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州三泡台談一下茶道在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現

飲茶是中國人古而有之的習慣。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

唐宋之前的中國飲茶都是:抹茶法, 直白些說,喝茶粉的,是貴族專享,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來自社會底層,

從洪武年間開始,「沖泡法」慢慢盛行,

延續至今,源遠流長。

本人喜歡越野和攝影,5年前,在甘肅蘭州的黃河源頭,

天下第一橋的浮船上,喝過西北兄弟請的三泡台,

這個茶風格豪放而柔美,

融合了南北飲食文化的不同風格,同時又找到了中庸和平衡之道。

三泡台融合了南方的綠茶或鐵觀音,西北的大棗,南方的冰糖,和我們福建莆田的龍眼乾,廣東的荔枝,西北的枸杞子,江南地區的楊梅,中原地區的炒芝麻,還有下火的菊花,酸甜苦辣都有。

吃過老哥請的馬子祿牛肉麵,在其所謂的:「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的慫恿下,羊肉配大蒜,好不刺激,之後在黃河浮橋上,再喝一碗盛情難卻的,三泡台,愜意之餘,品位酸甜苦辣的人生真味。

走遍了大江南北,喝過海南的隕石坑裡的白沙綠茶,木友送的信陽毛尖,親戚家的武夷岩茶,展會買的安化黑茶,和所謂的老班班長。。。。。。,莫衷一是,沒有特別的偏好,其實喝茶的最高境界是隨心,隨性,順其自然,不要過多的講究和程式,是一種心境和修為。

就像喝酒一樣:

北京「二鍋頭「豪放和刺激 ,

內蒙古」悶倒驢「猛浪和野性

南方的竹葉青柔美和微甜

還有柔中帶剛的江南黃酒。

其實都代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符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茶道,香道,.......一說到「道」,大家都感覺有點高深了,其實大道至簡,可以隨人,隨事,隨性的去理解什麼是所謂的道.

說到茶道,其實該說說日本,茶道在南宋末年,傳到日本,日本是第一個把禪學和茶道融合在一起的國度,故有「禪茶一道」之說。並且演化出來不同的茶道流派。成為日本文化的國粹。

茶道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非一種形式和格式,但是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展示一下我用的茶道,茶盤,茶葉罐等物品。

今天借茶道談一下自己旅途見聞和對飲食文化的見解,如有價值觀認同之人,可添加本人微信:646612076 ,網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宇宙和人生的奧秘,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陳丹青:中國文化的基本秩序消失於六七十年代
【茶語】唐詩里的茶文化
春宮畫中的中西方性文化之比較
【詩詞文化】趣味詩欣賞
【文化】這些詩居然還可以倒著讀,不信試試?

TAG:文化 | 蘭州 | 茶道 | 地域 | 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