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行佛法的60個級別

昨天我們了解了28層天,有人會說,看來這個天雖然很快樂,卻也不能完全解脫,上去還挺不容易的。我們還是不要去了,我們還是去成佛好了。

思路是對的,不過這個成佛呢,也不是這麼容易的呢。

有人說,不是聽說有挺多活佛嗎?

這個活佛呢,跟我們說的佛呢,完全不是一回事哦。

就好像大家認為「總」代表了一個很高的地位,例如習總,大約是代表了習總書記。

於是呢,有些人恭維其他人,也用這些尊稱,趙總,錢總,孫總,李總......到處都是總了。

有段時間,"老闆"是尊稱,於是張老闆,李老闆,王老闆......見人都叫老闆。

這個佛呢,在正信佛弟子看來,那是至高無上的稱號,什麼叫佛呢?

佛的羅馬拼音叫Buddaya,在梵文的意思是覺悟者。

還不是一般的覺悟者,叫做三覺圓,萬德備,故名佛。

哪三覺呢?自覺,覺他,覺圓滿。

因為這種圓滿,所以才被成為佛。

這個可不是自封的。至於有些愚昧的人,用佛來恭維對方,張佛,李佛,雙方都喜歡這樣干,那也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因果自負,我們管不到,也不必管。

有人說,我現在就是佛。

別人問他,誰說的啊?

說智者大師說的呢,六即佛啊,我現在就是佛了。

這個也是讓人比較的無語呢。

就好像美國人說,每個小孩以後都有機會做總統呢。

那麼某個小孩子聽了之後,說,我現在就是總統了。

說自己是佛的人也是類似的情況。

當然啦,還有一種情況也說自己是佛,前面已經說過的,那就是想陰十魔,也經常騙人說自己是佛。

有人說,這個佛啊,聽說比較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我現在什麼都沒有,還是實際一點,從菩薩開始算了。

我是修大乘佛法的啦,這個菩薩大約是基本的,我現在大約已經算是菩薩了吧?

很遺憾,這個菩薩也比較難,我們這輩子大約也很難修到的。

有多難呢?

光級別就要嚇你一眺,52個級別。

當然啦,有不同的分法,華嚴經分了42個級別,十信位被忽略了。

這42個級別,代表了做菩薩的一種修行階段,每提高一級就少一分無明,多一分圓滿,多一分智慧。

有人說,那我們現在到哪個級別了?

我們現在大約還沒有級別。

有人說,那我離這個第一級還有多遠呢?

根據大家的情況不同,大約還差10多級。

首先是三漸次,這就3級了,

然後是干慧地,這就4級了,

然後是十信位,這就14級了,

然後才到42級菩薩的第一級:發心住。

這42級呢,我們今天不細講,以後有機會分享華嚴經的時候再詳細看看。

我們今天可以先看看前面這14級是個什麼情況,我們有沒有機會學習學習。

先看看三漸次。

佛祖說啊,大家靠自力修行呢,就要注意步驟啊!

因為我們都是顛倒夢想,所以是非不分,善惡不明,要想去掉這些顛倒呢,就必須從這個三漸次入手,才有機會啊。

就好比有個裝過農藥的容器,你希望用這個瓶子來裝糖,應該怎麼辦呢?

那你不能直接裝糖呢,應該先把這個瓶子洗乾淨,多洗幾次,確定沒有污垢了,沒有毒了,才能放心的裝糖進去。

修行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先把我們腦袋裡面的髒東西清洗乾淨,然後才有機會學習純凈的佛法。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洗呢?

佛祖說了3個階段,循序漸進,逐漸就把我們洗乾淨了。這個就叫做三漸次。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

第一個階段呢,我們要修行,例如念大悲咒啊,念佛號啊等等,同步的要剷除影響我們修行的一些因素。

什麼因素呢?

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

佛祖說啊,我們修行呢,不吃飯是不行的,會餓死的。

有人聽了之後很高興,說佛祖這個話太對了,我覺得就是這樣的呢,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樣最好。

不吃會餓死,亂吃會毒死。

佛祖告訴我們,要吃飯,同時不能亂吃。能吃的就吃,不能吃的不要吃啦。

如果大家希望修行更得力的話,有五種菜是不能吃的,叫做五辛。

哪五辛呢?佛經上的字現在已經比較生僻了,我們不必深究,列舉一個說法供大家參考吧,未必準確:

蔥、蒜、韭菜、洋蔥、藠頭

有人說為什麼不能吃這個五辛呢?

佛祖說: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好傢夥,吃了又是增加淫慾又是增加嗔心的,我們修行不就是為了熄滅貪嗔痴這三毒嗎,現在這五辛簡直就是三毒的代名詞啊,這東西不能沾。

有人說,那毒品、迷幻藥、甚至什麼偉哥之類的,佛祖沒說不能吃,我們可不可以吃呢?

佛祖當年即便說了,有用嗎?普通人能知道是什麼東西嗎?

所以呢,大家要舉一反三,說這個五辛不能吃,是因為這些東西吃了之後,會增加我們的貪嗔痴,我們修行的目標背道而馳。其他的東西,如果也是這樣的情況,你也應當避免。

佛祖還告訴我們:你吃這些五辛呢,十方天仙都嫌你臭不可聞呢,躲得遠遠的。

有人說,我覺得這個五辛好像挺香的啊?

沒錯,那些餓鬼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你如果吃這個五辛,天仙被熏跑了,換這個餓鬼上崗了,他們一聞到就開心得不得了,還使勁的舔你的嘴唇呢。

那你就天天跟這個餓鬼住在一起咯。

你的福德也就慢慢的被耗光了。

你吃這個五辛,菩薩善神們也不會來護法的啦,沒辦法,實在太臭了。

就好像你是一個保姆,照看的小孩只有1歲,需要你照看者,幾乎寸步不離,結果呢,這個小孩有個壞毛病,沒事喜歡把這個大糞往嘴裡塞,你說他也不聽,於是你大約也只能辭職不幹了。

這些護法跑光了,這個陰魔就來了。

這些陰魔變成佛祖的模樣,最後把你引導到邪路上去了。

最後你就變成這個魔王的眷屬了,等你的魔福盡了之後呢,就只能下無間地獄了。

是不是很可怕呢?

所以呢,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應當讓自己在修行的同時,儘早斷掉五辛。

這個階段的長短,因人而異,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吧。

這第一個階段,精進群中大約有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了。

楞嚴經上講的修行,是只自力修行,我們這裡調整為依照凈土法門修行,在有餘力的情況下,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往生極樂的時候,有更高的品位。

有人說我們每天108遍大悲咒,不是已經上品上生了嗎?

上品上生是沒錯,不過不是還有4種凈土嗎?

我們能不能在確保凡聖同居土上品上生的基礎上,向其他層次的凈土努力呢?例如方便有餘土,甚至是實報莊嚴土。

下面我們看看第二漸次

真修。刳其正性。嚴持清凈戒律

這第二漸次就已經難住很多人了

要嚴持凈戒才行啊,哪些凈戒呢:

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凈食。無啖生氣。

這裡對於我們在家人修行凈土法門來說,第一條不妨調整為永斷邪淫,不迷淫慾。

另外幾條:不吃肉,不喝酒,不要吃生的。

其實對於末法時代自力修行的在家人來說,到這裡已經基本沒路了,太難了,基本上是浪費時間了。

為什麼呢?因為在家人很難永斷淫心。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

後行菩薩清凈律儀。執心不起。

這個凈戒可不是這麼容易的呢。

不光身體要受戒,還要持菩薩戒,心也要守戒。所以說難得很啊。

有人說,這麼難,那不學算了。

這個是對於自力修行的人來說,真的是非常難的,通常要出家人機會才大一點,在家人的機會相當小。

機會相當小不代表沒有啊,唐朝的龐韞居士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至於大家可不可以,末學不知道,大家自己把握。

還好,佛祖告訴我們一條捷徑:修凈土法門,依靠佛力往生。

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我們不就具備這些條件了嗎?

去了極樂世界,你還會有淫慾心嗎?自然是沒有的啦。

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人生,還有長長短短的幾十年,其實大家精進修行的話,這個日子過得是很快的呢。

去年12月份成立精進群,這不一晃就過了大半年了哦。

所以呢,我們還有信心繼續了解後面的層次,提前預習一下極樂世界的課程,看看能提前學的就先學一點,暫時實在是學不到的,那就等到極樂世界再學也可以。

下面看看第三漸次

增進。違其現業。心無貪淫。

這個層次雖然還在做準備工作的階段,但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高了。

違其現業的意思呢,大約就是不隨境轉了,不被現在的環境干擾,六根比較清凈,心裡沒有這個貪心、沒有這個淫心。

斷除了這個淫慾心,對比昨天說的28層天,那已經初步具備進入色界的門檻了

有人說,那我似乎也到這個層次了,那麼這個層次有什麼境界呢?

十方國土。皎然清凈。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其中。

這個境界很妙啊,比那個哈勃望遠鏡還厲害呢。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為什麼說這個境界呢?因為有些福報大的師兄很精進的,或許過幾年就能到這個層次,到了這個境界,不要以為自己不得了了,產生驕傲,那就麻煩了。

有人說,難道三漸次只是斷五辛、持凈戒、心無貪淫這些嗎?

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啦

1. 修習。除其助因。永斷五辛。

2. 真修。刳其正性。嚴持清凈戒律

3. 增進。違其現業。心無貪淫。

這裡第一項,就是要修行、真正的修行、精進的修行。

其他的是必要非充分條件。

怎麼個修行法呢?

佛祖這裡講的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這個法門對我們來說,要求還是很高的,以後有機會的時候我們再看看。

對於我們修行凈土法門來說,例如大家誦大悲咒,

這裡可以調整為參考誦大悲咒的七個訣竅修行。

下面再來看看第四個層次:

干慧地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干慧地的意思呢,就是沒有雜七雜八的垃圾了,只剩下智慧了。

不過這個智慧還很少。

欲習初干。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就好比你這個裝過毒藥的臟瓶子,前面用三道工序,洗、認真洗、使勁的洗,終於洗乾淨了,這個髒東西終於洗掉了,不過瓶子剛剛乾,還沒裝真正的糖進去呢。

到這個干慧地,是一個重要的台階,大約算是到了佛法的大門口了。

我們修行的早期階段,應當學習三漸次:

1. 修行,把影響修行的因素盡量消除掉

2. 真心修行,嚴持戒律

3.真心精進修行,六根清凈,徹底消滅貪心和淫心。

等到你欲愛乾枯之後,乾乾淨淨的,只剩下智慧了,就進入干慧地了。

希望群內師兄這輩子修行凈土法門的同時,能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不妨先以干慧地為目標,或許大家年紀大了之後,日久功深,也許就能有機會體驗到干慧地的妙處了。

不過到那時,可不能驕傲自滿哦。

對於我們來說,這輩子如果能堅定信心修凈土法門,然後逐漸按照這4個層次的標準要求自己,估計這輩子也能修到干慧地,那去了極樂世界就是優秀生了。

有人說,那我如果不相信極樂世界,也修到了干慧地,我能不能靠自己的神通去到極樂世界呢?

那大約是不行的啦,以後我們分享凈土三經的時候再詳細說說。

所以,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情況才行,不要修到有一點功夫之後,就自大起來了。

打個簡單的比方吧:

假如從上海去美國,有2種去法:

1. 游過去

2. 坐大船去

對於游過去這種方法,絕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啦。

對於坐船去這種方法,有人在買好船票的同時,還練習游泳,或許能游個10公里,甚至40公里,但是光靠自己游,還是很難從上海去到美國的。

在干慧地之後,就有40個菩薩的層次,分別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有句話叫做,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對於佛法來說,你如果不信的話,那也沒有辦法從中受益呢。

這個信呢,又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正信,有的迷信,有的深信,有點淺信,有的信自己,有的信佛。

上次我們了解過正信的5個標準,這裡就不贅述了。

我們應當努力成為正信佛弟子,努力讓自己的信心不退轉。

這個信心不退也是很不容易的啊,上午有師兄在普度群中分享了一個例子,說是有位老居士,學佛數十年,最後被邪師帶歪了,越學越沒有信心了。這個就很可惜了。

我們單靠自己,達到信心不退,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呢。

有人說,我知道,去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保證我們不退轉。

這當然是一個捷徑了,非常好。

就好比我們要去美國,坐飛機去,這個航空公司保證我們一定能達到美國。

現在的問題是,那你還得自己買票,並且自己去到機場上飛機才行。你不能在去機場的半路上改變主意了,說我不去坐飛機了。

這一小段路的不退轉,相對來講要容易不少了,不過對於末法時代的人來說,即便是這麼一點點路,途中退轉的人也是很多的啊。

我們看到楞嚴經上講這個十信位,其實絕大多數人這輩子是很難修到的,我們不妨調整一下目標:

相信極樂世界,相信阿彌陀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依靠阿彌陀佛去到極樂世界。

這個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等你去了極樂世界,再去看十信位就很輕鬆了。

那我們怎麼樣才能對這個凈土法門生出正信呢?

末學簡單列舉幾條供大家參考:

1. 明白依靠自力修行和依靠佛力修行的區別

2. 明白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的真實不虛

3.常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堅持實修,遠離惡知識。

4. 循序漸進,嚴持戒律

5.通過精進實修,逐漸減少自己的妄想,增加定力。

這個是十信位,我們大致了解一下就好了,具體的暫時不去深究。

信了之後,才真正進入佛法的大門,進了門之後幹什麼呢?

進了門之後,就先住下來了。

發現這個佛法的境界是很奇妙的,覺得很愉快,而且不收住宿費,所以就住下來了。

在華嚴經中,是從十住位開始逐一介紹的,在楞嚴經中只是簡介一下而已,所以我們也不詳細去說了,等以後分享華嚴經的時候,我們再詳細看看。

住下來之後呢?那還得精進修行啊,所以下面就是十行位。

行什麼呢?行這個波羅蜜,行這個佛事。

在不同的層次,修行的重點也是有所不同的。

有人拿很高層次的修行重點來作為初學者的修行目標,這個心是好的,不過大約只能算是不善於教育的人。

就好比你拿一本相對論,去幼兒園,向一班小朋友天天熏陶,說你們不要學現在那些課程啦,沒有的啦,都是小兒科啦,你們來學學這個相對論吧,學好了很牛的呢。

有沒有用呢?可能基本上是沒有多大效果的。除非是愛因斯坦轉世了,搞不好在幼兒園階段就能明白這個相對論吧。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也是這樣的,視野可以開闊,可以適當多聞,但是實修要一步一步來,不可以投機取巧。

這個是十行位。

有了行動,那就會有效果,或者說有功德,那麼這個功德怎麼處理呢?

下面就是十迴向。

這個迴向又分成了三個大的層次:

迴向法界眾生

迴向菩提

迴向真如實際

具體的內容,我們也留到華嚴經中再學習吧。

十迴向之後,在進入十地之前,還有幾個強化補習班

就是所謂的四加行:

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地。

經過這四個階段的強化之後,你就可以進入初地的層次了。

這個就是我們說的地上菩薩了。

從初地到十地,一共十個級別。

不過是可以跳級的哦。

當年觀世音菩薩也是因為大悲咒的緣故,所以從初地頓超八地。

這些菩薩的神通,由於內容太多,也留到華嚴經中再說吧。

十地之上,就是等覺菩薩。

等覺再向上,就是成佛,或者叫妙覺。

在楞嚴經裡面,我們對於菩薩的級別,只是簡單了解一下名稱而已,對於其中的含義以及詳細的介紹,那不是這麼短的經文可以說完的,在華嚴經中有幾十捲來詳細介紹。

楞嚴經中對聖位的介紹,目前對我們最有幫助的,就是三漸次,其他的知道個名詞也就可以了,不必詳加研究。

就好像我們現在念幼兒園,我們把幼兒園的課程搞清楚就比較實際一點,至於大學有些什麼專業,有些什麼課程,暫時不必耗費大量時間去學習。

楞嚴經的六十聖位就說到這裡,希望大家早日修到干慧地。xxxxxxxxxxxxxxxxx


推薦閱讀:

懺雲法師《修行法語·凈土篇》
超定法師:修行直從懺悔觀心做起──講於藥師禮懺法會
修行本起經 卷第二(大正藏184部)
大悲寺女寮暫行規定及修行時間表

TAG:修行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