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病人自我調節八注意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失眠病人,他們往往動輒請醫生給自己開處方特效藥或各種安眠藥。然而在導致失眠的各種原因中,精神心理因素是失眠的主要因素。因此,患了失眠症,首先應自我分析一下原因,如果只是心理因素,只要做好心理行為自我調適即可改善失眠,即便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同樣需要自我調節,方能事半功倍,達到最佳療效。現將失眠病人自我調節八注意介紹如下。

(一)注意避免過慮

有些人一兩天沒有睡好覺就緊張焦慮,擔心會影響健康。其實,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失眠,不必過分擔憂,身體自然會調節適應,並且不會造成任何健康問題。如過分焦慮,反而會造成心理負擔,影響正常睡眠,形成惡性循環。

(二)注意生活規律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養成科學的睡眠習慣,建立合理的生理時鐘。規律的睡眠,能使身體內的生物鐘自然有序,加快入睡。所以,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時間來制定合理的睡眠時間。對每個人來說,睡意往往在晚上的一定時間開始,出現睡意前會有疲勞感,精神活動減弱,感覺冷,有時打哈欠。這些表現說明,此時是入睡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個時間,將會增加入睡難度。

(三)注意適度運動

失眠者要多進行戶外活動,藉以增強身體各器官的功能。但睡前應避免劇烈運動。

(四)注意改善環境

環境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睡眠環境首先要減少雜訊。噪音不僅可引起許多疾病,亦能產生睡眠障礙,保持卧室內空氣清新。此外,還要保持適當的室內溫度和合理的光線強度,溫度適宜是入睡的重要條件,過冷、過熱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影響睡眠;一般卧室溫度以18℃~20℃為宜。睡覺時,切忌明燈高燭,養成關燈睡覺的習慣。

(五)注意心理調節

睡前的心理調節很多,如聽音樂、自律訓練等。失眠時,只要能做到身心放鬆,即便是整夜不眠,也無大礙,如此放下了包袱,反而會促使自然入睡。若是因雜念難以入睡時,則應不去控制雜念,而是接著「雜念」去續編故事,而故事情節應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編得越長越久遠越好……這些有益的回想與「編故事」既可消除患者對「失眠」的恐懼,也可因大腦皮層正常的興奮疲勞而轉入保護性抑制狀態,促進自然入眠。

(六)注意順其自然

睡眠是身體的自然反應,困了就要睡覺,不要人為地去控制它,應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對於害怕和焦慮情緒也是一樣,有的人特別怕睡不著覺,有的人怕半夜醒來難以入睡,越怕就越清醒,越感到緊張,形成惡性循環。倘若無法入睡時不妨起床,等到瞌睡襲來再去睡。

(六)注意飲食調節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食物蛋白質中的色氨酸能使大腦思維活動受到暫時抑制,使人產生睏倦的感覺。睡前最適合吃的食物有小米、牛奶、土豆、麵條、蔬菜或加少許雞肉或魚肉。這些食物能促使大腦分泌一種為血清素的激素,其具有放鬆和安神作用;乳酪、酸奶中含有豐富的鈣,有促進血清素分泌的作用;含鎂豐富的香蕉、燕麥片及茄子、番茄、芹菜也有助於睡眠。此外,飲食適量,過飽和過飢都會影響睡眠,不利於入睡,睡前忌飲用興奮性飲料,諸如咖啡、可樂、茶等,更不要飲酒。

(八)注意養成好習慣

失眠者要養成瞌睡時才上床,卧具僅供睡眠用的習慣;不在床上看書、打電話、看電視。因為在床上進行其他活動時,常常破壞了定時睡眠的習慣。上床前要處理好那些分心的事情,以便使你不致感覺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該做的事而影響睡眠。

推薦閱讀:

節日送禮兩項注意45
劍蘭的養殖注意事項大全
地板使用保養八大注意事項
注意:不按規定申請申根簽證,會被拒絕入境!
搬家吉日和注意事項

TAG:失眠 | 自我 | 病人 | 自我調節 | 注意 | 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