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拼配技術難度有多高

武夷岩茶拼配技術難度有多高

1 人贊了文章

武夷岩茶的拼配技術,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理解。我覺得這樣比喻會更好理解:

雞尾酒,好喝的雞尾酒對調酒師要求應該是很高的,首先要對酒櫃的所有酒的滋味都了如指掌,然後經過不斷嘗試後,調整出一款酒的最佳拼配比例。然後這些都是在幕後做的,對於喝酒的人,會喝的知道其技術難度,不會喝的就是一口喝下去感受下僅此而已。而酒友不就是調與喝之前的相互欣賞的「懂」酒?

筆者對武夷岩茶的焙火經過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精湛的焙火技術不僅能降低茶企的成本,還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茶葉的品質。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拼配,才真正初步的進入岩茶拼配的世界;進一步感受拼配的樂趣和魅力。以下個人經驗的分享:

回到武夷岩茶的拼配上,既然要拼配那麼先要解決一個根本問題,拼配的原料

1.拼配的原料豐富性,很大程度決定成品的品質與獨特性

這裡指的原料是指已經過精焙火的成品茶,焙火的程度至少焙到位或是焙透,焙透是最優選。這樣的茶才能最大限度突出品種的香氣、滋味,這也是烏龍茶拼配最有魅力的地方;不知道拼配完將產生什麼樣的融合。

因此對武夷岩茶的一百多個品種的香氣、滋味的優缺點了解,是拼配的基礎之一。茶樹數據收集的越豐富,拼配出來的唯一性就越強。注意這裡提到的茶都是指前期「做青」符合技術要求,後期「焙火」也符合技術要求的茶。

假設這裡有30款茶葉,首先要檢查這30款是否都是焙火到位的茶;這裡存在一個難點,如果將焙火程度不一樣的茶拼配在一起,那麼焙火程度較輕的那款一旦返青,將會影響拼配茶的整體品質;所以需要對火候情況要有一個清晰的掌握。

2.要能喝出焙火不足或者焙壞的茶,而且還需要懂得焙茶

焙茶是岩茶裡面的非常重要的技術,岩茶後期的精製全部集中在烘焙上了。烘焙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品茶的香氣、滋味好壞。

因此只有掌握烘焙技術,才能在最終檢測茶葉品質時,對那些還有瑕疵的茶進行調整,以讓它們保持最佳狀態,以免由於疏忽導致拼配後品質下降,得不償失。對於焙壞的茶,難以修復的,只能直接排除。

同時通過烘焙是收集各個品種的香氣、滋味數據的必經路徑,同時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技術手段。現在時代,高成本會摧毀你的競爭力;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3.好的烘焙技術,是建立在好的「做青」茶上

巧婦難做無米之鍋,在好焙火師傅在沒有良好的「做青」原料,是很難焙出精品的。因此掌握選青技術,是焙火的基礎中的基礎。

而選青的技術建立在對「做青」有深入的理解,要能判斷出茶青品質問題來源,加以排除。對於一些輕微瑕疵的茶青,還需要尋找改進的技術方法。這需要對制茶工藝有很紮實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

以上這些都建立在紮實的茶葉品鑒技能基礎上的;欲殺敵,必先利其器,對於評茶員來說敏銳的感官判斷就是其最好的武器了。還有紮實的理論基礎,理論是實踐的方向頭,可以在錯誤、迷茫的時候,給你指南針的作用。但很多時候,都會不小心就忽略了理論的重要性。

總結來看,拼配所需要的技術知識儲備是最多且複雜的。當然每個環節都有同等水平的人配合是在好不過的事件了,但事實上是很難找到的,最後都迫不得已要去參與解決問題。拼配好岩茶的目的是確保其香氣、滋味具有唯一性的特點,但還需要保證在長期存放過程中品質能保持穩定,不會太過受「返青」的影響。

很多人弄不清楚茶葉歸堆、拼配、亂拼之間的差異性,它們之間確實存在這本質的區別。


推薦閱讀:

中國茶文化中國名茶典故與鑒賞(武夷岩茶篇 )
武夷岩茶,原來這樣美!!
武夷岩茶中已盛名於世的名樅、品種生態----活甘清香
武夷岩茶清香型、傳統型和濃香型的區別

TAG:武夷岩茶 | 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