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衛視《白鹿原》首映禮致陳忠實的信引全明星淚奔

「現代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扎克曾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這被陳忠實引用在《白鹿原》小說扉頁上,他毫不避諱「野心」,更拿出全部熱情與心力,立志要寫出一部可以墊棺作枕的傳世之作。他成了,用陝西人的話講。

陳忠實「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問世20多年,一直備受關注,先後被改編為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形式。然而陳忠實曾表示:「對《白鹿原》的改編,寄希望於電視劇」。可嘆去年4月,一代文壇巨匠溘然長逝,未能在生前得見劇版開播,成為該劇所有主創的遺憾。適逢陳老逝世一周年,劇版《白鹿原》得以在安徽衛視首播,這許是對陳老最好的紀念吧。只是「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間再無陳忠實」,在安徽衛視首映禮上,秦海璐代表劇組同仁,致陳忠實的一封信中所說這句話,不僅道破劇組深深的懷念之情,更引得張嘉譯、何冰等群星和觀眾在安徽衛視首映禮上淚奔。

一劇15年 秉承匠心 期待檢閱

劇版《白鹿原》由金牌編劇申捷操刀,劉進執導,張嘉譯擔綱藝術總監,並與何冰領銜,聯袂秦海璐、劉佩琦等戲骨級演員,最終讓這部「史上最難改編作品」的全景風貌呈現熒屏。該劇本月16日19:30起登陸安徽衛視《海豚第一劇場》,首映禮15日將在安徽衛視黃金檔搶先播出,張嘉譯、何冰、秦海璐等全明星亮相,電視講壇「鬼才」酈波親臨現場,與觀眾一同體味《白鹿原》深刻的文化底蘊。

《白鹿原》是一部20世紀初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是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特殊的時代背景,濃厚的關中風情,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古老的土地,上演一幕幕驚心動魄。兩個家庭不同子孫,精彩演繹了曲折的人生軌跡和命運歸宿。

安徽衛視將首映禮放在該劇拍攝地白鹿影視城錄製,首次披露台前幕後故事。2015年6月16日,《白鹿原》在這裡開機,2.3億投資,94名主演,4萬多人次群演,拍攝歷時227天。劇組先後10次大規模轉場,從藍田開始,經三原、南京、上海、合陽、晉城、太谷、磧口、回到藍田,再最終返回北京,創造出影視拍攝史上又一個史詩傳奇。從買斷版權、籌備立項,到打磨劇本、拍攝完成,劇版《白鹿原》製作歷經15年艱辛。

回首拍攝歷程,出品人趙安感慨:「每每增加成本,一算賬就頭疼,可遇到需要花錢的事兒大家一商量,又覺得該花還要花」。總製片人李小飈時常安慰:「咱們首先要拍個好劇,這都是為了劇能更好。」藝術總監張嘉譯透露:「選演員時顧慮過,要不要選些有利於銷售的演員,但最後還是決定選擇最合適角色的演員。問題是,觀眾還有耐心看這樣厚重題材的電視劇嗎?」言談中有著陝西人的耿直倔強和從業者的執著堅持。

垂首見心 以地為根 以劇寄情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衛視《白鹿原》預告片中,既有細微入骨的情節刻畫,又有展現原上風貌的廣闊場面。張嘉譯飾演的白鹿村族長白嘉軒代表著最樸實醇厚的農民形象,土地就是命根子,他恪守耕讀傳家的傳統禮法,用「仁義」挑起白鹿村團結同心的明燈,腰板挺直的族長處理得了兄弟反目、族人互毆、鄰人相騙的生活瑣事,卻在封建禮教與宗法文化崩塌時空餘悲愴。當「繼承」與「堅守」受到社會變革的衝擊,一連串不可預估的新生活推著白嘉軒在抉擇中掙扎前進。預告片中一個個有形有魂的人物細膩飽滿:與白嘉軒鬥了一輩子的歡喜冤家鹿子霖、勤勞懇干默默撐起白家主心骨的仙草、超凡脫俗的朱先生、新派思想的領頭者鹿兆鵬和白靈、叛逆不羈的黑娃、風情萬種的田小娥……渭河平原上,人性的撕裂與掙扎,宗族的堅守與變遷,幾代人酸甜苦辣向觀眾展現著那個年代有血有肉、真實淋漓的民族縮影。

安徽衛視公布的海報,致力於描繪出歷史變遷中的白鹿原映像,意境深遠,意蘊豐厚。寫實筆法下,張嘉譯低眸沉思的側臉輪廓與茫茫麥田原野、人影遠山融為一體,交相輝映。而另一個視角下,天地為廬的世界中,張嘉譯版白嘉軒佇立麥田之中,如同大山脊樑般撐起整個白鹿原,也不禁讓人想起白嘉軒那句:「讓他們知道,地是咱們的命根子!」,凝視這些海報,這個白鹿原男人的嘶吼猶似耳畔,振聾發聵。

如今首播在即,出品人趙安更道齣劇版《白鹿原》獨特之處和情懷所在,「這並不是一部普通的劇,劇中你會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經歷這麼久沒有中斷,白嘉軒的堅持,表面上看他是在堅守村規鄉約,其實他是在傳承基本道德、文明與文化。作品也描述了這些堅守所遇到的困難和衝擊。這也恰恰體現了該劇的情懷,特別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劇,這種文化的根我覺得對全世界都是有影響的。」

開鐮見鹿 震撼啟播 紀念陳老

劇版《白鹿原》製作過程,沉潛在時間中的情懷故事不勝枚舉,著眼於細節處的工匠精神貫穿始終,這都將在安徽衛視首映禮上逐一解密。張嘉譯、何冰、秦海璐等主演現身說法,極大提升了觀眾收視期待。主創積蓄多年的創作誠意,在首映禮上一觸即發。

張嘉譯說:「這部戲在我心中特別重,是我接到最難拍的一部。有的劇組忌諱演員間互相說戲,我們很開放,都是為了拍一部好作品,所有錢都用製作上。像這種戲,我這一輩子也就遇到這一次。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其實等待的時間,我可能比更多人更心焦。一部作品最終要等著觀眾來檢驗。我們自己說好不頂用,每次各個場合,我總說特別多『感謝』。從感謝資方、感謝安徽衛視、到感謝所有工作人員。演員能拿出大量時間精力,這麼投入做一部戲,真的不容易。在這兒要感謝大家,成就了這麼一部作品。16號我跟大家一起看安徽衛視,等待《白鹿原》。」

秦海璐對於該劇得以播出也心懷感激,「其實我很少發朋友圈,但拍完《白鹿原》,我就發過一個朋友圈。我就說,八個月的拍攝非常艱苦,說《白鹿原》再見了,仙草再見。其實這不是說再見,而是我希望,會有一天大家見到這樣好的東西。我也非常感謝安徽衛視,說實話,對於這樣的作品,製片方這樣的選擇,安徽衛視承擔著非常大的風險。尤其是兩年前那種市場經濟潮流,最巔峰的時候,大家可能唯一認可的是市場價值。但是社會責任,社會價值以及文化傳承,被很多人都忽略了。當這部劇出來,安徽衛視首當其衝,做了非常好的表率,去弘揚民族文化,繼承文化傳統。中國人應有的堅韌和善良,這種脊背需要有更多人傳揚,肩負這種責任,我們也要做。」

首映禮上最觸動人心的當屬秦海璐代表劇組同仁,致陳忠實的一封信。「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間再無陳忠實」,一語道破了《白鹿原》劇組對陳忠實深深的懷念之情,引全場淚奔。

給陳忠實先生的信

先生,您的孩子們回來了。已記不清上這個原有多少回,也分不清我們與劇中人誰真誰虛,我們就是白嘉軒、鹿子霖、仙草、孝文、孝武、兆鵬、兆海、白靈、黑娃、小娥……今天,您筆下的人物齊聚在原上,只為讓您聽到,4月16日,全球的華人都將看到一匹白鹿化成的精魂飛躍千家萬戶的電視屏幕,那是我們為您送去的禮物。

三十多年了,您的枕棺之作終於變成了屏幕上的形象呈現給億萬觀眾。我們誠惶誠恐,不知能否對得起您的期望。因為您說過,白鹿原的改編寄希望於電視劇。十幾年來,您對劇版白鹿原能否立項牽腸掛肚。六年前,您與編劇暢談人物原型與每條命運線的走向,直到看到劇本後欣慰碰杯的歡笑依然歷歷在目。前後三年的拍攝與後期,您幾次電話關心詢問拍攝狀況,忍著病痛為我們寫下 「激蕩百年國史,再鑄白鹿精魂。」您知道您每一句問候每一個關心,都給了我們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間再無陳忠實。曾經約定您身體好一些就上原來看我們,曾經說好剪完的片花下周就送到您家。那時您跟身邊的人說,現在最操心的就是白鹿原電視劇了,等打完針一定看看。可是先生啊,您還是沒有看到!這是我們永遠痛徹心扉的遺憾!噩耗傳來時,我們互相告知都是同一句話,太遺憾了!太遺憾……這一年來,每一個劇組同仁都憋著股勁,唯有不辱使命、用汗水用心血潛心製作,才能表達對您最深切的思念。

因為您是白鹿原的魂吶,您把我們召喚到了這裡。曾幾何時,我們浮躁過,懷疑過,彷徨過,但都有幸因為這部劇從四面八方走上這個原,從此就打上它的烙印,無論走到哪裡都驕傲的對別人說,我們不苟且,不妥協,我們是原上的人!

白鹿原上,蒼穹之下,先生的背影越走越遠,我們卻因為這部戲走近了彼此。白鹿原,洗滌了我們身上的塵土,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力量,白鹿原,有我們共同的約定與守望!

先生,今天我們為什麼聚在這裡,您懂。任它八方的風吹過,我們會象您一樣用心守住這個原,守住這片土地。

先生,我們想您!請您的在天之靈看一看這飛過屏幕的白鹿!

白鹿原電視劇劇組全體同仁

安徽衛視首映禮總導演耿小強對於主創這份誠意很敬重,他表示:「他們是用良心製作這部劇,用誠意來參加首映禮,用誠惶誠恐地態度來迎接《白鹿原》開播。這部劇必將呈現主創們的正能量,觀眾會從中感受到不苟且、不妥協的演繹。」

劇版《白鹿原》究竟能否呈現出原著的史詩氣勢和民族的歷史內涵,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改編典範?一切留到明晚(16日)安徽衛視首播揭曉。另悉,劇播前後,安徽衛視還策划了白鹿原上江淮風~安徽江淮汽車「尋找白鹿精神」大型公益行動和「拍最美白鹿原,送精美白鹿擺件」拍屏活動。每晚劇播放結束,自製貼劇欄目《JAC江淮汽車·原來如此》將為觀眾帶來獨家花絮,分享劇里劇外的快樂與艱辛,更多明星動態也可關注安徽衛視電視劇官方微信訂閱號「海豚劇樂部」。


推薦閱讀:

女明星分享一道夏季祛濕湯,獲千人點贊!簡單又有效~
劉詩詩為什麼討厭楊冪 ?
你們喜歡楊冪嗎?
胡歌這個人怎麼樣?
怎樣看待姜潮微博的九連拍事件?

TAG:明星 | 安徽 | 陳忠實 | 白鹿原 | 安徽衛視 | 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