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18個長壽新方法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來源整理自生命時報LT0385 人民日報

《生命時報》綜合國外多項研究,推薦18個長壽新方法,不妨就從現在做出改變吧。

1做事認真負責

  一項長達80年的研究發現,做事認真負責的人更加長壽。

  做事關注細節、認真負責的人,會付出更多努力來保持健康、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和更好的職業發展,因此也更為積極樂觀,更加長壽。 

2要有使命感

  心中擁有一個目標,並積極付諸行動去實現它,有助於長壽。

  日本研究人員通過13年的監測發現,有強烈使命感的男人死於中風、心臟病的風險低於使命感低的人。

 

3每天靜心5分鐘

 壓力無從逃脫,正視、接納壓力的存在,然後每天嘗試通過瑜伽、冥想或者深呼吸來調節壓力。你會發現僅僅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5分鐘,就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

4交對朋友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現,社交廣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尤其是與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交朋友。

 

  

5找到精神寄託

  研究表明,經常參與義工活動或宗教儀式的人,往往比不愛參與的人更長壽。

  美國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顯示,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那些每周參加義工活動超過1次的人,體內含有某種關鍵免疫蛋白的水平比不參加任何活動的同齡人高出很多。

  

6嘗試原諒別人

  研究表明,憤怒與心臟病、中風、肺功能下降等疾病的發生有關。而原諒別人,可以減少焦慮,降低血壓,讓你呼吸得更加輕鬆暢快,而且這些好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加明顯。

  

7睡眠是頭等大事

  研究證明,高質量睡眠可以降低肥胖、糖尿病、心臟病和抑鬱症風險,還能幫助你更快地康復。因此,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每個人都應該把睡眠當成頭等大事。

  專家建議,每晚應保證至少6小時睡眠時間。

8每天至少鍛煉10分鐘

  研究證明,經常鍛煉的人比不經常鍛煉的人平均壽命更長。

  研究顯示,規律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患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抑鬱症和某些癌症的風險,還可以幫助你在步入老年後保持思維敏捷。

  很多人抱怨沒時間運動,其實每天只要抽空鍛煉10分鐘,累計每周鍛煉2.5小時,也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9使用安全裝備

  養成戴頭盔、系安全帶的習慣,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提高長壽幾率的方法。數據顯示,系安全帶可以降低50%交通意外導致的死亡或重傷。

10喝酒不超過1杯

  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的研究顯示,酒精會損傷身體五大器官,包括心臟、大腦、肝臟、胰腺、腎臟。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女性每天飲酒最好不超過1杯,男性飲酒也要控制在1~2杯內。

11儘早戒煙

  英國一項長達50年的調查發現,30歲戒煙可以增壽10年,40歲、50歲、60歲戒煙分別可增壽9年、6年、3年。

  

12堅持午睡

  養成午休的好習慣可以讓你活得更長。

  一項針對2.4萬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有規律午睡習慣的人比偶爾午睡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小37%。研究人員認為,午睡可以通過降低壓力荷爾蒙來保護心臟。

 

13推廣地中海飲食搭配

  地中海飲食一般包括各種水果、蔬菜、五穀雜糧、橄欖油和魚。

 地中海飲食顯著降低了包括肥胖、血糖升高、血壓上升在內的代謝綜合征風險,從而降低了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因素。

14跟沖繩人學吃飯

  沖繩是世界上99歲以上居民占當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他們的飲食習慣是多吃綠色蔬菜和低熱量食物,且堅持每頓飯吃「八分飽」的傳統。

15結婚

  研究表明,已婚人士往往比單身漢活得更長。

16關掉電視

  研究發現,每天看電視4小時以上的人,比不超過2小時的人患病風險增加46%,每多看1小時,患心臟病的風險就增加18%。

17每頓飯至少吃20分鐘

放慢吃飯速度有利於保護食道和胃黏膜健康,可以促進小腸同步消化吸收,還能幫助我們控制體重。

  專家建議,吃飯時間最好能達到20分鐘。

18多練肌肉

  研究人員通過調查3600多名參與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的老年人後發現,肌肉質量越高的老人,死亡率越低。因此,老人也要適當練練肌肉。

來源:搜狐網


推薦閱讀:

賦詩點評:廣東一景區發現重達11斤野生娃娃魚
[原創]【2010 春季特別評論】 日本豐田再發現 【貓眼看人】
我發現了夏朝出土文字

TAG:科學家 | 科學 | 方法 | 長壽 | 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