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讓80後想當二奶

蝸居:讓80後想當二奶  看過《蝸居》之後突然覺得心底里少了一份惦念,不知道是對海藻的牽掛,還是對宋思明的擔心,抑或是對《蝸居》的不舍吧。

  好的影視作品就是這樣,讓人每天想著、盼著坐在電視機前幾個小時,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結局,而當真的有一天它接近尾聲的時候,又讓我們如此的不情願,總是覺得故事太短、集數太少,還沒看過癮!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六六的作品,有可能是因為她的東西太接近於現實了吧,總讓我在現實社會裡找她劇作人物的影子,還有,就是因為六六的劇讓我知道了演員海青。這兩個女人從《雙面膠》開始就讓我喜歡的不得了,她怎麼能把一個上海女人演繹得如此生動細膩,一直是我對於海青抱有的疑問,她的台詞,她的語調,她的神態,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這次六六和海青的三度聯手本就是這部電視劇的一個賣點,之所以吸引我一集不差地乖乖地坐在電視機前半個月的時間關注它,可能戲外這兩個女人對我的吸引力起到了絕對關鍵的作用。  果然,六六和海青――這次再加上一個張嘉譯沒有讓我失望,這出《蝸居》可以排進2009年最好看的電視劇前三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絲絲入扣的對白台詞,精湛自然的演員表演,都堪稱經典。而給我最大啟發的還是《蝸居》的故事本身對社會現象的影射。  張嘉譯無論如何都算得上給《蝸居》增加30%以上收視率的大功臣,他把宋思明對於官場仕途的運籌帷幄、左右逢源,和對於感情的溫柔細膩、體貼入微的好情人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疼愛海藻如同手心中的明珠,無論是對於海藻的內心掌控還是對於海藻的感情歸屬,他都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要說對這樣一個婚姻不忠、腐敗罪惡的大貪官我們本應是嗤之以鼻,但是張嘉譯的演繹就是讓女人們能不計他的壞處而只想他的溫柔,甚至在本劇最後幾集中宋思明要被檢察機關查處和雙規的時候,我內心中還是希望有奇蹟出現,可以放宋一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被他迷人的笑容、溫柔的話語、先聲奪人的氣質而迷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看過《蝸居》後,張嘉譯讓所有的80後女生有種當二奶的衝動。  不過我還要解釋一下此二奶非比二奶,因為她不應是為了金錢所迷茫的,而真的希望心底中有那樣一個可以令自己踏實的情人吧。  二奶在現實社會中是一個帶有鄙視和嘲諷意味的詞語,就是因為她的存在破壞了正常的家庭和諧,因為她的存在打亂了社會的基本秩序,因為她的存在讓男人們有了「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的混帳生活邏輯,所以她們是不能被社會所接受的而又是在這個社會隨處可見的螻蟻。按理說,海藻可以算得上一個名副其實的二奶了吧,她放棄了對她一心一意、感情專一的小貝,放棄了走入正當婚姻為人妻的機會,也放棄了當「貝肯鮑爾的媽媽,貝克漢姆的奶奶」的機會,最終還是為了最俗不可耐的「錢」投進了宋思明的懷抱。宋的確有他迷人之處,先不說事業上身居要職,就是單單說他那份對於女人的溫柔勁就夠讓人難以抵擋的了,你說沒房子住,那好,借你大豪宅想住多久都可以;你說衣服要和姐姐換著穿,那好,給你一信封錢,想賣多少你隨便;你說姐姐生活困難,那好,給你姐姐找150元一個半小時的外國學生做家教;你說身上錢太多不安全,那好,給你辦張信用卡即安全又隨意消費;像這樣面面俱到,能解決所有大小困難的「高標準情人「能有幾個?而且宋思明還絕不是那些暴發戶或者是土大款式的大男人,而是公務員,是市長秘書,是優等人才,也只有這樣的人又不缺錢,又捨得給你花錢,又容易弄到錢……  不過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還是要告誡各位年輕貌美的80後女同胞們,二奶不好當,一是不容易遇到像宋這樣的男人,一個是就算你打著燈籠找著了,結局您也看到了,斃命的不只只是婚外情還有生命。  海萍和海藻,本是一對讓人羨慕的姐妹花,她們倆對於對方在自己心中的依賴和惦念甚至超出了母親對於女兒應有的那份情感。海萍從小就照顧妹妹,大事小情的都願意為妹妹出頭,而海藻從小就習慣了聽姐姐的話,遇事都會找姐姐商量。但編劇六六為這樣一對讓人無比憐愛的姐倆身上安插了太多的人生考驗或者說是溝溝坎坎,讓觀眾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並不是我比別人更加努力地經營自己就一定會比別人得到的更多,有些人往往用一種非常態的特殊手段走了段捷徑,先得到了我所一直以來期盼擁有的東西,但這又未必是件好事。海萍可以算得上現在女人中少有的努力奮鬥型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她最大的夢想就是在這個城市中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把孩子接到身邊和老公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努力著一步一步的接近著自己的夢想,雖然選擇做了時下最常見的房奴,但她確實最後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兩室一廳,讓她徹徹底地不「蝸居「在一個十幾平方的小房子中,讓理想慢慢接近實現。  而妹妹海藻,選擇了一條有姿有色的女人們都駕輕就熟的一條道路,用一種不費力而又能有最大價值體現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麼說海藻可能有一絲勉強,其實最一開始海藻認識宋思平是一種偶然,後來因為為了幫助姐姐而願意「肉償」貼補宋的幫助,而轉升為二奶後的,一切應有待遇讓她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比姐姐海萍想要的多的多的東西,一套過戶在自己名下的豪宅,一輛紅色的寶馬跑車,一張存有500萬人民幣的存摺,如果她不那麼奢侈,生活有計劃的話,這些就足夠讓她好好過此餘生了。  《蝸居》最大的成功之處莫過於選擇了一些巧妙的矛盾關係來推動劇情的跌宕起伏,海萍明明知道海藻是為了自己沒錢還債才向宋思明借的6萬塊錢,而又接受了宋思明安排的家教和借住宋思明的房子,她始終都沒有阻止妹妹和這個對於她來說「有恩」的人的交往,當有一天妹妹真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二奶並懷孕時,海萍被母親狠狠地打的那一巴掌是罪有應得,誰讓海萍沒能管好自己的妹妹呢?如果海藻不是為了給姐姐籌錢,她是不是能和單純的小貝結婚?是不是可以不這樣一錯再錯的生活呢?不得而知。但這也是該劇的最大矛盾關係。還有,宋思明的家庭和家外的豪宅之間的矛盾,宋思平是不想和相儒以沫的妻子離婚的,因為他從來就不想放棄家庭,放棄孩子,放棄妻子,而他當得知海藻懷了自己的孩子後卻又答應她會給她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是當大難臨頭的時候,他卻還是站在了妻子身邊,這可以看出他對於家庭的忠誠和依賴;還有,海萍和老公蘇淳之間對於買房和如何掙錢的矛盾,一個拼盡全力的掙錢,一個卻猶猶豫豫,好不容易掙了點兒外快卻被關進了局子,既好笑又可恨。  當正房看見小三時眼睛裡面冒出的殺氣都無法掩飾,不知道鄔君梅是不是因為演過了宋美齡的緣故,那大奶范兒拿捏的的確到位,把海藻這個黃毛小丫頭的鋒頭打到最低,那一句「該得到的我都得到了,愛我的丈夫,可人的女兒,應有的社會地位和尊重。女人活到我這把年紀,這麼舒暢的,不多。我沒有任何怒氣,倒是我,非常非常可憐你,希望你活到我這把年紀的時候,也擁有和我一樣的東西,而不是像只老鼠一樣,過街的時候得小心翼翼。希望你以後的丈夫,知道你這段不堪的歷史之後,依舊把你當寶貝。」這讓我既為宋太太解氣又心疼可憐巴巴的海藻,不過當宋太太和自己的朋友抱怨自己種了20年的西瓜到了收穫季節活生生被別人收割了的時候,還是有些沮喪和為這位大奶不平的,把自己的丈夫伺候得又有風度,又有溫度,馬上就有「熱度」了,卻忘了自己身後這個操勞過度的女人,真是件可悲的事情,所以,那些真正愛家的女人們一定要像堅守自己農場里的白菜一樣堅守好自己的老公,最起碼農場被偷到最後還給咱剩個成本,而老公丟了就是真的沒了。  看《蝸居》最讓我眼前一亮的還是海青和張嘉譯的演技,我認為今天的海青已取代昨天的蔣雯麗和徐帆成為新一代的電視劇女王,而今天的張嘉譯也超越了昨天的濮存昕成為新加冕的少婦偶像,新的男版萬人迷。  這樣一部深入人心的電視劇,這樣一部以無比殘酷的手法反映現實的電視劇,這樣一部給人留下無盡遐想的電視劇,這樣一部收視屢創新高的電視劇,這樣一部讓無數人喜愛有加的電視劇,它讓我深刻記住了海萍在劇終時意味深長的那段話:  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住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費三百四,手機電話費二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二百。也就是說,從我醒來呼吸第一口氣開始,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  是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算算我們活在每個城市的成本,看看是否我們和劇中人物一樣有著大相徑庭的命運,有著悲歡離合的遭遇,有著勇往直前的勇氣。  《蝸居》反映的負面內容太多了,希望大家能看到正面的東西!
推薦閱讀:

TAG:80後 | 蝸居 | 二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