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家網評論丨堅守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自信的重要標誌

摘要:面對西方節日大肆進軍中國,面對情人節、聖誕節、愚人節等洋節異常火爆,並受到相當多的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我們必須堅守傳統節日,堅持文化自信,「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才能守護好自己的根與魂,才能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綿綿不絕的文化根脈、強大支持。

作者:於永軍

寫這個題目,源於一個少年印象:

故鄉夏天的雨後,樹林里、草叢中常常會生出一些蘑菇,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插在地上,煞是好看。更讓人喜歡的是,它們還是餐桌上的美食。然而,並非所有的蘑菇都讓人愛,有的樣子雖然鮮艷好看卻有毒。因此,少年時每當看到這種蘑菇,就像發現蛇蠍一樣,生怕沾邊。

說來也怪,這些年每當看到一些商場中、飯店裡借聖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等洋節搞促銷活動,文化空間恍惚中常常會想起少年印象中的雨後毒蘑。

我自認並非是思想僵化之人,對創造、發明之類的新生事物,歷來持歡迎態度。然而,對這種利用洋節造勢的做法卻有著潛意識上的警覺。因為它對於西方文化的傳遞,尤其這種人文氛圍對青年一代的潛移默化,本質上卻類同雨後毒蘑一般。 

並不否認,商家促銷手段可以「八仙過海」,為多樣性的選擇提供便利,每個公民也有個人節日喜好的權利。也不否認,人類優秀文化成果我們應當兼容並蓄、吸收借鑒,但這種吸收借鑒目的在於鞏固和發展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為我所用」,是為了「富我」、「強我」。倘若新物尤其是外來物有可能危及或毀掉本體,迷失來路,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動機,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都應當防微杜漸之。

清人龔自珍有句警語至今仍然振聾發聵:「絕人之才,滅人之國,敗人之綱紀,必先取其史。」這就是說,要毀滅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先去掉它的歷史。傳統節日作為承載民族文化的時間載體和繁衍民族生命符號的文化陣地,必然在乎其中。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倘若在入侵者的衝擊下處於淡化狀態,抑或出現了被阻斷,它的傳統文化和歷史便很難為後人所認識並傳承而極易消失,或者僅僅停滯於模糊的記憶階段。因此,無論是節日的融合,還是節日的創新,皆事關民本國體,事關國家文化安全,決不應等閑視之。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是絕對不能含含糊糊的問題。 

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古印度文明並稱歷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兩河、印度三個地方的古代文明後來都中斷了,唯有中華文明五千年來一脈相承、從未中斷,一直延續至今。這其中,既得益於「書同文」,漢字起到了貫穿主線的偉大作用;也得益於傳統節日周期性的復現,薪火相傳地延續著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價值堅守和不滅信仰。比如春節,承載著中華民族溫情、和諧的民族心結,發揮不可替代的「和合」功能;清明節承載著思鄉、睦親情結,發揮著敬仰先烈、弘揚忠勇功能;端午節承載著驅邪避疫祈求平安,並與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聯繫起來;中秋節承載著對故土、對家鄉的眷念、對天下太平的期盼,等等。傳統節日的周期性復現,引導人們脫離日常世俗時空,反覆重溫傳統、體味傳統,知道來路、不忘根脈,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對維護國家的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強有力地支撐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延續。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我們民族最值得珍視的文化遺產。我們無權阻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脈息,相反必須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為維護和承延這筆祖先遺產而不遺餘力。 

現在,世界上有一些人很不喜歡中國人研究自己的歷史、更不喜歡我們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特別寄希望於以互聯網為主要工具演變我們的意識形態尤其年青一代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而弱化我們的傳統節日功能、淡化炎黃子孫情結,破壞我們的祖本符號就成了一個突破口。如果任由其流行蔓延,假以時日,我們民族一點點積澱起來的民族優秀文化元素符號,就會逐漸在我們的後代中發生被拋棄或丟失的危險,我們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就有可能出現中斷,進而發生的將會是由傳統節日所寄託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審美理想的淡化與稀釋,並帶來民族個性的變異和扭曲、民族特徵的弱化和消亡,最終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變。這種改變的結果,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教師節前夕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時一語破的:「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危言聳聽。可我以為這樣振聾發聵,恰如教人識別「毒蘑」,利在當下、功在長遠、功德無量。因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至今仍在嘗試徹底破解楔形文字,古埃及、印加、瑪雅文明留給世人的是無窮無盡的考古猜測,了解古希臘文明曾經不得不轉道阿拉伯文獻,而古印度的梵文與梵劇早已被雅利安人阻斷,這些已經為我們今天提供了雄辯的反證。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民族文化自信體現在多個方面,如宏觀的信仰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中觀的思想觀念自信、人文精神自信、道德規範自信,微觀的世界觀自信、人生觀自信、價值觀自信、家庭觀自信等等。而堅守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則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標誌之一。實踐表明,面對西方節日大肆進軍中國,面對情人節、聖誕節、愚人節等洋節異常火爆,並受到相當多的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我們必須堅守傳統節日,堅持文化自信,「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才能守護好自己的根與魂,才能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綿綿不絕的文化根脈、強大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正是源於從上至下對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高度認知,2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其中明確提出:「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這是一項直面西方文化衝擊和滲透的智慧之舉,彰顯了偉大民族文化的清醒與自覺。這裡,自然應包括讓「詩書禮樂」等傳統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教程、進教法,讓孩子們在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中健康成長;也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科學引領,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教化功能,如熱愛故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熱愛國家,引導全社會尤其年輕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中華文化、傳播正能量,增強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加強對外來文化包括洋節入侵的管控。當然,最要緊的則是——全體國人文化自信和在思想觀念上對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自覺珍視和堅守。如是,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就能確保落地,就會切實堅守和鞏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與魂,這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轉載請註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TAG:民族 | 文化 | 節日 | 傳統 | 自信 | 評論 | 標誌 | 堅守 | 重要 | 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