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不小心 職場犯錯會致命

一不小心 職場犯錯會致命

上兩周,我們嘗試讀懂「無知上司」的心思。這邊廂我們對老闆上司的「無知」進行種種揣測,那邊廂就有不少老闆上司反擊:要管著些無知下屬,我們也不好受!上司和下屬本身立場就不一樣,對同一件事的理解自然不一樣。不過,無論你是當上司還是下屬,自有應該遵守的「本分」,在上司眼中,哪些錯誤可以「致命」?輕則讓你坐「冷板凳」,重則降職甚至被「炒魷魚」。

與其說找上司們對我們作出告誡,還不如找過來人自我檢討、總結經驗來得誠懇和實際。原來,一些被我們認為是普通級、不大不小的「合理」錯誤,在上司眼中已經是你成為裁人時首要目標的原因。

可以犯錯,但不要犯同樣的錯

小靜在畢業的時候,就找到一份自覺不錯的工作:在進出口貿易公司擬寫投標書。要跟不同廠商打交道、用英文與外商溝通,還要學會對商品定價……小靜覺得這份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幹活非常賣力,加班也毫無怨言。但一年多之後,在公司業績不好、需要裁員的時候,她就不幸「中標」。剛被「炒」時,她想不通:自己這麼努力工作,為什麼沒有得到認可?之後與舊同事敍舊,才知道上司對她一直不滿意,除了業績不理想———標書中標率不高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標書不中標,往往是找不到更物美價廉的廠商、對商品的定價也過高,每次投標失敗,都跟對手差了一點點而落敗。「同樣的錯犯了這麼多次,也難怪上司認定我是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小靜後來反思道。

人在職場,誰能無錯?法國一家汽車製造公司的老闆,在對眾多應聘者進行面試時,只問了同一個問題:以往的工作中你犯過多少次錯誤?在獲悉大多數應聘者都是一貫正確時,他卻把這項工作交給了一個犯過多次錯誤的「倒楣蛋」,理由是—————「我不要20年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我需要的人才,是他犯過無數次錯誤,但每次都能及時吸取教訓、立即改正。」美國企業也很注重職員在過去工作中犯錯誤的經歷,不但優先錄用那些曾經有過犯錯經歷的新人,而且,還經常鼓勵職員在工作中犯錯誤。一些老牌公司,如荷蘭飛利浦、德國西門子,他們在員工中極力提倡敢於失敗的創業精神,對員工充分授權。還有一些企業,提出了更為決絕的用人原則:如果經營管理人員在1年內不犯「合理的錯誤」,將要捲舖蓋走人。

在這些案例中的潛臺詞就是:你可以犯錯,最重要的是,你要在磕磕碰碰中,吃一塹、長一智,而不是反復栽在同一個坑裏。

任何「懶惰」,都不能被原諒

勤能補拙,這個道理,不但是學習,工作上同樣適用。因為任何形式的「懶惰」,都會是上司們最不喜歡聽到的藉口。

瑤瑤曾在某星級酒店當了兩年經理助理。回想當時,雜務纏身,瑤瑤工作了兩年之後,工作帶來的新鮮感已經消耗殆盡,不斷做活動方案、推不同套餐,經常加班加到深夜……有些可以不去的應酬,她是可免則免了。沒想到自己卻栽倒在一些「小事」上。譬如酒店跟食品商聯合做了一個展銷活動,前期的策劃、籌備工作都做好了,瑤瑤就回家休息了。本來應該代表出差的經理出席展銷會,以示重視的,沒想到她一睡就睡過了頭,而且想到她離開酒店前已經再三跟各個部門確認流程,也不會出什麼婁子,於是乾脆就不去了。結果經理回來,從食品商回饋裏發現瑤瑤並沒有出席活動,一問之下,瑤瑤理直氣壯地說「太累,睡過了頭」,把經理氣壞了。三年合約期滿,酒店就沒有再給瑤瑤續約。

瑤瑤雖然覺得很冤,但還是明白個中理由的:一則是自己工作沒有分好輕重,二則上司拒絕接受一切因為懶惰而造成的失誤。瑤瑤反省所得:「工作以後就不能再以個人為中心。我們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理由,無論是什麼,在上司眼裏都會覺得你是沒有盡自己所能在工作。」

人力資源專家解釋說,當工作有難度、繁瑣,或者恰好是自己的弱項,就會產生一種懈怠情緒,這叫「選擇性懶惰」。人力資源專家建議:有些工作是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長揚長避短的,但有些是根本不可能挑選,一個人的弱項恰恰是要完成任務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

可以原諒,但不能搶風頭

從厚黑學方面考慮,有職場老手認為搶了上司風頭,在上司心裡肯定是個「致命錯」!供職於廣州某大型私人企業近20年的老張就深明此理。

企業內部結構複雜,關係錯綜複雜,在老張眼中是一個典型的講究「公司政治」的地方。有一年,公司從外資企業引進人才,職場新銳小陸成為他的拍檔。總經理屢次公開表態支持,讓小陸感覺到熱血沸騰,努力把他在外企中所操作的那套成熟的運營模式搬到了現在的公司,取得過一些成績,也造成過不少失誤。但對於一些由於他一意孤行而造成的失誤,公司不少人都有怨言,只有總經理對小陸抱以信任及鼓勵的態度。在適應了企業的工作風格之後,策略修改漸入佳境,令公司在市場上成績喜人。在盛大的慶賀晚宴上,小陸喝了很多酒,酒酣耳熱之時,當著很多人的面說:「看到了吧?公司沒有我是不行的,要是我升職了肯定可以幹出更大的成績!」有成績又是總經理力捧的紅人,自然許多人上前諂媚一翻。不過,總經理的臉當時就黑了。三個月後,總經理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小陸「體面」地離開了公司。

老張覺得,上司容許你在一定空間中犯錯,叫做寬容,而你要是張揚起來,好大喜功、功高蓋主的情緒弄得路人皆知,無疑是觸動了上司這一條「無形的底線」。不少職業新銳都跟小陸一樣,認為自己來企業是搞市場或搞管理,絕對不是來搞政治,可惜這種想法往往會變成一種職業理想主義。雖然許多職業經理人都深惡公司政治,但是作為一種公司的附屬物,你可以厭惡、蔑視它,但是你無法迴避它。

後話

學會「正確地犯錯」

人沒有不犯錯的,聰明的員工要知道如何「適當地」犯錯。犯錯並不可怕,關鍵在於犯錯後的態度及應對之道。若能意識到自己在工作上的某些行為、態度或觀念有瑕疵,就要勇於面對和修正,因為上司要的不是從不犯錯的員工,而是具有反省精神、知過能改、願意不斷提升自己的人。在下面這些情況下,犯錯是可以被容許的:

你能面對自己的毛病與錯誤;

你願意修正自己不良的行為、態度或觀念;

你願意負起責任,而不會試圖責怪他人;

你不會找藉口去搪塞,不會在老闆面前隱瞞你的錯誤;

你會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不會重複相同的錯誤。


推薦閱讀:

孩子犯錯「七不責」——作為家長的你,知道嗎?
妹紙,還是讓我來懲罰犯錯的她吧!
孩子犯錯了,到底該不該懲罰?
孩子犯錯到底該不該打
容易犯錯還賺不到錢 上班族投資理財最忌諱這些事

TAG:職場 | 犯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