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工智慧必然毀滅人類

人工智慧必然毀滅人類

來自專欄寫給大家看的經濟學12 人贊了文章

文/吳顯昆 (知乎:吳kiki)

人無近慮,必有遠憂。

最近有很多自帶「未來學家」光環的一系列名人,包括比爾·蓋茨,馬斯克,以及霍金,都表達了對人工智慧的擔憂,告誡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的應用。

「人工智慧( AI )很可能導致人類的永生或者滅絕,而這一切很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發生!」

令人想入非非的是,除了滅絕,我們還有永生這樣一個「選項」。不過就我看來,在永生和滅絕的蹺蹺板的兩端,大概一邊放著五毛錢,一邊坐著因為長期沒有運動而發福的你。

而人工智慧毀滅人類,幾乎是必然的。

無意去探究技術發展的路徑和細節,我大概只能確定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AI的智能水平會越來越高,在足夠長的時間會逼近、趕上、超越人類的只能水平,甚至最後一騎絕塵,達到讓人類智商吃屁的水平。

當然,我說的毀滅,還不是指大家腦海里常常浮現的機器人扛著牛逼的武器到處追殺人類的場景,而是在一種安靜的氛圍下,以一種漸進而不可逆轉的方式毀滅。

這種過程大概和大公司病有某種類似之處,處在組織內的成員,你知我知他知,一切將滑向深淵而不可逆轉,所有人眼睜睜地它傾頹,卻因為享受一時的快感而犯的錯誤所帶來的結果,變成既得利益而變得越來越難以修正。

舉個現實的例子,當房價越來越高,躺在爸爸們買的幾套房上受租要比996工作要掙得多得多的時候,有房的富帥們總結經驗:這就是眼光,這就是對歷史進程的把握(版權來自鼎輝的特雷西總,朋友圈點過贊了,應該可以用吧嘻嘻)。此時,因為歷史原因的桎梏,挽救傾頹的獨立力量則在隨波逐流的力量里被淹沒,我們只有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形成毅種循環。

在人工智慧這件事上依然很難例外。它太迷人了,太讓人感到誘惑了,有了 AI,大部分人可以讓腦子天天葛優躺。我們都在貪戀這種嗑藥版的愉悅感,雖然很多人主觀上可以意識到它的危險,但是想要克服這類溫水煮青蛙式的馴養,實在太難。就像,讓我們回到不可以用手機訂十一回家的車票,回到火車站買票的時代,人人都是不願意的。

而且我們沒有理由不對此高度頌揚,因為我們的標準在於「解放」。「解放了雙手」、「解放了雙腳」、以至於最後「解放了大腦」,的的確確「提高了效率」,社會有了進一步分工,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不過AI這件事上卻略有不同。O2O 只是人們之間把分工互相換一換,而人工智慧的工作替代確實另一種性質的內容。

初期,人們在簡單的事情上讓 AI 幫忙,享受了解放初級勞動,以投入到更高級勞動的快感。而就像把羊慢慢趕進羊圈的過程,後來沒有什麼「高級勞動」不能讓 AI 來做了怎麼辦?所謂現在高度依靠人類智力的藝術創作、投資諮詢、詐騙忽悠也能讓 AI 來做了怎辦?

那麼,人類幾千年幾萬年的勞動制度就會土崩瓦解。接下來出現的景象,恐怕很難出現美好的,所有人坐享其成,物質極其豐富,讓 AI 供養所有人類,達到 AI 共產主義的局面。

可以預見的是,就算機器完全沒有惡意,那些 AI 掌控者自私的基因卻不會消失,「幹嘛還要留一個只會消耗資源的廢物人類生存?」,也肯定會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人想,「就算白吃白喝坐吃等死,我也不能只和別人一輩子享受一樣的待遇」,「我想多分兩個 AI 老婆」,鬥爭和屠殺也許由此而生。

清洗會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局,並不重要。在超級福利主義下的人類,最後的結果,最好的是成為AI世界動物園的動物,當珍稀物種保留下來供研究觀賞,中等的結局是 AI 放棄供養,失去勞作能力的人類最後全餓死,而比較悲慘的結局,大概就是統統全給做成標本吧。

推薦閱讀:

風格遷移原理及tensorflow實現-附代碼
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2017)第一章
人工智慧 | 7,Jeff Dean:谷歌大腦2017總結
IBM試圖引領AI時代的「Watson定律」,但裁員事件卻暴露一堆問題

TAG: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