亡教育》雜誌在美國創刊。與此同時,德國實施了「死的準備教育」,還出版了專業教材,引導人們以坦然明智的態度去面對死神挑戰;⑥英國則計劃為年齡達到11歲的在學兒童開設與死亡有關的課程,其目的在於使學生體驗到與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突變有關聯的複雜心情,並學會在各種非常情況下把握對情緒的控制度。⑦經驗表明,國外死亡教育不僅在改變人們對死亡的態度和防止自殺方面,而且在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獲得較高的生存品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死觀

與西方悲劇文化相比,中國文化具有更多樂觀情緒,對死亡採取迴避態度,這與儒文化重生輕死的傳統有關。美國文學家艾略特把死亡教育和性教育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而中國傳統對此兩者都諱莫若深,認為性是骯髒的、死是不吉利的,這使得生死教育的開展在我國尤為艱難。但是死亡每天都在發生,學校中的極端自殘也時有發生,我們在生死問題上的困惑該如何解決?也許我們從分析中國文化傳統下的生死觀,並將其與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觀進行比較時,可以為解決我們在生死問題上的心理困惑提供幫助。與西方人的生死觀相比,中國人的生死觀可以做這樣的概括:

1.迴避死亡,注重當下的感性生活

我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導,中國人的死亡觀也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意謂人如果連「此生」都照顧不好,何談照顧「來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們務本求實,關注現實感性生命的愉悅,對生活負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於對生命社會價值的追尋,而不要分心去考慮死亡及死後世界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儒家文化的這種把死亡問題排斥在生命視野之外的現實主義生存哲學,是中國人忌諱死亡、恐懼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所以,中國人表面上樂觀坦蕩的背後,實際上隱藏著對死亡的深深的悲哀和恐懼,因為「死」就意味著對「生」的徹底否定,意味著世俗生命之樂的徹底破滅,這對於注重現實的中國人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所以,死亡是中國傳統文化忌諱的話題。

2.追求生命的忠效價值,弘揚忘我的精神境界

西方宗教敬畏神與上帝,中國文化以忠效為至上,這是中國文化中崇尚犧牲自我的歷史政治原因。主張積極入世的態度,認為生命存在本身無所謂意義,生命意義在於它的社會價值,而不是自然存在價值。面對死亡威脅,如果只考慮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會價值於不顧,將不齒於世人。反之,那種「殺生成仁、捨身取義」,將生命的社會價值置於生命的本然狀態之上,從而使有限的生命煥發出無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受到世代推崇,成為後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為實現社會價值的載體,只有在追求社會價值的過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義。所以,人們恐懼死亡也是擔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業難以實現,為實現社會價值,即使付出生命也無所畏懼。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⑧這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代代傳承,成為寶貴的精神遺產。

3.為成就理想人格,死亡成為精神升華的過程

忽略生命的原初意義是中國傳統生死觀的缺陷。在中國人的文化中,為正義事業的獻身被看成是犧牲者人格升華的過程,它使精神永存,正所謂「死得其所、重於泰山」。這種生死態度,將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擴展到人生最後時刻,追求「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與西方追求生死質量有共同之處。但是中國人的這種生死態度,忽略了生命的原初意義,忽略了對生命本身的感受,忽略了對有關死亡諸多細節的體驗,如親人、朋友亡故後的精神重負、自殺、死亡焦慮與恐懼等,從而簡化了死亡問題,遮蔽了死亡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當人們面對這些問題時,缺乏解決這些問題的背景性知識而不知所措,易產生恐懼、焦慮與絕望心理。

三、中西方生死觀比較的教育啟示

由於傳統文化迴避死亡問題,生死教育還是我國教育的一個盲區。然而近來,頻頻發生的校園自殺事件或其它自毀行為暴露出我國廣大青少年學生並未真正地理解生與死,生死教育也宜儘早進行,這是我們從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觀的比較及西方相關教育實踐的考察中得到的重要啟示。

中西方文化下的生死觀既有共同因素,也有明顯差異。首先我們注意到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觀的共同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都重視今世的價值與幸福。不管是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觀,還是中國文化中的生死觀,都以生為主,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對於死,則因為它的必然性,迴避或是坦然面對,都表明了一種對死的無奈,而且正因為有死,才更應珍惜今世的生。所以,生死教育雖然以死亡為切入點,但是其目的在於對生的熱愛,彰顯生命的意義。(2)都強調生死中的精神永存。人是有共同屬性的,所以不管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必然具有普遍的價值成分,這些共同的價值成分融入文化傳統之中,使東西方文化包含著共同的精神追求,比如為真理而不惜犧牲的精神、寧願有尊嚴地赴死也不願苟且偷生的精神、為人類普遍價值而死的精神等。在人類文明史上有許許多多為東西方文化都極力宣揚的英雄楷模,他們的精神永存。可以說,生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學生珍惜肉體生命,另一方面還要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獲得精神超越,這一點尤為重要。(3)都懷著虔誠對待亡靈超度。人生各異,人死各異,然而東西方文化對於死者的那種懷念和寬容卻是相似和永恆的,也許這是源自生物鏈條間、個體間原始的依戀情結,東西方人都會在人死後懷著同樣的虔誠超度亡靈,並對此寄託無限期望:希望貧窮者死後富有,希望罪惡者死後得到寬恕,希望辛勞者死後得到安歇,希望領袖者依然成為天國中的統領者。這種對死者的尊敬也許還潛藏著一種對自身生後的那種茫然和渴望,反映出他們不管受到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影響,對於人生的彼岸都是懷著許多困惑和寄予厚望的。正因為如此,生死教育就要解除學生的生死困惑,建立科學的生死觀。基於這樣一些共同的因素,東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生死教育必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價值目標和可互相借鑒的途徑。

但是東西方文化中生死觀的差異也很明顯,表現為:(1)討論死亡時的心態不同。西方文化下討論死與討論生的心態一樣,不會引起明顯的心理衝突,也不會有教唆自殺的嫌疑。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談論死總會或多或少引起心理衝突、帶有恐懼感,給人一種不吉祥的感覺。這種差異就造成我們開展生死教育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容易,西方國家進行生死教育可以直接面對死亡,探討死亡,死亡教育可以直接進入中小學課程體系。而在我國,還必須考慮到傳統文化的禁忌,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更多地從生的方面去揭示生的意義、死的意義,讓學生從生的方面去理解生死的自然過程。(2)生命價值的核心不同。西方文化中生命價值的核心是責任,因此生的意義在於盡責,犧牲的意義在於為責任而死,並因此獲得精神的升華。安樂死就是失去責任能力和生命的尊嚴後採取的對死的坦然態度。中國文化中生命價值的核心在於忠效,包括對皇權的忠效和對信念的忠效,為忠效而死是一種忘我的死。所以西方國家的生死教育傳遞一種信念:個人對生死負責,中國進行的人生觀教育則是強化一種政治信仰和抽象的價值觀,青少年學生難以在這樣的教育中體驗到與生死有關的情緒,在生命成長中感到諸多困惑。所以,生死教育應從生命的歷程,從生死的具體問題出發,由此而進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才可能具有實效性。

不管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不管是直面死亡還是迴避死亡,其最終目的都在於重視「生」的意義,在於重視和強調對生命現實過程的把握及精神追求,所以生死教育的目標和價值由低到高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了解有關人生死的具體問題。比如人生命的成長過程,人是怎樣出生的,如何去面對成長過程中許許多多的生理煩惱,人如何去面對死亡,死了會怎樣,是否有感覺,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死亡等。只有了解了人的生死的基本過程與現象,才會消除關於生死問題的神秘感、恐懼感和相關的心理困惑。但是,目前在中小學設立正式的「生死學」課程,授課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死是我們所忌諱的,萬一學生愛鑽牛角尖,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如何使學生了解生命的奧秘和死亡的存在,在現階段仍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第二,立足於正確的生死觀,進行富有成效的價值觀教育,提高青少年學生「生」的意義感。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強調人生觀教育,但是其實效卻並不高,許多學生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其根本原因在於以往的人生觀教育不是立足於科學的生死觀而過於空泛,加之「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導致學生的無意義感越來越嚴重。無意義感的滋長至少可以說明在相當多的學生信念系統中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對生命的理解很膚淺,所以生死教育的根本點在於生死觀、價值觀教育。在生死教育中,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了正確的價值觀體系,學生就不會因為一時的某些價值觀的遮蔽而喪失整個生活的意義感,由此可以降低校園自殺率。

第三,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注重學生的精神成長。我國傳統文化一貫宣揚民族氣節、犧牲自我和忠義天下,這是一種超越了狹隘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也是當代國民教育應繼承的珍貴文化遺產。對青少年素質的培養,應植根於我國傳統文化的沃土,養成其關愛生命、關心社會和關注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


推薦閱讀:

產房生死關
令人惋惜的天才儒者賈誼:見野鳥而預知生死
生死觀
《岳王》連載58——坦然生死(一)
《純印》第八、九章:生死自如的純印老人

TAG:文化 | 西方文化 | 西方 | 生死觀 | 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