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熬過了2008,卻熬不過2015?

回看東莞、蘇州等地的大型製造工廠倒閉,可以看到外資訂單減少的直接影響。以聯建科技為例,該公司給蘋果做產品代加工的時候,根據蘋果銷量增長前景擴大了其生產設備,但這些設備主要用於iPhone4s以前的款式,自去年蘋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聯建科技的產品便無法適應,最終因其技術落後、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被蘋果剔除了供應商之列。閎暉科技更是主要為諾基亞生產手機按鍵,在觸屏手機時代,被淘汰成為必然。

另一方面,則是前期過快擴張、成本上升及回款減慢,導致了大型工廠的資金鏈斷裂。比如兆信通訊的董事長高民就在遺書中寫:「其實我們年後大批訂單都來了,但我沒有機會看到了。」這家公司做了12年手機代工,主要針對東南亞市場,高峰期月出貨量約100萬部,但隨著雜牌智能手機的市場被品牌手機搶奪,兆信通訊的月出貨量降低到了20萬-30萬部。

但按照當年建月產能100萬台手機的手機生產工廠的成本,設備投資需要4,000萬元;一個月的員工工資就要近90萬元,還不算水電、房租以及機器的折舊費等。加上山寨機價格戰,兆信通訊長期虧損經營,因為不開工的話,幾千萬元的前期投入等於打了水漂。據說很多類似兆信的手機代工廠,是一邊通過訂單拿到委託代工的預付款,一邊拖欠配件供應商的採購費,來維持工廠生產線的正常運轉。而今年海外渠道商延期付款,導致年關前兆信通訊資金鏈斷裂,截至高民自殺時仍欠供應商貨款約4,000萬元左右,另外還有數百萬元的工人工資。

還有老闆透露,現在沿海地區的用工成本越來越貴,也令利潤薄如刀鋒的製造業雪上加霜。「現在廣東用工成本已逼近台灣地區,2014年,工人平均月工資又上漲了200元,達到3,200元,隨著人工、社保要求提高,一個廠一年增開支兩三百萬元。很多台商已經紛紛將鞋廠遷移到東南亞。目前,珠三角用工成本大約是600~650美元,印度尼西亞大約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柬埔寨則更便宜,大約100美元。」

中國今年1月份的製造業PMI為49.7,與去年12月份的49.6相比幾乎持平。截至1月份的三個月平均值為49.8,與截至2014年10月份的三個月平均值50.6以及截至2014年1月份的50.3相比均降幅明顯。與盧布急劇貶值的俄羅斯情況一樣,中國的製造業活動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低於50的讀數。

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0.8%。進口和出口增速均遜於預期。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為1.23萬億元,同比下降3.2%。進口為0.86萬億元,同比下降19.7%。貿易順差3,669億元,擴大87.5%。進出口雙雙下跌,且進口跌幅更大,不是國際訂單減少可以解釋的,只能說,中國經濟進入了值得警惕的時期。而製造業倒閉潮與PMI指數低迷,更是佐證。

2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0.8%;PPI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對媒體表示,從目前的數據看,「我們還沒有陷入通縮。」不過,2012年下半年以來PPI持續下降,2015年CPI有可能出現負增長,「我們確實要高度警惕通縮壓力。」

進入2015年,一方面是投資的泡沫、資本市場的泡沫乃至房地產的泡沫,都在復甦;另一方面,卻是實體經濟再入寒冬,而且與2008年那一場「急病」不同,2014年實體經濟得的是「慢性病」,無論下什麼葯拉動經濟,對實體製造業都毫無療效。

隨著90後一代、觸屏一代的成長,越來越多的傳統製造業和零售業都在恐慌地發現,消費者消費傾向在變化,他們原來所熟悉的市場不見了,原來所熟悉的成本控制換利潤的模式走不通了。

曾經一度,中國的工廠主以為轉型自主品牌是一條出路。一家東莞鞋企負責人卻對記者說,這些年一直在摸索從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轉型,從設計到進入多家高檔商場,無奈出口訂單縮減加劇,而打造自主品牌前期需要投入巨大,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被迫去年關閉經營了20多年的工廠,只有做代工的簡單思維,沒有針對消費者個性需求的敏銳市場觸覺,從加工廠轉型自主品牌談何容易。後來,中國的工廠主開始信奉互聯網思維,打算像「小米」那樣不賺錢先做大市場規模,未來再賺增值服務的錢,但類似兆信通訊這樣的先行者已經倒在了壯志未酬的路上。

專業財經作家吳曉波最近到日本開年會歸來寫了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在其自媒體平台上獲得了260萬的點擊量,他的文章並不是為了宣傳電飯煲、馬桶蓋的,他更關注的是中國製造業該怎樣面對轉型困境。在他看來,「中國製造」所推行的、用「市場換技術」的後發戰略已經失效了,只有力求技術上的創新,才能抓住中國製造的最後一公里。

推薦閱讀:

製造業迴流歐美,再不去德國向寶馬、賓士、KUKA取經就晚了!|報名
特朗普叫囂從中國奪回製造業?上海國際機床展打響中國製造保衛戰
中小製造業安全標準化記錄文件(2013
]2015外資為何紛紛逃離中國製造業?
工業互聯網將為製造業帶來一場革命|計世網——關於IT產業和產業IT的一切

TAG:中國 | 製造業 | 中國製造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