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四種緣分: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

人生是四種緣,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我們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受著前世的業力也就是這四種緣所支配。

你多生多劫所造的一切善惡業,來到人世間,哪個先成熟,就先受哪個報,碰到一切善事,善業成熟,你今生做的事就順利,就碰到貴人,你所成立的家庭,就能攤個好妻子,攤個好丈夫。你的工作攤個好領導,攤個好同事,這叫善業成熟。

你曾經前世布施、曾經幫助過別人,甚至救過別人的命,你身邊所有的恩人,都是你曾經幫助過的人變現出來的。

反過來,碰到小人,碰到這些不順,那都是你所做的惡業變現出來的,這就是我們的人生真相。

從家庭來講,兒女也是四種緣,攤個報恩的還債的,就是孝子,你就是罵他打他,他也孝敬你,因為他來到人世間的任務就是向你報恩來了,還債來了。

如果攤一個報怨的討債的,你天天教育他,天天囑咐他,他也不聽你話,他也照樣惹事,讓你天天不省心,因為他來到人世間的任務就是揪你的心,就是向你討前生所欠他的一切債務,這是人生真相。

人們始終認不清楚,總以為:我這命運怎麼這麼不好?想找出個原因來,可是不了解佛法,你理不出個頭序來。

我對這個人這麼好,他怎麼就不理我呢?我這麼給他付出,他怎麼連句好話都沒有呢?他怎麼就吃孫喝孫不謝孫呢?遇到這種情況,就是你前生傷害了人家太深,你做那一點點善事感動不了人家。

我們現在多數人,都不怎麼會人與人之間相處,自私自利、心胸狹窄、爭強好勝、難以包容。

所以學佛就要把這個家庭的關係、單位的關係、周圍的關係都處理好,才能安心念佛,才能表現一個佛弟子應該有的本色。

在家裡要跟家裡的人處好,男的學佛要跟妻子處好,處處尊敬妻子,把妻子當成菩薩,處處多說安慰的話,鼓勵的話,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在妻子過生日的時候,買一束美麗的鮮花,紅玫瑰,突然地拿出來,獻出生日禮物,給她一個驚喜,一看你心中真正有她,對你生起信心。

不要以為結婚就不關心了,越來越疏遠,沒有「應該」兩字,你越尊重對方,你的德行越起來,你才能攝受她這個心,你越瞧不起對方,你覺得你是愛她,你把她越推越遠,家庭里也是佛法,處理不好,你的心不得安寧。

特別是雙方一定要信任,不要人家上哪去,就問:「都給誰打電話來?」明明人家一心一意地想和你好好過日子,你這一多心,完了,人家一看,「這麼不信任我呢?」真心變成假心了,「呀,我以後得小心著點兒。」

雙方都要給一個空間,給點兒自由,這樣夫妻才能長久,才能白頭偕老,不管他做什麼去,回來不要審查,「幹啥去來?跟誰在一起來?」這樣往往傷自尊心,「我在朋友家喝酒來。」「是嗎?我看你跟哪個女的在一起來?」

徹底地讓人家對方的心拔涼拔涼的,一點一點地疏遠你,慢慢地他就找說話好聽的女的在一起,因為你說話不好聽,明明你是愛他,但卻把他推向遠方,推到別的女人的懷抱里,罪魁禍首就是你自己。

你不會處事,你沒把佛法學好,學好了以後他會緊緊地圍著你轉,因為你學佛以後是善女人,善良賢惠的妻子,上哪找去?你騙我,我對你也慈悲賢惠,你喝酒我也不嫌棄你,把這個糖水醋水給你喝上,萬一吐出來,我也做佛事,把你的煩惱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樣的妻子他找也找不著,假如他跟別的女人在一起扭秧歌,他還是回來找自己的老伴兒,還是老伴兒好,用德行去感化你的丈夫,感化妻子,這叫以德治家。

「以德治國」,「八榮八恥」,這都是佛法,積德就是學佛絕不是你多讀幾部經,多持咒、多念佛,那只是表面的一種形式而已,德行起來了,你消災免難了,心安了,心安再念佛方為真正學佛,心不安學佛都不叫學佛。

也就是人生想以後吉祥如意,必須積德,沒有德行,慢慢地身體返業的時候就會有病,事業不成功,處處碰到小人。

孝養父母恭敬眾生德行就生起來啦,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做什麼都順利。在學校班主任喜歡,分配工作,經理喜歡,一看小夥子不錯,實際是你的德光攝受,他一跟你在一起呆著,心裡就好受,」這小夥子培養培養是個人才。

「他慢慢就把你提到辦公室里去,做辦公室主任,開始重用。當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事在於前生的因,謀事在人,就是佛法里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你得會親近領導,處好關係。走到哪裡按你個人的個性做事不行,「我不願意聽領導說這句話,領導行賄受賄,這個貪,沒有一個好玩意兒。」完了,你見世間過,沒有慈眼視眾生,你徹底地孤獨啦,領導給你小鞋穿,你上哪好心情?就說你是佛弟子,你也夠嗆,沒有好心情,工作不踏實,念這個號,也發飄,這就叫為人處事的方法,這個不叫溜須拍馬,因為我們可以借工作的機緣好好地廣結善緣,為眾生服務,我們生活在世間,就得把這個關係處理好。

(心戒法師:《佛法讓人生更美好》)

回復「免費結緣」,回請《心經》《金剛經》等抄經字帖

回復「助印」,查看《佛教經典隨緣助印計劃》

回復「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綠度母」「普門品」「童子經」「弟子規」「咒輪」,立即查看相關內容。

禪是禪非 個人微信號:timeit

敬請各位師兄添加,共修佛法!


推薦閱讀:

我與《唐詩三百首》的緣分
緣分是找到包容你的人
秋,緣與一種與茶的緣分

TAG:緣分 | 討債 | 還債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