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一部囊括大獎的良心電影,揭開美國歪曲百年的歷史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3月22日,是電影史上的大日子,1895年3月22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的紀錄片《工廠大門》在巴黎熱鬧上映,從此這種新興的藝術形式,迅速風靡全世界。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國老百姓逢年過節常有的娛樂活動。這一天,就是電影的生日。

然而,就是在電影八十六歲生日這天,即1991年3月22日,一部囊括奧斯卡七項大獎的美國電影,卻震驚了全世界目光。這部電影從創作早期,就陷入了無盡的困境,起初根本無人問津,好不容易獲得投拍機會,尾聲時又資金困頓,導演自掏三百萬美元,才算勉強殺青。

可是,就是這樣一部題材嚴重冷門,拍攝跌跌撞撞的電影,自從上映之後,就是轟動效應,

在全球各大院線票房爆滿。拿獎更拿到手酸,1990年十月上映起,就開始橫掃世界各國電影獎項,到1991年3月22日這天,更風光踏上最高榮耀的奧斯卡殿堂:一舉包攬七項大獎!

這部名垂世界電影史冊的經典作品,正是好萊塢明星凱文·科斯特納自導自演的史詩大片:《與狼共舞》!

如此藝術質量堪稱經典的電影,倘若乍一看去,故事確實十分偏門,甚至還顛覆美國觀眾的長期認知:經歷過南北戰爭的美軍中尉鄧巴,被派到西部草原守哨所,結識了當地一直被政府宣傳成「強盜」的印第安部族,雙方從彼此隔膜到相互理解,竟終於建立起深厚的情誼,鄧巴更娶了印第安部落首領的女兒。可就在這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日子裡,美國政府軍無情的殺到了。在昔日戰友們的肆意屠戮驅趕中,鄧巴不得不離鄉背井,與妻子踏上流亡之路。

如此虐心的劇情,沒有炫目的特技,卻在導演的高超拿捏與演員的經典塑造下,不溫不火娓娓道來,因此一經上映,就是百看不厭的電影史精品,套一句影評說:這是一部能讓你一直站著看完的經典影片。其經典地位,也早已超越了年代,至今深受影迷歡迎。

但是,放在當時的美國,這部電影引發的,卻是遠遠超過藝術範疇的震撼。以美國媒體的報道說,導演兼主演凱文·科斯特納,甚至在影片上映之後,還遭到過美國好些種族主義者的惡語辱罵,更有許多宣揚種族主義的「名流」們,在各個場合對這部影片抹黑惡評。然而比這更多的,卻是震驚與反思!很多人權組織都發出呼籲,要求美國政府能夠拿出更多的資金,用於補償生活困頓的印第安人。好些年輕學生看過後,更吃驚發聲:美國竟然做過這樣的事?

因為這部電影,是以無比的勇氣和犀利的選角,直擊一場被美國多次熱烈宣揚,卻包藏著醜惡黑幕的事件:美國開發西部運動!

美國開發西部,這是19世紀以來,美國走向崛起的一件大事。大批東部的美國人,在政府的號召下扶老攜幼,朝著廣袤的美國西部大地挺進。個中的過程,更是被各種美國官方材料,乃至戲劇電影小說,宣傳的無比勵志。要麼是勤勞能幹的美國人,團結一心開發出了繁華的西部世界。要麼就是英勇無敵的美國人,鬥智斗勇戰勝了強大敵人。僅是相關電影,好萊塢就腦洞大開,幾十年來拍了一票,捧紅了大批好萊塢明星!

這些五光十色的宣傳,一百年來,撐起了金光閃閃的美國夢,不知感召了多少美國青年。但其中一個醜惡環節,卻從來不講:美國在此期間,對西部原住民印第安人的血腥殺戮。

當然嚴格點說,這事美國之前也不少講,比如好些經典西部片,甚至迪士尼一堆伴隨中國孩子長大的動畫片,殺戮印第安人的事,從來都不少講,但裡面無一例外,印第安人都被塑造成野蠻醜惡的壞人,用以襯托高大上的美國英雄形象。可一部《與狼共舞》,卻以樸實的劇情,彷彿一把冰冷鐵鎚,把這些炫目的宣傳,一股腦砸的粉碎!

砸過之後,揭開的就是19世紀中期,一場西部到達高潮的運動:印第安大屠殺!

其實驅逐屠戮印第安人這醜事,不止美國人干過,最早西班牙人登陸美洲大陸時,乾的就特別兇殘,刀槍加瘟疫一起上。但要論乾的最「溫柔」的,卻還當屬美國人。

怎麼溫柔?舉個影片里的橋段就知道,《與狼共舞》里特別震撼的一個場景,就是西部草原上奔騰不息的北美野牛。可當時劇組拍這段,真是大放血,需要高價僱傭大批農場養的野牛,因為正宗的北美野牛,幾乎都被美國政府當時殺光了。為什麼殺光?北美野牛是當時印第安人的食物衣料來源,為了佔印第安人的地,當然要先殺他們的牛!

於是,在美國人的大肆捕殺下,北美野牛短短几年近乎絕跡,只用二十年時間,1300萬頭北美野牛,殺的不剩1000頭,活活殺成了珍稀動物。好多印第安部落,斷絕了食物來源,不得不接受美國政府的苛刻條款,含淚搬出了家園,至今過著貧苦的生活。

當然今天也有好些美國學者辯解,說殺北美野牛,是為了生態平衡。不過當時美國南北戰爭戰鬥英雄,為解放黑奴拋頭顱灑熱血的名將謝爾曼,一句露骨話就打臉:我見過的唯一印第安人,就是死人。

而與這話相對應的,就是在整個十九世紀時期,美國各路武裝,在廣闊的西部草原上,對印第安部落慘無人道的屠戮。特別是影片里的年代,即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林肯總統那個著名的《宅地法》,更成了屠戮印第安人的強心針,因為只要在西部扎了根就有土地,大批美國人紅了眼往西部跑,美國軍隊更是全力配合,剿滅一切當地敢抗拒的印第安部落。

從1864年起,到1892年,僅以美國官方統計,美國各路武裝就對印第安人發動了一千次以上的軍事攻擊,到了1892年,曾經有一千萬以上人口的印第安人,僅剩下了不到20萬人。美國的近代崛起,就以這樣血淋淋的人道主義災難為墊腳石!

而幸運活下來的印第安人呢?還是援引美國南北戰爭英雄謝爾曼的那話:反正他們都得殺掉,或將他們作為窮光蛋的品種保留下來。影片的結局,也見證了這句話:影片里的印第安部族,被迫與政府簽署協議讓出土地,「作為窮光蛋的品種保留下來」。而今天生活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大多數也是在貧瘠的土地上,過著辛酸的生活。美國繁華的高樓大廈,就是建立在他們祖先的鮮血眼淚上。

只以此事說,《與狼共舞》,不單是一部電影藝術中的高水準力作,更是一部揭開美國畫皮的良心作品。凱文·科斯特納,當之無愧的美國電影大師!


推薦閱讀:

震驚全世界的真言:一句實在話、二句真心話、三句良心話、四句心裡話!
活在良心裡與活在神面前
打造「良心景區」別只靠「良心發現」

TAG:電影 | 歷史 | 美國 | 良心 | 歷史上的今天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