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1歲寶寶巧變花樣玩積木

本文Tag:智力開發 親子遊戲 搭積木 來源:中國早教網 2012-01-19

導語:玩積木可以鍛煉寶寶手的小肌肉,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玩積木還有利於寶寶對物體形狀的認識,懂得物體平衡,在寶寶堆積木的過程中還可以促進寶寶想像力的發展。那麼,您該如何教寶寶變著花樣玩積木呢?

玩積木大概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寶寶從看、摸開始,到不停地擺弄,把爸爸媽媽堆好的積木推倒或把積木連起來。玩積木可以鍛煉寶寶手的小肌肉,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玩積木還有利於寶寶對物體形狀的認識,懂得物體平衡,在寶寶堆積木的過程中還可以促進寶寶的想像力發展。

實際上寶寶要到3歲左右才能真正地自己堆積木。但是對0-1歲的寶寶來說,家長也可以變著花樣來教寶寶玩積木。

0-5個月:利用積木做肌膚接觸

這個時期親子間的肌膚接觸是很重要的,而積木就可以作為和寶寶肌膚接觸的工具之一。這個時期寶寶對於聲音是很敏感的,媽媽可以用積木來製造不同的聲響。

推薦遊戲1:在寶寶身上開汽車

寶寶從頭到腳可以看做一條公路,爸爸或媽媽拿著積木當作汽車在寶寶的身上「行駛」。行駛的時候媽媽可以用嘴巴模擬汽車的聲音或者和寶寶說「舒服不舒服啊」之類的話。

推薦遊戲2:搖呀搖,天女散花

把幾塊積木放在浴巾上,父母分別拉住浴巾的兩個角搖晃,讓積木相互碰撞發出聲音,最後將積木慢慢地一個個倒在寶寶的肚子上。

6-11個月:抓住、推開,讓寶寶動手玩積木

這個時期除了要用眼睛看,還要讓寶寶用手抓握東西。有些寶寶甚至只要拿著一塊積木就會很開心。把積木在地板上滾來滾去或是將積木扔出去等,都是不錯的玩法。

推薦遊戲:積木不見了

在一個箱子的上面開一個可以放進玩具的口,把箱子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把積木一塊一塊地放進箱子里。本來應該在眼前的積木一下子掉進箱子里不見了,寶寶會感覺到吃驚和興奮。

1歲左右:用積木教會孩子空間和距離

把積木放在地板上的位置看做出發點,然後再將其移動到其他位置,讓寶寶慢慢理解空間和距離的概念。這個階段,寶寶已經能夠站起來了,所以做遊戲的時候會更活躍。

推薦遊戲1:把積木立起來

在地板上把積木一個個立起來。可以把相同顏色或形狀的積木擺在一起,然後再擺成特定的形狀。不同的寶寶選擇的擺法不同,這是很複雜的遊戲。

推薦遊戲2:積木滑滑梯

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的移動能夠讓寶寶更好的理解空間和距離,媽媽可以將圖畫書傾斜一定角度當作滑梯,然後讓寶寶拿著積木放在「滑梯」上滑下去,看積木的移動。

推薦遊戲3:嘩!大樓倒了

會站的寶寶可以玩的遊戲比之前只能坐著的時候多了很多。讓寶寶自己把堆得很高的積木推倒,聽積木紛紛掉落地上的聲音,寶寶一定會很高興。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寶寶脾氣失控了,媽媽可以這樣做
兒童標準體重對照表 看看你家寶寶是否達標
給寶寶接種疫苗,你要讀懂「知情同意書」
素媽媽,素寶寶,素食是保護兒童健康最好的飲食

TAG:寶寶 | 積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