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傳統中的孩童 (上)[注1]

作者:文/斯科蒂·美(Scottie May)等

翻譯:煦

校對:李亮

亨德森牧師把他的手浸在聖洗盆里,然後洒水在小馬修的頭上說:「馬修·亞倫·瓊斯,我奉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名,為你施洗。阿們。」

懷抱著莎拉,米爾斯牧師宣布:「莎拉·貝特·施密特,我奉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名將你奉獻給上帝。阿們。」

馬修和莎拉的父母都是基督徒,都把他們的孩子獻給上帝,並致力於教養他們的孩子認識、愛和事奉上帝。為什麼一個嬰兒採取的是洗禮,另一個是奉獻禮?

關於嬰兒洗禮和奉獻禮的問題,並不是家長和兒童事工領袖們所提出唯一的問題。我的孩子應該在什麼時候領聖餐?在能夠請求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之前就去世的孩子,會發生什麼?他們會去地獄嗎?孩子到什麼年齡能夠得救?小孩子能真正經歷上帝嗎?誰應該對孩子的屬靈養育負責?

忠實的基督徒對於孩童及孩童的信心、對於罪和恩典所持信念的範圍很寬廣,他們對這些問題會給予不同的答案。在本文中,你不會找到對這些問題的保證正確的答案,但是我們相信,當你閱讀時,你會發現一些見解,可以指導和評估你對孩童和他們與上帝的關係的神學理解。本文探討三個神學傳統對孩童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如何影響孩童的靈性關懷。我們也將簡要地看看孩子們對上帝的經歷,以及福音書記載耶穌的第一批追隨者是如何成為基督徒的,本文結束時將討論在孩童屬靈塑造中上帝所做的部分和我們應當做的部分。

孩童真的能經歷上帝嗎?

孩童真的能經歷到上帝嗎?他們能和上帝有真正的關係嗎?下面是兩個八歲的孩子對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感覺到上帝親近你」的回應。

「有啊。嗯,這聽起來很傻,但我躺在床上的時候,我的被子是他的胳膊,我的枕頭是他的胸膛。我感覺他正擁抱著我。」[1]

「感覺好像有人坐在你旁邊。知道那就是耶穌或上帝真好。」[2]

那些服事孩子的人,經常被上帝同在中孩子這樣美好地表達出的喜悅或平安所感動。聖經也講了年幼的孩子們對上帝的經歷。撒母耳在斷奶後就歸給耶和華,在會幕中事奉,在上帝的面前長大(撒上1-3)。在上帝對以色列人民言語稀少(撒上 3:1)的時期,上帝選擇對孩童撒母耳說話;他是那位能聽到上帝給他子民的信息的人。天使告訴撒迦利亞,施洗約翰自有生命時就被聖靈充滿——從母腹里(路1:15)。大衛、耶利米和保羅回顧他們的生平時,看見上帝在他們出生前就在他們身上工作。大衛說從出生上帝就保守他平安,他宣稱從嬰兒期上帝已經是他的上帝(詩22:9-10;71:6)。[3]先知耶利米出生前上帝已知曉他並將他分別為聖(耶1:4-10)。即使是使徒保羅,儘管他早期迫害耶穌的跟隨者,他仍意識到,他出生時已被分別為聖並蒙上帝恩召。(加1:11-17)。

那麼,無論從聖經里還是從今天的實際,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們可以經歷上帝。但這樣的經歷使得一個孩子成為基督徒嗎?我們中的任何人是如何成為基督徒的呢?在福音里我們找到什麼來回答這些問題?

孩子如何成為基督徒?

福音書敘述了那些最早認識耶穌的人的故事。他們與耶穌的關係和對他的委身是如何發展的?有一件事是我們能看到的,就是沒有一個成為耶穌追隨者的統一模式。雖然第一批門徒之間有一些共通的經歷,但每個人與耶穌的關係,是通過一系列獨特的遭遇、經歷和回應發展而來。

許多人與耶穌的關係開始於一個邀請。「來跟從我」是耶穌最常發出的邀請。他這樣邀請腓力(約1:43),彼得、雅各和約翰(可1:17,2:14),以及其他門徒。

還有些初期門徒是聽見這樣的邀請:「來看」。安得烈和同伴(可能是約翰)是施洗約翰的門徒,有一天聽見施洗約翰宣告說:「看哪,上帝的羔羊。」安得烈和他的朋友就開始跟隨耶穌,問他住在哪裡,耶穌回答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與耶穌同住了。安得烈被他所看到的深深打動,他就急忙去告訴彼得:「我們遇見彌賽亞了。」腓力跟隨耶穌後,告訴他的好朋友拿但業。拿但業問:「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1:35-46)。

當門徒來就近耶穌並跟隨他,他們就有機會看見耶穌怎樣生活以及他大能的作為。看到耶穌的能力使門徒發問:「這人是誰?」他們從耶穌領受教訓,並逐步認識他,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然而當他們起初的信仰逐漸受到挑戰,許多人就不再跟隨耶穌。但十二門徒和幾個婦女選擇繼續跟隨(路8:1-3;約6:66-69)。在耶穌被捕、受審判和被釘十字架的危機下,一些門徒跌倒,失去對耶穌是上帝所應許的救主的盼望。直到耶穌復活之後,他們才真正完全明白耶穌是誰以及他為何而來。所以門徒跟著耶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越來越完全地相信。

約翰福音聚焦人與上帝關係的關鍵要素——信心:「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1:12)。在約翰福音20:31我們發現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使讀者信耶穌是彌賽亞,是上帝的兒子,並且透過這信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通過對耶穌的信,跟隨他的人進入與上帝特殊的關係中,並獲得新的生命。

對於耶穌的第一批追跟隨者來說,達到相信或信心是一個過程。每個人在不同的點上對耶穌作出回應。有的早有的晚,但他們都在關係中宣告對耶穌的信心。他們最初的信仰表達是真實的,耶穌對他們予以肯定(太16:16-17;約11:27)。然而,當他們與耶穌同行並經歷到上帝計劃的展開,他們意識到有更多的需要去了解,甚至發現在某些地方他們的信心需要改變。

這些第一批跟隨者是什麼時候成為基督徒——屬基督的人的?他們是什麼時候得到上帝所賜的新生命的?看起來他們是進入了一個「變成」(基督徒)的旅程,一個經歷和學習的過程,這樣的經歷和學習使得他們做出關鍵的選擇和回應,而這選擇和回應反過來又使他們獲得新的學習和成長。也許門徒中一些人(如果不是全部),是存在「真正相信並做出關鍵委身、成為耶穌的跟隨者」的那個時間點的。但當我們看對他們的生活敘述時,我們無法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做出這種關鍵的回應。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建立他們與耶穌的關係並使他們成為基督徒,所有的這些經歷和回應都很重要。

約翰福音21:15-19的情節,讓我們能對耶穌看重的是跟隨他的人的什麼有意味深長的發現。我們看到復活後耶穌在海邊與彼得交談。他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每一次彼得承認他對主的愛之後,耶穌都以「牧養我的羊」或「餵養我的小羊」回應他。彼得是曾否認過耶穌的門徒,然而比起他如何「保持信心」或他如何開始與耶穌的關係,耶穌似乎更關心的是彼得持續的並轉化為行動的愛。因為對耶穌的愛,彼得的確流淚痛悔自己的罪——這是很重要的;但在這和好的情景中,耶穌專註於彼得持續性的愛的重要性,並呼召他在對他人的事奉中將信心活出來。

耶穌對於孩子的評論,很有意思地與他第一批成年門徒的故事聯繫在一起。耶穌吩咐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太19:14;可10:14;路18:16)孩子們被邀請「來看」,來經歷耶穌。當孩子們和耶穌在一起,他們就得以認識和愛耶穌。

我們注意到,當門徒跟隨耶穌並且開始信耶穌,他們的信帶他們進入與上帝特殊的關係里,並使他們體驗到新生命。而對於孩子而言,福音書並沒有給出孩子們歸信過程中的故事,但經文中耶穌曾經稱孩子為「信我的小子」(太18:6;可9:42)。大多數小孩子很容易相信,並且愛得很甜美,這些都是耶穌所收到的寶貴而真實的禮物。像成年門徒一樣,孩子的信心和愛需要培養、發展和成熟,這些是在跟隨耶穌的過程中發生的。我們可以將孩子對耶穌的信和愛看做信心的胚胎、一個最關鍵的現實、一個剛起步的卻是與上帝真正的關係。

但是你可能會想,罪呢?罪如何影響一個孩子與耶穌的關係呢?不可否認,孩子是有罪的(創8:21);無論從經驗上還是從神學上講,這都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無論是聖經的敘述,還是耶穌的教導,都沒有提到孩子具體的罪。耶穌沒有直接談論孩子的罪,也沒有暗示孩子不犯罪。耶穌是否不關心罪呢?施洗約翰說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耶穌是關心罪的,但那不是他開始建立關係的地方。耶穌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們的罪;他只是張開雙臂給他們,祝福他們。

孩子是如何成為基督徒呢?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孩子事實上是如何相信的。福音書並沒有給我們提供孩子回應上帝的具體步驟或模式。相反,耶穌像挑戰當時的門徒一樣挑戰我們,不要阻礙或阻止孩子們到他那裡去。「來看,來經歷我的祝福」這個邀請延伸到孩子們。當孩子們在他們安靜的卧室遇到耶穌,並在聖經的故事裡遇見耶穌,他們可以來認識他和愛他。年幼孩子的早期信心可以培育和成長為忠實的耶穌門徒的成熟信心。在這段旅程中的哪個時刻孩子成為基督徒?我們可以知道嗎?或者我們需要知道嗎?耶穌的信息似乎不是集中在這些問題上,而是集中在要鼓勵孩子到耶穌那裡去,小心不要攔阻小孩子到他這裡來,並且要慶賀小孩子對他的愛。

所有的基督徒都想把信仰傳遞給下一代,但是關於如何做卻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將看看不同的基督教傳統和他們對於如何做的理解。

神學傳統

對孩童和孩童的信仰的理解,在許多基督教傳統和宗派中歷史悠久,甚至可以回溯到數世紀前。教會的神學影響它的實踐。因此,思考一個特定的神學在地方教會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會對我們很有幫助。

但是全面探索神學傳統的複雜性,超出了本文的視野。我們將只看三個傳統和每個傳統所包含的很多視角的其中一個側面。很少有人會看到這三個傳統中有任何一個能準確描述自己,但希望接下來的論述可以幫助我們關於孩童的神學思考。

在《所有的美好彰顯他的榮耀:文化和普遍恩典》(He Shines in All That』s Fair: Culture and Common Grace)里,李察·穆(Richard Mouw)認為每個神學都有相應的社會學。只有我們試著去看這些主張充分實踐的社區生活是什麼樣子,我們才可以完全理解該神學主張。[4]換句話說,教會對上帝和他子民的觀點,會影響教會成員彼此間的關係、互動以及他們所發展出的事奉實踐。如果穆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教會關於孩童的神學就影響重大,因為它會形塑培養孩子的實踐。

這裡有一些對孩童事工領袖而言關鍵的神學問題:你的教會的傳統如何看待孩子?孩子是罪人,在上帝的審判之下,只有藉著救恩與上帝和好嗎?或是因著基督十字架上的救贖工作,孩子是「安全」的?聖經說,信徒的兒女是聖潔的(林前7:14),沒有地方教導說夭折的幼童會下地獄。那麼,教會該如何看待孩子呢?

關於原罪[5]的神學問題和信仰團體關於恩典的信念是我們孩童神學的核心。這兩個神學問題顯著影響著關於孩童的洗禮、堅振禮、聖餐(孩童是否作為信仰共同體的一部分領受主餐)等的信念。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觀點導致截然不同的社會學以及牧養和事奉孩子的方式。而有關孩童的神學與實踐的差異範圍相當廣泛。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對原罪、恩典和洗禮的神學著作已經很廣泛,而且發散,造成諸多困擾。[6]儘管存在這些複雜性,但有兩個教義卻有廣泛共識,即:所有人都是罪人,上帝是所有恩典的來源。

因為亞當和夏娃的墮落,原罪玷污了所有的人。一些教會認為,通過嬰兒洗禮,原罪的影響得以被處理。其他教會認為,原罪使孩子與上帝隔絕,他們禱告希望儘可能早地將孩子藉著認罪和悔改帶回到上帝面前。許多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孩子直到達到「責任年齡」之前是無罪的。[7]還有其他的教會,認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工作提供足夠的恩典,通常稱之為「先在恩典」(Prevenient Grace),如果孩子在宣稱自己相信基督之前就死去的話,能使他們免受原罪的詛咒。

上帝恩典的概念也有一些複雜的方面。恩典觀對教會關於孩童的實踐和神學就變得尤其重要。神學家定義恩典為上帝賜予的不配受的祝福,是上帝從他的本性流露出來的行動。對於改革宗傳統來說,恩典包括兩類:普遍恩典和特殊恩典。普遍恩典是上帝向所有人顯明的恩惠,對所有人都是共同的,如陽光、雨水和食物。特殊恩典是「上帝救贖、並使人成聖和得榮耀的恩典」,只給予選民或被贖之民,它是上帝主動發起、從上帝開始的,它是先在的、有效的、不可抗拒的和充足的。[8]基督通過特殊恩典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

在循道宗和衛理公會中認同衛斯理的神學的人,對恩典的四重體驗的表述有所不同,他們表述為先在的、稱義的、成聖的、榮耀的恩典。[9]「先在恩典」(衛斯理常用的詞語是preventing grace)是上帝沒有理由的、主動尋求和追求的愛。它是提供給所有人的,使我們有可能回應上帝,但我們可以抵制或忽略它。稱義的恩典發生在我們對上帝仁慈地吸引我們歸向他而做出回應——悔改的時候,我們就體驗到罪得赦免。成聖的恩典發生在聖靈改變我們成為基督的樣式時。最後,在死亡時我們經歷榮耀的恩典,人性的罪和墮落的影響得到癒合。

我們對罪和恩典的看法產生不同的關於洗禮的信念。根據博伊德·格雷戈瑞(Boyd Gregori)和保羅·艾迪(Paul Eddie),對基督教洗禮的不同觀點表明其所涉及的問題的廣度和複雜性。[10]從歷史上看,給嬰兒施洗是通過洒水或澆水在嬰兒身上。在天主教神學中和在傳統的路德宗教會中,嬰兒洗是消除原罪。對於東正教,嬰兒洗是將受洗者納入教會。長老會的看法不同,他們認為洗禮類似舊約中的割禮,藉此將孩子們納入上帝與他的子民所立的約中。

其他形式的基督新教相信洗禮是設置給那些個人性地決定相信和跟隨耶穌的人的。……在這裡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理解。有一些實踐成人洗禮的群體,相信洗禮是上帝寬恕信徒生命里的罪的手段;其他人堅持更接近長老會的觀點,把它作為人進入上帝的盟約的公開儀式;然而那些在實踐成人洗禮的人中最為普遍的理解是,它是上帝內在工作的外在公開見證——這是浸信會最普遍的觀點。[11]

在博伊德和艾迪關於洗禮實踐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對於洗禮的三大最常見的觀點。在本文中,將這些觀點背後的神學分別稱為聖禮、盟約和歸信。[12]

聖禮傳統包括聖公會、安立甘宗、衛理公會[13]、信義宗和羅馬天主教的教會。他們通常描述聖禮為內在屬靈恩典的一個外在可見的標誌。聖禮本身,即洗禮和主的晚餐(聖餐),是輸送恩典給接受者的手段。神父或牧師作為恩典的代理人的角色,在天主教比新教更重要。[14]這一傳統的許多做法起源於早期的基督教。

盟約傳統開始於新教改革後不久。長老會、基督教改革宗和改革宗聯合會代表了這個傳統,他們視自己為聖約子民。他們對聖禮的觀點,特別是洗禮,聚焦於盟約。該語境中的盟約「表示上帝為了人的益處和祝福,特別是為了那些靠著信心接受應許並承擔義務的人的益處和祝福,恩慈地將人納入約中」。[15]

根據神學家丹尼斯·歐孔(DennisOkholm)的說法,上帝與他的子民只有一個盟約——恩典之約,這約最初隱含在創3:15,一直延伸到今天。割禮是舊約時代為男性孩童進入盟約所設立的記號。洗禮是新約時代給兩個性別的人相應的記號(參林前12:13;加3:27-28)。歐孔解釋道:

在洗禮中,上帝、孩子、教會(與父母一起)之間建立了一個盟約。向孩子宣布福音的應許(他/她此時還不能了解),希望孩子將在未來藉著悔改和信靠「完成」他/她的洗禮(以他/她在堅振禮後公開聲明接受教會的信仰為標記)。教會和父母承諾按照主的警戒和教訓養育孩子,使孩子始終認識耶穌基督是主和救主,並且對主的知識不斷增長。因此,較少強調歸信的「時刻」,而是更強調孩子對耶穌基督的認識和委身的增長。事實上,我們並不「讓」耶穌成為主和救主,好像一些民主投票那樣,無論我們承認與否,他就是主和救主。……那麼,在盟約觀點之下,全體會眾充當「教父教母」,在教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養育這個孩子。[16]

歸信傳統的教會包括浸信會、許多五旬宗教會、聖經教會和其他保守派或基要主義教派。許多包含隸屬教會的歸信型宗派是在1850年以後才開始出現的。這個傳統不承認「聖禮」,但執行信徒的受洗和聖餐或主餐「儀式」。這些儀式對於參與者是象徵,而不是接受恩典的渠道。一個人通過個體性的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作為個人的救主,進入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中。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立場及其事奉實踐的主要差異,我們將思考這些傳統中一些孩童的故事。[17]每個傳統用兩個故事來代表——一個正面的和一個不那麼正面的。故事還展示了信仰共同體的生活和家庭內部生活的相互依存關係,這種關係會塑造孩童的社會學及靈性的生活方式。

聖禮傳統

塑造這一傳統的神學的社會學將聖禮視為會眾、尤其是家庭在孩童生命中加以慶祝的關鍵標誌。聖禮通常會每年一度地舉辦。

阿曼達的故事

阿曼達出生在虔誠的聖公會家庭,她是家中第三代信徒。兩個月大的時候,她在教會接受洗禮,以消除原罪的影響。聖禮開始了救恩的過程,這救恩阿曼達此後必須確認和自己去擁有。阿曼達的父母為阿曼達挑選了教父教母——阿曼達的阿姨和叔叔——他們出席她的受洗儀式,並宣誓要帶領阿曼達過基督徒生活、為她祈禱並幫助她發展基督徒的品格。這件事是阿曼達家族的重要慶典,他們歡迎她進入基督徒的世界:由於透過受洗的聖禮特殊恩典臨到她,她現在脫離了內在或原初的罪帶給她的詛咒。每一年,阿曼達的父母都會和教父母一起慶祝她的洗禮紀念日。

在阿曼達的孩提時代,父母每次領受聖餐都會抱著她一塊去。每一個主日,她都會接受到分發餅杯的人的祝福。阿曼達一天天長大,她一直期待著這個特別的觸摸和祝福,她已經習慣了這一刻。

教會裡的基督教信仰教育大體在阿曼達學齡時開始。但主日聚會的公共禮拜中,她一直就是敬拜會眾的一員。父母在家裡每天都以榜樣向她展現自己的信仰。她幾乎在學會說話的同時學會了祈禱。她的父母給她讀聖經故事,唱簡單的耶穌的歌曲,並慶祝基督教節日——當她提問時,也花心思解釋節日的意義。

為了預備首次領受聖餐,阿曼達接受了特別的指導。那時候她已經八歲了。第一次領聖餐對阿曼達是一個深刻的記憶,它是一個標記,表明她已經開始以更深的方式領受上帝活潑的恩典。後來,在青春期早期,她開始一系列特殊的課程來預備堅振禮——宣稱信靠耶穌基督為她的救主。這個聖禮賦予她所在地方教會的成員所擁有的所有權利和責任。阿曼達的家人和教父教母都到場來慶祝她的第一次聖餐和堅振禮,並且送她紀念品祝賀。

會眾們熱切歡迎阿曼達加入崇拜,使她有機會看到上帝的子民一同聚集;她經歷到崇拜符號和禮拜儀式內在的神秘、可畏和奇妙。阿曼達的父母非常明智,經常跟她談論主日上午的講台信息和講道。阿曼達也可以「偷聽」到父母對信息的討論,彼此詢問理清問題。教會教育方面的領袖非常關心阿曼達從小到大能享受有吸引力、有參與感的學習,以與年齡相當的方式幫助她「進入」聖經世界,使她熱愛聖經並能理解聖經。

毫不奇怪,如今已成年的阿曼達擁有堅固且委身的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她願意靠著基督的大能活出這個信仰。雖然在她將近二十歲的時候,她也對信仰的問題有過懷疑和掙扎。聖禮傳統的結構和那些她最親近的人的信仰為她成為耶穌的忠實信徒提供了渠道。從她最早的記憶中,她就知道主耶穌對她的愛。她相信他,信靠他,愛他以作為回報。

塞巴斯蒂安的故事

在另一個小鎮,塞巴斯蒂安參加的教會是與阿曼達相同傳統的,但他的經歷並不太像她的。他的家庭也是三代聖公會信徒,但對他們來說,教會是一個偶爾去去的地方,而不是按照他們的本質——上帝子民中的一員。

塞巴斯蒂安接受了嬰兒洗,像阿曼達一樣,他也有教父教母和慶祝,但相似之處到此為止。塞巴斯蒂安的父母在家沒有活出信仰。他們說,信仰是私人的,不是用來談論的。因此,塞巴斯蒂安沒有聽到上帝的名字或上帝屬性和作為的故事。家人只在特殊時間如節假日期間會謝飯禱告。基督教主要的節日是他們唯一參加禮拜的時間。塞巴斯蒂安的教會有近一千成員,但大多數主日敬拜只有不到二百人參加。塞巴斯蒂安和他的家人幾乎不認識任何教會的其他成員。

不幸的是,塞巴斯蒂安的教會幾乎沒有挑戰他的家人去更多思想他們的信仰。通常講道關注的是當前的社會問題以及一個深思熟慮的人應該如何回應。聖經通常不是講道的重點,需要過聖潔的生活也不是。教會也有預備塞巴斯蒂安第一次聖餐和堅振禮的課程,但擔任教師的志願者沒有合格的裝備,主要的教學模式包括填寫練習冊和背誦教義問題的答案。

毫不奇怪,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塞巴斯蒂安認為他的宗教是不合時宜的,所以他完全停止去教會。儘管他的教會的結構和阿曼達的教會一樣,但信仰生活無論在家裡還是在教會都是完全不同的。在家裡或教會裡沒有人幫助塞巴斯蒂安看到基督信仰的切身性和重要意義。他一直無法體驗神秘、敬畏、驚奇或上帝的同在——這位上帝是活的有位格的、希望與他建立關係。除了最廣泛意義上的普遍恩典之外他不知道上帝的恩典。

未完待續


[1] 本文出處:Scottie May,Beth Posterski, Catherine Stonehouse, Linda Cannell, Children Matter: Celebrating Their Place in the Church, Family, andCommunity. Grand Rapids (Michigan): Wm. B. Eerdams Pulishing Company, 2003,pp.41-72. 承蒙授權翻譯轉載,特此致謝。——編者注

[2]一個八歲八個月的孩子說的話,引自凱瑟琳·斯通豪斯(Catherine Stonehouse)未發表的研究。

[3] 一個八歲十一個月的孩子說的話,引自凱瑟琳·斯通豪斯(Catherine Stonehouse)未發表的研究。

[4] 這兩段詩篇是特別迷人的。詩篇51:5是主張「原罪」 的一處關鍵經文。詩篇22篇和詩篇51篇都是大衛的詩篇。他承認他的罪的深度和他從出生就認識和信靠神的深度。

[5] Richard Mouw, He Shines inAll That』s Fair: Culture and Common Gra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1, p.74.

[6]雖然聖經中沒有原罪這個辭彙,「人們不會錯過舊約里罪的遺傳的觀念」(Henri Blocher, Original Sin:Illuminating the Riddl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7, p. 31)。

[7] 參見優秀的著作The Child in Christian Thought, ed. by Marcia Bunge,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1,其中有從古希伯來人以來關於孩子的神學立場的複雜性的調查。

[8] 責任年齡是基於羅馬書14:12的聖經之外的概念,即每個人將自己在神面前承擔義務或責任。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段經文意味著有一個時間段人還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雖然從無辜到負責的過渡時期不能用一個固定點來識別。一些人使用經文如申命記1:39或以賽亞書7:16支持責任年齡之前的無辜時段。

[9] P. E. Hughes, 「Grace,」 in EvangelicalDictionary of Theology, ed. Walter Elwell, Grand Rapids: Baker, 1984, pp.479-81.

[10] Catherine Stonehouse, 「Children in Wesleyan Thought,」 in Children』s Spirituality: ChristianPerspectiv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ed. Donald Ratcliff, Eugene,Ore.: Cascade, 2004.

[11] Gregory Boyd and Paul Eddy, Acrossthe Spectrum: Understanding Issues in Evangelical Theology, Grand Rapids:Baker, 2002, p. 202.

[12] Boyd and Eddy, Across theSpectrum, p. 202.

[13] 福音派(evangelical)這個詞不是作為一個宗派,因為在每個宗派中都有基督徒自稱為福音派。

[14] 循道宗,那些來自衛斯理傳統的教會,可以將三個傳統以獨特的方式結合在一起。他們可能對嬰兒洗持有聖禮觀,承認孩子進入信仰的盟約中,並且認為如果洗禮的恩典失去的話孩子需要重新歸信。

[15] Timothy Phillips and Dennis Okholm, A Family of Faith: An Introduction to Evangelical Christianity, GrandRapids: Baker, 2001, pp. 173-180.

[16] Gleason Archer, Jr., 「Covenant,」 in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ed. Walter Elwell, GrandRapids: Baker, 1984, p. 276.

[17] Dennis Okholm,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ril 12, 2003.

推薦閱讀:

TAG:傳統 | 神學 | [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