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教育在美國

世界觀策劃 No.19 2011.2.23

許多中國家長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神童? 美國家長也關心,但並不太熱心,具有天賦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發現。他們常常不是課堂里最聰明,最聽話的孩子。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神童卻很難成長為「大師」,絕大多數都「仲永」似地「夭折」了。是中國太不重視教育嗎?是中國的父母太不關心孩子的成長嗎?[我來說兩句]聰明的孩子 VS 智慧的孩子中國教育培養的是聰明的孩子,美國教育培養的是智慧的學生。聰明的孩子能夠知道答案,樂於接受,善於操作;智慧的孩子能夠提出問題,長於出擊,善於發明。關心 VS 熱心,「神童」可遇而不可求許多中國家長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神童? 美國家長也關心,但並不太熱心。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神童卻很難成長為「大師」。開卷 VS 閉卷,人生是一場考試為何神童都會被扼殺?因為神童必定是偏才而很難是通才。強求教師按你的方式教育,強求兒童按你的方式成長,其結果必定是斬長拔短、千人一面。

聰明的孩子 VS 智慧的孩子,中外天賦教育的不同聰明的孩子什麼樣?

·1. 能夠知道答案 ·2. 帶著興趣去聽 ·3. 能理解別人的意思 ·4. 能抓住要領 ·5. 完成作業 ·6. 樂於接受 ·7. 吸收知識 ·8. 善於操作 ·9. 長於記憶智慧的學生有何特點?

·1. 能夠提出問題 ·2. 表達有力的觀點 ·3. 能概括抽象的東西 ·4. 能演繹推理 ·5. 尋找課題 ·6. 長於出擊 ·7. 運用知識 ·8. 善於發明 ·9. 長於猜想具有天賦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發現

他們常常不是課堂里最聰明最聽話的孩子關心 VS 熱心,「神童」可遇而不可求許多中國家長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神童? 美國家長也關心,但並不太熱心。領孩子去測試IQ,很方便,只要達130以上,就可進 (神童) 天賦班。但測IQ的人不多。其實,用不著測,稍留心看一看孩子的行為就能知道。為什麼年齡越小中國孩子領先美國孩子的差距越大,年齡越大領先的差距越小?到高中以後,與優秀的美國孩子就基本沒有差距了? [我來說兩句]

美國的天賦教育八仙過海:比如,什麼都不教讓孩子們分成幾組,分別製做一份當時各黨各派報紙;或者只給幾個辯論題,讓孩子組成正、反方進行辯論。即便是常規教學,老師也會啟發孩子的發散性思維…甚至讓學生自己設想發散性思維的問題。無論哪種方式,學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組織觀點的過程中,培養了「會學」的能力。

揭秘中國神童生活:大多很痛苦孩子雖然有天分,但由於性格怪異,終不能融入常人世界,長期受教育藥物暴力傾向社會歧視的嚴重困擾,有些「神童」甚至被家人強迫送往精神病院治療,過著痛不欲生的生活。一位母親的話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聲:現在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天,如果這片天出了問題,做父母的怎麼活?[詳細]培養「神童」,是中國許多家長乃至學校心中解不開的情結或許世界上真的有「神童」,但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並且肯定是鳳毛麟角;而現在的問題是,在「神童情結」的驅動之下,我們許多大人竟然以為可以找到一個模式來製造「神童」。超前教育實際是縮短了人的成長過程,但這種縮短必須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來,人要經歷的事情必須要經歷,不能用單方面發展取代了多方面的發展。開卷 VS 閉卷,人生是一場考試中國的神童卻很難成長為「大師」,絕大多數都「仲永」似地「夭折」了。中國人似乎特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比如看到應試教育的危害,立馬提出一個「素質教育」口號,接下來就是鋪天蓋地的素質教育「論文」「經驗」「工程」,內容不變又憑空附加了一些包裝和點綴。[我來說兩句]

中國神童大多演繹現代"傷仲永"中國的神童卻很難成長為「大師」,絕大多數都「仲永」似地「夭折」了。是中國太不重視教育嗎?是中國的父母太不關心孩子的成長嗎?不。事實恰恰相反,是中國太重視教育了,中國的父母太過關心孩子的成長了。過度關注、強加於人的結果就是對孩子就是剝奪、限制和摧殘,而對關注者(如教師和家長)則是焦慮症。

「神童悲劇」緣於社會功利:無疑,在指責「神童悲劇」的背後,掩蔽著的是一種可怕的社會現象。在這種無處不在的功利氛圍下,許多的孩子被訓練成了考試的機器,被設計成了一種虛無的座標,讓孩子小小年紀便承載了過多的負荷,而孩子最需要的關愛、關懷和關心卻在為這種功利一再退讓,給這些「神童」留下難以治癒的硬傷。如此功利之下,「神童」泯然於眾人也就不足為奇了。學習的目的:光宗耀祖還是學以致用?有個性化的教師才能培養有個性化的學生,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三位一體開放式教育使學生的生活經歷更加豐富,觀察思考更加主動,更加全面,所關心的不僅局限於自己而且學會了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環境,加速了他們的社會化進程。
推薦閱讀:

孩子脾氣犟,總是愛哭鬧,你可以這樣做
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
[轉載]一位老師的語文教育觀
又一次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幸運的是這一次有人告訴我該怎麼走

TAG:教育 | 美國 | 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