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鎮偉: 從此之後, 我和 《大話西遊》 再無關係

劉鎮偉和《大話西遊》始終纏繞在一起。那部電影曾被廣為詬病,之後又詭異翻盤,被視為經典。劉鎮偉為那部經典之作拍出了第三部。他想就此與之前的一切告別。

劉鎮偉。攝影/本刊記者 董潔旭

劉鎮偉:

從此之後, 我和 《大話西遊》 再無關係

本刊記者/吳子茹

本文首發於總772期《中國新聞周刊》

從外形上看,耳順之年的劉鎮偉,越來越像他當年客串的角色「葡萄老祖」了。

他導演的電影《大話西遊》里,周星馳扮演的至尊寶摘了一串葡萄回家,一轉身葡萄不見了,面前站著一位破衣爛衫的白須老者,嬉皮笑臉的樣子,自稱是菩提老祖。周星馳當然不信,懷疑他偷了自己的葡萄。

幾番打罵,老人只好告饒:「我就是那串葡萄。」

這不是劉鎮偉第一次客串自己導演的片子,但「菩提老祖」卻被視為他扮演的最經典的角色。現在,在公開的場合,愛他的粉絲甚至直接稱他「親愛的葡萄」,性格開朗的劉鎮偉樂呵呵地點頭接受。

多年來,這部上映時被廣為詬病、後來又被視為經典的《大話西遊》上下兩集,成為劉鎮偉身上撕不掉的標籤。它為他帶來榮耀,也曾讓他陷入低谷、品味世態炎涼。它甚至改變了劉鎮偉的人生軌跡。

現在,劉鎮偉拍了一部《大話西遊3》,他稱之為《大話西遊》終結篇。整整三周時間,他泡在酒店裡足不出戶寫劇本,寫到激動的時候忘記日升日落,就像回到20多年前拍《東成西就》《大話西遊》時緊張忙碌的創作狀態。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也是劉鎮偉的黃金時代,彼時的他信心滿滿,志在必得。

但現在,走過人生的高峰和低谷,劉鎮偉早已經樂觀對待一切,他說,拍完這部《大話西遊3》,不論觀眾會怎麼看,這部片子至少對他自己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麼多年,他終於「釋然了。」

「人家是要喝可口可樂,你偷偷給換成了水 」

或許因為這些年日子過得悠閑,劉鎮偉現在整個人處於一种放松的自得狀態,一張圓臉看上去飽滿紅潤,笑眯眯的,正是《大話西遊》里人們熟悉的「菩提老祖」形象,頑皮、搞笑,慈眉善目。

當年在寧夏拍攝《大話西遊》的時候,劉鎮偉原本為「菩提老祖」這個角色選好了演員,脖子很長,「頭長在上面,真的很像一顆葡萄」。但這位演員來自大陸,不會說粵語,周星馳當時還不會說普通話,兩人對戲想要的喜劇效果出不來,最後經不住周星馳軟磨硬泡,也為了救場,導演劉鎮偉決定自己出演這串「葡萄」。第二天他跑去剃了個光頭,粘上鬍子,就是電影里的菩提老祖的形象。

但在內心裡,他卻越來越覺得,自己有點像電影里的孫悟空。《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後,反而成了那道緊箍咒,戴上後就再也甩不掉。

《大話西遊》火起來後,主演周星馳被稱作「後現代」天才喜劇演員,導演劉鎮偉則被認為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後現代」導演。和周星馳一樣,劉鎮偉無論走到哪裡,都被追著問當年拍攝這部片子的細節,而他幾乎每次開口談《大話西遊》,對方大多順理成章將之作為「經典」來解讀,這讓劉鎮偉受寵若驚,繼而又有些不勝其煩。

每到此時,性格直率、認真的劉鎮偉,需要首先反覆說明幾件事情:一、當初原本就是沖著拍一部商業片去的,就跟他當時在香港、台灣和東南亞受歡迎的所有片子一樣。或許腦子裡有一些還算新穎的想法,但整個劇組沒有人想過要把它拍成經典,他本人更不知道什麼是「後現代」。二、電影里一些經典的台詞也是順手拈來的,比如那個「愛你一萬年」的梗,是揶揄好友和搭檔王家衛的。還有一些後來被稱為經典的對白,是劇組拍攝時大家臨時想起來的。

最後,這部電影1995年初上映後並不被看好,香港、台灣、大陸,幾乎整個華人影評界一片嘲弄之聲,最惡毒的話包括,「劉鎮偉這次拍了個什麼東西?」

事後想來,他理解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在春節檔上映,人們懷著對劉鎮偉加周星馳這個喜劇組合的超高期待去了電影院,結果看到的卻是一個愛情悲劇。

在劉鎮偉的記憶中,人們看周星馳的片子,包括自己前幾年導演、周星馳主演的《賭聖》,結束時人們大都在大聲說話,彼此興奮地交流,但這次看完《大話西遊》後,大家「全都愣在那裡,好像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很茫然的樣子」。

「就像人家是要喝可口可樂的,結果你偷偷給他換成了水,他不知道,一喝,不對勁。」多年後,面對媒體,劉鎮偉曾試著這樣去理解《大話西遊》當年票房不夠理想的原因。

「只是想嘲笑一下王家衛,他太悶騷了」

因為這部電影,劉鎮偉的人生軌跡從此被改變。他甚至曾經試圖離開電影圈,但又在此後20年里,兜兜轉轉,始終與這部片子牽扯不斷。

《大話西遊》上映後不久,劉鎮偉決定退出影壇,和妻子定居加拿大,過清凈自在的居家日子。這一年劉鎮偉39歲,妻子32歲,或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表現不夠理想,讓多年來一頭扎進電影里的劉鎮偉清醒過來,他突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留給妻子、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了。

劉鎮偉認識妻子的時候還不到24歲,此前他去英國學設計,回到香港之後加入一家財務公司。正是1980年代初期的香港,電影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所有行業的熱錢都流向這個看來朝氣蓬勃的行業,這有些像當下中國電影界的現狀。劉鎮偉所在的這家財務公司也跟著涉足影視行業,他成為負責電影投資的製片經理。

24歲的劉鎮偉,年紀輕輕,卻是香港電影界的重要人物。當時的香港電影界,商業片之外,「新浪潮」電影曾經曇花一現,劉鎮偉所在的公司曾簽了許鞍華、徐克等新銳導演,曾參與監製了《邊緣人》《凶榜》《殺出西營盤》《烈火青春》等,全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四年後,劉鎮偉所在的公司倒閉了,幾經輾轉,劉鎮偉決定從零開始,「把尊嚴踩在腳下」,學起編劇和導演。

差不多正是這時候,劉鎮偉遇見了被黃百鳴炒掉的王家衛,兩個性格迥異的人,懷著對電影的熱愛,一起成立公司拍電影,一個拍文藝片,一個拍商業片,成為香港電影界至今關係最為親密的一對「好基友」。

在香港電影界,劉鎮偉轉而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商業片導演。因為是從一名電影投資方轉而當導演,劉鎮偉擅長控制成本,也深諳時下的流行風格和觀眾心理,幾乎每拍一部片子都有很不錯的收益。他和王家衛搭檔拍片,有句戲言,「拿獎找王家衛,賺錢找劉鎮偉。」

劉鎮偉和王家衛一起走上導演生涯時,正是1980年代香港電影最繁榮的時候,一段時間整個香港流行拍鬼片,劉鎮偉和王家衛合作拍《猛鬼差館》,劉鎮偉當導演,王家衛是編劇。電影上映後反響非常好,他就一部一部接著拍鬼片,每一部票房都不錯。再後來香港轉而流行賭片,劉鎮偉找來當時還不是一線的喜劇演員周星馳拍《賭聖》,創造了香港電影票房第一次突破四千萬的紀錄。再後來開始流行新武俠片,劉鎮偉跟劉德華的天幕電影公司合作拍攝《91神鵰俠侶》,結果仍然大賣,為劉德華的公司賺得第一桶金。可以說,劉鎮偉此前的電影生涯,每一步都摸清了觀眾審美和時代潮流的脈搏。

也是在1991年,劉鎮偉和好友王家衛一起成立了澤東電影公司。公司拍攝的第一部片子就是《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有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原本是王家衛在拍《東邪西毒》,但王家衛拍電影速度太慢,為了向投資人交差,劉鎮偉拉了《東邪西毒》的原班人馬,花了27天的時間,緊急拍了一部電影,這就是《東成西就》。這部片子幾乎集合了香港當時所有一線明星,包括林青霞、張國榮、張學友、梁朝偉、劉嘉玲、王祖賢等。一個最搞笑的版本是,這些人白天在王家衛的拍攝現場苦大仇深,晚上就來到劉鎮偉的片場嘻嘻哈哈,瘋瘋癲癲,「每個人都是分裂的」。

知道自己要十萬火急趕拍《東成西就》之後,劉鎮偉還在酒店緊急寫出了《方世玉》,送給好朋友元奎拿去北京拍戲。這就是當時的香港電影生產狀況,為應對市場倉促而就,是大多數片子生成的現狀。劉鎮偉既能趕時間出片子,票房反應大都還很好,在被金融綁架的香港電影界,他是投資人熱烈追捧的導演,同時又是朋友間最值得信任的人,被戲稱為「救火員」。

後來在《大話西遊》里,劉鎮偉還揶揄了一把好友王家衛。《東邪西毒》第一稿里一個關於愛你一萬年的台詞,劉鎮偉稍作了一些修改,讓至尊寶以一種夾雜著詼諧和真誠的方式說出來。劉鎮偉後來說,關於這段話,誰也沒想到後來會火成這樣,他只是想嘲笑一下王家衛,他太悶騷了,他電影里的男男女女,愛得死去活來,就是不肯說出一個愛字。劉鎮偉卻正好相反,在他的世界裡,愛恨都直白、真切。

這樣的性格,也讓劉鎮偉在《大話西遊》上映遭遇口碑慘敗後覺得特別受傷。《大話西遊》的失敗第一次讓劉鎮偉覺得,香港的觀眾不愛他了。「那你們都這麼不愛我了,我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呢?」他覺得自己投給電影的滿腔熱誠受到了傷害,劉鎮偉再去看《大話西遊》,忽然發現,自己其實就是電影里的至尊寶,原來這部電影,「根本就是拍給自己看的」。

劉鎮偉記得,《大話西遊》上映那幾天,香港的影評人罵得尤其刻薄,觀眾的反應也很差。被罵得最慘的時候,有一天他在飯店吃飯,聽到鄰桌有人聊天:「昨天晚上去看了那個《大話西遊》……」剛吃了幾口飯,他立即就跳起來去結賬,「就是怕他們認出來我就是劉鎮偉。」

多年後,現在,因為他導演的《大話西遊3》即將上映,聊起這段往事時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一邊笑一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你簡直想像不到,當時真的是被罵得很慘的。」

流連於片場、觀眾和電影投資人之間,劉鎮偉順風順水的時候,幾乎停不下來。一年中有大半時間,他是在酒店或者電影拍攝片場度過的,每天和妻子通過電話交流,只有周末才回到家。

後來,劉鎮偉再看《大話西遊》,周星馳扮演的至尊寶,一遍一遍說著那句後來成為經典的對白: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他才覺得自己明白,自己最愛的原來不是電影,而是妻子。

人生起起落落,39歲這年,他決定從這個圈子裡退出來,「把時間留給自己和和太太」。

告別了與電影為伴的日常生活,也告別了為他帶來掌聲和金錢的電影導演身份,劉鎮偉在遠離香港電影圈的日常生活里找到自己的寄託。多年後,他特別乾脆地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很愛電影,但不是摯愛。我的摯愛是我太太和我女兒。」

很長一段時間裡,劉鎮偉安於家庭生活,在加拿大出生的女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曾經是一名導演。直到後來她在一所學校里學中國民族舞,知道了王菲、阿嬌這些中國明星。她向爸爸要阿嬌的簽名,作為「女兒奴」,劉鎮偉只好趕去片場,像一名普通粉絲一樣找阿嬌幫忙。

《大話西遊》經典片段

後現代的翻盤

大概是在1998年或1999年,劉鎮偉記不清了,他在加拿大接到王家衛的電話,後者開玩笑地告訴他《大話西遊》現在在大陸火得不得了。劉鎮偉不太相信,「這在電影史上就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一部電影拍出來,上映以後的票房和口碑基本上就代表這部片子的水準,時隔幾年突然翻盤的情況,基本上不可能發生。

劉鎮偉覺得是老朋友王家衛「忽悠」自己出來拍片,沒當回事。

過了幾個月,周星馳也打來電話,問他最近身體怎麼樣。這是劉鎮偉到加拿大後第一次接到周星馳的電話,劉鎮偉這次覺得,「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他認真去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時候《大話西遊》的盜版VCD已經在內地「賣瘋了」。

聽起來的確不可思議。此前,《大話西遊》在內地上映時,跟香港的遭遇差不多。1995年2月《大話西遊:月光寶盒》作為寒假片在內地推出,3個月後上映《大話西遊:大聖娶親》,票房和口碑都可以用慘淡形容。尤其在北方地區,人們早已習慣春節晚會裡北方式的幽默,對於香港電影里無厘頭的搞笑完全摸不著頭腦,人們知道周星馳的名頭,但對電影的審美還來自於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提供的嚴肅影片。《大話西遊》的幽默,人們無法對接。

為了避免損失,一些電影公司放映兩天後就決定撤掉《大話西遊》。

如果非要追根溯源,這部片子最初是在北京高校的校園論壇上流行起來的。等到那句「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紅遍網路時,已經是電影上映三年之後了。

根據當年在清華上學的學生的回憶,大約在1997年初,清華大學為每個學生宿舍配備了一台電視。當時網路剛剛興起,每人一台電腦打魔獸的年代還遠沒有到來。娛樂的方式也很少,大家有空就圍在電視前一起看電視,能看的台不多,但一天晚上,北京電視台剛好放映一部叫《大話西遊》的電影,學生們很快就「看懂了」這部充斥著搞笑橋段、顛覆經典的香港電影。

這真是個奇怪的現象。1997年,香港電影正沿著前幾年逐漸顯現的頹勢,卷進一場寒流的漩渦中心。接連好幾年,好萊塢電影長驅直入香港,六千萬元的票房紀錄是《侏羅紀公園》創下的,到1998年,《泰坦尼克號》打破億元票房紀錄。香港電影早已不復往日的輝煌。

但幾乎在一夜之間,《大話西遊》這部在香港本地遭遇滑鐵盧的電影,卻在內地學生中火了起來。或許是因為它解構經典的無厘頭式搞笑風格,暗合了學生們當時百無聊賴的心態;又或許是其悲劇愛情故事的內核,讓大家看到了自己愛情的失敗:出國留學正熱,情侶間面臨畢業就要分手的愛情悲劇。總之大家津津樂道於反叛的孫悟空、幽默的台詞以及朱茵扮演的漂亮可愛的紫霞仙子。中國最高學府的天才學生們,開始將影片里的至尊寶引為知己:反叛、無聊、原以為天之驕子的自己無所不能,最後卻發現現實殘酷,只能循著命運設定好的路線前行。

這年恰好是中國互聯網元年。1994年中國就接入了國際互聯網,但真正大規模發展起來卻是1997年,這年中國電信推出價格相對低廉的服務,普通用戶撥通一個電話號碼就能上網,這在全國各地直接催生了一大批網吧,也開啟了網路聊天室和BBS論壇的時代。從清華大學水木BBS發散開去,當時幾乎所有的論壇和聊天室里,鋪天蓋地全是關於至尊寶和紫霞的話題。很快,這部片子里的情節,連同它搞笑而又無厘頭的台詞,像病毒一樣傳遍了剛在中國興起的網路。《大話西遊》相關的專門網站就有幾十個,與之相關的論壇更是不計其數。

正是盜版VCD橫行的時代,北京中關村的天橋下、街巷裡,到處都是銷售盜版VCD的流動攤販,售賣的一堆廉價盜版VCD中,《大話西遊》是其中最搶手的。盜版錄像和VCD的興起,以及網路進入中國的第一波浪潮,讓《大話西遊》突然獲得了新生,人們開始分析它的每一個場景,賦予它更深層次上的嚴肅意義。

隨著《大話西遊》成為席捲網路的文化現象,嚴肅的評論界也開始重新解讀這部片子,人們開始賦予它更多內涵,其中「後現代」是用得最多的一個詞,這個詞代表了對崇高和經典的解構、及時行樂的心態以及對正統的反叛和離析等多重意義。

「還是那杯茶的味道嗎?」

在某種程度上說,《大話西遊》的確極具反叛因子。傳統形象里英勇正直的孫悟空,曾一度與牛魔王合作想吃掉唐僧,而永遠正義慈悲的唐僧,卻又是一個啰啰嗦嗦惹人討厭的人,這簡直讓人大跌眼鏡。這也是電影上映後被口誅筆伐的原因之一。儘管當時的香港電影界,揶揄經典成為潮流之一,但《大話西遊》幾乎走到了極致。

天馬行空,顛覆傳統,這是劉鎮偉的風格。根據劉鎮偉對自己的分析,這或許跟他從小就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有關。看似平常的東西,他總是跟別人想得不一樣。

小時候看《西遊記》,不論是吳承恩的小說原著還是各種戲劇形式,劉鎮偉始終不明白一點:孫悟空為什麼要跟著唐僧去取經?以他的想法,從五指山下出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殺掉唐僧。而唐僧,雖然總是善良慈悲的,但他真的很啰嗦啊。這些問題長久困擾著劉鎮偉,最後在《大話西遊》里被天馬行空地放大。

劉鎮偉生於香港長洲一個貧窮小島的天主教家庭。他還記得很小的時候,他跟家人去教堂祈禱,領聖餅前需要先向神父告解,否則就不能吃聖餅,因為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但劉鎮偉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一定要向神父告解,我做錯事為什麼要告訴他?他有電話可以打給上帝嗎?有一次,他決定不去告解就去領聖餅,結果神父出來揪著他的耳朵大罵,那年劉鎮偉十歲。大概20年前,羅馬教廷宣布,不需要去告解了,可以直接去領聖餅。「這說明當初劉鎮偉是對的,他不應該被揪耳朵,對吧?」他攤開手問記者,臉上顯出小孩子一樣的笑容。

「好奇、頑皮」,這些性格特點從小就根植於劉鎮偉身上,一直到現在年過六十,還是他最為明顯的特徵。幾個因素彼此之間互相影響,成就了劉鎮偉現在的樣子,他自稱是「一個長不大的老頑童」。

很小的時候,母親每天晚上帶他去看戲,在戲院里消耗掉幾個小時的快樂時光。劉鎮偉喜歡看戲,尤其喜歡跟母親一起看喜劇,因為他發現這是一天之中母親笑得最開心的時候。後來,當劉鎮偉有機會進入電影界、試著自己寫劇本和拍電影時,劉鎮偉毫不猶豫就選擇了香港當時正流行的搞笑喜劇片,也在其中屢屢發揮他的搞笑天才,無論他拍什麼,總是能讓觀眾從進電影院那一刻笑到最後。

《大話西遊》算是一個有些例外的嘗試。事實上拍完《91神鵰俠侶》和之後的幾部片子,劉鎮偉已經試圖在商業片里融入自己的藝術觀點,他看卓別林,發現真正有力量的電影,總是笑中帶淚的。他決定嘗試拍攝一部悲喜劇,當然,這也與整個香港電影的大環境有關。當時,「九七」漸近,人們逐漸厭倦了毫無內容的無厘頭搞笑片,劉鎮偉也試圖作出一些改變,他有理由對自己信心滿滿,畢竟,劉鎮偉加周星馳的組合,本身就意味著票房保證,要失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時過境遷,《大話西遊》紅起來後,當劉鎮偉出現在大眾視野時,曾經將這部片子批得一無是處的媒體,蜂擁而來聊起《大話西遊》。人們好像完全忘了幾年前劉鎮偉的慘敗,他們圍著他問,當初是怎麼想到拍一部如此優秀的電影的?

但劉鎮偉漸漸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他怎樣一遍遍重申拍攝這部電影時的初衷,以及他本人根本不懂什麼是「後現代」,但人們依然樂此不疲、孜孜不倦地提起有關《大話西遊》的一切。從最初寫劇本時的想法、到拍攝的細節、與西影廠的合作,到每一句經典台詞是怎樣設計的,其中,最八卦的問題是,戲裡戲外,主演周星馳和朱茵撲朔迷離愛情故事的真相。

劉鎮偉漸漸覺得,他不知不覺成了戲裡面的孫悟空,而自己導演的《大話西遊》正是那頂戴在他頭上的緊箍咒,周圍的人們就像羅家英扮演的唐僧,啰啰嗦嗦,無休無止。

這部片子上映後的命運充滿戲劇性,本身就像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電影。它背後反映的時代心理、人們審美劇變,以及讓人唏噓感慨的世事冷暖,卻很少有人願意去深究。

現在,劉鎮偉的《大話西遊3》依然走詼諧搞笑的路子,但不同於此前悲劇愛情的核心,他給了這部電影一個美好的結局。主角沒有周星馳,也沒有朱茵,換成了時下的年輕演員韓庚和唐嫣。這個消息幾乎在剛剛公布的時候就引來一些《大話西遊》骨灰級粉絲的抨擊。人們懷疑導演就是為了賺錢,炒冷飯,但對劉鎮偉自己來說,拍完這部《大話西遊3》,他終於讓自己「釋然」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次,劉鎮偉覺得,年過六十,電影對他來說不再是最重要的,一切真的都圓滿,放下了。觀眾如果走進影院,看到這部新拍的片子時,還能找到一點《大話西遊》里的感覺,「發現原來還是那杯茶的味道,勾起一點點懷念,那就足夠了。」以後,《大話西遊》與他不再有關,至少在他心裡,這是一個正式的告別。

採訪快結束時,劉鎮偉突然小心翼翼地問記者:你看過《大話西遊3》了,你覺得還是那杯茶的味道嗎?

第772期《中國新聞周刊》封面


推薦閱讀:

TAG:西遊 | 關係 | 大話西遊 | 劉鎮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