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寮國、柬埔寨抗法救國戰爭全面爆發

1945年12月19日,越南、寮國、柬埔寨抗法救國戰爭全面爆發。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越南人民發動8月革命,並於9月2日宣布越南獨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10月寮國成立伊沙拉臨時政府。1945年9月23日,法國在英國的支持下佔領西貢,著手恢復殖民政權。10月法軍侵佔柬埔寨,年底侵入寮國,三國人民為保護民族獨立,奮起反抗。1945年11月,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出「抗戰建國」的指示,提出「鞏固政權,反對法國殖民者的侵略」的緊急任務,並召開國民大會,建立「衛國軍」。力爭取時間,發展抗法力量,越南與法國簽訂法越初步協定和法越臨時協定。3月7日至18日中國國民黨軍隊撤走後,法軍進入海防、河內。1946年12月19日,法國殖民者撕毀全部協定,在河內發動總攻擊,越南抗法救國戰爭爆發。戰爭初期,法軍發動全面進攻,以圖「速戰速決」。越南軍隊進行河內等城市的保衛戰後,撤入山區、農村,開展游擊戰,同時實行「焦土抗戰」,破壞交通。1947年10月,法軍佔領大城市,但損失4萬多人,其「速戰速決」計劃破產。1948年越南軍民局部反攻,取得越北戰役勝利,法軍改變戰略,實行「以戰養戰」策略,以消滅越軍後備力量為目的,進攻重點地區。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印度支那人民抗戰創造了非常有利的國際條件。1950年9月,在中國大力支援下,越南人民軍取得邊界戰役的勝利,殲敵近萬名,鞏固和擴大了越北解放區,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也使抗戰有了穩定的後方。同時,寮國與柬埔寨人民的抗法戰爭廣泛開展。素國自由民族統一戰統領導寮國人民進行抗法鬥爭,在桑怒、川壙、豐沙里建立解放區。1950年建立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抗戰政府。高棉伊沙拉克(高棉自由民族統一戰線)從1946年開始領導反法武裝起義,1950年成立民族解放委員會,游擊區佔全國的三分之一。1951年越南黨在解放區實行民主改革。1953年12月越南通過土地改革法,在解放區逐步開展土地改革,推動了抗戰。1953年初,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領導發起「爭取獨立的玉家改革運動」,反對法國殖民統治。11月9日,法國被迫承認柬埔寨獨立。同月,法軍根據「納瓦爾計劃」在西北軍事重鎮奠邊府建立據點群,作為進攻解放區的基地。1954年3月13日--5月7日,越南人民軍發起奠邊府戰役,全殲法軍精銳部隊16000多人,俘得法軍司令德卡斯特利,粉碎納瓦爾計劃,取得抗法戰爭的決定性勝利。1954年7月21日,法國被迫簽署關於印度支那停戰的日內瓦協議:保證尊重越南、寮國、柬埔寨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其內政;禁止任何外國在印支三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在北緯17度線南、九號公路稍北划出越軍和法軍的臨時分界線;划出桑怒、豐沙里為?國自由民族統一戰線部隊集結區;三國分別舉行自由選舉,以實現民主基礎上的統一。8月31日,印度支那停戰,印支地區恢復和平,三國人民取得抗法救國戰爭的勝利。

聽聽五十年代越南領導人是如何看待朝鮮問題的?

大家知道越南歷史的話就知道一件事,正當朝鮮戰爭爆發時,越南正處在抗法戰爭中,之後不久爆發了奠邊府戰役,法國最終承認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為獨立國家,越南南方由寶大皇帝統治,越南北方由越共統治,從此以北緯17度為界劃分成了北越和南越。當時越共方面對此非常糾結,中國和蘇聯方面似乎不斷在施加壓力,希望越共接收這種妥協式安排。這種情況和美國試圖介入有關,中蘇都不想再來一次抗美援越戰爭,可是美國人還是介入了,越共領導人面臨空前壓力。胡志明當時給越共開會說:「如果我們接受像朝鮮那樣的停戰條件,美國人會很快把南越武裝起來,給他們更多經濟資源,讓南越變成榜樣給我們解放區百姓看,到時我們會失去群眾支持,這等於把我們逼向死亡」,的確,領導班子已經充分感受到了死亡危機。那時一個年輕的領導人站起來說:「我們不能停下了,必須不斷進攻,不斷消耗敵人,不能讓敵人有時間恢復元氣,要在運動戰中逐步謀取勝利」這個年輕領導人就是後來越共總書記黎筍。從1968到1971年,越共經歷了數次大規模戰鬥,死傷慘重,但達到了消耗美軍的戰略目的,迫使尼克松實施「用越南人進攻越南人」的戰略,其實就是找了這個借口退出越戰,這導致後來南越兵敗如山倒。金日成當時按照蘇聯速戰速決方式打韓國,起初勝利,但仁川之戰後就失去了主動權,好在有中國介入保了命,越共當時不打算依賴中國軍隊支援,於是形成了自己的打法,搞遍地游擊戰的戰術,和美軍拼時間消耗,雖然美軍在越南投的炸彈更多更先進,甚至駐軍數目高達48萬,但還是被耗倒了。如今越南人回想起這些還有一些後怕,如果越南真的像朝鮮那樣被永久分割,北越恐怕也得發展核武來自保了,甚至有可能完全依賴中國保護生存。有一位韓國朋友問我:「如果朝鮮當年打敗了韓國會怎樣?」我回答:「就會和如今的越南差不多,只是比越南發達許多」,這種回答他們很樂意接受。越南一直打到1975年才統一,統一後黎筍錯誤地估計了國際形勢,他錯誤地認為可以借用蘇聯的壓力化解中國反對越南搞印度支那聯邦的努力,他尤其錯誤地高估了自己統一寮國和柬埔寨的能力,忽略了美國和中國聯手瓦解蘇聯的能力,結果很快引發了中國對越反擊戰,乃至後來十年的邊界衝突足足讓越南失去了戰後搞活經濟的機遇。當時越共內部有不少爭議,親華派認為中國開始了對外開放,越南也應當學習,中越關係可以遵循老一輩革命家的榜樣,相互支持,把印度支那聯邦的事情先擱置起來以後才談。親蘇派擔心親華派主政,藉機把他們打壓下去了,結果越共內部失去了改革聲音,走了十年彎路,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了建立印度支那聯盟的美夢。記得黃文歡曾說過:「我們如今是統一國家了,實現了民族統一,有了自己完整主權搞什麼制度都可以,就是不能搞損壞自己利益的制度,不應當依賴某個社會主義老大哥生存,要自己謀生路」,當時這些話導致他被排斥,最後逃亡中國。如今越南人明白,越南搞開放可以成為針對中國經濟環境弱點的彌補,對西方國家有特殊的吸引力,越南保持中立是這種吸引力的保障。如果越南和中國搞僵了,造成戰爭氛圍,自然會失去這種吸引力,反過來,如果和美國走的太近,會激發國內民粹主義浪潮,導致統治不穩,這在越共領導層已經成為共識。越南前總理阮晉勇過於親美,給越南南方資本集團帶來了政治幻覺,結果被淘汰出局,依然由北越馬克思主義學者當代越南第一領導人,保持在中美之間的平衡關係。越南領導人其實並不信任美國,主要是擔心美國會藉機搞民主化運動,顛覆越共體制,他們相信中國這點上比美國好,與中國衝突不值得,但必須有南海爭端這個抓手和中國博弈,刻意和中國保持距離,以免被中國同化和經濟吞併。越南人非常擔心的一個歷史問題就是南北文化差異大,社會價值觀不同,很容易形成政治派系對立,最怕由此導致南北對立產生國家分裂。另外,越南依然面臨海外南越勢力復辟勢力威脅,這些南越人和中國的所謂海外民主人士不同,他們有群眾基礎,很容易在南越地區獲得同情。按照越南學者的說法,越南正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實施民選體制必將導致南北分裂,即使不是戰爭互毆也會是政治對立,美國會趁機而入,導致越共失控,不實施民選制度就難以化解地方勢力對中央的訴求壓力,隨著私有經濟發展這種訴求壓力在不斷增大。在越南人看來,雖然躲過了朝鮮那種不幸的命運,但依然艱難地在中美兩大勢力中尋找有利的平衡點。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越南河內和下龍灣記[41P]
越南不滿歐盟對進口鞋類征懲罰稅
2015年春節 我眼裡的越南 與眾不同的越南
越南:35年前那場被遺忘的戰爭/組圖
越南人的奇葩歷史觀:我們曾和中國劃長江而治

TAG:戰爭 | 越南 | 柬埔寨 | 寮國 | 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