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子里的情感毒藥

不能享受愛情人生是悲涼的,不能擁有幸福婚姻是苦澀的。當「非誠勿擾」里徵婚女馬諾喊出「寧坐在寶馬里哭,也不坐自行車裡笑」,無數年輕人在悲嘆,愛情已死,合同婚姻時代到來。

  現實似乎正在印證這種悲情判斷——來自全國婦聯與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的一項大型調查表明,超過40%的受訪女性希望理想伴侶的職業是公務員,七成受訪女性認為男性要有房、有穩定收入和一定積蓄才能結婚。這種結果,其實是愛情與婚姻的一曲時代輓歌。  

  「這一代年輕人被房子招安了」,這是經常聽到的慨嘆。年輕的奮鬥指向,一定包括收穫美好的愛情與婚姻。顯然,愛情不應該簡化到以公務員身份來界定對象,婚姻也不應該矮化到一座房子的高度。「嫁人就嫁公務員」、「男性無房結婚免談」的冰冷現實,令人情何以堪。

  去年流行的電視劇《蝸居》讓人們看到權力身份是怎樣吞噬情感倫理的。在房子包裹的現實艱難中,漂亮的都市女孩把自己贈予權力消受,因為權力能夠捆綁巨大的社會財富,可以賜予她夢想中的房子。那時,愛情成為內心隱痛。誠然,這種選擇難以擺脫道德暗影。但必須承認,很多時候,道德恰是無情物,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個體,終究很難完全擺脫現實利益掣肘。 

  這就是為什麼還有不少人願意給予一些「二奶」、「小三」同情與理解的原因。現在這種「7成女性稱男方有房才嫁」現象,也應該能夠很大認同。就在前兩天,中國社科院才拋出「全國85%家庭買不起房」的提法,引起無數人共鳴。無疑,這是一個房價高企到無數公民感到絕望的年代,而在愛情與房子之間,就有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當那些女性婚戀選擇是以犧牲感情的質量,甚至是以完全犧牲感情為代價,這種過度背離自然人性的情感,實際上是一種社會難以承受的斷裂。

  中國房子已經埋藏著危害情感與倫理的可怕毒藥,它正在不斷侵蝕人們的權利、利益與尊嚴。人這一輩子,其實真的不應該只為房子活著。但人這一輩子,如果連活在自己房子里的夢想都無法實現,或許內心就會有沉重的蒼涼。畢竟,我們的愛情,我們的婚姻,很多時候,都需要在自己的房子裡面上演。失去房子,當然就是失去生命中一種重要的舞台。儘管一片蒼白也可能書寫絢麗的感情色彩,但不喜歡蒼白原本就是無數人真實而自然的體驗。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剝奪人性自然真實需求的罪惡肇因呢?

  「嫁人就嫁公務員」的指向是權力附加值。現實又是這樣弔詭。一些權力與民奪利,一些權力不願還利於民,一些權力不肯還權於民,恰恰就是今天中國房價瘋狂的重要推手。本來,公權來源於公眾私權的讓渡,權力在手,最應該做的就是對公眾利益進行反哺。令人憤慨的是,一些權力卻在貪慾過度膨脹之下,失去了起碼的權力品質與倫理,在「以地生財」背後的民生瘋狂掠奪中,在房價滿足GDP政績幻象中,在權力與資本合謀中,殘酷剝奪了公眾自然的人性情感。說到底,「7成女性稱男方有房才嫁」,並不是在讓這些女性蒙羞,而是讓相關權力及其豢養的利益集團,丟盡了臉。

  我們活著,是因為有愛。我們愛著,是為了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講,主動選擇沒有愛情的婚戀,的確有不道德的因子。而道德恰恰最離不開公平與公正的社會制度來培育。現在,當我們被迫飲下中國房子里的情感毒藥,當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情感倫理在被不斷扼殺,我們不禁擔心,有太多生命沉淪於沒有情愛的蒼白世界,人性荒原上會出現多少的動物兇猛,而誰最後又能成為人性危機的倖免者呢?

推薦閱讀:

中國山景(021)走遍三山五嶽
楊振寧:美與物理學(中國科學院)
陳游標在紐約時報登廣告聲明釣魚島屬中國
中國版畫百年 1980 - 2000 . (B)
中國鬼谷子之道與現代營銷

TAG:情感 | 中國 | 房子 | 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