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你總是缺乏安全感?

在一捫心思心理交流群里,每天粉絲讀者們諮詢的問題各種各樣,但無論是關於戀人的、親子的還是朋友之間的,這些問題歸結起來無非就兩種。

第一種是困惑自己為什麼總是在一段關係中感到不安,擔心孩子沒有按照自己制定的路線走,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的。

第二種則是抱怨自己的父母或伴侶過於束縛自己,總是管自己太多,或者沒有獨立的私人空間,讓人喘不過氣的。

這兩類諮詢歸結起來,其實說的是同一種現象——過度需索(neediness)。

過度需索的現象出現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比如向朋友或者家人索取等。但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談談在親密關係里,過度需索者會有哪些表現,以及一個過度需索者該如何自助。

過度依賴的核心是「自我中心」

過度需索是過度依賴的一種體現。

過度需索者放棄了獨立性,選擇依附於他人。他們不願意為自己的快樂和安全感負責,而是依賴於他人來為自己提供生活的力量、支持和資源,期望別人替自己解決問題。他們總覺得自己有天會被別人拋棄,對此他們感到恐懼且無能為力。

心理學家Jack Ito博士指出,過度需索的人在本質上是「自我中心」的。因為過度需索者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目的,是希望利用伴侶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和愛的需要,而非彼此支持。

由於過度需索者過於關注自己的需求,使得他們感覺不到伴侶的需求,或者有所覺察卻迴避討論,因為他們的關注點還是在自身的需求。過度需索者對自己需求的過分關注,使得他們對伴侶的需求視而不見。

過度依賴的5種表現

1.難以建立適度的邊界

過度需索者很難做到自我堅定,比如,他們會因為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而難以拒絕伴侶。同時,出於對愛的渴求,他們很容易放下邊界,過快地向別人敞開自己、並進入一段關係,常常會因為自己的草率,而遇到糟糕的伴侶。

此外,過度需索者還容易入侵伴侶的邊界,侵佔伴侶的所有空間,比如一天二十四小時想跟伴侶黏在一起,不斷盤問對方和朋友出去是做什麼等。在他們看來,「被需要=被愛」,一旦不被伴侶需要,他們就覺得自己可能已經失去伴侶的愛。

2.消極地索取愛

當過度需索者感到伴侶沒有給予足夠的愛時,他們會通過指責、抱怨、攻擊、或者偽裝成受害者,來向伴侶索取愛。

比如,如果伴侶最近不怎麼說話,一般安全感足者會說:「最近我注意到你似乎比較沉默,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得?你一切都好么?有什麼需要我做的么?」而過度需索者會抱怨:「你最近都不理我了,你是怎麼回事!」這樣往往讓伴侶覺得很累。

3.過於依賴「直接明確地表達愛」的方式

過度需索者會過於依賴明確的表達愛的方式,來判斷伴侶是不是愛自己。比如,經常追問:「你愛我嗎」等。只有伴侶明確地說出「愛」,或者做出明確符合過度需索者標準的行為,他們才認為對方是愛自己。他們會不斷地需要這樣的確認,並不會持續保持一次確認之後的安全感。

4.總是存在信任危機

過度需索者在親密關係中,總會時不時地感到恐懼和擔憂。比如,即使伴侶明確表示出了愛,也只能短暫地安撫過度需索者。過了段時間後,過度需索者又會開始擔心伴侶拋棄自己,他們始終依賴伴侶的反應,來確認關係的安全性

有時候,就算關係風平浪靜,或者對方沒有做出明確的負面表達時,過度需索者仍會被莫名的、不時的、關於被拋棄的恐慌纏繞。

5.過分理想化伴侶

在剛開始一段關係時,過度需索者會認為伴侶一定可以滿足自己所有需求。這種理想化的持續存在,使得過度需索者無法看清伴侶真實的樣子。導致的結果是,即使伴侶讓人失望,他們也能通過迴避、無視、或幻想讓自己維持理想化,而不去面對兩人之間的問題。

我是過度需索者,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過度需索者,整天陷入對一段關係的恐懼和不安中,也許你能通過這些方法,和伴侶建立一段安全、健康、長期的關係。

1.不要只通過伴侶說什麼,來判斷對方的愛

一個人的想法,並不全是通過話語來表達的,有時候受情緒或意志等的影響,表達的也會有所偏頗。因此,過度需索者需要學會,不要只憑藉伴侶的話語來確定對方是否愛自己,而是應該注意到更多線索,理解對方愛人的方式,綜合做出對兩人關係的一個大趨勢的判斷。

2.不要過快地進入一段關係

過度需索者不要因為對被愛的渴望,就草草地進入一段關係。在一段關係開始的初期,詢問自己是真的被對方吸引,還是只是想「抓住一個人」。在還沒確定關係前,可同時接觸多個潛在伴侶,通過比較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3.一段關係可能會包含衝突和矛盾

過度需索者需要意識到,一段關係不可能永遠甜蜜,關係里總是會有衝突存在,而且出現了衝突不代表這段關係就一定會結束。

因此不要認為出現衝突就代表伴侶就不再愛自己了,因為在發生衝突的這個時刻,伴侶可能顯得更敵意、情緒不佳等。

4.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過度需索者需要明白,一個人的需求可以分成很多部分、由不同的人來滿足,而不是期望找到一個人來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過度需索者可以先嘗試識別自己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比如缺少朋友、平時缺少有趣的活動等等;隨後組建自己的支持系統,找到合適的人們來分散滿足這些需求,而不是把所有的需求寄托在同一個人身上。

5.學會給自己確認

當因為伴侶沒有表達愛意而感到不安時,過度需索者可以多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比如「我很好啊」、「TA只是暫時忙沒有接我電話而已」等等。

意識到自己可能存在過度需索的問題是改變的第一步。這種改變,一方面是為了不給伴侶太大的情緒壓力,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能夠擁有更持久穩定、更少焦慮而更多滿足感的親密關係。

過度需索的解藥絕不是隔絕自我,而是更加毫無保留的去選擇信任,更加勇於直面真實,以及更加懂得每個人都值得被好好對待,對方是,你也是。

這樣,你會更容易離開那些不健康的心理,讓健康的心理得以良性持續。

推薦閱讀:

報告 | 汽車主動安全產業鏈全景解析及供應商盤點
想防治高脂血症, 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 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
另一面巴黎:最奢侈的不是浪漫,而是安全 || 全球觀
海外留學有哪些必要的安全須知?
你的車真的安全嗎?6個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TAG:安全 | 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