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元青花的檔次和真偽鑒別

元青花的檔次和真偽鑒別 自從1929年英國人霍布遜在文選中專門介紹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後,1952年又經美國人波普研究,元青花在瓷器史中脫穎而出。隨後,國內元大都窖藏、江西豐城縣凌氏墓和江蘇金壇的元明墓中先後出土了帶有紀年款的元青花瓷,國內外收藏家乃爭先恐後收集元青花瓷器。  景德鎮在元代設立「樞密院」,後改進工藝,在燒出卵白釉基礎上,青花瓷、青花釉里紅瓷逐漸趨於成熟,特別是釉上紅綠彩瓷更豐富了瓷器的種類。到了元代中期,元青花瓷向國內外市場大量供應。當時用的青花料有少量的進口蘇麻離青(也稱蘇尼勃青)料,此料通過民間貿易從西亞運達景德鎮。這時景德鎮瓷器的工藝製作及青花料的提煉日趨成熟。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說:「過去人們常籠統地視元代瓷器粗大、厚重、拙笨,現在看來,這種說法失之偏頗。新中國成立後,在考古發掘和其他出土文物中,陸續發現了許多細緻精巧的器物,尤其是些青花和釉里紅品種,更使人耳目一新……元瓷並非都是粗大厚笨,並告訴我們不能用絕對的、一成不變的眼光和方法去認識事物。在瓷器鑒定中尤其是這樣。精緻細膩的器物和粗糙低劣的器物往往在同一時代雜然並存。」這使我們想起出口瓷中常見的大盤、大碗等較大器物多精,而玉壺春瓶、小盤、小碗、高足杯、出戟觚、執壺、蓋盒、盞托等,有的精美,有的粗糙。圖案簡單、青花灰暗的梅瓶、多棱瓶、扁壺、高頸罐、魚藻紋罐等,在國內也是常見的。從國內實物可見,元青花在至正元年青花發色比較淡雅,釉料為進口蘇麻離青,青料水分大,故淡雅,是續承宋青花淡雅的風格。蘇麻離青比較濃艷者應該在至正五年(1345年)左右。至正十年以後蘇麻離青配製已達最高水平,此時青花發色追求的是藍寶石色。如霍布遜介紹的「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雲龍紋象耳瓶、鬼谷子下山圖罐等一大批精良瓷器全用蘇麻離青,青花料以敲青法精鍊。明代早期鄭和下西洋帶回的進口蘇麻離青料繪的紋飾也比不上元代青花料。劉新園老師曾說過:「永、宣青花,從工藝製作到紋飾勾畫都趕不上元代後期青花細膩及發色水平。」元青花鐵晶斑少於永、宣青花瓷,因為從原料的精選到青花料的煉製已達到頂峰。造型碩大雄健的元青花瓷符合蒙古族生活習慣及市場需要。昭君出塞、西廂記、蒙恬將軍、三顧茅廬、桃園結義、蕭何月下追韓信、李廣、唐太宗等人物故事圖案,畫面多樣,魚藻、花鳥、纏枝蓮、纏枝牡丹、吉祥八寶等花樣繁多。主題畫面生動,深受柯九思畫風的影響。  元青花種類較多,其中器形較大、紋飾繁密而有層次感、造型做工一流、青花料全為蘇麻離青者,是當年皇帝用來獎賞有功大臣、宮廷專用及用以出口的青花瓷。元代景德鎮御窯廠喜用平等青(即蘇麻離青加陂塘青),這種青料是「湖田窯」為儉省蘇青料而創造的一種配方。另一種製作工藝一般的罐、盤、碗等青花藍灰、藍黑,所用為次青花料。還有一種青花灰黑、勾畫流暢但畫風無規則,是雜窯燒制,雖說是元代青花,但價值不高。  以下我們談談元青花的檔次和真偽鑒定。  1.元代青花罐、碗、盤造型碩大雄健。如罐的重量適宜,口與圈足直徑相差不多,甚至相等,圈足寬淺,底旋削有跳刀痕;碗的圈足高矮都是外撇,足底里高外低,窯紅基本呈象牙黃。對傳世窯紅、窖藏窯紅、常見水窯紅等,筆者以300年、600年、900年來區別窯紅的變化。聽聲音、看「三光」是很關鍵的鑒定環節,元青花真品釉色瑩潤明亮、寶光璀璨。  2.元青花的胎是二元配方,即麻倉土加瓷石,這是御窯專用配方。其土質細膩,少有雜質,潔白如玉,含微量鐵元素。這類產品屬皇家宮廷專用瓷和出口瓷,是上上品。超大青花瓷的胎是安徽祁門土,呈白色泛灰,為上品。  3.元瓷釉色很多,有青白釉、鴨蛋青釉、青亮釉、卵白釉等。元代釉比明清釉厚,聚釉、集釉現象較多。釉的變化與釉的配置濃度、窯溫高低、鉀鈉配比有很大的關係。唐代後期以來,為克服釉面開片,景德鎮技師們採用鉀果作釉面原料,加入白色的鈉,反覆實踐得出了最佳的鉀鈉配比,提高了釉的白度,而且還不開片。鉀的比例多,釉就透亮較白,鈉的比例多,釉即白度稍差。這兩種配方的濃淡也很重要,水分多,釉潤稍差,水分少,鉀鈉濃,釉就潤。這種配置釉料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4.元代青花紋飾粗獷流暢。凡是宮廷用瓷和出口瓷都有「紋針法」限制,至正年後的人物、花鳥、龍紋罐、盤等大器,用青料勾畫紋飾前多採用這道工藝,特別是大盤、大罐,迎強光能見到此紋。元青花主紋加輔助紋比較多,繁而不亂。變形蓮瓣排列不緊,菊花單層,蓮花瓣像葫蘆,蕉葉滿莖,雲像蝌蚪,山石色不滿,圍牆一點短。人物花草有靈氣,無描紅之意。這些特徵,今天的景德鎮是仿不像的。  5.元代青花料分國產料、進口料、國產加進口料等。進口蘇麻離青發色穩定,色像藍寶石,這是上上品鈷料,含鐵高。用「敲青」法提煉青花料,每斤青料可得五兩左右的用料。鈷的比例佔0.5%青花色為寶石藍,鈷佔1%為深藍,鈷超過1%呈藍黑,鑽佔0.25%就是淡藍色。元青花上較圓的鐵晶斑深入胎骨,溶於釉中,透於釉面。釉面鈷歷經600年以上空氣氧化使鐵晶斑留下像鐵鏽一樣的棕褐色塊狀斑點,上手觸摸有凹凸不平之感。如元青花和元藍釉器在強陽光下可見藍紫泛紅潤色,直觀是寶石藍及翠青、藏藍、深藍,鈷佔比例應該是0.5%~1.0%。在紋飾中落筆行筆轉折點處和青花料聚集的地方,藍黑青料鈷已超過1%,這都是我們鑒定元青花和明早期純蘇麻離青的要領。共同之處還有暈散以及鐵晶斑呈不規則的圓點與圓片狀銹斑等。前輩的經驗告訴我們:「元吃胎,清吃釉,明代青花兩頭吃。」這是鑒瓷經驗的總結。元代平等青(蘇麻離青加陂塘青)接近純蘇麻離青,筆鋒轉折處藍黑點特別突出。青花發色呈藍灰帶淺紫,接近純蘇麻離青色乃上品青料,這種青花料主要用於宮廷和達官貴人用瓷,景德鎮湖田窯在元至正年前後基本都用此料,含錳量較高,穩定性較差,是官窯指定長期用料。純陂塘青料色呈藍灰、微藍,這是上品次青花料,青花濃厚中有綠色斑點,亦有黑褐色斑浮於表面,元中早期官、民窯都用此料,暈散同以上青料相差很小。其他呈色黑、綠、灰等的青花料,均為雜窯所用。  6.元青花罐圈足寬矮,元中期左右的圈足稍高,晚期足最矮,修足整齊,里外斜削,底旋削處有跳刀痕;窯紅逾600年經氧化呈牙黃、淡黃色;器底經常能看到幾點釉斑,這是窯記。元代青花少款,有款的都是根據個人需要而燒制的。
推薦閱讀:

高血壓鑒別診斷千千萬,這次的元兇又是誰?
別再被假進口貨騙啦!6.1將至,教你如何鑒別進口兒童商品
翡翠A、B、C貨的鑒別

TAG:真偽 | 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