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6  四十不惑

演講人:鮑鵬山

講師簡介: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

內容簡介:孔子說:「四十不惑」按一般人的理解,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很多風雨,確實對很多事情都應該「門兒清」,該知道的應該都知道了。但是我們在一本叫《列子》的經典中卻看到了兩個小孩向孔子請教問題,孔子答不上的情況。孔子既然也有張口結舌的時候,那他為什麼還要說,四十不惑?他也有迷惑的事情,但他偏要這樣說,他是什麼意思呢?

全文:

  在上一講我們講到孔子到了齊國,見到了齊景公,還有齊國的國相晏嬰。齊景公確實有點不像話,齊景公喜歡聲色狗馬,生活奢靡,經常胡鬧,淘氣,所以孔子就覺得這個國君做得實在不像國君的樣子,缺少國君應該有的莊重,威嚴,缺少國君應該有的相應的道德品質。有一次,齊景公問孔子怎麼樣才能把國家治理好,孔子回答了幾個字,非常精彩

  

這句話實際上有兩種理解,兩種解釋。一種就是按照字面來解讀,國君做得像國君的樣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樣子,父親做得像父親的樣子,兒子做得像兒子的樣子,這樣理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知道古漢語往往非常簡略,它往往會省略一些承接關係,所以這個的句子還可以這樣理解,有前後的一個因果關係。首先你國君要做得像國君的樣子,國君做好在前,臣子做好在後,父親首先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然後才能有資格要求子女將來孝順,我覺得這樣理解孔子的話可能更準確些,因為孔子確實在很多地方一直強調強者的道德,而不是強調弱者的道德,他總認為在上著應該做得更好,然後才有資格要求下面的人做得好。所以說,孔子對齊景公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實際上是希望你齊景公首先要做得像國君的樣子,然後你才有資格要求臣下對你好。可是齊景公一聽孔子這句話,他很高興。為什麼呢?他從有利於自己的這一方面來理解。他把「君君」這個很容易跳過去,他想到了「臣臣」,臣臣做得像臣臣的樣子。所以說,人往往是接受對自己有利的信息,齊景公就是這樣。因此孔子對齊景公的印象不好,但是齊景公對孔子的印象倒是相當的好。我們說這個齊景公也有他可愛的地方,他淘氣,天天冒傻氣,天天胡來,但是他有自己淳樸的一面,有他憨厚的一面。他對孔子很欣賞,甚至準備把齊國的一塊土地分封給孔子,可是卻遭到了一個人的反對,這個人是誰呢?我們絕對想不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晏子,晏嬰。孔子對晏嬰的印象是相當好的,但晏嬰對孔子的印象就不好,所以這是很奇怪的。晏子去世的以後,孔子說過一句話,說晏子這個人

  

很善於和別人打交道,你跟他打交道的時間越長,你越敬重他,孔子對晏嬰的印象非常好。當然晏嬰也確實是那個時代非常賢明的一個國相,但偏偏晏嬰對孔子的印象不好。所以當齊景公準備把一塊土地分封給孔子的時候,晏嬰首先起來反對。他說像孔子這樣的儒家能言善辯,這種人不是法律能夠管得住的,他們又傲慢自大,這也不是一個做下屬的一個好人才。而且他們將就厚葬,靡費錢財,所以這個也不能成為齊國的風俗,因為晏嬰這個人講節儉。而且他們周遊列國追求做官,這樣的人也不大靠得住啊!他跟齊景公講了這麼多儒家的壞話,實際上晏嬰在這個地方講的這些東西確實是那個時代一般儒者的基本特點。就在孔子之前,甚至在孔子的同時期,一般儒者給別人的印象就是這樣。知識瑣碎,禮節很繁瑣,然後又能言善辯,周遊列國求仕,確實如此。所以儒家的整體形象並不好。但是晏嬰沒有明白什麼呢?孔子的儒者已經是新儒者了,不一樣了,晏嬰大概是老了,所以他對經過孔子改造的這樣的儒家可能不大了解,所以他只有老印象。但是晏嬰既然反對,那麼齊景公也就不好說什麼,因為齊景公很聽晏嬰的話,所以孔子在齊國遭到了晏子的反對。從此以後齊景公對孔子也就比較冷淡,甚至到最後暗示孔子,我老了,不能再用你了。孔子在齊國也就待不下去了,所以這是孔子的悲劇之一吧!  孔子就只好離開齊國,回到自己的祖國魯國。據說這次離開齊國還走得非常急,有人說可能碰到了緊急情況,說齊國的一些大夫要謀害孔子,這個事情因為沒有具體的歷史證據,也不知道齊國的大夫為什麼要謀害孔子,這個事情已經成了歷史懸案,我們就不管它了。總之孔子三十五歲到齊國,在齊國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又回到了魯國,時年三十七歲。  解說:孔子三十七歲回到魯國後以待就是十四年,這期間他經歷了人生的重要階段,就是「四十不惑」。那麼這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是說他到了四十歲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什麼都知道,什麼都不會迷惑嗎?  孔子從三十七歲到魯國一直到五十歲開始出來做官,這個中間整整十四年。孔子一生有兩個十四年,這是第一個十四年。還有一個十四年就是孔子從五十五歲到六十八歲周遊列國,也是十四年。此時孔子三十七歲了,已經逐漸地走向了他的不惑之年,那麼什麼叫不惑?你不要理解為孔子到了四十歲了,什麼都不迷惑了,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懂了,什麼只是都難不倒他了。顯然不是這樣,一個人的知識總是有限的,因為世界是無限的。每一個人的知識不可能做到什麼都知道,那麼孔子的不惑是指什麼?

  

孔子比我們高明並不是因為他的知識比我們多,而是因為他的判斷力比我們高。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也不是看他的知識面有多大,而是取決於他的認識能力有多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知識不在於它有多大的寬度,而是在於他能夠達到的高度,以及它能夠深入的深度,我們理解所謂的「四十不惑」

  

有兩個意思:第一對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我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該幹什麼了,對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會在動搖了,這是不惑的第一個內容。  還有第二點,對這個世界上林林總總,光怪陸離的各種現象能夠做出價值判斷,判斷它的是非,善惡,美醜,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重複一遍,我們說孔子之所以比我們高,絕不是因為他知識比我們多。今天我們隨便找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初中畢業生,他的知識總量都會超過孔子,你相不相信,我們今天的初中畢業生有很多的知識孔子根本不知道,但是你能說今天的初中畢業生比孔子還厲害嗎,比孔子素質高嗎?所以說一個人的境界不在於你知識的多少,而是你判斷力的強弱。學知識的目的不是要增加一大堆死知識,要通過知識提高判斷力。什麼叫判斷力?主要是指價值判斷力。什麼叫價值判斷力?就是你知道美醜,知道善惡,知道是非,知道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知道我們應該支持什麼,應該反對什麼。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能力,這是人最重要的素質,孔子比我們高就高在這裡。當然在那個時代孔子具有很多的知識,孔子算是很有知識的人了。孔子在生前就已經被人稱之為聖人了。而那個時候人們認為的聖人是什麼,就是知識特別多的人。在那個時代孔子被人看作是一個百事通的角色,只要別人碰到一些疑難問題就問孔子,這實際上也給孔子造成了很大壓力。我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懂。當然歷史典籍記載孔子有很多地方確實是懂的。有很多人拿一些古怪問題問孔子,孔子都能回答,且回答得非常好,讓人很佩服。《孔子家語》里有很多故事可以說明孔子是知道很多東西的。  解說:四十歲的孔子在當時快成了「百科全書」,人們有不懂的問題都來向他請教。可是在一本叫《列子》的經典上卻記載了孔子竟然回答不出兩個小孩子的簡單問題,那麼孔子憑什麼要說「四十不惑」呢?  有一本書叫《列子》記載了一件事,兩小兒辯日。有兩個小孩在爭論到底是太陽早晨離我們近還是中午離我們近?其中一個小孩說,太陽早晨離我們近。為什麼呢?早晨看到的太陽很大,像車蓋一樣,中午看到的太陽很小,像個盤子。一般的經驗告訴我們離我們近的東西看起來要大,離我們遠的東西看起來要小,所以太陽應該早晨離我們近。這是一個小孩的觀點,他根據經驗來做判斷,應該說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可另一個小孩也有他的經驗,他說不對,太陽應該中午離我們近,早晨離我們遠,為什麼呢?中午的太陽那麼熱,早晨的太陽溫度沒有那麼高。我們知道,離火越近感到越熱,離火越遠就感到冷,既然中午太陽熱,早上涼,那肯定是中午太陽離我們近。兩個小孩爭論得不可開交,正好給孔子碰到了,他們就問孔子,到底太陽是早晨離我們近還是中午離我們近?

  

孔子怎麼回答,孔子不能決也。也沒辦法回答,然後《列子》下面就記錄了,說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說,熟為汝多知乎。誰說你知識多啊!  

《列子》用這句話來嘲笑孔子,實際上這句話說的非常好,它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境界跟知識的多少沒有多大關係。所以我們老說讀書是為了幹什麼,讀書增加一點知識面,多了解一點,懂了總比不懂好,這是錯誤的觀點。讀書不是增加知識面,讀書不是增加知識總量。再重複一遍,讀書就是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荀子就講過一句非常好的話,他說:「知之不足以為君子,不知無損以為小人」。意思就是說有些東西你知道了,也不能讓你成為君子,有些東西你不知道,也不能說你就是小人。不知道很正常,我們每一個人的知識都是有限的。孔子的知識和我們今天相比,那肯定有限,但是我們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的境界比孔子高,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

  

孔子講四十不惑是指什麼呢?就是指判斷力,尤其是指價值判斷力。什麼叫價值判斷力?就是判斷好壞,是非,對錯,美醜。所以我們讀《論語》的時候要注意,你讀《論語》不是學知識,甚至讀《論語》也不是接受某一種觀念。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讀《論語》能不能像孔子一樣學會對事物做判斷,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解說:四十歲的孔子學識淵博,並有自己卓越的價值判斷力,但是對於當時人們非常關心的幾個問題,孔子卻從來不談,這是因為他不知道不明白還是背後有什麼隱情呢?  前面我們講,很多人問孔子問題,孔子都作了回答,但是孔子是不是有問必答呢?《論語》里講,孔子有三種東西是不說的,「子不語怪力亂神」語怪力亂神他不說。孔子的大弟子子貢這個人很厲害,子貢在孔子的弟子裡面排前五名沒有問題,三千弟子拍前五名夠厲害吧!說我們的老師什麼都跟我們講,就是......

  

  傳統文獻孔子都跟學生講,但是人性問題,天道問題,怪力亂神,老師不講。還有一個問題也不講,有一天子路(子路也是在前五名之內的一個大弟子,而且是孔子最早期的學生,第一批學生。)問孔子一個問題,老師,怎麼侍奉鬼神?孔子怎麼回答

  

你把侍奉人的事情搞好,事鬼的事情先放在一邊,孔子不說。然後子路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老師能不能談一談死亡問題。這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死亡是人類不可迴避的問題,古希臘的西塞羅就講過一句話,哲學就是學會死。但是孔子跟弟子不談。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你把生的問題搞明白,死的問題放一邊。所以說孔子在《論語》里至少有三個東西不談

  

為什麼不談,是不是孔子不知道,那絕對不是,這樣的問題孔子一定是思考過的。以孔子的境界他對這樣的問題一定是理解得非常透徹的,所以首先肯定不是不知道,那是為什麼呢?因為有些東西不好談,說了不好,說了會引起不好的道德後果。價值判斷力包括什麼,就是什麼事情該說,什麼事情不該說,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我們來比較一下孔子,曾經有一次子貢問孔子一個問題,說老師人死了以後到底有知還是無知?說白了就是人死了以後有鬼還是沒鬼。孔子不說,子貢覺得奇怪,怎麼不說呢?因為孔子不能說,如果說人死了以後沒鬼,那父母死了,子女想反正死了,也沒鬼,會導致子女隨便對待父母的遺體,所以不能說沒鬼。說人死了有鬼吧,子女就想,雖然人死了,鬼在看著我們,所以一定要對父母的喪失大操大辦,甚至拿家裡很多財產來陪葬,結果影響了活人的生活質量。有鬼和沒鬼這是一個事實判斷,但是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事實判斷,它還有一個價值問題,除了事實判斷我們更重要地要做出價值判斷,價值判斷就是你的判斷會帶來什麼樣的道德後果,這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意識到有些問題說了會引起道德後果,所以這就是一個不惑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這叫良知。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孔子很少談人性問題,但是你到《論語》里找一找,你一定能找到一句話來,非常明顯的一句話,就是講人性問題的。

  

你說他不說吧,他又說了。所以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還一定要說。為什麼這句話孔子一定要說呢?性相近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人性相同,相近,人性到底怎麼樣,孔子不說,這個問題也不好說,人類到今天也沒有辦法從科學的角度來證明人性到底是怎麼樣的,那麼既然不能夠從事實的角度來確定人性到底怎麼樣,我們就從價值的角度來做一個選擇。哪一種觀點最好,不是哪一種觀點是對的。到底哪一種觀點是好的,這個也很難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講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當人們說人性是善的時候,人們就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當人們說人性是惡的時候,人們就說出了一種更偉大的思想。所以說,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說,不是很簡單就能做判斷的,因此孔子一般情況下不說。  解說:在當時的時代,人們對人性是善是惡有著強烈的爭論,那麼四十不惑的孔子對人性善惡究竟又抱有怎樣的一種獨特看法呢?  我們來看看後面發生了什麼事,道理戰國時代,到了孟子時代,關於人性問題主要有四種觀點。

  

我們能不能也做一個價值判斷,在這四種觀點裡面,我們選一下,哪一種觀點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觀點一定是最後一種觀點。有點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惡,這為什麼是最糟糕的觀點。第一,它為人類的不平等找到了人性學上的依據,既然人性生來就不一樣,所以就不平等。前面三種觀點都堅持了一條人性相同的原則,孟子和荀子對人性問題是針鋒相對的,但是和孔子不矛盾,他們都堅持了孔子的這個底線,人性相同。人性相同就是為人類的平等找到了人性學上的依據。所以說,孔子在不該說的時候他不說,在該說的時候,他已經意識到他將來對後世的影響,他知道他說話的份量。所以他就用他的身份,用他的權威說了這一句話給後人確定了一條底線,在這上面你們怎麼討論都可以,下面就不能胡說八道,這就叫價值判斷。  解說:孔子說自己四十不惑,正是因為「不惑」,也就是對事情有價值判斷力,所以有的時候,孔子在我們認為正確的事件中能發現潛在的危險。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貢和子路做的兩件事,按照我們一般人的理解,他們一個該受批評,一個該受表揚。但是孔子的看法卻和我們正好相反,這是怎麼回事呢?  《呂氏春秋.察微》上面記載了這麼兩件事,非常有意思。一件是魯國有一條規定,當時有很多魯國人在其他國家淪為奴隸,魯國政府覺得這一點有損國家體面,所以魯國政府就頒發了一條法令,這個法令非常好,很人道,什麼法令呢?說以後假如有人在別的國家看到魯國的奴隸,你可以出錢為他們贖身,你把人贖回來的贖金可以到魯國國庫報銷,這是個好政策吧!孔子的學生子貢,子貢我們知道,這個人很有錢,大商人,他真的就從國外把一個人給贖了回來,贖回來以後按照規定他可以把贖金到魯國政府報銷,可是子貢認為不可以,我是孔子的學生啊,我要講道德,做好事怎麼能夠讓國家掏錢呢?因此他就不去政府領贖金。大家說,子貢做得好不好啊,你肯定會覺得很好,可是孔子把子貢叫來,說子貢做得不好,你這樣做的結果會造成以後不會再有人去國外贖人了,為什麼呢?我們想一想,子貢把人贖回來了,然後沒去報銷贖金,假如還有其他人在別的國家碰到魯國的奴隸,也想把人贖回來,他就會想一個問題,他掏錢把人贖回來,回國以後他去不去報銷這一筆贖金?如果他不去,他也許有點捨不得,子貢有錢他不一定有錢。就算有錢,他捨不得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他去報銷了贖金呢,那他和子貢之間就產生了一個反差了,人家就會說子貢道德高尚,這個傢伙差遠了,結果就會讓他很尷尬。去把贖金要回來就顯得道德不高尚,不把贖金要回來吧,自己經濟上又受損失,那結果怎麼辦呢?想了半天,算了,我只有不管了,我不趟一灘渾水,我才能免除這種尷尬。所以子貢贖人不要贖金的結果是讓更多在國外的魯國奴隸得不到別人的救贖。因此說,道德也不能過份。  孔子另外一個學生子路,子路很勇敢。有一天他看到一個人落水了,他跳到水裡把人給救上來,然後這個人家裡很感謝他,牽了一頭牛送給他,子路很高興就收下了。孔子聽到後怎麼樣,表揚子路說,仲由啊,你這個做得很好,你這一做以後勇於救人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了。為什麼啊?做好事總得有好報,一個人做道德行為總該受到鼓勵。所以子貢,子路兩種不同的做法照我們俗人的眼光去看,子貢很高尚,子路很平庸,但是孔子讚揚的是子路,批評的是子貢。為什麼?因為孔子看出來這兩種行為最終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說苑》上有一篇文章叫《察微》,《孔子家語》上也有一篇文章叫《察微》。什麼叫察微?就是觀察細緻的東西從中發現真理,這個《察微》文章裡面就講到了孔子的這兩件事,最後有一句評論,

  

什麼意思?就是孔子在很細微之處看出了大問題,孔子在我們認為正確的地方看出了潛在的巨大危險,這就是明察秋毫,這就是價值判斷力,這就是不惑。做到這一步,你才能叫真正的不惑。好!這一講我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試聽 001| 分辨真孔子和假孔子
談文化的孔子與政治的孔子
孔子誕辰2567周年,現場直擊祭孔大典!
其實,孔子很精明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