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原創】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的德福觀

56、【原創】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的德福觀

來自專欄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德福一致)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的德福觀

從文藝復興開始,人才成為真正的個體,具有現代性和能自由地進行自我籌劃。這種人無論塵世的幸福多麼不完美,但仍然努力追求之。人類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做出良好的德性,過合乎德性的生活,獲得一種現實的幸福。

馬丁﹒路德開啟的宗教改革運動主張,所有的信徒都能擔任祭司的職責,而不一定要通過教會,人類因信獲得新生,應把宗教的責任從作為組織機構的教會轉移到個人的良心中。因而,每個人都是獨自沒有中介地站在神的面前,所有的信徒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在塵世的每一個地方(無論是艱苦的環境還是優越的環境),人們都可以去榮耀上帝,應當在所有事物上追求上帝,因為上帝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因而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可以獲得喜悅。加爾文認為,當上帝的恩典臨到我們身上時,塵世的種種苦難和不幸都不會阻礙永恆幸福的實現。同時,也把塵世幸福當做上帝的恩典,並把這種觀念當做追求塵世幸福的動力,這樣,追求塵世幸福的行為也具有了正當性。

在文藝復興向啟蒙的過渡時段,在塵世獲得幸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權利。自十七世紀以來,塵世幸福被確立為人類的終極目標,此間幾乎所有的制度、體制、行為與信念都可以被視為實現這一新目標的工具和手段,甚至包括宗教。

洛克認為,塵世的幸福和天國的幸福是同質的、連續的,因為人能從不完美的塵世幸福自然推進到完美的天國幸福,因為宗教惟有合乎理性,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同。美好的天堂和恐怖的地獄將使人類停留和滿足余當下的短暫快樂和痛苦,並使德性具有激勵人心的力量,基於理性,人類必然服從和選擇德性,所以,只有基於理性和宗教的審判、人的來世,道德才獲得了堅固的基地。

啟蒙思想的基本信念是「敢於運用自己的知性」。啟蒙時期的幸福觀點:強調享受和好感覺,痛苦最小化,幸福是社會性的,主張把幸福帶給整個人類社會,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善)」。啟蒙運動試圖通過數字指標來衡量和呈現人的一切活動,包括道德和幸福。

霍爾巴赫認為,「人類的不幸來自無知」。拉美特利把「解剖刀」伸向了神和人的靈魂,認為人是機器,生命就是機械運動,信奉上帝和靈魂都會阻礙人們獲得幸福,理性服從感官享受,幸福就在於且只在於快樂,快樂是器官的運作,感官知覺,即物質性的感受,幸福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與德性無關。在盧梭看來,科學和藝術的進步根本沒有增加人類的幸福。

康德指出,使一個人幸福(基於感官、情感偏好或好感)和使他成為一個好人(過有德性的生活)完全是兩回事,今生的責任是配享幸福,道德和幸福在至善中獲得同一,但需要意志自由、靈魂不死和上帝存在三個公設來保證。

在黑格爾的精神哲學看來,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第一個階段,由於道德與幸福的和諧僅僅是道德意識所公設和要求的,所以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是抽象的、形式的;第二階段,個別意識的道德行為實現著道德目的(包含幸福),因為道德行為努力使義務和道德法則在現實表現出來,所以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是現實的、有內容的;第三階段,當道德行為絕對實現時,即道德意識以至善為絕對本質,義務成為自然、道德法則成為自然法則,道德沒有了需要自己去克服的否定物,道德將幸福完全收攝於自身之中,同時讓道德行為成為多餘,因此,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就是包含二者全部辯證過程的、具體的、絕對的同一性。

密爾強調,幸福與滿足不同,幸福是去追求更崇高的情感、快樂和事物。自由的重要性高於幸福,自由視為獲取幸福的最重要基礎和必要條件。斯密希望通過教育來抵制商業社會分工過細造成的個人原子化結果。

叔本華強調生命意志是一種盲目的力量,沒有意圖和目的,意志的渴望無法滿足,所以要反抗意志,同意志作鬥爭,獲得塵世的幸福。尼采認為通過藝術成為自己,幸福來自永恆,單憑意志就可以獲得幸福追求內在超越之路。他指出,如果生命中渡過的每一刻都永恆存在,那麼,人生存的每一方面都將變得充滿無窮的意義和普遍的可能性。

引自:《道德與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學研究》開題報告,東南大學,2012年。

敬請注意:版權為東南大學所有,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進一步的思考請參看:道德與幸福之間有無一致性(德福一致)?

請批評指正!謝謝!

(2018.7.12)

推薦閱讀:

現代西方哲學家
人生處世哲學須牢記
【學術前沿】再論儒家的政治哲學及其正義論
請問,怎麼稱呼?

TAG:啟蒙運動 | 文藝復興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