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紅棗有4種最佳搭配!這樣吃才不糟蹋好東西

紅棗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常言道,「一日食三棗,郎中不用找」。紅棗在養生界的地位早已不言而喻。

中醫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等患者良好的營養食品。

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吃。《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解讀一顆紅棗最滋補的吃法。

受訪專家

國家高級營養保健師 熊苗

上海龍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蔡駿

紅棗到底能補血嗎?

紅棗到底能「補血」嗎?首先要弄清楚補血是什麼。

老百姓常把「補鐵」和「補血」掛鉤,其實兩者本身就不是一個概念。

上海龍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蔡駿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西醫里,補鐵能增加鐵元素的吸收,改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紅細胞等,常用於治療缺鐵性貧血。

而作為一個中醫概念,補血指的是在改善有形成分的基礎上,幫助「血」更好地濡養身體。

有些人儘管血常規化驗正常,但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表現,中醫辨證就屬於血虛。此時吃紅棗,可以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健脾補血功效。

紅棗的4種滋補吃法

從生吃、泡水,到熬湯、煮粥,生活中隨處可見紅棗的影子。看似簡單的紅棗吃法,實則各有門道。

生吃

每天別超15個。中等大小的紅棗,食用量每天應控制在一把以內,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腹脹;紅棗糖分多,糖尿病人要少吃,建議每天不超過2顆。

泡水

最好掰開泡。紅棗果皮堅韌不好消化,整顆沖泡其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最好選擇大紅棗泡水,泡之前用手撕開或切開;鮮紅棗不宜泡煮,以免熱水破壞維C。

煮粥

有利營養吸收。將紅棗用於煮湯、熬粥,其有效物質更易溶出,搭配小米一起煮,還能獲得更多的B族維生素。與銀耳同煮,有助於安神助眠、止咳潤肺。

蒸制

適合胃腸功能弱的人。蒸熟的紅棗,表皮及果肉更容易被消化吸收,非常適合兒童、老年人及消化不良的人食用。多吃蒸棗還可以預防哮喘。

紅棗有4個「黃金搭配」

紅棗偏於溫補,與以下食物搭配,可使養生效果翻倍。

1

紅棗+桂圓:護嗓驅寒

紅棗與桂圓一同熬湯或泡茶,有助於補氣護嗓,且具有一定的暖身效果,適合教師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及體質偏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

2

紅棗+姜:溫胃驅寒

將適量生薑、紅棗切片煮熟後,放溫,再加一些蜂蜜,喝上一杯,有助於驅寒潤燥,抵禦嚴冬。

3

紅棗+當歸:緩解便秘

將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煎成濃汁,去渣後,與紅棗、粳米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成粥,可緩解便秘,補充氣血。

4

紅棗+銀耳:潤肺養顏

將紅棗、銀耳和冰糖一起煮湯,既止咳潤肺,又滋陰養顏。紅棗與薏仁米、白果、桂圓適量紅糖或冰糖同煮,可使皮膚少生暗瘡,滋潤皮膚。

4類人少吃紅棗

紅棗屬於葯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獨特的藥性。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不辨體質,一律用紅棗進補,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還會幫倒忙。

以下4類人,最好少吃或者不吃紅棗:

1

痰濕偏盛者

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口中發膩、食欲不振,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嚴重者會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癥狀。

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使得痰濕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進而加重上述不適。這種體質的人更適合吃薏仁、紅小豆、山藥、絲瓜等健脾利濕的食物。  

2

愛上火的人

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而大棗性味甘溫,偏於溫補,若大量食用,猶如火上澆油。  

3

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若此時食用大棗,其黏膩的性質常常會導致邪氣滯留,不利於恢復。  

4

糖尿病患者

大棗含糖量較多,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棗。▲

本期編輯:劉雲瑽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男女搭配,幹活也累? | 職場
搭配 | 沙發質感才是決定客廳氣質的主角啊!
世界最頂級攝影師搭配最頂級器材拍出來的照片是什麼樣
只要搭配對,老氣色也能穿出好氣色

TAG:搭配 | 東西 | 紅棗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