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幾點思考
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有個「君」。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黨的性質本身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因此,新形勢下,如何參與基層工作,如何與群眾「打交道」,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是很值得認真思考的話題。
作為一名在鄉鎮工作十餘年(期間約兩年在縣委組織部跟班或借調)的基層幹部,群眾工作永遠是最大的學習主題,結合書本、網路一些好的思路辦法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談幾點感悟:
一、 為什麼要做好群眾工作?
習總書記在十八屆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提到:「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可見,作為黨的基層領導幹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意義多麼重大。黨員幹部的政治立場必須鮮明而堅定,那就是時時刻刻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不僅要體現在關鍵時刻的論調中,還特別要體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
近年,隨著扶貧開發、脫貧攻堅「戰鬥號角」的吹響,我們各級領導、各級幹部重新深入一線,深入貧困地區的腳步繁忙起來了,其實,真正深入才發現,我們的群眾中還有很多地方依舊需要幫扶,需要「陽光」。我們的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必須需要「先富帶動後富,最後達到共同富裕。」只有祖國大地上各民族、各地區都繁榮昌盛了;各階層,尤其包括廣大農民群眾都富裕了,我們的祖國才是強大的!
在工作中,做什麼、不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都要從上級精神出發、從大多數群眾的利益和意願出發。現在我們很多都是基層幹部,或者曾經是基層幹部,我們每天直接打交道的就是群眾,群眾工作就是我們最大的工作。
所以,群眾路線是基層領導的基本方法和最高藝術,是各級幹部的一項最基本的「手藝」。會做群眾工作,是對幹部的基本要求,是幹部的基本功。我們要做的就是有力的宣傳、精細的組織工作,能不能把群眾動員起來,使群眾活躍起來、積極起來,參與進來,讓群眾答應、明白、滿意,把任務落實下去,把問題化解,這是對大家素質的綜合考驗。
舉個例子:在基層,我們都要包村包戶,尤其黨政班子成員。每逢單位班子分工調整,在領導包村雙向選擇的時候,為什麼有些班子成員很受村級幹部歡迎,紛紛要求包自己所在村,有些班子成員包哪個村都與村級班子成員不和,群眾信訪多多呢?捫心自問一下:是不是沒有很好地尊重群眾,依靠群眾,機關作風,官僚作風,「一言堂」了呢?還有,同樣的一個村、一項工作,為什麼你包村、你分管就成效不好甚至無法開展下去「拉後腿」,為什麼換過個領導他就「如魚得水」、順心順手,樣樣工作都開展的如火如荼呢?這應該就是有沒有認真貫徹群眾路線的一個很好體現。
以前,鎮村幹部和群眾走得很近,彼此很熟。現在交通發達了,通訊先進了,有的幹部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反而更加遠了!在某些問題上,黨群干群矛盾反而激化、幹群關係反而疏遠,可見,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必須認真做好群眾工作,確保群眾的最根本利益。
二、 做好群眾工作要做什麼?
新形勢下,基層幹部做好群眾工作面臨社會轉型、利益深刻調整、群眾訴求變化、基層職能轉變、能力素質欠缺等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主要原因有:農村社會發生劇烈變革即社會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農民自身視野、觀念、能力、財富、訴求等等發生變化即管理對象自身思維巨大轉變;政府服務理念、政策環境、基層職能發生根本性轉變即管理方式發生的巨大變革;體制機制滯後制約了三農問題的解決即制度環境的制約;基層幹部整體素質能力跟不上即管理主體的能力水平差距等。因此,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增加了新的難度。我們既肩負管理與服務的重任,又要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可謂「壓力山大」。
當前,上級下來的工作名目繁多,到了鄉鎮基層更是「一鍋粥」,包括「兩學一做」、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發展經濟、生態環保、脫貧攻堅、保障民生、社會治理、維護穩定、「美麗鄉村」、宜居環境、防颱防汛、安全生產等等大類。這些工作都是和群眾息息相關,都要和群眾直接「打交道」。這「交道」該如何打?比如說「美麗鄉村」和宜居環境建設工作,在項目立項過程中,我們就應該進村入戶,了解村情和民意,現場勘察地貌和實景,規劃設計後反覆徵求多方意見,只有取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同意並取得他們的支持,充分發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此項工作才能得以順利推進。比如脫貧攻堅工作,最近湖北巴東縣委書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深夜撰文《有些貧困戶被好政策養得「渾身不舒服」》一文,公開談了很多扶貧幹部「早就想講卻不敢講」的問題,他的主要意思包含現在一些貧困群眾接受幫扶卻不感恩等思想,但同時卻也指導我們「要教育民眾,引導民眾,要自強,要感恩,要知好歹。」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幹部脫層皮,群眾照樣難脫貧」的一種狀態,提醒我們基層幹部,要正確教育和引導民眾共同努力,這樣,脫貧攻堅才能「扶貧先扶志」,真扶貧,真脫貧。
所以,什麼是群眾工作?群眾工作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走進群眾、了解群眾、關心群眾、爭取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幫助群眾、安撫群眾、教育群眾......
三、做好群眾工作要怎樣做?
(一)認真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要處理好對上級負責與對群眾負責的關係。要把對上級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統一起來,既要堅持對上級負責,維護上級的權威,執行上級的決議,不搞強迫命令,要通過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對群眾說服教育,把上級的決策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又要堅持對群眾負責,始終把廣大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虛心向群眾請教,善於集中群眾的經驗和智慧,同時對群眾中不正確、不負責任的意見不遷就、不妥協,教育引導群眾把意願統一到上級的決策部署上來。比如:當前生態環保戰役正如火如荼地推進,黃標車治理、生豬養殖業污染整治等工作都會動及群眾的「乳酪」,影響他們的當前利益,怎麼辦?只有通過耐心細緻的思想說服和熱心周到的困難幫扶,逐漸讓他們接受黨和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意圖,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直至圓滿完成。
二要處理好多數與少數之間的利益關係。群眾工作牽涉面廣,群眾素質參差不齊,這些都很大程度上會造成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衝突,需認真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比如:農村貧困戶的精準識別、低保對象的評定等等,都是涉及多數與少數,一般與特殊的利益之爭,我們該如何在遵照上級指示精神下,把矛盾降到最少?最妥的思路和辦法就是走群眾路線,相信群眾集體意願,公平公正,採取綜合評定評議、公開公示等方法。
三要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這包括兩方面意思:一是集體與個人的關係,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無條件以集體利益為重,不能挑肥揀瘦,喜占「小便宜」。責任擔當是對基層幹部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基層幹部和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前提。比如:在征地拆遷、兩違治理、脫貧攻堅、生態環保、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工作中,如果時時處處比照職權與職責,那很多工作是沒有辦法開展的。在基層,我們就該大膽發揮「萬精油」作用,哪兒管用抹哪兒,哪兒要用抹哪兒,積極擔當。二是公家和私人的關係。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委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作為黨的幹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繫,都與公款、公權有關係。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幹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只有這樣,群眾才會信服,才會跟著幹革命。
(二)確實提升五種能力
一是提高執行政策的能力。土地確權、種糧補貼、脫貧攻堅、造福工程、生態環保等等很多惠民政策,基層幹部要帶頭學好政策、掌握政策、宣傳政策,讓群眾了解明白,增強政策的執行力,並迅速嚴格按政策辦事。
二是提高發展經濟能力。鎮、村需要的是發展,是因地制宜的項目。必須抓住加快發展要務不放鬆,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資源,搶抓機遇,用新思路新辦法來加快地方的發展。
三是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要充分發揮年齡、學歷、專業、閱歷等自身優勢,儘可能發揮所學所用,確確實實從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需要、最現實的事入手,不斷提升服務群眾和為民辦事的能力,盡最大努力為群眾搞好服務。
四是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作為黨的幹部,心裡時時裝著一桿秤,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公正處理,並主動公開基層事務,讓群眾知道、讓群眾參與,杜絕暗箱操作。要摒棄「人情大於王法」的做法,不袒護違法行為,更不包庇壞人,不做徇私枉法的事。要依靠法律和制度做好群眾的管理工作,民主管理,使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同時,要盡最大努力讓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特別要做好睏難家庭、五保戶、老年人和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的幫扶工作。
五是提高團結進取的能力。團結出感情,團結出戰鬥力。必須樹立團隊意識,最大限度爭取上下各級幹部的支持和配合,並堅持民主集中制,提升凝聚力和戰鬥力,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工作合力。
(三)保證投入足夠精力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但是,基層工作無難事,不外乎惠農政策的落實、美麗鄉村建設、「三農」問題、「三大戰役」推進、計生、征遷、招商、維穩等等幾大類,我想,更多的是需要基層幹部的耐心、時間和精力。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跨不過去的河,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關鍵在於是否真抓實幹。
(四)靈活掌握方法技巧
1、上下結合。要做到既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又上下結合、借勢而為。這樣既執行了上級意見,又符合群眾意見,既完成了工作任務,又推動了本單位發展、建設。這就要求:必須上群眾的門、見群眾的面、聽群眾的聲。身子沉得下問題才摸得清。進村入戶習慣地帶著民情記事本,隨訪隨記,回來後認真梳理。找准結合點,整合政策資源,優化方案,推動實施,再進行總結、提煉、宣傳。
2、突破重點。哲學上的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指的就是群眾工作要抓住關鍵的人和事,把握關鍵時間和節點。這在征地拆遷尋找突破口、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中很好用。
3、典型示範。立標杆、樹典型、以點帶面的方法在農村基層黨建、脫貧攻堅、項目推進等工作領域是強有力的推動模式。
4、守住底線。由於社會利益的多元化,群眾的思想思維方法發生巨大的變化,在項目管理、資金使用、幹部管理、人事調整等方面,底線思維必須有,不講原則不守規矩毫無底線必然埋下禍害的病根。
除此之外,談心交心、爭取多數、注重平衡、迂迴戰術、真情感召、剛柔相濟、案例學習、警示教育、以退為進……等都是很好用的方式方法,不一一贅言。
(五)務必做到作風正派
一是做人要乾淨;二是做事要公道;三是為官要清廉;四是為人要坦誠。
(授課人:饒紅秀 福建省委黨校、行政學院第26期青干班學員,龍岩市武平縣永平鎮黨委綜治副書記(掛職)、桃溪鎮主任科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