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片時間】第0477期:上皮樣血管內皮瘤

上皮樣血管內皮瘤【臨床資料】

男,44歲,左頸腫物3年余,無頭痛,涕血。查體:鼻咽、口咽、下咽未見腫物,右扁桃體Ⅱ度腫大,左頸腫物約6cm×5.5cm,質中,固定,邊界不清。

圖1上皮樣血管內皮瘤

A. T1WI橫斷面;B. T2WI橫斷面;C. T1WI矢狀面;D. T1WI冠狀面;E. T1WI增強橫斷面;F.壓脂T1WI增強矢狀面;G. T1WI增強冠狀面;H.HE×20【影像學表現】

左側頸半棘肌、頭半棘肌、斜角肌之間可見一梭形軟組織影,約50mm×45mm×74mm,邊界尚清,信號不均勻,其內可見流空血管影。在T1WI上呈稍高信號混雜少許高、低信號,T2WI上呈高信號混雜低信號。T1WI增強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增強掃描可見明顯不均勻強化。左側C3、C4椎間孔似可見增寬,可見軟組織影填充,增強掃描可見強化。余頭頸部未見異常信號及強化灶(圖1)。

【病理】

鏡下見瘤細胞呈梭形,形成較多的脈管樣腔隙,核有輕度異型,可以找到核分裂,病變診斷為血管源性腫瘤,考慮為上皮樣血管內皮瘤。

【分析與討論】

上皮樣血管內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 EHE ) 1982年Weiss和Enzinger首先描述並命名上皮樣血管內皮瘤,並被確認為中間性血管腫瘤,2002年WHO將其列入惡性脈管瘤。此腫瘤臨床上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主要見於中年女性,其病因不明,可能與口服避孕藥及孕激素失調、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有關。多發生於四肢及軀幹深部或淺表軟組織,也可見於肺、腦、肝、淋巴結、小腸、脾臟等處,尚有報道發於乳腺、骨、頜面部和牙齦者。影像學診斷要點:CT多表現為等密度或低密度,鈣化少見,增強掃描可見不均勻強化。MRI平掃T1WI與T2WI均為不均勻等高信號,增強掃描可見明顯不均勻強化和血管流空效應。EHE臨床確診常依賴於病理診斷。主要的病理表現為瘤細胞呈上皮樣或組織細胞樣聚集成群,呈巢狀、索條狀不規則形排列,分布於黏液間質中;胞質內可見印戒狀空泡,有時空泡內可見紅細胞或其碎片,這種單細胞原始管腔結構是血管內皮細胞瘤的特徵;間質可見顯著或少量黏液樣變或玻璃樣變;少數病例瘤組織呈浸潤性生長,出現局灶性出血、壞死,瘤細胞異型性明顯核大深染,易見分裂象。免疫組化CD34陽性率較高。EHE無特異性治療,一般性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療、放療等,但術後複發率10%~20%。由於療效不明確,許多患者不經治療也可以帶病生存很多年。

【鑒別診斷】

①神經鞘瘤:CT表現為腫物邊界清楚,密度低於肌肉,可均勻或不均勻,偶爾可呈囊狀,增強掃描示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強化。MRI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號,在T2WI上呈高信號,增強為均勻強化。腫瘤內如有壞死、出血及膠質性退行性變則信號不均勻。②神經纖維瘤:大多為實性,但也可見中央為單發或多發囊性改變。CT常表現為卵圓形或梭形的腫塊,腫塊為均勻低密度,增強掃描腫瘤輕度強化或強化不明顯,部分可見到內部邊緣模糊的雲霧狀強化。MRI示在T1WI上與肌肉等信號,在T2WI上可以因周邊黏液性間質而致高信號環,中央則因纖維組織所致低信號,也可以為不均質的高信號,增強掃描為較均勻強化。③滑膜肉瘤:生長迅速或晚期的腫瘤多侵犯周圍組織結構,境界不清楚,MRI上表現為在T1WI上呈等信號,T2WI上呈稍高信號,腫瘤出現出血、壞死或鈣化,則信號明顯不均勻,邊界不規則,部分邊界可不清楚,鄰近的肌肉水腫和破壞浸潤在T2WI上呈高信號。

推薦閱讀:

生在哪個時間的人,一生多金多福,家財顯赫!
夫妻7天時間內三次離婚兩次復婚 疑因躲債
九月有什麼好看的電影_2016年9月最新電影上映時間表
常規巡視側重於空間的全覆蓋  專項巡視則突出時間的高效率
4個高手私藏方法,省下你50%的PPT製作時間

TAG:時間 | 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