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萬顆芽頭制一斤春茶 他堅守30年

200多度高溫的鐵鍋里,一雙青筋鼓脹的大手在鍋里快速靈動地翻炒近萬顆鵝黃色茶樹芽尖,白煙順著鍋沿蒸騰而起,一股淡淡的甜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兩三分鐘後,經高溫炒制過後的芽尖被迅速取出,拋在揉茶笠里反覆揉搓……每年這個時候,四川雅安名山徐家溝村的柏月輝都會在村中古祠堂里製作一種手工黃茶。(圖/文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譚曦) (來自:騰訊圖片)

柏月輝是土生土長的徐家溝村人,祖上幾代都是茶農。柏月輝在家排名老四,這些人都稱他為「柏老四」。柏老四說,都是當年炒茶耽誤了,大女兒和小兒子居然相差17歲,等想要二孩的時候自己都40多了。 (來自:騰訊圖片)

進走祠堂,牆下4口炒鍋一字排開,柏月輝和幾位師傅正埋頭「殺青」。送來的新鮮芽尖必須要抓緊炒制,時間一久變了味,那就糟蹋了寶貝,他們通宵炒制也是常事。 (來自:騰訊圖片)

經高溫炒制過後的芽尖被迅速取出,拋在揉茶笠里反覆揉搓,一分鐘要揉搓上百圈,茶工們揉搓一天往往累得手臂都抬不起來。「今年茶樹發芽比往年晚了10多天不說芽頭還冒得少。」突如其來的倒春寒對茶樹發芽影響不小,柏月輝很擔心今年制茶的時間不夠多了,「因芽頭採摘時間僅15-20天,弄不好今年做不到兩輪黃芽,採制期就過去了。」 (來自:騰訊圖片)

柏老四說,炒鍋溫度高達200多度,非常燙手,一不小心就被燙起一手的水泡,接著水泡變血泡,血泡變老繭,加上茶鹼的染色整個炒茶季雙手都是如此。不懂的外行人還以為他們常年沒把手洗乾淨。輕觸他的指尖和手掌,好幾處已經堅硬如磐石,手掌中心和幾個指尖是一層厚厚的黑褐色老繭,這就是炒茶人的手。 (來自:騰訊圖片)

簸茶也是門手藝,看似簡單一簸,手上功夫練了幾十年。這個季節是他們最忙碌的時段,許多人都要從早上6點一直要忙到後半夜,柏老四為了製作黃芽曾經三天兩夜沒合眼。 (來自:騰訊圖片)

茶葉的味道全靠時間、溫度、濕度的拿捏。茶葉烘焙到什麼程度,柏老四手一抓就能感覺到。捏一把茶,柏老四就能感覺出它的濕度,他說這是憑心來領悟的。其獨特的「黃變」過程全憑制茶師傅的「經驗」,在初包、復包、復炒過程中,溫度、濕度與「黃變」時間的掌控,都憑感覺。 (來自:騰訊圖片)

炭火竹簍,紗布包裹芽尖,來回抖動以烘乾茶葉加以增香。黃芽的製作過程大約需要17道工序,三殺青三包黃一提香一整理,所需的時間少則三天多則一周,比起大眾熟悉的綠茶來說黃芽的製作要繁雜得多,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 (來自:騰訊圖片)

包裹芽尖發酵的草紙是柏老四專門從雲南找到的竹紙,這樣的紙張透氣透濕。黃芽的黃變過程全憑包黃來實現。大晴天采芽和陰天采芽,上午和下午採摘等氣象因素,都會影響「黃變」過程。黃茶製作步驟環環相扣,每一步都要恰如其分,其中一道工序失誤,就會全盤報廢。一旦失敗時間窗口就錯過了,這一年都沒機會重新來過,這種痛只有制茶人才能體會得到。 (來自:騰訊圖片)

柏老四制茶的地方是村裡的古祠堂,門前有株幾百年的古銀杏樹,在制茶時他經常拾些白果在鍋爐邊烘烤。 (來自:騰訊圖片)

柏老四製作的好茶價格上千,但他們依然喜歡喝最淳樸的素毛峰,一是自己捨不得喝好茶,二是素毛峰喝起來更解渴順口。 (來自:騰訊圖片)

柏老四的女兒有空時就來父親這裡幫忙,閑暇時她也泡上一壺好茶,自己細細品味。 (來自:騰訊圖片)

除了會炒茶,柏老四還是做菜的高手,制茶的時節他們都是吃獨門菜以節約時間,獨門菜既要有營養還要能下飯。廚房就在炒茶作坊的旁邊,為了不讓油煙味串到隔壁,這個房間所有地方都是封死了的。 (來自:騰訊圖片)

為了抓緊時間制茶,制茶人的午飯都非常簡單,大夥圍坐一圈吃獨門菜,疲乏的人要喝上兩口小酒。 (來自:騰訊圖片)

30年來,柏老四還在堅守傳統,採用「三炒三包」的技法製作這種特殊的手工黃茶——黃芽。他炒的茶有一種獨特的甜香韻味,雖然徐家溝少有人知,但是柏老四卻引來了一批「愛戀者」。 (來自:騰訊圖片)

3月24日,名山陰雨不斷,老遠就能看見古祠堂門前停了四五輛渾身沾滿泥水的外地汽車,他們都是在此守候等待新茶出鍋的買家。每年清明前總有一些資深買家不遠千里奔波來到山裡,就為一口新湯新茶,有的人一時買不到茶,還要在溝里小住個三五天。 (來自:騰訊圖片)

不少成都的茶客到了柏老四這裡,還要取出自己帶的茶葉和他的茶葉進行對比,很是較真。一些資深茶客能喝出這杯茶出自哪座山,甚至能品出是產自陰山還是陽山。 (來自:騰訊圖片)

柏老四隔壁的農家樂一直在他家買茶,因為茶好,還吸引了不少回頭客。 (來自:騰訊圖片)

古人曾用「淡淡鵝黃掇嫩枝」來描述黃芽的鮮嫩度,要做一斤上好的黃芽竟需採摘四萬多顆這樣的鮮芽方能製成。徐家溝的茶生長在山崖亂石之間,一位壯年採茶工,從早採到晚采上一天也僅能收穫4、5兩。 (來自:騰訊圖片)

柏老四經常到山林里轉悠,哪座山的茶好,哪座山的茶弱,他都瞭然於胸。溝頭東面的山坡上柏老四自己還開墾了一大片野茶,一年到頭也不打理,每年春天就去採摘一次。柏老四說,這片茶園是他和家人獨享的,要的就是那口山野味道。 (來自:騰訊圖片)

黃芽的選采十分考究,在春茶萌動的第一波,茶園內出現10%嫩芽時即行開採。 (來自:騰訊圖片)

茶工只能採摘肥壯飽滿長度在1.5厘米左右的獨芽。芽葉初展過了頭的不行,獨芽太瘦不飽滿的也不行,雖然飽滿,但長度不夠的還是不行。 (來自:騰訊圖片)

平日里我們泡一杯3克的清茶,需要獨芽大約260顆。 (來自:騰訊圖片)

每天傍晚,山裡村民采了芽尖就送到他的作坊,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熟人了。 (來自:騰訊圖片)

柏月輝和自己的工人們在一起,裡面好多工人都跟著他做了十多年茶。他們還將繼續把這項制茶的手藝延續下去。(微信搜索公眾號中國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加入微社區,分享你的故事,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 (來自:騰訊圖片)


推薦閱讀:

TAG: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