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成為中國在香港管轄的一塊「飛地」,面積約2.67萬平方米

最近網上看到一些博文,好像一些網友已經弄不清什麼是九龍,什麼是新界了。

鴉片戰爭以後,香港島被「割讓」。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九龍半島(地理名詞)的南端也被「割讓」。後來九龍半島南端英佔區被稱為九龍。南北以「界限街」分割。後來,英國租借北九龍,稱為新界。按租約,位於新界的原中方官署,九龍城寨,作為業主(中國)存在的象徵,並未租給英方。英方承諾中國官民,可以自由來往於九龍城寨與內地。換言之,九龍城寨成為中國在香港管轄的一塊「飛地」,面積約2.67萬平方米。也因此,新界對華人是「不設防」的。

滿清政府沒有想到,這個「不設防」,並未方便西太后「臨幸」香港,反而使香港成了革命者的庇護所。無論孫中山、葉挺、。。。國內有難,就跑香港,方便得很。

「引刀成一快」那小子,當了兒皇帝以後,宣布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九龍城寨的飛地地位,自然取消。九龍城寨的寨牆也被拆除。但是「好景」不長,英國人又回來了,雖然沒有寨牆了,但仍然承認那塊地皮屬於業主。所以就出現了港英巡查,「1、1、121」走到虛擬的寨牆「向後轉」的奇景。

九龍城寨也就成為香港「三不管」(即中國不管,英國不管,香港不管)的罪惡溫床。唯一的亮點是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醫的資格,城寨也成為海外中醫的一朵奇葩。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旅遊景點「九龍城寨」在新界,而不在九龍。

類似的這種灰色區域有上海閘北的「半租界」。就是說,租界的邊界是地圖上劃定的,不是自然邊界(如河流,山脊,山腳)等。這樣,精明的上海人就跨界建房。這樣在審批、稅收、各方面,業主都能佔便宜。出租的租金也相對低廉。魯迅先生的且介亭雜文,就是在這樣的租屋裡寫成的。時間一久,居然有文科傻妞來考證,且介亭發音應該讀作「租界亭」,非常可笑。(見http://baike.baidu.com/view/901219.htm)

同樣,百度百科把前英佔香港稱為英國殖民地,也是錯誤的。就暫不多說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00080.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李小文博客,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一篇:北京霧霾:數據打架下一篇:地理大俠胡鐵花

更多收藏分享舉報

7 肖重發 曹聰 李學寬 蔡慶華 陸俊茜 劉全慧 rosejump

該博文允許註冊用戶評論請點擊登錄 評論 (3 個評論)

[3]劉全慧2013-6-20 00:07
「九龍城寨公園」在九龍。九龍火車站往北走路30分鐘,或者港鐵樂富站往北10分鐘.2000年,我常在那裡的水池中看銀龍魚和烏龜。公園中有一巨大石刻,書「肥雲瘦雨」四字,書丹刻藝不可與國內現代勒石與日同語。

推薦閱讀:

震驚!看完這個才發現中國這幾十年運氣好到爆炸
新中國郵票——【三山五嶽】
對日本影響最大的中國畫家:南宋牧溪(法常)的禪畫

TAG:中國 | 香港 | 面積 | 龍城 | 九龍城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