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屬於葡萄酒的「古文明世界」——中新網

中國屬於葡萄酒的「古文明世界」

張裕創始人張弼士

1915,張裕代表中國葡萄酒參加第14屆世博會(舉辦地為舊金山),張裕有四款產品獲得金獎,中國的葡萄酒從此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上圖為當年獲獎時頒發的最優等獎狀及金質獎牌)【點擊查看其它圖片】法國對外貿易顧問委員會曾發表研究報告《走向2050年的葡萄酒世界》,提出關於葡萄酒的三個世界劃分,除了原來的「舊世界」(Old World)和「新世界」(New World),還有一個「新新世界」(New New World),包括了中國、巴西、印度、東歐和北非。報告稱,隨著氣候暖化、市場需求、消費趨勢和葡萄酒生產等方面的變化,正在崛起的「新新世界」將對「新世界」和「舊世界」構成挑戰。在國際葡萄酒行業,「舊世界」通常是指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傳統葡萄酒生產國;「新世界」是指美國、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等新興葡萄酒生產國。而實際上,在《牛津葡萄酒百科全書》中,中國既不屬於「舊世界」,也不屬於「新世界」,更不屬於「新新世界」,而是屬於「古文明世界」(Ancient World)。關於葡萄酒的最早中文記載,出自中國西漢時期的《史記》,其中的《大宛列傳》寫道:「宛左右以蒲桃(葡萄的古稱)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及至唐宋,關於葡萄酒的詩詞就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白居易的「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葡萄的又一古稱)」、陸遊的「如傾瀲瀲蒲萄酒,似擁重重貂鼠裘」等名句。在金元時期,元遺山的名篇《蒲桃酒賦並序》則詳細記錄了葡萄酒的釀造方法:「絞蒲桃漿封而埋之,未幾成酒;愈久者愈佳。有藏至千斛者。」當然,中國葡萄酒的現代化釀造史,是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南洋首富」張弼士先生在中國煙台創辦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正式開啟了中國葡萄酒的工業化釀造的新時代,且創造了兩項早於「舊世界」和「新世界」的紀錄。在城堡內裝瓶 早於波爾多十多年波爾多過去的傳統,酒庄只管種植和釀酒,銷售交給葡萄酒經紀商,釀好的酒也就直接由經紀商去裝瓶。直到1924年,木桐酒庄莊主菲利普男爵首倡「在酒庄內裝瓶」概念,並且在酒標上標註「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在酒庄內裝瓶」可以更好地保證葡萄酒的酒質,維護酒庄品牌聲譽,所以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局後來把「在酒庄內裝瓶」列入AOC法定產區制度,木桐酒庄也在1973年被破格由二級酒庄晉陞為一級酒庄,成為波爾多五大一級酒庄之一。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從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開始,就在酒庄內建造地下大酒窖,歷時11年經三次改建,於1905年初冬正式竣工,在1906年就實現了「在酒庄內裝瓶」。1907年的《商務官報》曾記載:「即此酒窖一項,振勛(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別名)改圖數次,始乃成功。而將成功時,各國工程師前來觀者俱為詫異,竟謂中國人有此絕大本領焉。」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國被評為「最安全國家」1
中國畫家可分「五品」
盤點死亡人數最多的十大可怕戰爭!中國參戰次數竟有8次!
流放寧古塔-紀實台-中國網路電視台
中國繪畫郵票圖錄(3-8)秦漢繪畫·秦漢瓦當

TAG:中國 | 世界 | 葡萄酒 | 文明 | 古文 | 古文明 | 葡萄 | 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