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裡淘金」——收藏紫砂壺點滴

宜興紫砂聞名天下。有著五百年歷史的宜興紫砂壺在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在明清兩代,地處江南的宜興,人文薈萃的紫砂品也因此充滿了豐富的文化氣息,而之所以能成為名陶,是由於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與獨特的藝術性。如今,隨著茶文化、陶文化的興盛,宜興的紫砂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光景,如何「沙裡淘金」,獨具慧眼,挑得一把自己中意的紫砂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宜興紫砂陶藝術起源於宋代,經歷明清兩代的成熟,發展到今天在壺的造型藝術上日臻完美、豐富。宜興紫砂具有它的獨特性,如紫砂泥原料的蘊藏佔盡地利;獨特的成型技法及裝飾上的多種變化等等,這些都是宜興紫砂工藝所具備的獨特因素。面對一件具體的作品,如何來加以鑒賞收藏呢?大多數人都追求收藏名人名壺,殊不知較高檔次的數量畢竟有限,遠不能滿足各界人士玩賞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以致於許多人花大錢「收藏」了一批毫無收藏價值的紫砂壺。其實,收藏紫砂壺不要太濫,不必各種造型的茶壺盡收囊中,可專註於一種紫砂壺的造型,或圓器,或方器,或筋紋體。當然有的紫砂壺的造型圓方結合,很難真正歸類於哪一種造型,那麼這時候只能依據你的收藏側重點了。

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為素器、花器、筋紋器三大類。這是歷代紫砂藝人細心觀察和研究各種物象的形態,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品的藝術特點而創作的。

素器造型中的圓器講究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敦龐周正、轉折圓潤、雋永耐看。掇球壺、仿鼓壺、漢扁壺是紫砂圓器造型的曲型作品。而方器造型則方中藏圓,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予人們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如四方壺、八方壺、傳爐壺、瓤棱壺、僧帽壺等造型。

紫砂「花貨」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著意於風格瀟洒。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划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洒;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所以,紫砂塑器不僅應形象生動,構圖簡潔,而且應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來增強其藝術效果。

筋紋器造型的特點是將形體的俯視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織於精確嚴密的結構之中。因此筋紋器選型不僅在造型側視面上尋求變化,其俯視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筋紋器造型紋理清晰流暢,口蓋准縫嚴密,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結合。近代常見的筋紋器造型有合菱壺、半菊壺等。

另外,紫砂茶壺的收藏不僅僅是造型外形,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紫砂茶壺的氣質,即形、神、氣、態這四個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遠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茶壺所內涵的和諧協調色澤本質的美;態,即形態,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從這幾個方面貫通一氣,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產生感情,怡養性靈,百玩不厭。所以觀賞一件新的造型,應該在領悟到美的本質以後才始加以評點。從這樣的審美態度作出發點,才能贏得砂藝界的共鳴。

高雅的壺藝必須是合理有趣,形神兼備,制技精湛,引人人勝,雅俗共賞,使人愛不釋手的佳器,方能算得上為上乘;如果是工技精緻,形式完整,批量複製面向市場的高檔次紫砂壺只能算是商品。因此社會上有些缺乏藝術道德的工匠,串通一些不講商業道德的狡商市儈,不擇手段地乘機獵取暴利,假冒名家印鑒,各種等級的劣質膺品,充斥市場,蒙蔽眾多熱衷砂藝愛好者的眼睛。

說到底,你如果是想購買一把僅用於喝茶的壺,作為一件實用品來看待的話,大可不必花費太多的銀兩,只要上手即可;如果想收藏紫砂茶壺的話,那你非一日之功所能及的。你必須通過長期的多看、多比較、多交流探討、多閱讀相關的資料,還可能要經過多次的上當受騙,才能成為行家。

有藏品鑒定或出手可加微信:XY50828


推薦閱讀:

TAG:收藏 | 淘金 | 紫砂壺 | 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