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2例

筋骨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2例

王慶波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鄭州 450000)

【關鍵詞】 筋骨針;神經根型頸椎病;三部九針法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頸椎病分為五型,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在頸椎病各型中發病率最高,有報道占頸推病人總數的 60%左右[1]。近幾年來, 國內外學者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的研究, 認為椎間盤的退變導致局部組織急慢性炎症和免疫反應是引起神經根性痛主要因素之一。筋骨針可以松解局部軟組織痙攣,改善舉辦炎症和免疫反應,從而緩解癥狀。我們應用筋骨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2例,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8月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針灸科門診符合診斷的患者32例,男17例,女18例,年齡42.57±11.63歲,病程5.8±3.6個月。

1.2 診斷依據:

根據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頸椎病診治與康復指南2010版》中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2]

(1)頸痛和頸部發僵,伴有肩部及肩胛骨內側緣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頸部活動、咳嗽、噴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癥狀的加重。(3)患側上肢感覺沉重、握力減退,有時出現持物墜落。可有血管運動神經的癥狀,如手部腫脹等。晚期可以出現肌肉萎縮。(4)臨床檢查 :頸部僵直、活動受限。患側頸部肌肉緊張,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內側緣以及受累神經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壓痛。椎間孔部位出現壓痛並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癥狀加重具有定位意義。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2 治療方法:

採用筋骨針治療。選用南陽微創醫用針具有限公司生產的筋骨針,型號0.50×60mm,,批號201404。

(1)選取穴位:根據筋骨針的「平衡三針法」原理和臨床經驗選擇:a針點:後枕部寰枕筋膜處陽性壓痛點;b針點:第六和第七頸椎棘突;c針點:第六和第七頸椎橫突左右各旁開2cm處;d針點:肩胛上筋結點(第七頸椎棘突和肩峰連線中點,肩井穴);e針點:肱骨大結節筋結點(肩髃穴);f針點:前臂筋節點(手三里)。

(2)方法: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除了d針點外全部採用三部九針法,快速垂直刺入,分別在淺筋膜層、深筋膜淺層、深筋膜深層左中右各三針9次剝離,然後快速出針,棉簽按壓針孔,不出血即可。d針點應用扇形剝離。每三天1次,共5次為一療程。

3 治療效果:

參照2012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訂療效標準。臨床治癒:頸肩臂痛、麻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計11例,佔34.4%;好轉:頸肩臂痛、麻木減輕,功能改善,計17例,佔53.1%;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4例,佔12.5%。總有效率達87.5%。

4 典型病例:

范××,女,36歲,2015年6月來診。主訴:右側頸肩疼痛伴右手麻木2月。症見右側頸項疼痛,活動受限,右肩、右上肢酸困疼痛,右手撓側三指麻木,低頭時癥狀加重。查旋頸試驗、右側臂叢牽拉試驗陽性。MRI提示,頸椎曲度消失,頸椎5-6、6-7椎間盤突出。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選用上述b、c、d、e、f點,用0.50×60mm筋骨針三部九針法治療,每周治療兩次。治療兩次後疼痛明顯緩解,手指麻木減輕,變為陣發性。連續治療5次,癥狀完全消失。

5 體會: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專家們預測,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中期的50年內,頸椎病將成為與現代社會相伴隨的一種現代病,在脊柱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方面,頸椎病將取代以體力勞動為主要誘因的腰腿痛而上升為骨傷科臨床的最重要地位[4]。神經根型頸椎病系指頸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改變所導致神經根受壓,引起相應神經分布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總稱。近年臨床研究發現由增生物直接刺激壓迫引起癥狀的僅占極少數,絕大多數是由增生物刺激周圍的軟組織,導致這些組織充血、水腫、滲出等炎症反應,進而間接刺激或壓迫鄰近的神經血管而引發癥狀[5]。所以軟組織(包括肌肉、筋膜等)的炎症成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癥狀出現的最重要原因,解除軟組織的炎症壓迫,成為頸椎病治療的當務之急。以針刀、刃針、水針刀等為代表的中醫微創技術,可以有效針對軟組織進行松解、減壓、減張、剝離,從而解除軟組織的無菌炎症,緩解疼痛。筋骨針吳漢卿教授在針刀療法基礎上結合傳統九針和經筋學說發展起來的一種療法,它可以快速松解肌肉筋膜的機械壓迫、迅速止痛、消除炎症,又具有傳統針灸的補瀉手法、留針候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等功能[6]。我們改進了吳教授的筋骨針的三針定位法和操作手法,應用三部九針法治療頸椎病,臨床觀察驗證了該療法對於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確切療效。選用7個進針點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的肌筋膜觸發點,臨床上多在這些部位觸及肌肉的硬結、壓痛、條索甚至突起,所以應用筋骨針在這些部位分淺中深三層多方位的松解和剝離,可以解除局部肌緊張、消除炎症滲出、改善血液循環、阻斷肌筋膜觸發點的惡性循環鏈,從而止痛解除神經卡壓癥狀。同時筋骨針相對於針刀療法,因為針尖細,所以創傷小、不需要麻醉和特殊的治療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依從性高。

推薦閱讀:

TAG:頸椎 | 頸椎病 | 神經 | 治療 | 筋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