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講座

彭國球: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下午好。我來自解放軍總醫院304醫院,今天和大家一起溝通交流一個話題,就是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做一個快樂的自己。

  大家都非常忙碌,我們在忙什麼?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在努力工作。作為一個人來講,人生一世,可以說歷史的長河,歲月悠悠。人生一世,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我們在追求一些什麼東西呢?對於您自己來說,您覺得最想要的是什麼?前面羅列的事業、友誼、自由、能力、快樂、金錢、愛情、親情、權力、成功,都是我們從小就夢寐以求的。我們在座的很多同志已經獲得很多很多,甚至是全部都獲得了,可以說事業、愛情雙豐收。

  那我們很關注的還是什麼?健康。說健康是1,其他是0,沒有1,0再多也沒用,這是很熟悉的。我五年前在北京的講座,就提這句話。健康,說到健康也好,快樂也好,成功也好,其實歸結到一點是人生的幸福。幸福從哪裡來?幸福靠自己創造,靠我們每個人去追求。要健康、要幸福,什麼是健康?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一些專家、學者的答案。

  什麼是健康?健康三個部分。第一是軀體的健康。第二是心理的健康。第三是良好的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三個部分。健康是什麼呢?健康是一個人軀體、精神和社會和諧相處得一種完美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肆虐。軀體健康、精神健康,道德健康。這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了。

  健康是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資源,它就像空氣、陽光、水一樣,每個人、每一天都離不開它,都少不了它。如果缺少了它,我們生活就是不完美的,甚至是痛苦的。所以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資源,健康不僅僅是我們生活的目標,是我們的目的,它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就像我們的財產、我們的金錢、我們的知識結構一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種生活資源。

  我想提供給大家這樣一個建議。我們看一看,人的健康哪些方面對我們的影響最大?科學家歸納出來說生物的因素佔15%,環境的因素佔17%,其中社會環境10%,自然環境7%,醫療衛生服務佔8%,行為生活方式佔到了60%。所以健康的主要貢獻部分在於個人的生活行為方式。在生活行為方式裡面,13%是我們的膳食結構,30%是心理,剩下的是17%,最大頭的是什麼?是心理。心理佔到了30%這樣的一個份額。

  健康是生活的資源,健康是我們人生幸福的基礎。身體是事業的本錢,健康是幸福的基礎,好的心情就是人生的幸福。我們人生,一生一世,假如天天都有好的心情,我們能說他不快樂不幸福嗎?所以人從小到大有不同的時期,在每一個時期人生的目標、任務可能不完全一樣,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無論是嬰兒、少兒、青年、成人還是老人,我們都追求的是快樂的心情。情緒伴隨我們人的每一天,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無窮的情緒狀態之中。我們自己非常關注我們周圍的環境衛生、家庭的布置,但是我們是否每天都關注自己的情緒,大家會關注嗎?如果我們周圍的環境亂了差了髒了,我們會去清掃,我們會有很多的制度,比如說每天一小掃、每周一真掃、每個月來個大掃除,單位是這樣,很多家庭也是這樣的。但是我們情緒上產生的垃圾,產生一些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我們是否及時地把它清除掉了呢?

  什麼是情緒?我們怎麼去理解?情緒從教科書上講就是人對他人和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的體驗。這種體驗是個人對外界事物和他人言語行為的一種體驗,就構成了我們自己的情緒。所以每個人的情緒可以有多種多樣,人與人之間的情緒也可以千差萬別,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驚恐愛惡,都是我們具體情緒的表現。每個人、每一天一定是生活在一種情緒狀態之中,情緒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就像空氣對我們人的影響一樣,我們走到哪裡很快能感覺到我們的空氣好不好,有沒有空氣的污染,我們的情緒自己似乎感覺到了。其實情緒影響我們,就像空氣影響人的健康一樣的,只是我們人對自身的情緒感覺、感受沒有像我們對空氣感覺、感受那麼敏感、那麼快捷。或者我們意識到了,但是我們沒有反映出來。所以情緒的保健是維護人的心理健康方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看看這是一些不同的表情,我們在迎奧運講的一句話叫微笑的北京,我們尋找對微笑的北京面孔。這些就是人的表情,各種各樣的表情。因為人的情緒千差萬別,也因為人的情緒難以琢磨,所以最高級的計算機可以模擬人腦的思維邏輯、判斷,可以和人下象棋,甚至還勝過人類的智力,但是沒有一種計算機能模擬人的情緒表情出來。每一個機器人都做到像趙本山那樣去演小品,像宋丹丹那樣去把各種各樣肢體語言的動作表現出來。

  情緒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正向的情緒,或者叫積極的情緒;一類是負向的情緒,或者消極的情緒。正向的情緒比如說快樂、喜悅、驚喜、愛這些。負向的憤怒、悲傷、恐懼、怨恨、羞恥等等。這些情緒大體分為兩大類。我們經常會問好,一般寫信什麼前面某某某,後面就您好,一定是給一個問候語,打電話也是喂您好,為什麼?就是我們人對情緒的這種感知還是非常靈敏的,我們也非常在意別人對我們的這種情緒的表達。我們細細分,人的情緒一方面是心情,第二方面是心境,第三方面是心態,第四方面是激情。北京奧運火炬的傳遞有一個主題歌叫什麼?傳遞夢想,點燃激情。

  這些情緒、情感、感情,我們細細品位一下,多多少少有些差別的。我們說最多的是一個人的心態,一個人的心境,這個是相對比較長一段時間的一種情況狀態,它比較穩定、相對固定的,不太容易受外界的一些細小事物的影響。但是心情就不一樣了,受一個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會影響我們的這種情緒狀態。

  我們在這裡說情緒、情感、感謝,細細來說有些差別。我們點幾個說,比如說期待,一定是我們沒有滿足的東西,我們才期待。我們非常希望發生的那些我們才期待。我們說2008年8月8號,我們最期待的是什麼?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期望有一個好的天氣,這樣開幕式才會更加圓滿,這是大家企盼的。比如說信賴,國際奧委會把2008年29屆奧林匹克運動員放在北京來舉辦,能讓所有的奧委會官員、讓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員都非常地放心,那是什麼?那是對中國政府、對北京市的一種信賴。一定是可以放心的事情才稱之為信賴。快樂呢?快樂一定是我們感官上獲得了一定滿足,我們就叫快樂。我們去郊區踏青,看到青山、綠水非常美麗的景色,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我們視野所到的一種滿足感,我們就會覺得非常地快樂。如果我們看到的不是這樣的青山、綠水,而是非常糟糕的一種環境,我們能快樂嗎?是垃圾滿天飛,是黃沙飄,我們就快樂不起來。每一種情緒相對應的就是一種情境。這裡說快樂再理解一下,期待,而且發生了,我們非常快樂、非常滿足。期待但沒有發生,我們就非常地難過,我們希望交通順暢一點,希望路途順暢一點,結果到處堵車,就會有點不舒服不高興,就是這個意思。人的情緒有四種基本的情緒。所謂基本情緒就是人生下來就具備的情緒,換句話說一個新生兒生下來幾天以後,到一個月左右他就具備這四種情緒,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傷。人類有四種基本情緒,那麼後天學習取得的一些情緒,就是由這四種基本情緒交織在一起。按照不同的比例交織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一種複雜的複合情緒。複合情況又非常非常地多,但是我們要認識了解人的基本情況。快樂,這個當過母親一定非常清楚,或者一定會記憶猶新,當你的小寶貝剛剛生下來幾天以後,見到你的面孔的時候,他就會露出微笑,見到他的父親的飼料,他就會露出微笑,他吃飽了喝足了睡香了的時候他就會有這種快樂表現出來。如果他沒有吃飽,或者說襁褓濕了髒了,他就會表現出來的一種悲傷、恐懼或者不愉快的情緒。

  因為情緒是人類最複雜的一種感情表達,所以在世界上所有的語言裡面,表達情緒的形容詞是最多最多的。我們這裡看到的是,比如說每一類把它逐級區分,可以羅列很多很多出來。因為說到情緒,我們就講一講情商。

  情商這個詞在上個世紀80年代引入到國內,在新世紀以後,非常強調我們說中小學生要加強素質教育,提高綜合素質。綜合素質是什麼?說到底綜合素質就是除了智力以外的情緒素質。情商,就是情緒商數。那麼情商它包括的是五個方面。第一方面是認識自己的情緒。  第二方面是認識他人的情緒。第三方面是調節自己的情緒。第四個方面就是影響他人的情緒。第五個方面是自我激勵、自我成長。

  這就是情商的五大要素,這五大要素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的。比如說認識自己的情緒,有時候自己的情緒在一種什麼狀況下,我們清楚嗎?有時候是不太清楚的,不知道什麼原因,莫名其妙就不高興了就發火了,就在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感情用事了,那要提高情商,要加強情緒的管理。情緒管理的基礎是什麼?第一是了解情緒。第二是識別情緒。第三是要表達情況。所謂了解自己、了解你周圍的人是一種什麼樣情緒狀態,識別這種情緒,同時你有什麼情緒合理地表達出來,要做到這些,就要學習表達情緒,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還有通情達理的訓練。

  前面說的情緒會影響一個人,很重要的,有時候人生的幸福就是因為短時的一種情緒狀態所左右了。有兩個案例,2003年在北京百盛購物中心有個賣體育獎券的點,一天一個法律博士生去買獎券,前面排的有十來個人,跟他同時到達的還有另外一個人,就為了誰先誰後兩個人就爭執起來了,後來就打起來了,這個律師把那一個人給打死了。去年判了刑。還有去年一件事,在丰台區那邊,有一個人到一家小店去買一包煙,就是為了買那一包煙,不知是因為價格的問題,還是煙的質量問題,顧客和這個店主就吵起來了,打起來了,最後顧客就把這個店主給殺了。這是去年6月份的事。是什麼?就是短時間的一種激情一種情緒。我們說激情犯罪,有些事誰也沒有想到。他去買獎券他去買這包煙,他沒有會想到出現這麼一種意外的情況,那麼在一種激情狀況下,他就完全失去了控制,或者完全失去了理智。第一個人是學法律的,他是個博士,30多歲了,你說他沒有知識嗎?你說他沒有文化嗎?你說他不懂法律嗎?不是的。而是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一種特殊環境下做出了一種讓他悔恨終生的事情。所以我們說合理了解、識別、表達都很重要。我們說識別僅僅是識別自己的情緒,要識別別人的情緒,當你和別人出現矛盾、衝突的時候,如果你發現別人已經失去了理智,你要做的是什麼?你要很清醒地告訴自己,他現在已經是種非理性狀況,你跟他說任何事情,再僵持下去沒有任何好處。因為他已經失去了理智,可能就是個瘋子了,那有什麼用?出了任何結果,都只能說是對雙方毫無好處,事物只會朝著壞著方向發展。

  心理學家上個世紀研究一個結果,說人的成功20%是靠人的智商,80%靠人的情商,靠人的這種情緒商數。換句話講,我們在生活中也看到很多人的智力因素可能不是很高,情商可能很高的情況下,在社會上往往幹什麼事情都屢屢失敗。還有一些人智商很高,學習能力很強,接受能力很快,處理一些問題應該說很有能力,但是他的情商不是很高,跟領導、同事上下左右關係都搞得不是很好,大家對他都不太感冒,這種人有點懷才不遇的感覺,自己覺得很了不起、自以為是,可是周圍人對他都不太待見。還有一些人就是智商可能是一般,但是他情商很好,群眾關係很好,上下級關係很好,人緣很好,幹什麼事都像有神仙伴著一樣的,幹什麼事都能成功。但願更多的人,或者說我們期待的人是情商又高智商又高,無論幹什麼,無論在哪個行業,都能出類拔萃,都能是一個行業的佼佼者。我們說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提高我們的智力,第二方面要提高我們的情商。在中國,在當今,尤其是獨生子女這一代,這種人與人的合作協作關係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說情緒管理,所有人的思想、行為都有一個物質基礎,來自哪裡?一定是我們頭腦里有這麼一個機構,有這麼一個器官來左右我們的情緒,來表達我們的情緒。這是一個大腦標本的照片,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大腦裡面就是這麼一個結構,這是大腦皮層有很多溝溝壑壑的地方,這是大腦皮層,下來有小腦,有腦髓,下面是脊髓,我們腦海裡面有很多這種區域會左右我們的情緒。我們再看看,大體來說分為左半腦和右半腦,中間有一道線,這道線就像核桃一樣,基本左右是分開的。但在中間又有一個並解體,把左右兩邊連接起來,這就是我們人正常的腦的結構。一般來說,左腦管的是語言、邏輯、計算、記憶這些功能,所以左腦發達的人,邏輯能力很強,計算能力很強,邏輯推理、計算能力很強,這些人適合做科學家。右腦發達的人是感覺東西很靈敏,比如說聲音的感覺,語言的感覺,形象顏色、藝術形象這些感覺。所以右腦發達的人,合適從事文藝、從事藝術、音樂這一類的職業。當然最好的是左右腦都發達。這幾年你看,在青少年教育里叫開發右腦功能,因為我們以前對右腦的功能大家的認識不是很夠,不是很足。我們更多的是通過文字來學習、看書,全是文字的東西。包括小孩教育裡面也是,動手的東西差一些,觀感的東西接受的少一些,左腦和右腦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很多感覺到的東西,有時候沒法用語言形容出來。一些好的也是這樣的,一些不好的也是這樣的。比如說你看到一個很好的文藝節目,感覺非常好,可是你怎麼用語言來描述給別人?很難描述出來,有時候,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美好的景點,有時候也很難描述出來,你說不清。但是你的印象很深刻,這個印象很深刻,就是這些形象的記憶,聲音的、圖象的、顏色的記憶都在右腦裡面,右腦和左腦溝通不夠。缺少這種溝通的時候,這種沒有用語言描述出來的時候,這個印象就比較內在,不能用語言描述出來,我們有時候人痛苦就痛苦在這裡。

  有一些東西是我們自己感受到了,但是我們沒法表達出來,為什麼?我們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一種感觸。無論是美好的,還是不好的,都是一種感觸。像汶川的地震,一場地震那麼突如其來,讓大家沒有絲毫的思想準備,就在那種情境下,幾秒鐘、十幾秒鐘有出現了那麼一個情景,最後從地震中走出來的災民,你問他,什麼是地震,你是哪裡痛苦,他有時候沒話說出來。為什麼?因為那種恐怖的場景,那種聲音的、光線的、飛塵的這些東西,全是他感官里感受到的東西,他很難用語言描述出來。當這種感官感受到了,他沒法用語描述出來的時候,人是很痛苦的、是很難受的。所以在心理疏導的時候,一定是要讓他慢慢回憶,把它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描述出來就等於能夠發泄出來,就沒有壓抑了。

  我們說情緒管理的時候,我們要充分利用右腦的功能,讓右腦去接受,去感知更多美好的東西,但是我們往往生活中有時候把它忘了。比如說單位有時候組織爬香山,開著車就去了,去了就爬上去,上去完了就下來了,下來開車就回來了,這個過程做了,但是我們沒有充分地去感知香山的美,沒有感知一路的風光,在右腦里留下的印象比較少。這樣實際上就沒有完全達到集體活動應有的收穫。到目前為止。我們人對宇宙、對地球外的星球了解得比較都多,對地球上的生物了解得也還是比較多的,唯獨對我們人腦,對我們自己了解非常非常少。我們人看到一個東西,眼睛看到一個東西,接受一個信息,就會一個神經介質傳導,傳導到大腦,到視覺的皮層,皮層下面到一個信任核,有這麼一個反饋的迴路。那麼迴路很快就會形成人的一種表情,很快就認定這個表情出來了。我們不同的大腦皮層,主管不同的情緒。所以生物科學家發現人腦裡面有一種快樂真區,這種快樂真區興奮就會變成快樂。同時又有痛苦真區,痛苦真區一興奮人就變得痛苦,這就是一個生物學的基礎。

  我們在座肯定都照過很多相。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完完全全正面地照,你會怎麼照?你們回去看看你們的照片,看看你們家人的照片,60%—70%的都是這個姿勢,左半邊對著照。右半邊對著照相機少一些,一般是左邊的多,為什麼?您當時考慮了嗎?沒有考慮,你就自覺不自覺左半邊對著照相機的,為什麼?潛意識。如果是兩個人在照相可能會有意識的,他往這邊站點,我往這邊站點,我們兩個這樣斜著。如果你是一個人照,或者沒有特別暗示你、指示你的話,你不自覺就是這樣的。反過來說,畫一般都是有模特的,人家研究分析歐洲的名畫,67%左右都是左半面面對的是觀眾,或者是模特的左半臉面對的是畫家。畫是這樣的,照片也是這樣,你回去看看你們家裡的照片,一定是這樣的,說明什麼?說明人的有些動作、有一些面是不受我們意識層所控制,或者我們沒有意識到為什麼。就是我剛才說的,右腦主管的是情緒、表情這方面的東西。右腦管著的是左半邊的面部表情,如果你回去拿個鏡子照的話,你左半邊的臉要比右半邊要漂亮一些,要好看一些。左半邊的表情要豐富一些,不信你回去試試看,一定是這樣的。如果一張照片,把兩個左半邊的面部合成一張照片,比把右半邊的合成一張照片要漂亮,要好看。左撇子一般是右腦發達一些,很多名人都是左撇子。

  這裡就說到因為人有一部分是在我們意識層面的,有一部分是不在我們意識層面的,這種思想也好,情感也好,就是我們意識的東西,有些我們感受到,有些我們感受不到。感受不到的很多東西,就是我們儲存在右腦的東西,如果它沒有用語言描述出來的時候,就是感受不到的東西,很多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們感受到的只是我們整個意識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是潛意識的,潛意識的就像水裡的冰塊一樣的,存的是最多的。

  究竟什麼東西來左右我們的情緒?這是美國的心理學家艾麗斯(音同)提出了一個ABC理論,是什麼意思?就是人的情緒或行為反映是C的話,有個事件A,而中間一定是有個對事件看法B,不是A導致了C,而一定是中間有個觀念。這個B是什麼呢?就是人的觀念,這種觀念才會影響人的情緒。我們看是不是這樣的,三個環節,事件、觀念、情緒,一定是這樣的環節。

  我們看下面的事例。如果給你50萬你快樂嗎?快樂。假如給你50萬,沒有任何條件的話,你們會快樂。如果給你一定的情境你未必就快樂了。給你50萬,首先第一點肯定不叫你付出什麼東西,不叫你失去什麼東西,只是說你得到的是多還是少的問題,就像發獎金一樣的,如果在單位發獎金每個人都發一千塊錢,大家都拿一千塊錢,大家一樣的快樂,是不是這樣的嗎?也不是這樣的。我們說給你50萬,快不快樂?就說你身邊發生的事情。賣體育獎券很多年了,很多人都買兩塊錢、十塊錢的體育獎券,就掙了500萬、1000萬、2000萬,還有中一個億的,很多的。昌平那裡有個小夥子,安徽的,去年年底買了兩塊錢獎券,掙了500萬,結果他在老家。等他回來的時候,錯過對獎時期了,後來他打了一場官司,最後也沒勝訴。你單位辦公室有四個人買獎券,每天派一個人去,今天張三去,明天李四去,後天王五,大後天趙六去,輪著去買,買了一個月沒中獎,買了兩個月還沒中獎,買了三個月,張三就說算了吧,這個獎券也不是人人能掙的,所以中獎還得有福氣,有財運,別買算了,算了。李四就說還是買吧,咱們再堅持堅持吧,反正花錢也不多。王五說你們買就買,不買也行,反正我無所謂,其中就人堅持,有人就說算了,但是最後還是堅持買了一段時間。結果張三不買了,李四就堅持,他就去買。果不其然,有一天李四買了,就中了五百萬。他就想,張三也不想買了,王五、趙六當時也不太想買了,就是我堅持著要買,中獎了說明他們也貢獻也不大,所以他們可能財運也差一點,還是我買的中了獎,這麼吧,一個人給他50萬算了,剩下我自己拿走。500萬,去100萬的稅,還有400萬,一人給50萬,去掉150萬,他自己拿250萬。如果您是張三,如果你是王五,因為李四就拿了250萬,給了你50萬,你高興還是不高興?高興。有這個心態就好了。

  前一段時間還有一個打官司的,有個小夥子他們的一個工頭老叫他去買,每次都叫他買,他自己不掏錢,就幫他去買,但是就說我真的中了獎,我就給你50萬,說好了給他50萬,結果買了一次就真中了500萬,連50萬也不給他了,結果這個人跑了,後來沒找著。這就說明什麼問題?有時候左右我們的東西,剛才大家心態很好,給50萬就行了。我看有這種心態我覺得你一定是幸福快樂的,無論你今後碰到的是什麼。但是往往有一些人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很多的幸福和快樂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滿足,而是我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我們不快樂、不幸福。

  情緒是來源於個體的想法、態度和價值,至於什麼東西引起情緒,其實並不重要。換句話講,同樣一件事情可以使得一些人快樂,可以使得另外一些人難受。看球賽,一方是甲方球賽的球迷,一方乙隊球迷,勝負出來了,有人高興,有人不高興,這是很典型的。比如說天氣,今天颳風,還是下雨,下大雨了,下大雨有的人高興,有人就不高興,有的人就喜歡有的人就不喜歡,為什麼?他的想法不一樣,他的期待值不一樣,所以他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樣了。比如說這樣一個事情,單位的兩個同事一起上街、逛街,迎面碰到他們的領導,領導就走過去了,沒有跟他們打招呼,這個事情就過去了。過去以後這兩個人中間,一個人就想領導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我們,即使看到了也沒理我們,所以也沒有什麼特殊原因,就無所謂的。另外一個人就想,不會是我昨天開會的時候,給領導提了意見,是不是他不高興了,看到我也打招呼了,故意不理我了,說不定明天上班的時候還要故意給我穿小鞋。同樣一個事情,兩個人就可能產生兩種想法。為什麼會有兩種想法?就是觀念不一樣,他的期待值不一樣。

  我們怎麼說管理情緒,我們怎麼要控制?就是理性的思考,有這麼幾個原則。第一個就是一定是以事實為基礎的,有些事情影響我們情緒,不是事實在影響我們情緒。第二個有利於生活。第三個是快速達到目標。第四個你這種情緒是否有利於保持良好的人跡關係,減少衝突的發生,是否能夠防止情緒困擾,這是我們應對事情思考的一個準則。

  正常情緒有三大特點,第一事出有因,第二是表現恰當,第三是適可而止。如果我在馬路上丟了一塊錢,我為此傷心痛苦,去尋找了一整天,你說我傻不傻?那就說我事出有因,我丟了錢肯定不高興。但是表現不恰當,因為我才丟一塊錢,對於現在城市人來講一塊錢,這個財富占的比例非常非常小的。適可而止,如果丟了一塊錢,有時候是丟個鋼嘣,我彎腰去揀,它結果跑得很遠,掉到草叢裡去了,找不到了,找找就算了,不會傷心痛苦找一整天。如果傷心痛苦找一整天,表現也不恰當,也不是適可而止了。這就不是正常的情緒了。

  所以我們說,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不太好,不能控制的話,就要記情緒日記。你把一天不同的時間段這種情緒狀態記錄下來,記錄一段時間以後,你就可以做一個情緒的曲線。通過這個曲線你就會了解這段時間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緒狀態,是哪些原因使得你的情緒不好,你就要做一些思考,做一些思考。亞里士多德說任何人都會發火,都可能發火,這不難,難的是什麼?是為了正當的目的,適宜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適時適度地發展,這就不容易了。所以人可能會不高興,可能會生氣,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我們是為了什麼而生氣,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適時、適度這就非常重要了。

  有這麼一個蘇東坡的故事。蘇東坡是歷史上的一位文人,也是一位官人,他在江北瓜州當過地方行政長官。在瓜州的對面是江南岸,有個金山寺,有個成語典故就在出自那裡,叫水漫金山。金山寺里有一位叫佛印禪師,佛印禪師喜歡喝酒,跟蘇東坡是好朋友,經常有一些交往,一起喝酒品茶談詩。有一天蘇東坡自己一個人獨自喝酒喝茶的時候,就寫了一首詩。他寫了一首詩,感覺非常好,他就想把這首詩和佛印禪師一起分享。寫的是什麼呢?他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他覺得挺有禪意,就叫他的書童送到江南岸去了。那個佛印禪師看了以後就提筆在上面寫了兩個字,寫完以後就叫書童回去了。蘇東坡一看到這首詩上面寫的兩個字,一下子臉色就不好看了,心裡就生氣了,覺得不對了,我跟他這麼多年的交情,這麼好的朋友,這詩即使他認為寫得不好,他也應該罵我,怎麼能這樣呢?我得去找他評評理,所以蘇東坡就到江南岸了。他剛剛上岸的時候,佛印禪師就在江邊等著他了,等著他說我知道你要來了,你怎麼這樣呢?我寫得不好,也可以指正,您為什麼罵我呢?我罵你什麼了?你上面寫的兩個字,寫了兩個什麼字?佛印禪師寫的是放屁。蘇東坡說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佛印禪師說,你說「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我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蘇東坡聽他一說這個話,這下明白了,上當了。說明什麼呢?說明有時候人的一種情緒確實需要一種修鍊。蘇東坡那樣的文人,那樣的官人,有時候在自己在洋洋得意的時候,禪師寫了兩個字就讓他上當了。

  那麼情緒的調節一定是情境的選擇,情境的修正,均勻的分配,認知的改變,反映的調整。比如說我們開奧運會,要營造一個喜慶、祥和、平安的一個大的社會環境,所以我們要有十萬的大會志願者,40萬的城市志願者,還有40萬社會志願者,這麼多人來營造一個好的會務環境。在這些環節上進行一些工作,達到一個全中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對北京奧運會的期待,一是人類的支持和環境,第二是人類的欣賞,第三是衷心的祝願。達到這些就是要通過情境的選擇,情境修正,均勻的分配。所謂均勻分配,比如說我們媒體的報道,我們就要掌握一定的度。

  情緒的五大規律,第一個由於任何一種情緒,你只要不給它增加新的刺激和干預,經過一個過程,它就會自然地衰減。任何一種情緒造成它的刺激原因反反覆複發生的時候,人對它可能就適應,情緒也就隨之消退。比如是我們辦公樓周圍要修馬路,修馬路有很多噪音,剛開始有噪音的時候,我們的人情緒是很急躁的,是難受的。幹了一段時間,每天都在打磚,基本在那個時間噪音的強度、頻率、響度都差不多,慢慢就適應了,好像就無所謂了。人的情緒狀況是這樣的。  第三個方面就是任何一種情緒經過宣洩可以衰減,一些高興的情緒或者不高興的情緒一定要有宣洩的機會。像球賽完了很多,國外就經常要遊行,要慶賀,他們一定要宣洩,高興的情緒宣洩,不高興的情緒也讓它宣洩。宣洩完了,大家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如果不宣洩,一方球勝了,一方球敗了,一方球員在壓抑,另一方球員也在壓抑,這種情緒就很難,可能第二天工作就會受到情緒的困擾。第四個,有些情緒比如說對愛的渴望,你只要滿足了,它就會衰減。所以有些人的這種需求,當他得到滿足,這種情緒慢慢就消減了。第五個就是有些情緒,如果你硬加干涉,不斷添加新的刺激,它可能會越來越強烈。

  常記住生活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是為什麼生活的,為什麼而工作的。有這麼一個故事,是唐朝的時候,有一位禪師喜歡蘭花,他種了好多蘭花。有一次他就要外出去講學,他就把這些蘭花交給他的徒弟照看。徒弟知道他師傅很愛蘭花,所以精心養著。不巧的是有一天,夜裡瓢潑大雨,狂風大作,結果那天晚上正好徒弟沒有把蘭花從外面拿到室內來,就放在外面了。第二天一起來,徒弟想糟了,昨天的蘭花沒收到房子里來,他一去看,花架也倒了,花盆也碎了,蘭花也死了,就想著麻煩了,師傅回來等著受罰吧。過了些天,師傅回來,他膽戰心驚的,把這個經過跟師傅講了。師傅聽完以後說了一句話,說的什麼呢?說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來種蘭花的。過了一會兒,徒弟就明白了,師傅就是師傅。

  實際上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當初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當初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結婚的,當初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要孩子的,是不是?我們很多事情,是什麼呀?我們一定要見到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目的是什麼。當然影響人情緒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第一還是身體。那麼個人身體不舒服,馬上情緒就不好。感冒了,發燒了,拉肚子了,我們情緒肯定會受到影響的。第二就是家庭成員內部之間,夫妻、子女、婆媳之間的關係。這些家庭成員關係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第三就是周圍的人際關係。一個單位的,左鄰右舍的,一個小區的,這些人際關係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第四是我們的環境。這些環境既有資源環境,也有人文的、社會的環境。第五就是整個社會。小到社區,大到城市,大到國家,大到全世界,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這些因素影響我們的情緒。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什麼時代,改革開放三十年,可以說,改革開放是不斷在深化,利益結構也在不斷調整,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利益要求也是多元的,選擇性、自主性、差異性越來越大了,人在職場感覺壓力大。就像剛才說的,我們要開奧運會了,我們基層的這些幹部壓力大,肩上的責任重大,明顯感覺壓力大,節奏快了,這就是客觀的、現實的。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匆匆忙忙,怎麼辦?你看,壓力大,緊張,痛苦,疲憊。還有不平衡,有的人非常富有,有的人還比較平靜,有的人升遷很快,有的人還在原地踏步,社會的利益結構在不斷調整,那就會使得人的心理容易失去平衡。這有一個調查,調查的是415位北京白領,壓力比較大的佔到總人數的41.1%,工作壓力比較小的只有20%,是兩倍。同時也調查顯示,現在職場的人,比20年前職場的人壓力大了5倍。既有來自個人的,也有來自家庭的,更有來自單位工作方面的。那麼還有一項調查就是,國內80%的人感覺到自己的壓力已經很大,或者極大了,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覺得這個壓力已經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了。現在多數的調查結果都顯示,有一半的人是在亞健康狀態,所以經常感覺累。怎麼累?心累,人際關係累。那麼壓力來源,第一位的是來自於工作上的壓力,佔到48.9%。第二位來自情感的,個人情感方面的壓力,佔到25.3%。第三位來自於生活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壓力佔到22.7%。所以大家都是從早忙到晚,從春忙到冬,一年四季都在忙。

  那沒有壓力不行,壓力會使人成長進步,壓力是人發展的一種需求,沒有壓力也就缺少動力。所以正常人,不同的時機有不同的壓力。  壓力無處不在,不可避免,也是必須的。沒有壓力,大豆花生就不會變成晶瑩剔透的油脂;沒有壓力,碳元素就不會變成閃閃發光的鑽石。人生也是這樣的,你承受的壓力越大,可能得到的東西就越多。碳和鑽石是一個化學元素,是因為壓力不一樣,最後化學結構發生變化,一個是價值連城的,一個是很平庸的物品。所以大家感覺壓力很大,日常生活經常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壓力。同時因為世界變得很快,因為人們的價值觀念多元化,社會現象也顯得更加多元化。所以很多事情會使得人們很困惑,這種困惑來自方方面面的困惑,有時候就說不是世界變得快,而是我看得不明白。他說不是我看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得太快。越看越糊塗,好象不可想像一樣。我們不太好理解。我們再看看這個圖形,大家看一看。我們看到變了,不一樣是吧?是它變了是你變了?你肯定沒變是吧,是我們觀察的角度變了,方向變了,我們得到的印象就變了。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就會得到不同的印象、不同的結果。所以有些事情,一個單位的事情,站在領導角度看,站在群眾角度看,可能印象就不一樣。站在這個部門去看,站在那個部門看,可能也不一樣,為什麼?事情沒有變,是我們觀察問題的角度、視點變了。所以現在社會提倡的是什麼,是多試點、多角度去看問題,叫換位思考,很重要的。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定要有換位思考,當妻子的、當丈夫的,也要有換位思考。只有換位思考,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更全面地了解對方的感受,才能去理解。

  這是一副畫,大家看到的好象是街面上有一個障礙物,有人把這個磚起出來了,在另外一個地方。實際上是沒有,這裡也沒有,磚也沒有起掉,這裡也沒有堆磚,就是平的,不過畫家把它畫出來的,畫成這樣,造成一種錯覺。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錯覺。我們說潛意識的心理襯托,有時候我們感受到,有時候我們感受不到,但這種心理襯托一定是存在的。心理襯托的存在,影響到我們神經系統的功能,最後影響我們一些器官,就會形成病變。這就是心理疾病產生的基礎。

  那社會心理的刺激,引起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功能的變化,導致疾病的發生。生活中的瑣事,會引起一些亞健康。重大的事件,比如說汶川的地震,比如說南方的病災,這種大的災害、社會重大的事件出現很多心理危機,也可以引起新生的疾病。那有一個綜合評價的模式,說再過12年,第一位疾病負擔最大的是什麼?是精神障礙和自殺。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好象大家也不太好理解,就是心理的問題。再過十來年,會成為社會的主要問題。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人有心理疾病,很多人有心理問題,非常不高興,非常痛苦,非常難受,甚至影響到一個家庭、一個單位的和諧,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這次北京的一個青年把上海的警察給殺了這個事,他是不是有心理問題?如果我們單純從一般的常理去推測,這個事情是沒法理解的,不太好理解。儘管在這之前反覆交涉,最後出現這種極端的反社會、反人類的行為,那他肯定存在這些心理的問題,至少在他內心有炎症的心理衝突,而這些衝突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最後就變成這種應該說是震驚中外的慘案。

  很多人不開心,為什麼不開心?不開心不是他需要的沒得到,而是他想要的沒得到,不是他應有的沒得到,而是他想有的沒得到,所以才不開心。很多人焦慮,焦慮不僅僅來自於工作的壓力,焦慮是主觀的感受、主觀的焦慮、軀體的焦慮,有很多。還有抑鬱,大家比較熟悉的就說林黛玉。林黛玉抑鬱葬花死的,陳曉旭因為演了林黛玉,最後也鬱鬱寡歡活了那麼多年,最後得了乳腺癌,也死了。還有很多名人,大家知道抑鬱是一種病,這種病可以引起很嚴重的後果。它不亞於腫瘤。抑鬱簡單說就是無興趣,對什麼都沒興趣,沒有希望,沒有幫助感,沒動力。最後就不想活了,這種人不少的。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治好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如果不好好治療,最後就像三毛那樣的,就像海明威那樣,遲早要走上自殺的道路。還有一個是軀體行為障礙,很多長時間的心理壓力、長時間的不愉快,最後長時間類型矛盾的衝突,就會導致身體各種各樣的疾病。

  這個疾病到醫院查又查不出來,沒發現什麼問題。我這裡有幾個問題,大家看看對不對。心理疾病不治也可以好,對不對?有了心理疾病,很丟人,不敢去看醫生。我性格很開朗,信心大作,不會得心理疾病。心理疾病自己想開點就好了,用不著看醫生,更不需要藥物治療對不對?心理治療就是聊天,找朋友聊一聊也一樣,沒必要找心理大夫。對不對?西藥有毒副作用,不能用,西藥一吃就離不開了,會上癮,不能吃,對不對?吃藥要憑自己的感受,不能全信醫生的,沒有癥狀就不要吃藥了。對不對?花錢去吃藥,不值得。心理疾病在我們國家也就是這十幾年才比較受重視,近幾年才比較關注,我們認識科普還不夠,大家對他了解的還不多,所以出現很多的悲劇。本來可以治好的,本來早可以治療的。許多心理疾病的發作是難以預防的,但是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是有效的。

  生活就像打撲克,你拿到手裡的牌,是定了的,怎麼打牌,怎麼取牌,這是你自己意志決定的。所以美國心理學會就提出要保持心理平衡,提了十條要求。這十條做起來很容易,也是我們大家很熟悉的,但是要堅持起來就很難。我把它歸納了一下,就三句話,大家就記住了。第一句話,助人有樂。如果你不高興,你就去幫助別人,你一定會帶來快樂。第二句話,知足才樂。有人說知足常樂,你知足了,你就會看到快樂,只有你知足,才會感覺快樂。第三句話是自尋快樂。快樂是內心的一種感受、一種體驗。要自己去尋找,你才會找到快樂。快樂不是別人送給你的,一定是自己找來的。

  我們的儒家思想也說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勤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像比爾?蓋茨那樣,富達了,一定是兼濟天下,把580個億全部捐出來,這就是達則兼濟天下。佛家講普渡眾生,慈悲友善,死後善,積善承德,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有人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很多機會讓我們去做大事,但是我們可以用大愛去做小事。所以凡事退一步,待人寬一寸,我們才會快樂,我們就會快樂,我們就有快樂。有這麼幾句話,大家聽一聽。生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我們內心寧靜,那就能更好地學習。所以一個單位、一個家庭,一定是要構建和諧的文化、和諧的家庭文化、和諧的單位文化。所以我們提倡構建和諧社會。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裡面有幾句話,我跟大家一起共同分享:要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諮詢網路,塑造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溫總理在很多場合都說過,說人要做到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正確對待挫折,正確對待榮譽,做到這六個正確對待,你的內心就和諧了。所以構建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樣兩個途徑,三個載體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的保健、心理諮詢的網路。塑造心態,就是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那麼做到三個層面的和諧,自我的和諧、他人的和諧、社會的和諧,這樣人就會變得快樂幸福。

  所以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知足是和諧的基礎,知足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每個人都知足,才可能社會穩定,和諧。反過來講,不知足是個人社會發展前進的動力,每個人全都知足了,就沒法發展了,社會全知足了,就沒法進步了。所以知足是為了今天好好地工作,不知足是為了明天活得更加美好。幸福很簡單,您記住這三句話,您一定會幸福,您把這三句話告訴您的家裡人,您一定是個幸福的家庭。哪三句話?第一,不讓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很簡單。第二句話,不讓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別人。第三,不讓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三句話您記好了,您就幸福了,很簡單吧。

  那麼同時我們說,人一定要學會感恩,來到這個世界上,生活一輩子不容易,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所以要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上級、對待長輩,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平級、對待平輩,用關愛的心去對待上級、去對待你的晚輩,用我們全部的愛去對待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這就是什麼?就是一個生活的哲學、生活的理念。人生一世匆匆忙忙幾十年,有很多時刻是重要的時刻,有很多時候是重要的時候,有很多事情是重要的事情,有很多人是重要的人。那麼,哪些時候是重要的時候,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事情,哪些人是重要的人呢?活在當下,今天是最美好最重要的時刻,現在乾的這件事是最重要的事情,現在和你在一起的人是最重要的人,您把這三句話記好,一定就快樂、幸福。因為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沒有來到,每個人的歷史都是由一個一個的今天,由一件一件你所乾的現在事,由一個一個和你相處的現在的人組成的。我們覺得人活著為了什麼啊?回到頭來,還是快樂和幸福。快樂幸福是什麼?我總結,經濟獨立,時間自由,身體健康,內心寧靜。有了這些,這個人一定就快樂幸福了。

  不管怎麼說,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24小時對誰都是公平的。你要想高興,你必須自己去高興,自尋快樂,助人有樂,知足才樂。快樂是自己找來的,一定是,你對生活微笑,生活就對你微笑。快樂是一種習慣。我們看到,有的人有種快樂的心態,什麼事情都是快樂的,有的人就缺少快樂的習慣,什麼事情他都快樂不起來。苦大仇深似的,誰欠了他的錢沒還一樣的。所以每一個人要掌握好自己的情緒。你想著要快樂,快樂就會尋找到你。

  我再重複一遍,今天是最美好、最重要的日子,現在和你在一起的人是最重要的人,你現在乾的事是最重要的事。

最後我的講座完了,謝謝大家。祝各位健康快樂幸福,謝謝。

推薦閱讀:

孩子哭泣時,你的第一反應,是影響你們親子關係的關鍵(請不要再否定孩子的情緒)
市場進入情緒恢復期
如何預防孩子情緒反覆爆發?
【特別推薦】你知道, 情緒對於你的價值有多大嗎?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情緒 | 心理 | 管理 | 情緒管理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