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溫情世界」

↑畢加索畫中的子女承歡膝下

當畢加索揮別巴黎蒙馬特高地的藝術群像,抽離「立體主義流派」的符號,徹底遠離喧囂與戰爭,晚年回歸家庭與生活的他以何種藝術追求示人?正在瑞士茵特拉肯美術館舉辦的畢加索作品特展或許能提供不一樣的答案。

策展人斯蒂芬妮·安薩里介紹說,畢加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遠離巴黎,隱居南法名城戛納,在陪伴兒女的成長中度過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同兒子克洛德、女兒帕洛瑪的玩耍與嬉戲也為晚年畢加索帶來更具溫情的創作靈感。

↑畢加索代表作之一「亞威農少女」,內容、風格與後期作品大相徑庭

這一時期,這位西班牙美術巨匠的畫筆下不再是 「亞威農少女」中猙獰、邪惡、複雜的女性形象,也不同於「格爾尼卡」中刻畫的戰爭與暴力陰影,兒女承歡膝下的他畫作風格如兒童般爛漫無邪,甚至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外界對其畫作的刻板印象。

↑觀眾在茵特拉肯美術館參觀畢加索作品特展

也許正如畢加索所說,「我12歲的時候像拉斐爾一樣繪畫,但卻花了一生的時間學習像孩子一樣畫畫。」

↑作品展海報

據策展方介紹,此次展覽共展出60餘幅畢加索在南法時期創作的珍貴繪畫、版畫、照片及手工作品,作品均由畫家本人用瑞士彩色畫筆製造商Caran d"Ache生產的彩鉛及蠟筆創作和潤色。

↑晚年畢加索見證子女成長美好時光

在畢加索簽畫明信片拍得18.8萬美元天價的今天,不少藝術愛好者更關心這些特殊的作品價值幾何?雖然瑞士策展方表示難以評估,但這些多數首次展出的作品足以窺見畢加索內心細膩的「溫情世界」,決然不同於其他狂躁、抽象、難以解構的畢加索畫作。

來源:新華社

推薦閱讀:

TAG:世界 | 畢加索 | 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