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佛教外來詞

編者按:著名語言學家、中國文字改革的推動者、《漢語拼音方案》主要創製人之一、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於2017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12歲。小編特摘錄周有光先生《語文閑談》一書的部分內容,供大家學習,向逝者致敬。

佛教外來詞

漢語中許多佛教「外來詞」。例如:

「世界」出自《楞嚴經》,「世」指時間,「界」指空間。

「真空」出自《行宗記》,指超出色相的境界。

「實際」出自《智度論》,指「真如」(宇宙本體)。

「究竟」出自《五燈會元》,指解脫生死成正覺。

「本來面目」出自《壇經》,指人的本性。

「種子」出自《攝論》,指現象的原因。

「同居」,指凡聖雜居的國土。

「平等」,指宇宙同體。

「西方」,指日落處。

還有:剎那、唯心、享受、希望、援助、機會、儲蓄、消化、贊助、譴責、評論、控告、厭惡、傲慢、轉變、絕對、現行、清規戒律、不可思議等等,使用已久,詞義變化,人們忘記了它們來自佛教。

佛教和四聲

佛教傳入後,梵文經典的翻譯、佛經的「轉讀」、「轉唱」等,對漢語音韻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例如「四聲,』的發現,就跟佛教徒轉唱佛經,以及當時的文士和僧倡,受梵文拼讀方式的啟發,而注意研究漢語音節結構,密不可分。

陳寅恪《四聲三問》:「中國文士依據及摹擬當日轉讀佛經之聲,分別定為平上去之三聲。合入聲共計之,適成四聲。於是創為四聲之說,並撰作聲譜,借轉讀佛經之聲調,應用於中國之美化文。」

沈約等人把「四聲」的理淪運用到詩的格律上,這就開創了「永明體」。「永明體』標誌著我國詩歌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走向格律嚴謹的「近體」,在中國詩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推源溯流,可見受佛家影響之大。

佛教和字母

在中國,字毋的產生也得助於佛教的傳入。「字母」這個詞就是由佛門信徒從梵文翻譯過來的。說法不一。一說:比丘守溫述三十字母;僧了義制三十六字母。另一說:大唐舍利創三十字母,後守溫益以娘、床、幫、傍、微、奉六母,而為三十六字母。總之,字母的制定人都是和尚。

佛教和反切

「反切」的出現、成熟乃至用於注音,要到梵文經典的大量傳入,受印度拼音文字的啟發和影響,然後成功。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之鳥瞰》:「佛教的傳播,梵文拼音的學理,也因之輸入。這種情形和明清時代基督教士傳入西洋的語言學理,正是一樣。中國反切的起源,實在是受了梵文拼音學理的影響。」

佛教和韻書

「韻書」的出現也是受了印度梵文的影響。東漢以降,佛教的傳入,譯經的實踐,促成反切法大行,於是魏晉南北朝韻書鋒出。四聲的發現,又為韻書的完善成熟提供了進一步的條件。《顏氏家訓,音辭篇》:「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自茲厥後,音韻鋒出。」張世祿《等韻學派系統的分析》中說:「其實從漢代印度文化傳入中國之後,中國音韻學的改進,沒有一件不受梵文字母的影響。」

(編輯:黃凱)

聲明


推薦閱讀:

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詞
何為外來詞?它具體包括哪些內容?以及它們在英語中的基本地位?《贏在單詞》

TAG:佛教 | 周有光 | 外來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