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大經濟學家

[投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大經濟學家」評選
1.吳敬璉

95票

2.厲以寧

49票

3.林毅夫

53票

4.茅於軾

45票

5.樊綱

36票

6.張維迎

50票

7.郎咸平

76票

8.胡鞍鋼

29票

9.蕭灼基

11票

10.張五常

75票

11.周其仁

22票

12.張曙光

11票

13.鄒恆甫

12票

14.楊小凱

65票

15.董輔礽

27票

您還沒有登錄,不能進行投票;或者已經過了投票期限。[查看投票用戶]
本投票限制,您需要達到所設定的數值才能投票:文章 0 積分 0 魅力 0 金錢 0 威望 0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大經濟學家」評選在中國,被稱為「經濟學家」(Economist)可能有5000人, 然而, 能在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不超過100人, 可見, 中國經濟學家存在「數量大, 質量次」這一客觀現實!中國經濟學家的言論觀點事無巨細地影響著經濟學的發展、國家大政、行業發展、市民生活。其中還不乏一些經濟學家明星,他們觀點獨到、語言犀利並充滿人格魅力。而我們最關心的是哪個經濟學家的學術觀點站在世界的前沿? 誰是最受尊敬的經濟學家? 誰是最受爭議的經濟學家? 誰對商務活動最具指導意義?誰是商務人士中最有權威的風向標?為此,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 蒙代爾主編的《世界商業評論》將邀請500位經濟研究機構、公司部門經理以上職位的學術人士和商務人士進行調查,並將於《世界商業評論》第10期公布《2004年中國十大最受尊敬的經濟學家》評選結果,在公布前, 我們將15位候選人公示如下:(多選投票)1、吳敬璉出生年月: 1930年1月24 日 學歷: 大學畢業 單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籍貫: 南京 畢業院校: 金陵大學文學院 1948年,考取金陵大學文學院, 因病於1950年正式入學,入學後轉入經濟系學習;1952年,高等院校調整, 金陵大學經濟系併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1953 年,大學畢業;1954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1955—1956年,從教於後來在柯西金時期成為著名改革派經濟學家的前蘇聯專家阿·畢爾曼, 研究企業財務和國家財政問題; 1956—1957年,參加全國範圍的體制調查和體制改革研究。 他在知天命之年從海外找到了「理論天命」,幫助中國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他有一個曾經給他帶來過壓力,但現在帶來了更多榮譽的綽號——吳市場。那是在1978年後,中國經濟學界開始圍繞著改革的目標是計劃還是市場的問題而爭論。由於吳敬璉頑強地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他在激烈的辯論中被堅持計劃經濟的學者貶抑地加上了這個綽號。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吳敬璉卻以「吳市場」之美譽名揚全國。2001年在中國股市論戰後上鏡率極高,只要吳教授出現,就會成為焦點。吳敬璉教授最早提出並倡導市場經濟理論,是"市場取向改革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經濟體制比較研究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其不同時期的理論主張和政策建議在實踐上推動了中國改革事業的前進。在商務人士中頗受好感,點擊率達到70%。給人感覺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學、為民請命的有良心的經濟學家。他的主要歡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讓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幾年中國股市的不景氣部分歸罪於他。2、厲以寧1930年11月生,江蘇儀徵人。中國著名經濟學家。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現為北京大學教授、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評議組成員、中日關係學史學會會長。1998年被香港理工大學授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厲以寧教授的學術貢獻是多方面的。他在比較中外經濟運行的基礎上,發展了非均衡經濟理論。從中國經濟改革之初,他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國經濟的構想,這一構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鄉鎮企業以及其他所有權不明晰的企業,這一理論與政策主張在中國經濟改革與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為理論界與政策制定者所廣泛接受,厲以寧教授因此被尊稱為「厲股份」。他曾經獲得包括孫冶方經濟學獎、「金三角」獎、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獎(最高獎)等多項重要獎勵。 厲教授是2001年與吳教授論戰的排頭兵,由於網上流傳有關其家族暴富內幕的文章使得有關厲教授的爭議和其著述一樣膾炙人口。厲以寧教授在對中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經濟運行的實踐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發展了非均衡經濟理論,並運用這一理論解釋了中國的經濟運行。厲以寧從中國經濟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國經濟的構想。所以在海內外享有"厲股份"之稱。3、林毅夫出生日期:1952年10月15日職  稱:教授職  務:主任研究領域: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工作單位: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他一直主張市場取向的改革,認為只有實行市場經濟,理順市場價格體系,形成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信息指標體系,才能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卸除國有企業背負的政策負擔(包括社會保障負擔和執行趕超戰略的負擔),培育國有企業的自生能力,是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   在深入研究中國和東亞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林毅夫教授總結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發展經濟學理論假說。針對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問題,林毅夫教授指出,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在於動員資金和配置資金,資金動員的能力其實決定於配置的效率。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我國改革和發展中的根本性問題,林毅夫教授正是從研究農業問題入手,走上經濟學研究之路的。關於中國農業問題,他始終堅持推行市場取向的改革。林毅夫教授的制度經濟學研究在國際經濟學界享有盛譽。個人簡歷:  林毅夫,男,生於1952年10月15日,籍貫:台灣,宜蘭。曾是第7、8、9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歷: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系肄業,1971;台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1978。北京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1982。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博士,1986。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發展中心博士後,1987。 工作簡歷:1987-90年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1990-93年,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榮譽: 1992年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中國的農村改革及農業增長」一文被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評為1980至1998年內發表於國際經濟學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數最高的論文之一,獲頒經典引文獎。《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獲北京大學第七屆科研著作獎一等獎,2000。 「技術變遷與收入在農戶間的分配:理論和來自中國的證據」 獲《澳大利亞農業與資源經濟學雜誌》1999年度最佳論文獎。1999年6月第43卷第2期。 主要作品:《制度、技術和中國農業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三聯出版社,1993年。 《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中文簡體字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中文繁體字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英文版,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日文版,東京日本評論社, 1996;韓文版,漢城白山書社,1996年;法文版,巴黎 Economica出版社,1998;越文版,胡志明市,西貢時報出版 社,1998。《中國農業科研優先序》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由於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頭銜多得像在紙上畫了一棵大樹。林毅夫教授治學勤奮,研究領域比較廣泛,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學術思想。他強調製度的內生性,早在1980年代後期,他就認為經濟體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棄推行帶有趕超色彩的發展戰略。在總結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後,他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發展經濟學理論假說。4、茅於軾茅於軾,1929年1月14日出生於南京,父親茅以新是鐵路機械工程師,伯父茅以升是橋樑專家。抗戰時期轉輾於大後方柳州、桂林、重慶。1946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1950年從機械系畢業,分配在齊齊哈爾鐵路局,任火車司機、技術員、工程師。  1986年赴美國在哈佛大學任註冊訪問學者。  1987年回國,以後7年內擔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網顧問,每年去非洲2次。  1990年應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系招聘任高級講師,講授研究生班的微觀經濟學。  1993年從中國社科院退休,與其他四位經濟學家共同創辦天則經濟研究所。現為該所法人代表。主要兼職如下:亞洲開發銀行註冊顧問、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能源工作組中方專家、山東礦業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能源組國際顧問組成員、LEAD國際培訓項目中國國家理事會成員、China Economic Review顧問編輯、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帶有浪漫主義思想色彩的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的"厲害"在於他對微觀經濟學的資源配置問題的透徹研究和精妙闡釋,他曾經用一句話來概括整個微觀經濟學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充分競爭下的供求均衡達致資源配置最優。他的《擇優分配原理》由於深入淺出,頗得經濟學之妙處,所以成為很多青年學者進入微觀經濟學領域的介紹信。由於其著述語言引人入勝、觀點精練,茅於軾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茅於軾迷"。由於其寬容平和的性格,關注民生問題,被認為是經濟學家的楷模。5、樊綱男,漢族,1953年9月生於北京,祖籍為上海市崇明縣,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除受政府委託進行研究並就各種經濟政策問題向政府各部門、各地方政府 提供諮詢、建議並在國內擔任多種社會職務之外,近年來被世界銀行、  UNDP、ESCAP、OECD等國際組織聘為經濟顧問,應邀到許多國家講學訪問、 參加學術會議與合作研究,在國際經濟學刊物上發表英文論文多篇。有關 中國經濟問題的論點經常被國內報刊雜誌電視傳媒以及CNN,New York Time ,Financial Times,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te,WallStreetJournal,Handelsblatt,Nikkei,BBC等重要國際報刊、電台、電視台所引用。樊綱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出色的理論闡釋者,他的《現代三大經濟理論體系的比較和綜合》奠定其在中國經濟學界的地位。樊綱在《"不道德"的經濟學》中所提到的:"作為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分子,甚至也應該作傳經佈道的工作;但作為經濟學家,談道德卻是』不務正業』。"引起不小的爭論。在最近的關於經濟學家之間的"戰爭"中,又和非主流經濟學家楊帆一起成為關注的焦點。樊綱在眾多大經濟學家中可以稱的上"少年英俊",參加此次評選的女性認為樊綱很像某位電視台主持人,所以頗受青睞。[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4-9-19 16:00:35編輯過]

世界經營者: 世界第一商務網站 http://BossLink.com/

6、張維迎張維迎,1959年生於陝西省吳堡縣.1982年獲西北大學經濟系學士學位,1992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M. Phil.), 1994年獲博士學位(D. Phil.)。現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同時兼任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和《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另有數十篇中英文論文發表。張維迎教授的企業理論及有關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界有廣泛影響,被公認為中國經濟學界企業理論的權威。據對國內最權威的經濟學雜誌《經濟研究》1995-1997年間論文引證統計,張維迎教授的論文被引證的次數排名第一,其中《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名列單篇第一。是國內最早提出並系統論證雙軌制價格改革思路的學者。張維迎最近推出了《大學的邏輯》一書,作為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積極推動北大教育的改革,頗受爭議。7、郎咸平郎咸平教授於1986年獲得賓夕法尼亞(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School)金融學博士學位,曾經執教於多家知名的商學院,其中包括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郎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和長江商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郎教授曾擔任世界銀行公司治理顧問,深交所公司治理顧問,亞洲開發銀行的中國銀行改革治理顧問,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局公司治理項目顧問。郎教授曾於1998-2001在世界銀行擔任公司治理顧問,於世銀經濟學家StijnClaessens和SimeonDjankov合作,致力於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護小股民權益的課題.在東亞地區,此項研究尚屬首次。郎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國內股市極力推廣「辯方舉證」以及「集體訴訟」措施以保護小股民的正當權益。他的觀點受到媒體,學術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被媒體尊稱為「郎監管」。郎教授的監管思維在重要媒體包括「新財富」,「財經雜誌」,「21世紀經濟報導」,「三大證券報」,「中央電視二台經濟半小時」,「中央電視二台財經報導」,「鳳凰衛視」等等經常報導。根據學術論文的貢獻而言,郎教授是世界級的公司金融與公司治理專家,成就斐然。他曾經在多家世界主要的經濟和金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郎教授的論文被大量引用,他的學術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學院的普遍認可。 郎咸平在國內的知名度極高,他以保護中小股民為 理念因而被媒體尊稱為「郎監管」,他又以仰融的獨立第三方出現而深受矚目。最 近郎咸平提出人民幣應該「再貶值2%以打擊進入中國市場的遊資」,「企業不應 做大做強而應精益求精」等觀點,再次驚動天下人。郎咸平這些絢麗觀點的背後確 實有著深厚的學術功底所支撐。就學術論文的貢獻而言, 郎咸平是世界級的經濟與金 融專家,他曾經在多家世界頂級的經濟和金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成就斐然。多 篇論文被引用。郎咸平的《整合》、《運作》、《操縱》在圖書市場上銷量也極好。他的學術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學院的普遍認可。8、胡鞍鋼性  別:男出生日期:1953年4月27日職  稱:研究員 職  務:主任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個人簡歷:  祖籍浙江省嘉善縣,1953年4月27日生於遼寧省鞍山市,現任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早年研習工學,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獲博士學位。  1991年至1992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進行博士後研究;  1993年在美國Murray state University經濟系做訪問學者;1997年在美國MIT人文學院做客座研究員;  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做客座研究員;  2000年任日本慶應義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訪問教授;  200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做訪問教授;  2003年初在法國社會科學與人文學院中國研究中心做訪問研究員。  從1985年起,胡鞍鋼參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並作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員,系統地從事中國國情研究。他是這一新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鋼被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聯合聘為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該中心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國家決策思想庫,其編輯出版的《國情報告》專供省部級領導參閱,迄今已發行500多期。胡鞍鋼教授1991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學者"。1995年初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5年經美國華盛頓中國問題研究中心評選,獲福特基金會"中國經濟研究資助"。1995年以來,連續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項獎勵;2000年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選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特優項目。2001年獲第九屆(2000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胡鞍鋼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中國國情研究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發展與發展政策。胡鞍鋼教授著作頗豐。截止到2003年9月,他已正式出版中國國情研究系列專著和合著共計43部,其中個人專著9部,作為第一作者的合著20部;在海外出版中文版8部、英文版6部;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近200篇;由新華社、人民日報社內部刊物摘發的國情研究報告及政策建議若干份。其代表作有《中國國家能力報告》、《中國經濟波動報告》、《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就業與發展-中國失業問題與就業戰略》、《中國發展前景》、《中國挑戰腐敗》、《中國戰略構想》、《影響決策的國情報告》、《中國大戰略》、《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透視SARS: 健康與發展》等。經過多年的努力鑽研,胡鞍鋼教授在中國國情分析和經濟發展等領域已經發展出較為系統的理論和觀點,並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學術研究特點。他所撰寫的報告多次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領導批示,多次應國家部委邀請參與國家長遠規劃制定和部門諮詢。其研究成果不僅為高層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而且也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較大的社會效益。胡鞍鋼參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並作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員,系統地從事中國國情研究。他是這一新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鋼被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聯合聘為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該中心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國家決策思想庫。他所帶頭的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是中國政府四大智囊團之一。9、蕭灼基1933年12月4日生,廣東省汕頭市人。1959年8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政府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主要經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治經濟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界》雜誌社社長兼總編1953-1955.10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本科學習1955.10-1959.8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畢業)1959.9-1979.6北京大學經濟系助教1979.6-1980.12北京大學經濟系講師1980.12-1985.8北京大學經濟系副教授1985.8-現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1986.7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1992-現在享受政府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肖灼基積極探索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問題,提出了若干新的見解:  ①在國內學術界第一次從理論上提出和論證了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所有權與使用權(經營權)分離的問題。改革經濟體制的主要方向,就是實行「生產資料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歸企業」;實行兩權分離後,必須「給企業以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商品經營者的地位。」  ②提出了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問題。他認為,在對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上,對立論和趨同論都是不全面的。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將要長期並存。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面臨著許多共同的經濟問題,因此,必須善於研究和借鑒資本主義社會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知識和經驗。  ③提出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的所有制結構;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結構;完善全民所有制的經營方式。  ④認為商品經濟是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濟方式。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本質特徵是商品經濟,有計劃是商品經濟的運行方式。在商品經濟下,要強化市場的調節作用。  ⑤在物價改革問題中,他認為長期穩定物價的方針弊多利少,物價運動的規律是有升有降,物價體系改革的方向是實行三個轉變,即把計劃價格轉變為市場價格,固定價格轉變為浮動價格,行政機關集中定價轉變為商品生產者自主定價。在物價放開的基礎上,實行物價控制。  肖灼基多年研究《資本論》,近年著重運用《資本論》理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他認為,《資本論》卷帙浩翰,每卷內容各有重點。第一卷揭示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如果撇開其資本主義性質,研究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如何提高經濟效益的問題。第二卷揭示社會總勞動在各部門分配的規律,對於社會主義社會正確處理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外延擴大再生產與內含擴大再生產、第Ⅰ部類與第Ⅱ部類、物質補償與價值實現的關係等,都有重要指導意義。第三卷揭示資本運動過程作為總體考察時所表現的各種具體形式和剩餘價值的分割問題,對於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如何兼顧各個部門、各個層次的物質利益,也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資本論》不但沒有過時,而且仍然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強大思想理論武器。10、張五常195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經濟系師從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阿爾奇安,1967年獲博士學位、隨後跟隨諾貝爾經濟獲得主科斯工作,1969年獲聘西雅母華盛頓大學教授,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學教授。 張五常是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1997年,他當選美國西部經濟學會會長,這一職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國本土之外的經濟學家,他的理論主張在學術界引起廣泛爭議。其對國內股份轉讓、外匯轉讓、政府管制等發表了自己的獨特看法。張五常在廣州談中國應對WTO挑戰時,認為中國農業人口未來應降到25%……幾乎他的每次公開言論都會引起一片嘩然--當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張五常教授對自己誇張的評價贏得了很多眼球的作用。他的經濟學"實用論"亦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有的人評價他是天才,有的人說他嘩眾取寵。

世界經營者: 世界第一商務網站 http://BossLink.com/

11. 周其仁個人簡歷:早年在黑龍江下鄉,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學士學位。畢業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工作,從事農村經濟調查,研究的題目包括土地產權和承包合 約、鄉鎮企業、以及農村經濟和國民經濟。1989年至1991年,先後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做訪問學者。1991年秋季進入UCLA研究生項目,後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春季後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任教。從2001年起,每年春季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任教,秋季在北大任教。研究興趣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教學工作: 自1996年以來,為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1997年被評為「北京大學最受同學歡迎的老師」。1999年後,並為北京大學國際MBA開設「中國商務活動的制度環境」。12.張曙光張曙光,經濟學教授。男,生於1939年9月8日,陝西長安人。現在是中國社會科 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天則經濟 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西 北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兼職教授。1959-1963年在西北大學經濟系學習,1963-1966年在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讀碩 士研究生,1966年畢業留所作研究工作。1979年評定為助理研究員,1983-1984年借 調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工作,1985 年晉陞為副研究員,1988 年破格晉陞為研究員, 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制度和制度變遷理論。曾參與「六五」 經驗總結,「七五」國力預測,「八五」改革大思路,2000年的中國,中國以及深圳 和海南發展戰略,中國宏觀經濟管理等重大課題的研究,親自主持了體制變革中的宏 觀經濟穩定,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學科,中國貿易保護代價的測算等重大課題, 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論創造。從1977年開始在報刊發表文章,到目前為止,共發表論文 400多篇,出版著作10多部,英俄文譯著5部(篇)。主要代表作有,《經濟結構和經濟效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公 有制宏觀經濟理論大綱》(副主筆,上海三聯書店,1990),《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 研究》(第 1 集,執行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 (經濟學隨筆集,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張曙光經濟學書評集》(中國財政經 濟出版社,1996 ),「中國貿易保護代價的實證分析」 (與張燕生、萬中心合作, 《經濟研究》,1997年第2 期)。曾四次獲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和著作獎,一次獲 國家科技進步軟科學一等獎,兩次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張曙光主要學術觀點:張曙光學術觀點的基本傾向是經濟自由主義,主張確立和保障個人的經濟自由權利,限制和約束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力;崇尚事物的自然生髮和自然演化,疏於人為的制度設計和秩序建構;喜好妥協,合作、寬容、互惠的行為方式,又能堅持原則,觀點鮮明地提出和說明問題;熱衷於學術自由,人格獨立,又為開展學術批評,建立學術規範,凈化學術空氣,建立良好的學風而竭盡努力。13.鄒恆甫鄒恆甫教授在國外主要雜誌上發表了40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由於他在宏觀經濟學領域所作的突出貢獻,在去年年初全球10多萬名經濟學家和5500名著名經濟學家的大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7位。1962年5月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 1978.2-1982.5 武漢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獲經濟學學士1982.6-1989.5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博士研究生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6.6-1988.12 在哈佛大學經濟系擔任研究助理1987.10-1988.6 在哈佛商學院研究處擔任副研究員1989.9-1990.3 世界銀行貿易政策處任青年專家1990.3-1991.10 世界銀行東歐司任青年專家1991.10-至今 世界銀行政策研究司經濟學家1991.3-至今 武漢大學經濟學教授1994.9-至今 武漢大學經濟科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 科研工作簡歷: 1986.6-1988.12 任哈佛大學商學院研究處副研究員,主要研究匯率變化與對外投資。 1986.6-1988.12 在哈佛大學經濟系任Richard Caves的研究助理,研究項目包括跨國公司的理論及工業組織理論的應用 1989.9-1990.3 在世界銀行貿易政策處研究出口與增長的理論和實踐。 1990.3-1991.10 在世界銀行東歐司,完成了對匈牙利的宏觀經濟調節、外債和增長等專題項目的研究。1991.10-1992.7 在世界銀行政策研究司研究中國和羅馬尼亞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 1992.8-1993.3 在世界銀行研究部研究南非的城市經濟和財政;1993.4-1993.12 在世界銀行研究部研究印度尼西亞的財政分權; 1994.1-至今 在世界銀行研究部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儲蓄和增長,收入分配和地方財政;主要學術成績、創新點及其科學意義:曾經擔任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國經濟評論),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比較經濟學雜誌),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國際經濟評論),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公共經濟學雜誌),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經濟學和統計學雜誌),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發展經濟學雜誌),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al (經濟動態與控制雜誌),Journal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經濟行為與組織雜誌),Journal of Policy Reform(政策改革雜誌),Journal of Macroecomics(宏觀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城市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s(經濟學雜誌), and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發展經濟學評論)等雜誌的審稿人。 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宏觀經濟學和公共經濟學兩大方面,至今已完成科研論文五十餘篇、著作七部。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一、經濟增長理論。二、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係。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四、通貨膨脹和美元化問題。五、對轉型性經濟的研究。六、收入分配。 14. 楊小凱(已故)2004年7月7日,北京時間9:49分,傑出的華裔經濟學家楊小凱教授辭離人世,享年55歲。楊小凱1948年出生於吉林省敦化市,曾用名楊曦光,乳名小凱,曾任澳洲莫納殊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澳洲社會科學院院士、遞增報酬和經濟組織研究中心主任,論文見於《美國經濟評論》、《發展經濟學雜誌》等國際一流學報,已出版《經濟學原理》等多部中英文專著,所提出和研究的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方法和理論,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稱為當今最重要的經濟學研究成果。小凱在55年短暫的歲月中,歷盡艱辛,上下求索。他在學術上成績斐然,在我們這群中國人當中,他最先沖向世界、而又最先離開了世界。有些人還活著,可是別人不會意識到他的存在。有些人已經去了,可是人們始終會接收到他傳遞的信息,感覺到他的影響。只要有中國經濟學史,就一定有楊小凱。楊小凱是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中國經濟學家。  1999年12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訪問教授;1998年1月-現在: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院和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成員;1993年1月-現在:莫納什大學經濟學系高級講師、教授;1987年-1998年:耶魯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1996年12月-1997年2月:中國台灣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訪問研究員。研究領域 數理經濟學、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微觀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等。主要研究成果 1、《經濟學:新興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布萊克維爾出版公司,2000年。2、《發展經濟學:超邊際分析與邊際分析》,布萊克維爾出版公司,2000年。3、《分工和經濟組織:一個新興古典微觀經濟學分析框架》,北荷蘭出版公司,1994年。4、《數理經濟學初步》(中文),中國國防工業出版社,1985年。5、《控制論的經濟應用》(中文),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6、《經濟學原理》(中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經濟增長的微觀經濟機制「,《政治經濟學期刊》,1990年第33卷,pp.462-82。8、「分工和產品多樣化「,《美國經濟評論》,1992年第82卷,pp.392-98。9、「壟斷競爭和最優先產品多樣性「,《美國經濟評論》,1993年第83卷,pp.295-301。10、「專業化、信息和增長「,《發展經濟學評論》,1997年第1卷第3期,pp.257-74。15.董輔礽(已故)2004年8月1日,董輔礽不幸去世。1927年生於浙江寧波的董輔礽,於1946年考入武漢大學經濟系。從此,他與經濟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經濟學研究離社會、政治生活很近,理論上的論爭很多,有時會受到誤解和詰難,因此,一個經濟學家時常會產生煩惱、痛苦的心境。對此,董先生有自己的信念:「我的工作就是從事經濟研究,為民請命,為國分憂。」縱觀董輔礽教授的一生,是不斷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尋求強國富民之道的一生,是歷盡磨難而堅持真理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無怨無悔的一生。他不愧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家。研究生,博士生導師,男,1927年7月26日出生於浙江寧波。1950年 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1950--1952年 武漢大學經濟系助教1953--1957年 莫斯科國立經濟學院研究生,獲副博士學位。1957--1958年 武漢大學經濟系講師1959-198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1979-- 研究員1982--198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1979-- 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兼職教授1988--1993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3--1998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1991-- 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顧問,國家環境保護局顧問1987年 法國政府授予軍官級學術勳章1998年--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主編或與他人主編書籍多本,在國內外出版。與英國劍橋大學Peter Nolan共同主編中國經濟研究叢書(英文),由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出版。現已出版三十多本。

世界經營者: 世界第一商務網站 http://BossLink.com/

推薦閱讀:

《天才槍手》這部電影有何影響力?
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名畫 第二部分
用腦做管理 | 是什麼、怎麼做與為什麼?
英軍欲靠軍力重塑影響力,你怎麼看?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罪共犯的區別

TAG:經濟學 | 中國 | 經濟 | 經濟學家 | 影響力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