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波:一個不油膩的中年人

頭髮稀疏,油光滿面。

大腹便便,衣衫褶皺。

忙於工作,疲於奔命。

在世人的印象里,這大概就是年近50的男人尋常所有的模樣。

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

49歲的年紀,眉眼含笑,衣著考究,身形健碩,舉手投足之間自帶一種雅痞氣質。

他就是吳秀波。

記得之前有一張他跟李健的合照,兩人在貝加爾湖畔,一邊暢飲一邊彈唱。

一個是儒雅的翩翩君子風,一個是成熟的國民大叔范。

兩個加起來超過90歲的男人,卻依舊能瞬間秒殺那些小鮮肉。

真是不得不感慨,時光對他們的優待。也不得不承認,歲月給他們的沉澱。

吳秀波最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是歷史題材熱播劇《軍師聯盟》。

他演的司馬懿,個性鮮明,張力十足,層次也非常豐富。

在父親面前,他畢恭畢敬,演繹著父慈子孝的典範;

與兄弟相處,他長幼有序,呈現一派和睦的家庭關係;

面對歷史上有名的「悍妻」張春華,他又是一副妻管嚴的樣子,實力賣萌;

跟主子曹丕一起時,他隱忍克制,懂得巧妙周旋。

全程演技在線,張弛有度。

你會覺得,司馬懿就該是那樣的。

除了主演這個身份,吳秀波還是該劇的製片人。

據說,以司馬懿這個角度去講「三國」的想法,他7年前就有了。

而且每隔幾年就會重讀《三國演義》,每次讀完都有新的發現與感悟。

那個想法就像是一顆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最終開花結果,掀起了又一輪的歷史劇熱潮。

但當初籌備拍攝這部劇,卻困難重重,至少有30個人說這個戲不好做。

一來,三國故事在民眾的心裡,早已爛熟於心,況且多部經典珠玉在前,要能重新打動觀眾確實不容易;

二來,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太過紛繁複雜,以司馬懿為主線去拍,到底能不能成功?

反覆琢磨,權衡再三。

最終吳秀波與導演張永新決定,做小不做大。

因為三國紛爭,群雄並起,爭天下,爭權力,歸根到底,爭的不過是「人心」二字。

於是《軍師聯盟》避重就輕,以世道來講人心。

一部投資4億元的大劇,最終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沒有假大空的鋪排,沒有高大上的套路,卻是以情節、攝像、表演等細節來展現。

這,無疑是很大的誠意,也給了觀眾足夠的驚喜。

可回顧拍攝的那333天,吳秀波的日子卻一點也不好過。

同時兼任製片、劇本監製和男一號,他要在幾個角色之間來迴轉換。

在片場,幾乎大大小小的事,最終都會落到他頭上。

這可比以前純粹做演員要辛苦多了。

就連他自己都感慨:「從未經歷過那樣的體力、精力,以及態度修行上的透支」。

糟心事多了,逐一解決下來,吳秀波悟出個道理。

唯一能掌控的,那就是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要求自己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生氣,結果真的做到了。

其實,以他的名望與身價,大可任意挑劇本,輕鬆地演個戲。

可他偏偏在最容易做演員的時代做了製片人。

他說這是在為自己爭取表演和表達的自由。

或許,只有歷經命運淬火的人,才能有那份勇於挑戰的魄力。

吳秀波出生於1968年,祖籍在蘇州。母親在藥店做財務,父親學法律。

為了讓他有個不愁吃穿的「鐵飯碗」,1984年父母就將他送進了鐵路文工團。那一年,他才16歲。

當時他被團長劉錫田相中,每個月賺 70 塊錢的工資。

可吳秀波本人對這個鐵飯碗卻沒那麼重視,在一次演出中,有7個小品在身的他,卻因為睡到中午而耽誤了。

團長大怒,讓他在團里作檢討,結果他找人代寫了 2 萬字的檢討書。

17 歲那年,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被查出腸癌,需要切掉 40 厘米的結腸。

手術前他還在掌心寫了兩個字「挺住」,結果出來之後發現是誤診。

這次匪夷所思的誤診,讓吳秀波體會到了生命的不易,但命運的捉弄似乎並沒有停止。

1988 年,畢業後的吳秀波進入中國鐵路文工團話劇團工作。

四處奔波,隨團表演。

起初這一切都是快樂的、新鮮的,可日復一日之後,他便不再滿足於現狀,可是渴望更加激情澎湃與活力四射的生活。

也就是那一年,20 歲的吳秀波愛上了搖滾。

他開始在酒吧駐唱,四處走穴。跳霹靂舞,彈著吉他,那個時候的他,個性十足,放縱不羈。

這樣的生活過了十年。

作為流浪歌手,他肆意洒脫,無拘無束,嘗過最烈的酒,愛過最美的人。

但在一片繁華背後,卻是無盡的寂寥。

從1995 年到 2002年,吳秀波頻繁換工作。

用他自己的話說,什麼賺錢他幹什麼,什麼賺錢他往哪裡去。

他在兩年里開了 7 個餐館,也開過髮廊做過美甲,曾在望京經營過一個酒吧。

遺憾的是,幾乎開一家倒一家,並沒有多少積蓄,生活依舊動蕩。

而在他最落魄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生命中的貴人。

這個人就是劉蓓,當時她主動找吳秀波當經紀人,其實多少帶點「救濟」的成分。

因為吳秀波隨性洒脫,並不是一個合作的經紀人。

很多合約都是劉蓓自己談下來的,他不過是一個跟班的角色。

在劉蓓眼中,吳秀波永遠是一個狀態:弔兒郎當。

賺錢了,就請大家去吃披薩。

再見時,口袋裡就窮得響叮噹了。

「及時行樂」四個字,就是當時吳秀波的生活狀態。

不管不顧,也不留後路。

甚至,他曾用開餐館掙的錢出了張唱片《愛之戰》,結果無人問津,賠得一敗塗地。

最慘的時候,他失業三年,一貧如洗。甚至,相戀9年的女友也絕塵而去。落魄 失戀的雙重打擊,他精神上不堪重負,體重卻飆漲到了170多斤。

連他自己都說:「不知道怎麼活下來的」。

生活的磨礪就如一把火,燒過之後,有些人只剩灰燼,而有些人卻像孫悟空一般,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身。

吳秀波無疑是後者。

34歲那年,吳秀波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從此,硬生生地將一副爛牌打好了。

妻子尚潔是圈外人,兩個人姐弟戀,有兩個兒子。

當年妻子懷孕的時候,他全部的家底只有幾千塊。

認為家庭是一切的吳秀波,在兒子出生時,面臨生活的窘迫,終於開始直面自己的人生。

他在參加節目時曾說過,此時的他猶如站在懸崖之上,背後就是兒子。

為了生活,為了兒子,他沒有退路,只能奮勇向前,背水一戰。

天涯浪子也有收心的時候。

為了養家糊口,進到一個丈夫與父親的責任,吳秀波又干回了演戲這個老本行。

吳秀波參演了張建導演的電視劇《天堂鳥》,當時一個普通演員的片酬是每集三五百元,而電視劇殺青之後吳秀波領到了 8 萬元的片酬,相當於 5000 元一集。

這是張導對吳秀波演技的肯定,更給予吳秀波繼續演戲的決心。

從此,吳秀波不再是那個整天混日子、無所作為的落魄青年,他看到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天賦,看到了自己未來事業的方向,從此踏上了一往無前的征途。

在8年的演藝生涯里,他主演了21部電視劇。

從未當過配角,但卻也始終火不起來。

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演技,甚至在在拍《立案偵查》的時候,曾一直找不到表演的狀態,只要喊開機他就哆嗦,導演甚至想炒了他。

自我懷疑,狀態遊離,處於矛盾,又有無奈。

在這樣的煎熬里,吳秀波只能去尋找突破。

慢慢地通過《非常道》、《相思樹》、《兄弟門》,他逐漸找回了演戲的感覺,投入到人物中去,把情感表現出來。

兩年後,他遇到了《黎明之前》。

劇中扮演的劉新傑圓滑狡詐,精明冷靜,遊刃有餘,又獨當一面。

在一場表現悲憤痛苦,用力敲打方向盤的戲中,由於過分投入,甚至把自己的手給打斷了,但他說當時自己都沒有發覺。

這種忘我的入戲,不僅讓他衝破了多年的瓶頸,也獲得了觀眾的肯定。

2010年,《黎明之前》播出,反響熱烈。吳秀波也憑藉此劇,摘得了金鷹獎、華鼎獎的桂冠。

42歲的他終於紅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這之後,無論是《心術》里那個有點邪氣的霍思邈,還是《四大名捕》中陰狠毒辣的安世耿,他的表演都是多面的,立體的和具有創造力的。

他開始學會從角色中去享受自我的情緒釋放,再把情緒釋放帶回到角色中去。

這不僅是他自己的天賦加成,更是他經過磨練以後慢慢開始的蛻變。

最明顯的莫過於《北京遇上西雅圖》,他在裡面飾演一個沉默卻溫暖的大叔Frank。

從最初去美國之時的窮困落魄,到最後通過自身努力站穩腳跟。

滿面鬍子拉碴,眼神卻溫暖如熙,內心還有柔情。

他簡直將Frank這個中年大叔演活了。

但其實,他演的又何嘗不是自己的經歷。

因為經歷過苦難,所以他身上有一種從容。就連一起搭戲的湯唯都說:「我覺得他演戲很鬆弛,讓人沒有壓力。」

這種鬆弛,是厚積薄發與常年蘊藉的結果。

氣定神閑,如閑雲野鶴一般,有「道」的風骨;腳踏實地,不追求虛榮浮名,有「士」的情懷。

成名之後,吳秀波開啟了一個屬於「大叔」的時代。

他有點痞氣,有點小壞,有點頹意,還挺暖心。

兩鬢斑白,濃眉大眼,鬍子拉碴。笑起來有一種越過山丘之後的淡然,眼角眉梢卻又不失歲月的歷練。

他拍過許多時裝大片,舉手投足間有一種高級感。讓人看到,四十幾歲的男人,也有另一種風範。

娛樂圈有許多大器晚成的男人,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膨脹,不得瑟。

因為深知成功來之不易,所以特別有一種謙卑心態。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懂得他人的難處。

這一點,在吳秀波身上尤為明顯。

看《心術》的時候,發現他有一個小動作,就是靜心合掌,點頭示意。起初以為是霍思邈這個醫生角色的特定需要,後來卻發現他在許多場合都是如此。

彬彬有禮,謙卑而虔誠。沒有一絲戾氣,也不會飄飄然。

他曾說:「人生好與壞,落魄與成功就像我的前胸與後背一樣,在我的生命里共存」。

翻看他的微博可以發現,他是素食主義,信仰佛教,誦讀經文。甚至,會在微博里發《金剛經》里的句子,經常出門的時候都帶著一本書。

他很保護家人,對外閉口不談。曾經在一篇報道里,他說自己就是個演戲的,不是在做自傳。如果非要聊家人,也就回答幾個字。如此,而已。

這種儒雅與真誠,是少見的。

他主持《歡樂喜劇人》,與眾人嬉笑打鬧,但卻也能泰然自若,掌控自如,許多時候都有一種看破不說破的睿智。

作為一個演員,他簡單純粹,低調謙虛。作為一個製片,他又圓融聰明,懂得變通。

據說當初就是他決定把劇名落腳點放在《軍師聯盟》上,而不是直接用《司馬懿》。

因為他很聰明地預見到了之後的許多問題,對投資商,對加盟的其他演員都能有個很好的交代。

或許,也只有看遍人世冷暖,嘗遍酸甜苦辣的人,才會有這種通達,才會去尋求一種平衡。

從這一點來說,他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有評論說,吳秀波就像是一瓶老酒,越釀越醇,香氣四溢。

即便是淺嘗一口,都會有一種深入骨髓的醉,讓人慾罷不能。

周沖

80後的老女孩。

自由寫作者。

2015年離開體制,放棄公職,開始以筆謀生。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31歲二胎媽媽跳樓,擊潰一個中年女人有多容易?
你為什麼越鍛煉越胖?中年人鍛煉做好「選擇題」
你好,年輕的中年人 | 壹讀精選
中年人做的聰明事
中年人膝蓋疼為什麼

TAG:中年 | 吳秀波 | 中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