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1-4世親的唯了別思想

一、《攝大乘論釋》中的唯了別思想世親的《三自性論》依心(識)的錯亂顯現相安立諸法。心 作為能顯現即依他起性,其所顯現即是遍計所執性二取,而所顯 現二取永無有之性即圓成實性。很明顯,該論受到了《辨中邊論 頌》及《大乘莊嚴經論頌》的影響。該論沒有談到了別思想,此 處不多述。世親的唯了別思想在《攝大乘論釋》卷四所知相分第三之一 中,顯示得比較清楚的。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唯了別問題。世親認為,唯了別,即是唯有了別。並 以無了別所了別的外境,唯有了別,成立唯了別說。《攝大乘論》 卷中所知相分第三以九了別攝一切諸法,認為,這九類了別唯是 了別,雖現似外境(義),但非是外境。世親對此進行了詮釋。 他依分別門釋了別與義,將了別與義作為能所相對的兩方,義是 了別所了別之境(稱所取)。而無性在其《攝大乘論釋》中,將 義釋為能、所取。與之不同。由於了別所了別之外境(義)無 有,即沒有了別所取之義,因此唯有了別。換言之,只有能了 別,沒有所了別境,即說唯了別。所以世親說:「由唯識(實即 唯了別)者,唯有識(實即了別)故。一切諸識(實即諸了別) 皆唯有識(實即了別),由所識(實即所了別)義無所有故。」?第二,顯現為能所取的問題。無著將了別分為見相二分,當 了別顯現時,見相二分就似能所取顯現。但他沒有直接論述是否 為一了別具有二分。世親明確將一了別分為見相二分,即一了別 生起時,就有類似能所的見、相分,即此二分顯現為能所取。如 說,「由二性者,由於一識(實即了別)安立相(rgyumtshan)、 見(ltaba),即此一識(實即了別)一分成相,第二成見。」這 是後來將諸識皆分為見相二分的主要根據。第三,顯現種種差別法的問題。無著將種種差別法安立在意 識的遍計性上,即由意識作為能遍計遍計依他起性了別,依他起 性了別顯現為能所取、乃至種種差別法,意識於此顛倒執著而有 種種名言安立。世親隨順無著於意識安立種種差別法的說法,如 說,「……唯就意識以為種種,所取境界不決定故。其餘諸識境 界決定,又無分別。意識分別故, 唯於此安立第三種種相見。但世親認為還可依眼、耳、鼻、 舌、身、意了別的見、相分安立。如說:眼等諸識(實即了別)即於二性安立種種,謂一識(實即了別)上如其所應,一分變似種種相生,第二變似種種能取。(《攝大乘論釋》卷四所知相分第三之一,大正藏三十一冊)即了別的相分是可以有種種差別的,了別的見分亦可以有種 種差別相。如眼了別的相分色了別可為青、黃等不同了別,相應 見分眼識了別亦可以種種不同差別。耳鼻舌身意等了別皆是如 此。這即依眼等六了別的見相分安立種種的顯現。此意趣與世親 以一切諸了別皆以虛妄分別為體性是一致的。但這些皆是世親解釋《攝大乘論》時的發明,還不是其獨立 的著述的思想。下面就考察其獨立的涉及唯了別思想的著述《唯 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二、《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的唯了別思想《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題目中的「識」實即了別 (梵vijiTapti,藏rnam par rig pa)。《唯識二十論》對唯了別思想 的討論,是從境的角度而言的,即依了別的顯現門談的。主要談兩方面問題:一者,無外境唯有了別的問題。這通過遮除外境來成立唯了 別。對外境的遮破在第八章已述,此處只述唯了別思想部分。論 在開始即提出唯了別觀點。如說:安立大乘三界唯識(實即唯了別),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即了別), 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 內識(梵vijn^na)生時,似外境現,如有眩費,見發、繩 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唯識二十論),大正藏三十一冊)在梵本與藏譯本中,有一頌述此段之義,真詩有譯,即「實 無有外塵,似塵識生故,猶如翳眼人,見毛二月等。」?玄奘譯 本無此頌,只有長行。頌中,塵即玄奘譯文中的外境、義。但真 正完整譯出梵本頌義的是後魏瞿曇般若流支所譯的《唯識論》:唯識(實即唯了別)無境界,以無塵妄見(「見」與 「現」同義),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唯識論》,大正 藏三十一冊)此中明確闡述了唯有了別,沒有外境,外境是了別的虛妄顯 現。在長行中,引《華嚴經》來說明心與了別的關係。《華嚴經》 說三界唯心,此論即釋以三界唯了別。如前所述,心、意、識本 是體一名異,而了別又是識之相,所以說心、意、識、了別只有 名的差異,而體實是一。此中,即以功能性了別取代了有自性的 實體性心、意、識,使心、意、識皆僅具了別功能,而非實有自性。這樣,心心所,唯是了別,非有餘體。而且心心所所對外境 根本無有,外境實是了別所顯現。此中識與了別體一,因此說外 境是識的顯現。外境雖有顯現,洹實無,如同眼翳病者見第二月 等,而第二月等體性皆無。由此,即說三界唯了別。此中,「唯 了別」的「唯」字,顯然只遮「外境」,不遮心所。因為心所亦以了別為性。從上段所引長行可以看出,以唯了別釋一切法,明顯受了 《攝大乘論》的影響。但是,《攝大乘論》直接講了別顯現為外境 (義),而不談(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唯識二十論》完全將了別與識平等使用,有時說了別顯現,有時說識顯現。在後文亦是 如此。如在自所設難「謂若唯識似色等現,無別色等,佛不應說 有色等處」中,唯識(性)是1*1!311^3131168 03 11>^(1(藏),非是 唯了別(性)mam par rig pa nyid (藏),而在回答此難時,說 「似色現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而生……」此中似色現識的識 卻用了別(藏mam par rig pa)。護法所作解釋此論的《成唯識 寶生論》亦將了別與識不加區分地替換使用。重視「識顯現」的概念,顯然來自《辨中邊論頌》的影響。 這流露了世親將了別顯現引向識顯現思想的意趣。即世親傾向於 以識概念為中心建構識境論,而無著則以了別概念為核心。換言 之,兩位大師雖同許心意識了別四者體一,但無著將心、意、識等同於了別,而世親將無著的了別概念恢復為心、意、識概念。 強調識概念,實際是世親的一貫立場。在較早期的《三自性論》 中,就以心識顯現為立論基礎,沒有引入唯了別思想。在《大乘 百法明門論》中,世親以識為體攝五位百法,直接表明了圍繞識 概念組織學說的意趣。在《唯識三十頌》中,在唯了別的框架下,識顯現進一步發展為識轉變說。這在下節敘述。二者,唯了別顯現外境的問題。通過遮破外境,說明唯有了 別。但凡夫心識上有外境了了分明,而且佛教經典亦說法有十二 處等能所的區分,特別是前十處即色等五外處與眼等五內處,被 認為是粗、細的物質,這些跟六識構成了境與識的能所(此中將 眼等五根攝入色等五)關係。對此該論作了這樣的解釋:識(實即了別)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同上)譯頌中的「轉",梵pravartate,還是「生起」義,非是《成 唯識論》的識「轉變(梵parir^ma)」義。頌意為,了別以自種子為因而生,即此了別顯現為外境(或似外境顯現)。內、外處 就是於此了別的種子及所顯現上安立的,如長行說:似色現識(實即了別)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而生,佛依彼種及所現色,如次說為眼處色處,如 是乃至似觸現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而生,佛依彼種及所現觸,如次說為身處觸處,依斯密意說色等十。(同上)此中說,顯現為色等的了別,由自種子為因因緣和合、轉變 而得生起。此了別的種子及所顯現凡夫執為眼等、色等內、外五 處,而佛教假立為內外五處。這樣,世親依唯了別觀給出了色等 境的解釋。接著,他指出成立十二處是為了破除人我執,而依唯 了別說解釋色等唯是了 別的顯現則是為了破法我執。此中,特別 重要的是強調不僅十二處無自性,唯了別思想本身也是無自性 的,如說:余識(實即了別,指執著唯了別性的了別)所執(即遍計所執)此唯識性(實即唯了別性)其體亦無,名法無我。不爾,余識所執境有,則唯識理應不得成。許諸餘識 (實即諸了別)有實境故。(同上)即是說,對唯了別性亦不能執著,否則也是法執(微細法 執)。所以,唯了別說的建立是為了遮除一切法執、以顯現無分 別的境界的。無著的唯了別思想對顯現門與分別門皆有詮說,世親的《唯 識二十論》的唯了別思想主要從境的角度即依顯現門立論,而 《唯識三十頌》的唯了別思想主要從分別門談,並且進一步發展 為轉變門。在《攝大乘論》中,依唯了別攝一切法,了別被區分 為見分與相分,作為顯現能所取的所依。此中,當了別顯現為眼 識等時,稱為眼識等了別;同樣,當了別顯現為色等時,稱為色 等了別。由此,安立見分即眼識等了別,相分為色等了別。眼識 等了別顯現為眼識等,而色等了別顯現為色等,即於眼識等了別 與色等了別安立見相分,而凡夫則於所顯現眼識等、色等,執為 能取、所取。世親的《唯識三十頌》雖然仍以唯了別攝一切法, 但顯然不是按照了別分為見、相二分方式來建立唯了別的結構 的。前面已經談過,在《唯識二十論》中,世親認為心、意、 識、了別四者是一體異名,唯了別常被釋為唯識。在《唯識三十 頌》的唯了別說中,亦是如此,不再以了別為核心概念,轉為以 識為核心概念組織學說。即唯了別思想實際成為了唯識思想!當 然,此中的「識」,當然不是實體性的能取識,而是功能性的 「識別」,但本節還是以「識」名之。由上可知,以唯識攝一切 法,是《唯識三十頌》的思想基礎。如開篇所說: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楚 vij iT dna)所變(梵 paripama),此能變(梵 pari^ma)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唯識三十頌》,大正藏 三十一冊)即一切諸有為法為識所攝,即以八識及其心所為體,這些識 轉變(梵parindma)而成種種差別(種種相),凡夫於所轉變之境上,執著我、法自性,乃至種種差別法。此中,所執取的我法 自性,乃至種種法,皆是遍計所執性,決定是無。由此,即將一 切法歸為識所攝,而成唯識。這在世親的《大乘百法明門論》中 反映得最直接。該論以八識攝五位百法,即成唯識。到達唯識, 還不是世親《唯識三十頌》的終點。建立唯識說,也就是唯了別 說,是為了遮除外境。由外境無有,唯識性(梵vijnana- mdtra),或者唯了別性(梵vijiTapti-mdtra),自身也不能成立。 否則亦成為微細所執境,即一般的世學性質的唯心論了。於此, 《唯識三十頌》說: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實即唯了別,梵vijnapti- mdtram),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實即唯了別)。若時 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實即唯識性,梵 vijKdna — mdtratva),離二取相故。(同上)即若還有唯了別的執著在,就不是安立唯了別說的真實意 趣。唯了別說(即唯識說)在遮除粗的能所取後,其自身的實體 性亦應被遮除。如此,才是真正徹底遮除了外境。即此時能、所 雙泯,無分別智生起,唯有真實圓成實性顯現。這,如前反覆說 過,才是唯了別說(唯識說)的歸趣。
推薦閱讀:

孔、老思想的共性及與易學的關係略談
蘇格蘭啟蒙思想家眼中的道德
牟宗三「一心開二門」的思想漏洞
一個女生 如果連體重都無法控制 是否意味著她身上沒有成功者所具有的堅韌不拔等品質 未來還能成大事嗎?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