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騎著單車去旅行 推薦單車一族必備裝

單車旅行也好鍛煉也罷,一架適合自己的單車是絕對必要的,按照某老外的說法,這是你唯一不可能擁有備份的裝備。車輛尺寸的選擇不必說,都騎過很多年車,合適就成,主要是種類或者說類型選擇。

目前單車簡單的可以劃分為普通車休閑車、山地車、公路車、旅行車、攀爬技巧車幾種。普通車和休閑車適於城市代步,旅行或者鍛煉性的騎行就不用考慮;攀爬技巧是小孩子玩的東西,同樣不考慮。山地車,顧名思義最適合的是山地、泥濘、碎石路面,原本是為越野設計的車型,比較寬的車帶上比較深的花紋保證了良好的抓地能力,但是在柏油公路上跑稍許會吃力一些;公路車,就是為公路設計的,窄帶很淺的花紋最大的降低與地面摩擦力,追求的就是速度,但是遇到碎石、泥濘路面會比較麻煩;旅行車介乎二者之間,比較中庸,適合大多數路面,但是在速度與嚴酷路面應對上與二者都有些差距。

我個人比較偏向中長途旅行,喜歡在旅行中攜帶可能攜帶的所有必要裝備,所以旅行車是合適的。蝶把,可以隨意變換騎行姿勢減輕疲勞程度;負載量大,馱上二三十斤裝備,平路上基本沒感覺,不影響速度。但是現在的旅行車變速系統多為3*7結構,爬山比較吃力,所以要考慮升級了。

車輛必須選好,還是那句話,這是唯一不可能備份的裝備。旅行中我們可以攜帶雙份的配件、食品、藥物等等東西,但是不可能騎兩輛單車出發。

第一大類,隨著單車有一些必須的裝備。包括

1、修車工具和配件

a、補胎工具。撬胎棒、膠水、小銼、冷補膠片、氣筒,乃至備用的內外胎

b、維修工具和配件。閘線、變速線、合適的開口扳手、截鏈器、一小段合用的鏈條、閘皮、組合工具、中軸拆卸工具、合用的十字、一字改錐、老虎鉗、幾根輻條。

PS:所有這些工具配件不一定都要帶上,畢竟很重,補胎的東西必備。b類工具閘線、變速線,內六角、改錐等組合工具必帶。

c、清潔設備。主要是清潔鏈條和飛輪用,推薦WD40一類清潔潤滑油脂噴罐。

2、燈光設備。車首燈,防止走夜路時候自己騎到溝里去。車尾燈,告訴後面的人、車,前方路邊有輛單車。車首燈很重要,因難免走夜路,而沒有燈的夜路實在是很麻煩。

3、包。

a、大馱包,放置各類物品的主包,裝在後貨架上,但是短途騎行沒有必要。

b、車首包,放隨手物品、地圖之類,綁在車把上,最好有一個,很方便。

c、鞍包(車架包),架在車架上,也是放隨用物品、工具之類東西,重要性同上。

d、尾包,綁在車座下面,用途同上,可有可無

e、背包,雙肩背包,不能太大,用途同上,可有可無。

所有的包必須防水、防塵而且要容易清洗,最少要有個防雨罩,如果不配備大馱包,那麼bcd最少要有一個你才不用把必須的工具等背在背上,那些東西還是蠻重的,建議盡量不要背包騎車,尤其不要背大或重的包,很累。

第二大類,野營裝備及服裝。

1、食品和水。

巧克力和運動飲料是必須的而且應該放在把包、車架包或者衣服口袋等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在你疲憊不堪或者不願意因進餐而放棄舒適的快速前進的時候,二者都可以補充體力。當然,鑒於前途是否存在補給點的不確定性,建議不要隨意放棄在已到達補給點休息的機會。既然沿著公路前進,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可以找到補給點的,因此,短途旅行可以只攜帶少量食品和水以減輕負重輕裝前進,但是長途旅行的時候,必須有一天份的食物和水留作備份,其中應該盡量包括巧克力、運動飲料、淡水、壓縮餅乾、肉類、水果等。1000ml的水勉強可以支撐一天使你不至於陷入乾渴脫水的地步。這是必須要準備好的,我曾經測試過,不飲不食24小時之後,最多可以在平路無風狀態騎行90-100公里,如果這一段距離依舊無法找到補給點,將會非常危險。

紅牛是個不錯的東西,長途時候應該帶幾聽,但是每天不應該超過兩聽,尤其不要兩聽一起喝掉,浪費且胃會很不舒服。短途不需要攜帶,出發前喝一罐就好。

2、藥品。

一般情況下創可貼是必須的,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外傷。

紅(白)花油、斧標油之類跌打油是必須的,這類東西用處很多,扭傷、拉傷、輕微的創口、蚊蟲叮咬、緩解膝蓋、手腕等關節部位因疲勞導致的疼痛,乃至輕度的燙傷都可以用到。要注意的是,使用這類油處理扭、拉、過勞傷的時候,不需要用力摩擦,只要塗在患處由皮膚慢慢吸收即可,過度摩擦可能會加重傷患。

長途旅行最好帶上一些繃帶、膠帶、紗布、脫脂棉、醫用酒精、紅藥水等,出血性外傷誰都不想碰上,事有萬一,沒有這方面準備一旦出狀況,簡單的創口會變得很麻煩。

紅霉素眼藥膏,體積小重量輕也很便宜,可以多備兩隻,一旦創口出現感染情況,清理乾淨膿血之後在創面敷一層這東西會很有效的遏制創傷繼續惡化。

雲南白藥,最好的外傷葯,可以有效止血防止感染,而且使用前不需要用酒精清理創面。其噴霧劑也可以很有效的減緩扭傷拉傷的疼痛感。

止瀉劑,在外吃飯很多地方衛生狀況並不是很好,有備無患。

感冒藥、退燒藥。

紅景天、高原安。如果去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這類抗高反藥物是必須的。

舒樂安定,萬一睡不著覺呢?這個東西可以保證充足的睡眠,當然只準備一點就好。

多種維生素合劑,金施爾康或者放進水裡的維生素泡騰片之類,這是長途旅行的必備藥物,不是什麼時候都有足夠的水果蔬菜,連續3天維生素攝入量過低會導致牙齦出血等不良狀況,長期維生素不足可能導致貧血,造成體能嚴重衰退。

3、服裝

專業或擬專業的騎行服,這類衣服短程穿穿就好,跑長途的話並不舒服,雖然可以有效減少風阻。過於張揚,個人不喜歡,也沒有儲備。

快乾衣褲,這個是必須的,最好是褲管袖管可以拆卸的,涼爽、清洗方便、耐磨。最好內衣也選擇快乾材質。

頭盔和棒球帽,多數人都認為必須使用頭盔,而且頭盔也確實有相當強的保護作用,不過我很少用,騎車會出汗,尤其是夏天實在太熱,我寧可用棒球帽。棒球帽有個最大的好處,長帽檐白天可以遮陽,晚上騎車的時候稍許拉低一點可以擋住對面汽車的強光。國道上很多司機夜間喜歡開著遠光燈行車,對騎行者來說是很討厭的事。

鞋襪,襪子必須是排汗透氣洗後容易乾的,純棉、尼龍絲材質的襪子絕對不適宜。鞋,短程無所謂,但是長途不建議騎行鞋,適用性太差,尤其是帶自鎖功能的鞋配合自鎖腳踏,雖然可以提高速度,但是10秒的解鎖時間對於新手對於複雜路面來說還是蠻危險,而且那東西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壞掉。一雙低幫登山鞋很舒服、結實,而且可以應付幾乎所有情況,哪怕一時心血來潮想爬上路邊的山頂看看,也很合適。

幫扎帶,這個東西只有騎行者用得上,而且必備。主要是綁住褲腳,避免纏入鏈盤,一般2-4條即可,最好選擇帶有反光材質的,夜間行車,後面的汽車可以看見你。

多用途頭巾,BUFF剛剛進入國內的時候還是很貴的,幸好我們是紡織大國,幸好山寨精神閃閃發光。現在只需要8-20元即可買到一條多用途頭巾,品質很好的也不會超過50元,可以多買兩條備著。用處還是蠻多,可以當無檐帽、頭巾、護腕、擦汗的手巾,女人用的扎頭髮帶子、圍巾、面罩等等。實在不喜歡戴帽子的時候,可以用它配合太陽鏡,一樣的。

眼鏡。墨鏡是必須的,近視眼的可以搞一個墨鏡夾片。中午的公路對陽光反射很強,長時間盯著路會造成眼睛的過度疲勞,而且有可能對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專門的騎行鏡最好,它比普通太陽鏡更貼近皮膚,在風沙不是很強的時候能很有效的防止眯眼。

4、野營裝備

這類裝備主要包括帳篷、睡袋、防潮墊、氣爐、氣罐、鍋具、營燈、手電筒等等。短途是用不上的,除非如果打定主意要露營。長途一般也用不上,小旅店很便宜15-80元一人或者一間,多數地方可以洗個熱水澡。對卧具要求高的話,可以帶一個輕薄的睡袋。

5、防身器材。這個沒有特意裝備,一般也用不上。我多數攜帶一把多功能瑞士軍刀,切瓜削皮乃至切個肉啥的很方便。如果實在有這方面需求的,甩棍、小型電棒、匕首、防狼噴霧均可。

6、個人電器

手機電池最少準備兩塊,相機電池最少兩塊,以及相應的充電器,長途的話還需要一塊接線板,以及各種適用型號的電池。多半需要一個專門的包裝這些東西。

7、個人衛生用品

自己看著辦,男人盡量使用可更換刀頭的便攜剃鬚刀,電動的佔地方且重而且消耗你寶貴的電力儲備。本著環保原則洗滌劑盡量使用環保型號,安利的沐浴露不錯,可以把大瓶改裝到小瓶裡面。

需要單列的就是防晒品,一般皮膚比較敏感的除了堅持長袖長褲之外,最好使用防晒品,防晒指標最低35+,否則不如不帶,沒用的。另外,最好帶一隻潤唇膏,避免乾渴時候嘴唇開裂,曼秀雷敦的不錯。

第三大類,地圖、指北針、GPS

多數人把這三樣東西歸入野營裝備,之所以單列出來,是因為單車旅行不同於徒步穿越,對地圖的要求有巨大的差別,而後兩者是輔助地圖用的。

短程的騎行、鍛煉基本上不需要這一類準備,地圖類的準備只用於長途旅行。

長途單車旅行用的地圖,最少要有縣鄉道的標記,要有兩點間里程標記,如果能有附近山地的主峰海拔當然更好。一般來說給汽車司機用的營運地圖冊比較合適,當然高速公路網圖冊就算了,我們只需要3級路線,即國道G、省道S、縣鄉道X。一般的地圖冊因出版時間問題,可能會和當地路網有所出入,因此到達一省一地之後,儘快找到當地最新地圖就很重要。尤其是最新版地區旅遊圖,它能指示你儘快離開城市以及到達下一個城鎮的最新道路。

指北針,不需要很深入的使用方法,只要能找到方向並且據以判斷當前道路是否是我們應該走的路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是有導輪的型號,可以在有比例尺卻沒有里程標記的地圖上做行程推演,大約的知道距離下一個目標地的距離也不錯。

GPS,主要的作用是在地圖和指北針都幫不上忙的時候給自己定位,但是一個專業手持GPS價格不菲,且很多鄉村山地地圖沒有標識。而且即便是好些的手持GPS持續工作時間也不過10-14小時,如果長期找不到電源就等於廢物。高明(Garmin)和麥哲倫都有很好的手持機產品。

提示:無論地圖和GPS如何標記,公路上的各種指示牌和里程碑依舊是最重要的信息,不要輕易錯過,有時候寧可停下來和地圖對照明白再繼續走。里程碑一般10公里設置一塊,界面長方形的立方體水泥碑,有基座,白底用紅字標識道路編號以及里程碑編號,省道碑用藍色字體標識。比如白色碑紅色字體G103 53,就是103國道第53號碑,它和54號碑之間相隔10公里,每公里設置一個標記樁長方體水泥柱,一般白色底上標記藍色1-9號阿拉伯數字。這東西不僅可以告訴你當前在什麼路上,是否還在計劃道路上前進,而且在疲憊時是前進的動力,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數著里程碑前進的快樂。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只為遇見最美好的時光
旅行 | 麻瓜在愛丁堡吃什麼
2018歐洲最嚮往的城市top5!給自己一個出國踏青的理由~
從大洋路開到粉色鹽湖,且看澳洲人這樣享受人生

TAG:旅行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