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學習:讓學習真實地發生
近年來,重慶市巴蜀小學校(以下簡稱巴蜀小學)以發展兒童的核心素養為課程目標,從基礎學力課程的拓展、生活實踐課程的重構和潛能課程的開發三個維度,探索「教室小課堂,學校中課堂,社會大課堂」的「三位一體化」育人模式,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律動教育課程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項目學習」作為潛能開發課程的主要形態之一,在體現課改的基本精神、實現課程的育人功能、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成為巴蜀小學特色課程建設的亮點之一。
一、以持續實施的項目學習豐富學校的課程體系基於項目的學習,是指學生圍繞複雜的、來自真實情境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項目主題,在精心設計任務與活動的基礎上,進行較長時間的開放性探究,最終建構起知識的意義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打破學科界限、將與兒童生活有關的問題或事物作為組織教材的中心,將有關教學內容與兒童生活的知識和技能融合成一個大單元進行教學的方式,使兒童的學習得以真實地發生。
巴蜀小學開展項目學習的歷史源遠流長。
早在20世紀30年代建校之初,學校就實施了「設計教學法」,「消寒娛樂會」即試行這一教學法的首次成功實踐。據史料記載,設計教學以「消寒、娛樂」為中心,各級各科的教材與教學均與其意義相符,如社會科講述寒帶人的生活及冬季取暖的方法;自然科講授冬季的氣候以及動植物的過冬方法;衛生科傳授冬季疾病的防治方法;勞作科指導學生製作有關消寒娛樂的模型,搜集有關實物;體育科組織開展適合冬季的遊戲活動;國語科除教給學生準備文藝表演的材料外,還在說話課上講授什麼叫開會詞、在作文課上練習寫家長邀請函、在寫字課上安排寫活動的標語,等等。那時,學校主要通過組織演出活動等,展示學習成效,如排練演出了故事劇《一錯再錯》《冰天雪地中》、歌劇《新生》、三幕童話劇《長春花》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巴蜀小學在創造教育研究中,嘗試實施「自主活動八分鐘」課程;2001年,開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周」的探索性實驗,每學期集中一周的時間,開展基於課題(問題/任務)的系列「綜合實踐大單元」活動;2012年,學校制定新時期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賦予「綜合實踐活動周」以新的內涵,開始進行「主題單元學習周」的實踐探索;2014年,學校承辦「第二屆小學教育國際會議」,全校師生和家長共同參與開發了以「橋」為主題,以「主題單元學習周」為載體,貫串全年的跨學科的項目學習活動,取得豐碩成果;此後,在各年級自主開展以「火」「我的學校」等為主題的項目學習的基礎上,學校將項目學習作為重構潛能開發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全校全面推開;2015年,「小學教育巴蜀峰會」成功舉辦,會上,學校發布了《「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行動指南》,標誌著包括項目學習在內的巴蜀小學律動課程體系更加豐富與完善。
二、以四大流程展開項目學習巴蜀小學項目學習的展開流程大致分為項目確立、項目設計、項目探究和項目發布四個階段。
1. 項目確立
項目的選題主要依據課程標準、現實運用和學生興趣三方面來確定。學校通過召開學情分析會,了解學生需求;召開年級所有學科教師備課會,聚焦課標,重組教材;召開專家諮詢會,科學論證選題。目前,根據兒童的生活從家庭交往擴展到同伴交往再到社會交往的特點,我們從本校及分校已有的眾多項目選題中,篩選了六個主題,形成了分年級的序列化的項目學習內容:一年級「我的學校」,二年級「我的動物朋友」,三年級「呵護寶寶」,四年級「火」,五年級「橋」,六年級「夢想起飛」。在以年級為單位確定的上述各主題之下,我們希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如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自選或自定研究的小主題。
2. 項目設計
項目選題確定後,重點是要設計任務。通常,學生會基於自己的經驗,提出有關問題,並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一個驅動性問題(a driving question)。這會幫助學生形成明確、清晰的目標,並感受到挑戰。項目設計的另一內容是「量規」(rubric),即評價學習效果的標準。在布置任務時,教師就會給學生提供這個項目的評價標準;同時,在項目進行中,教師會隨時評價學生的相關表現,並讓學生持續地對照標準,進行自我評估。
3. 項目探究
項目探究充滿開放性,沒有標準答案。學生通過充分討論、親身實踐,合作完成任務。項目探究的基本流程或步驟包括:組建小組、擬定計劃、學習實踐、製作作品和成果運用。
4. 項目發布
項目學習的最終成果要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發布與展示。其成果包括實物、錄像、圖片、PPT、網頁、報告、小論文等。
巴蜀小學以年級為單位的項目學習每學年研究一個主題,具體內容開放而多元。上述前三個流程的任務主要通過平時的小、中、大三個課堂的學習來完成,學校鼓勵年級、班級、小組和學生個人以多種形式開展個性化學習;而最後一個流程的任務則主要通過每學期一次的「主題單元學習周」完成:上學期以還原、分享、展示項目設計與項目探究過程為主,下學期以評價、展示與發布項目學習成果為主。
三、以深度體驗促進師生共同成長貼近現實生活、跨越學科邊界的項目學習使孩子們興緻盎然、腦洞大開。他們將思維、知識、行動、文字和情感表達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完成真實任務的過程中進行有意義的、綜合性的深度學習。如在「旅行攻略」的項目學習中,五年級的孩子們自由組成學習小組,綜合運用語文、地理、歷史、科學、美術、計算機等多學科的知識,通過分工合作,完成項目任務:「電腦高手」負責下載、上傳資料,「作文大王」負責編輯旅遊文稿,方向感和表達能力強的同學則擔任「導遊」……重慶市內的多個景區都留下了孩子們跋涉的足跡。經過一學年的持續研究,一篇篇有模有樣的「旅行攻略」陸續出爐;在「主題單元學習周」的展示與發布現場,孩子們還不忘推銷自己的旅遊產品,他們說:「這樣的學習,讓我們『累並快樂著』!」
在主題為「呵護寶寶」的項目學習中,巴蜀小學藍湖郡校區的百餘名學生,背著自己親手製作的重達兩斤的「麵粉寶寶」,到爸爸媽媽工作的單位,參加了一場「真實的」求職招聘會:19家參與企業分別來自房地產、醫院、銀行、餐飲等行業,應聘者必須通過投遞簡歷、面試、交流等環節,合格後方可獲得入職機會,且培訓後才能上崗,然後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20~50元的日薪。這樣以「爸媽」的身份,帶著「寶寶」「找工作」的角色體驗式項目學習,不僅使孩子們體會到父母工作和每個行業的不易,也鍛煉了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勇敢面對挑戰、善於與人溝通、大膽表現自我等方面的能力。
項目學習因其內容的真實性、過程的生成性、情境的豐富性與複雜性等,而給學校、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陳瑤老師在談到項目設計與實施的感受時說:「老師要提前預設、細化好每個環節的情境和資源,即便如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情況,還是會倒逼著我們對預設作出很大的調整,前期的備課很可能被完全推倒重來!說實話,我曾經為此而牢騷滿腹……不過,最終看到我們師生在這樣全新的學習中收穫了實實在在的成長,覺得一切都值了!」學生小查在談到小組合作中遇到的問題時這樣描述:「我們組曾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葉沛林要求退組!4-1=3,多麼簡單的算式呀,但它卻意味著我們這個team就要『垮掉』了!」不過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這些小頑皮們還是磕磕碰碰又令人驚喜地完成了任務。也許,這就是真實的項目學習帶給師生的苦與樂吧!
推薦閱讀:
※【經驗談】如何做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
※2012英國最具雄心自然攝影項目精選(23)
※編製建造昌化龍崗鎮物流貨運站項目的申請報告
※27個新動能項目、總投資超1600億落戶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