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證與辯論》:第十四章 反駁

《論證與辯論》:第十四章 反駁

來自專欄關於政策性辯論29 人贊了文章

[本系列是對美國權威辯論教材《論證與辯論》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8th edition)進行的重新編校。該書曾於1996年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原名《辯論與論辯》。]

編者按

本章對於政策性辯論的實戰幫助極大。反駁對方光進行表態和質疑是不夠的,還要提出建設性材料(Constructive Material)才行。因此,反駁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賽前的良好準備。讀者應仔細閱讀「參閱2:辯案實例」,以及「參閱3:記錄論點流水單的注意事項」。這是本書第一次完整展現出原汁原味的美國政策性辯論賽辯案,同時也介紹了掌控賽場局面的最重要武器——論點流水單。對政策性辯論比賽實戰感興趣的同學應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來整理資料,並熟練使用論點流水單。


本章內容

Ⅰ. 反駁責任的轉移

Ⅱ. 反駁的目的和時機

——參閱1:反駁的工序

Ⅲ. 為反駁作準備

Ⅳ. 為反駁整理材料

Ⅴ. 證據和論證的選擇

參閱2:辯案實例

參閱3:記錄論點流水單的注意事項

Ⅵ. 反駁的結構

-A. 基本結構

-B. 注意事項

Ⅶ. 反駁的方法

-A. 證據

-B. 推論

-C. 謬誤

-D. 正方和反方的反駁

-E. 辯位相關職責

練習


第十四章 反駁

編校:吳家麟

辯論並非在真空里進行,而是要面對對方。辯論者總是面臨著擊敗對手所提出的對立觀點的任務。這一擊敗對立觀點的過程被稱之為反駁。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駁斥」(refute)一詞是指「證明對手的證據和推理是錯誤的或不夠正確的」,而「反駁」(rebuttal)一詞則是指「通過提出自己的證據和推理,來消解對手提出的證據和推理的影響」。在實踐中,「駁斥」和「反駁」兩詞是可以互換的,而在學術型辯論中,每位辯手的第二次發言則只能被稱作駁論(rebuttal speech)。

在學術型辯論中,辯手們只需對對方辯手所提出的那些論證進行反駁。在應用型辯論中,辯手們則有必要對任何有可能對決策者產生影響的證據和推論進行反駁。

Ⅰ. 反駁責任的轉移

正如前面有關章節所表明的那樣,在比賽之初,整體舉證責任總是在正方,而反駁責任則在反方。在辯論過程中,反駁責任在辯論雙方之間來迴轉移,最終不是落在此方就是落在彼方。在辯論結束時還負有反駁責任的一方即為失敗的一方。在典型的學術型辯論中,正方一辯(1AC)通常能夠成功地論證己方辯案,從而將反駁的責任置於反方。反方一辯(1NC)的任務就是讓反駁責任轉移到正方身上。正方二辯(2AC)通過重建和展開辯案,設法將反駁責任再次轉移給反方。辯論至此,反方開始作第二次立論(2NC)和第一次駁論(1NR)。在這兩次發言中,反方設法將反駁責任再次轉移給正方。很顯然,反方在2NC和1NR兩個環節的連續發言為反方提供了轉移反駁責任的最佳機會。在剩下來的每次駁論(1AR、2NR)中,辯手們都會儘力進行反駁,並將反駁的責任轉移給對手。辯論的最終發言(2AR)是正方最後的機會,在這次發言中,正方二辯有機會回顧整場辯論賽並證明反方沒能擔負起反駁責任。

Ⅱ. 反駁的目的和時機

辯論的每個環節中都含有反駁的過程。很顯然,辯論開始時正方所作的首次發言不可能包括有針對性的反駁,因為此時反方還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但是,即使在這次發言中,也可以包括一定量的預先反駁(anticipatory refutation)。只是應該注意,這種預先反駁應針對那些反方必定會提出的論證,而不是針對那些正方以為反方提出實際卻並非如此的「稻草人論證」。

一般來講,對於重要的議題,辯手們應該儘早予以反駁,而不要使其不經挑戰從而成立。但是為了使對方在進一步闡述某議題時犯下致命錯誤,辯手也可以暫時忽略該議題。或者,有時辯手可能會提出有限的反駁,促使對手推進某條「可能置自己於不利位置」的論證主線。如此一來,辯手就可以提出其對手不想看到的論證了。

例如,在辯論「應該為美國非農業工人提供年度工資保障」時,正方論證說當時有大量人群正處於失業狀態。反方運用試探性反駁,故意提出了一次無力的反駁,指出一些失業的工人在他們有工作的年月里已經攢下了數目可觀的積蓄,並得出結論說這些工人並不需要年度工資保障。針對這一反駁,一些正方的辯手回應道,絕大多數失業人員不可能有什麼數目可觀的積蓄,因為首先被解僱的人員都是資歷淺的工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被解僱前甚至才工作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一旦反方辯手通過試探性反駁獲得了正方對這一點的承認,他們便可以據此展開後續反駁,將其反駁主線聚焦在這一點上。於是他們論證道,既然正方所提出的工資保證要求至少一年的工作資歷才能有效,那麼,對方所提計劃並不能滿足資歷淺的工人的需要,而這些資歷淺的工人,正如對方所言,占失業人口的絕大多數。

參閱1:反駁的工序

1. 通過論證其不可靠性、錯誤性、或不相關性來推翻對方的證據。

2. 通過提出與其相抗的、對其表示懷疑的、使其喪失作用的、或證明其證據經不起檢驗的其它證據來推翻對方的證據。

3. 通過論證其錯誤性來推翻對方的論證。

4. 通過提出對對方不利的、與其對抗的、對其產生懷疑的、使其喪失作用的、或表明其推理經不起檢驗的其它推理來推翻對方的推理。

5. 通過提供新的和附加的證據來進一步證實己方證據的正確性。

6. 通過提出新的和附加的論證來進一步證實自己推理的正確性。

7. 提出試探性反駁,即「為了試探對方的主張,有時要進行預備性的反駁,其意圖是弄清楚對方的立場,向場下澄清對方立場,或強迫對方選擇一個更為明確的立場」。

8. 通過提出相抗論證來推翻對手的論證。


Ⅲ. 為反駁作準備

作為辯手,我們應該像準備辯案的其它部分一樣精心地準備我們的反駁。有力的反駁出自於細緻的分析和準備,而很少是即興發揮的結果。

我們必須充分熟習有關辯題的所有證據和推理。我們對論題的了解絕不能僅僅限於我們自己的辯案或我們希望對手使用的辯案,而應該包括有可能使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保證對辯論主題進行極為細緻的研究,以便當對方提出新的證據或推理時,不會因此而感到驚訝。我們必須認識到,就大多數辯題來講,很難收集齊全所有證據,因為經常會有新的證據出現,或證據有了新的解釋。因此,我們永遠不要以為我們的調查研究已經完結,而是要繼續進行下去,直到辯論開始。

某大學辯論隊曾取得了一場重要辯論比賽的勝利,部分原因是他們運用了比對方更新的證據。在辯論賽期間,總統將他的預算咨文送交給了國會。這份咨文包含著可用於這次比賽相關的經濟命題的新消息。為了運用這一新證據,這支辯論隊連夜重新修改了他們的辯案。當該辯論隊與未曾研究總統咨文的辯論隊交鋒時,他們發現對方辯手很難對其不熟悉的新證據予以反駁。

在為反駁做準備時,辯手們應該具有寬廣的眼界,決不要將自己限於一種視角或一種哲學。辯手們應該努力對辯題的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認真分析,並對辯題可能採取的所有立場做出全面考慮。

對大學生辯手來說,提高他們的反駁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從正反兩個方面就某一辯題進行辯論。這樣會使他們的視野更加寬闊,還會避免偏聽偏信的危險。非學術型辯論的辯手可以先草擬對手可能運用的最有力的辯案,而後準備對這些辯案的反駁。辯手不僅應該考慮對手可能使用的證據,而且還應該考慮對手可能採用的論證主線及構成反方辯案基礎的哲學立場。

在準備回答對手可能提出的證據時,辯手應該仔細考慮反駁的遣詞造句。如果辯手的思維只處於這樣一種水平:「如果對方引用專家A的話,我就引用專家B的話」,那麼反駁就很可能變得啰嗦、含糊和缺乏針對性。辯手應該就反駁的措詞做出計劃,保證遣詞造句清晰有力,邏輯推論令人信服。

論證首先應標明合適的序號(例如,論證1,論證2),然後用主題句或標語(tag line)的形式寫明主張(claim),即用精心組織的寥寥數語概括論證。使用簡短標語的整理方式增加了辯手對於「評委在論點流水單上的記錄」的控制力。論點流水單是該場辯論賽的記錄綱要,通過在特定的行列記錄下雙方的論證,記錄人可以直觀地一覽辯論中所有人的發言。冗長的標語會導致評委必須花精力遣詞造句或是重新翻譯辯手的用詞。所以對辯手來說,在準備標語時使用清晰有力的辭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一點很像政治競選中,候選人的生存之道,他們必須使用最易於讓選民或裁判記住的辭彙。

在標語之後,辯手們應當舉出他們的證據或支持論證的依據,這是圖爾敏模式中的根據(ground)或資料(data)。接下來,辯手提出對於擔保(warrant)的總結,或是資料與主張(claim)之間的關聯點(links)推論。換言之,擔保是對於「為何證據得以支撐主張」的解釋。最後,辯手應當總結該論證在這場辯論中的影響(impact)。所有這一切的完成應當不多說一句廢話,因為「辭彙經濟」(word economy)是辯論中提高效率的關鍵。


Ⅳ. 為反駁整理材料

在辯論開始之前,辯手們不可能確切地了解他們的對手將要採取的立場,因此他們必須收集大量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材料,以備反駁之用,而且必須將這些材料整理得便於使用。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以「反駁簡案」(refutation briefs)的方式進行準備,其中包括:火線(front lines),即對對手的論證第一時間的回應、反駁的展開、對於火線防守、以及在隨後的發言過程中可能需要進行的回應。整理好這些簡案以後,將他們依次放入文檔系統中以備使用。

認真靠譜的辯手擁有建立詳細全面的簡案和文檔系統的能力。同樣,我們也應該以類似的方式準備反駁,運用一切記錄並整理材料的方法,使之在場上易於使用。在知識和經驗不斷增長之後,我們對於技巧的依賴就會降低。但在初始階段,我們必須先做出大量的、具體的、詳細的準備工作才行。


Ⅴ. 證據和論證的選擇

正如同我們的反駁檔案里的資料要多於場上所用到的一樣,我們的對手的發言中所包含的證據和推理也會超出我們在規定時間內的反駁能力。因此,我們面臨著一個如何選擇的問題。反駁的最基本概念是我們必須設法對我們對手的辯案進行反駁。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準確地了解對方的論案究竟呈現了什麼。首先讓我們看一個辯論實例(見本章參閱2)。這是一個簡單明了的案例,很容易理解。在你研讀了辯論實例以後,請對照後面所附的論點流水單(flow sheets)進行學習。

用論點流水單來記錄比賽是辯論最重要的事之一,同時也是對學生而言最難但又必須掌握的技巧之一。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論點流水單能通過系統化的填寫,將整場比賽詳細記錄下來。一份準確的論點流水單能夠反映出一場比賽8個發言環節中每一個論證的演進。它能記錄下證據,並可以顯示出一個論證是獲得了回應,還是被忽略或拋棄(drop)了。論點流水單對於辯手而言是辯論賽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很多辯手決定使用論點流水單,最主要的可能是為了能迅速捕捉到對手忽略或拋棄某個論證。學習如何完整精確地記錄論點流水單能幫助學生學習如何有效地當一個批判性的傾聽者。

參閱2中的案例是一場政策性辯論,因此論證分兩張表格進行記錄——辯案(案內議題)和計劃(案外議題)。在這一辯論中,辯手們遵照著第12 、13章中提到的辯手基本職責進行發言。主流的辯手和評委在兩張標準化的論點流水單(案內和案外)上記錄下論證的演進。案內論證通常記錄在一張7欄的流水單上,這張就是案內流水單(case-side flow sheet)。

標題欄的1AC表示正方一辯立論,2AC表示正方二辯立論,1AR表示正方一辯駁論,2AR表示正方二辯駁論;1NC表示反方一辯立論;2NC表示反方二辯立論,1NR表示反方一辯駁論,2NR表示反方二辯駁論。

案內流水單

計劃和計劃相關的論證通常記錄在另一張5欄的流水單上,這張就是計劃流水單(plan-side flow sheet),或者叫案外流水單。諸如相抗計劃或合題性論證,也被獨立記錄在這張流水單上。(一旦學生掌握了論點流水單的基本概念,就會發現使用額外的流水單來記錄這些論證非常容易。)

計劃流水單(案外流水單)

一般來說,正方二辯不會當場記錄正方一辯立論環節的發言。因為一辯稿是準備好的,比賽開始之前正方二辯的論點流水單上就已經有了這部分內容。比賽中他只需要記錄下反方一辯立論時的回應就行。這種做法叫做預先記錄,或預記(preflow)。

辯手和評委經常用箭頭和其它符號來記錄論點的演進。不同顏色的筆可以被用來記錄質詢環節,也可以很方便地標記其它內容。為了節省時間,辯手和評委經常使用縮寫。在這張論點流水單上,T-用來表示合題性;SQ表示現狀或現行政策;s代表重要性;SC則表示最高法院。被認可的論證(承認對手論證有效,例如案例里1NC中的第2項)用圓圈圈起來。同樣,一個被拋棄的論點(對手未能進行有效回應的論證,例如案例中,案內流水單1NR欄里的IA1,以及計劃流水單1AR欄里的1B)也圈起來。

論點流水單中的每一欄中對應的發言應當儘可能記得準確和詳細。此類大綱記錄方法能夠幫助辯手偵測出被拋棄的論證,或者在基本結構中的漏洞。學會如何進行有效記錄論點流水單需要進行大量實踐,但辯手們會發現花費大量時間來掌握這一基本技能十分值得。通過適當的調整,論點流水單能夠應用在任何涉及論證的場合。例如,某大學高年級學生收到了兩份不同的工作機會,他發現準備一張論點流水單來權衡兩份工作大有裨益。一位肩負著重大採購任務的採購員,完全可以用類似的方式來比較和評估產品或服務的優劣勢。

參閱2:辯案實例

辯題:美國聯邦政府應顯著加強對國內大眾傳媒的管制(注1)

重要性(需求性)

Ⅰ. 恐怖主義是對美國社會的一個主要威脅。

——A. 恐怖主義問題顯著。

————1. 恐怖主義事件屢屢發生。

*聯合國報告證據

*《紐約時報》證據

量的重要性

————2. 恐怖主義事件正在增多

*《華爾街日報》證據

*《密歇根大學法律評論》證據

——B. 恐怖主義有害

————1. 恐怖主義危害生命、消耗金錢

——————a. 數以千計的人命損失

*大赦國際組織的證據

*白宮聽證會的證據

——————b. 數十億美元價值的財產損失

*《商業周刊》證據

*參議院聽證會證據

——————c. 數十億美元的贖金損失

*《財富雜誌》證據

*《福布斯雜誌》證據

質的重要性

————2. 恐怖主義威脅到了最基本的自由

——————a. 自由的喪失

*CLU報告證據

*《威廉瑪麗法律評論》證據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律評論》證據

——————b. 自由的喪失將會不斷惡化

*《時代周刊》證據

*參議院聽證會證據

*《美國新聞》證據

——C. 恐怖主義的危害將加重

————1. 恐怖主義分子可能使用核裝置

*《紐約時報》證據

*參議院聽證會證據

*《科學》期刊證據

————2. 恐怖主義分子可能使用生化武器

*《華盛頓郵報》證據

*《哈得遜研究》證據

根屬性

Ⅱ. 目前的政策使恐怖主義問題存續

——A. 宣傳是恐怖分子的犯罪目的

*聯邦調查局證據

*大赦國際研究證據

*布魯金斯學會報告證據

——B. 聳人聽聞的報道帶來的利益,導致媒體失控

*《紐約時報》證據

*《編輯與出版者》證據

*參議院聽證會證據

計劃

實施機構

政策要點1:本計劃將由司法部刑事審判司實施

核心條款

政策要點2:聯邦政府將制定法律,以限制所有媒體有關恐怖主義事項的報道,不允許對恐怖分子的姓名和動機進行報道。

強制力

政策要點3:違反這一法令的媒體將被處以該公司年收入25%-50%的罰款。

資金和人員

政策要點4:所有必要的資金將從現有總稅收中籌措,並將《論證與辯論》一書10%的銷售稅作為政策資金。(注2)

附加條款

政策要點5:

——A. 國內稅收部門有責任向D.O.J.提供依據稅收服務,並在依據本法律提出控告時提供所需要的所有材料。

——B. 任何與第二條相衝突的法律或規定相應作廢。

——C. 如有必要,可對憲法作出修正,以保證核心條款的有效實施。

優勢

III. 正方可以顯著削弱恐怖主義

——A. 媒體的報道激勵恐怖主義活動

*《博欣研究》證據

*《紐約時報》證據

*霍爾農報告證據

解決力

——B. 縮減媒體報道將減少恐怖主義活動

*《新聞周刊》證據

*巴倫的證據

*參議院聽證會證據

注1:本案例根據約翰卡羅爾大學的辯手Julia Davis, Lisa Garono, Timothy Ita,以及

Anthony Smith所準備的辯論方案改編。

注2:辯手們並非總是一本正經的。他們喜歡在辯論中巧妙地插入一些笑料,例如這裡提出了本書銷售稅的10%。如果笑料的插入不會浪費時間或給對方提供任何反擊的機會,辯手希望能夠從評委或聽眾的笑聲中得到回報。當然,所選笑料必須能讓聽眾接受。

參閱3:記錄論點流水單的注意事項

1. 集中注意力!有效記錄論點流水單的關鍵在於傾聽和理解。

2. 實踐!不放過每一次記錄論點流水單的機會,不管是晚間新聞、你的課堂講座,甚至是電影都嘗試用論點流水單來記錄。

3. 使用大量紙張。在每張論點流失單上儘可能詳盡地記錄所有論證。

4. 使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分別用來記錄正方和反方。

5. 提升效率。使用簡短的詞句以及符號,只記標語(最簡短的表達)以及證據。

6. 使用預記。用可以靈活組合的貼紙預先記錄下所有簡案和辯案。將相關論證整理在一起,把貼紙貼在文件夾的合適位置。當你提出這些論證時,他們應當貼在了論點流水單的合適行列里。(編者按:隨著電腦的普及,現在更多使用電子文檔的形式來整理資料。)

7. 使用質詢環節以及準備時間,來填寫論點流水單。

8. 字盡量寫得小,欄與欄之間的距離窄一些,留出大量縱向的書寫空間。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辯手和評委使用電腦來記錄了。請訪問以下網站來進一步學習此類技巧:wcdebate.com/1policy/9-.

9. 使用箭頭來表明論證與回應之間的關係。

10. 當你發現缺了某些東西時,把他們記在一張白紙上,或用其他符號來提醒自己之後補齊這些缺失的材料。


Ⅵ.反駁的結構

A. 基本結構

反駁的基本結構包括五個步驟:

1. 引用:清楚而又簡明扼要地指出你所攻擊或辯護的論證。

2. 回應:簡明地陳述你的立場。

3. 支持:引用證據和推理來證明你方觀點的正確性。

4. 說明:總結你所提出的證據和論證。

5. 影響:表明本次反駁「在削弱對手辯案或在加強己方辯案」上所產生的影響。

最後一步或許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辯論新手最經常忽略的一步。如果我們不將反駁與辯案或己方辯案的聯繫清晰地表達出來,那麼反駁就會失去意義。

B. 注意事項

除了反駁的基本結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具有普遍性的考量事項。

1. 儘早開始反駁

儘早開始反駁通常對我們有利——我們既要在自己的發言中儘早反駁,也要在整場辯論中儘早反駁。在發言中儘早開始反駁的目的是為了立即消除或削弱對方某些論證的效果。但是,這樣說並不意味著發言的前半部分應該全部用於反駁,而後半部分則用於建設性發言。成熟的辯手會在他的整個發言中將反駁和建設性材料(Constructive Material)緊密交織使用。在辯論中,我們強烈不推薦長時間放著對方的一個主要論點不去反駁。通常來說,一個論證應當在下一個環節第一時間受到反駁。因此,反一立論中提出的案內攻擊必須在正二立論中得到回應。倘若正方等到最終的反駁環節再去回應這一論證,評委就會將這個回應的價值看得很低甚至於無視它,他心裡想的是「嗯,好,他們終於想到它了,但太晚了,等反方根本沒機會說話時再提有耍賴之嫌」。

2. 用建設性材料結束髮言

通常,我們最好利用己方辯案的陳述材料結束髮言。因此,在向聽眾陳述了拒絕對手立場的理由之後,我們還要向他們提出為什麼應該支持我們的立場的正面理由。

3. 在辯論中加入反駁

雖然以反駁來開始我們的發言是一個好主意,但反駁絕非僅可在發言的前半部分出現。因為精心準備的辯案能夠針對對手的許多攻擊進行防禦,我們常常會發現在辯案中加入反駁是明智之選。例如,在辯論「美國聯邦政府應每年將所得稅的一定的比例撥給州政府」時,反方的反對理由是這樣做會給納稅者增加新的負擔。在反駁這一反對意見時,正方運用了嵌入式反駁(built-in refutation)的方法,指出GDP正在增長,因此國家收入將會增長,並且以同樣的稅率就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4. 評估反駁的分量

辯手們常問:「反駁到什麼程度才算夠?」令人遺憾的是對這一問題並沒有確切的回答。因為對這一問題的答案隨情況而變,它只存在於評委或聽眾的心裡。在發言過程中,辯手應該密切觀察評委或聽眾。為了更有效地影響決策者,在提出反駁時,辯手要注意贊同與否的明顯或不明顯的跡象。從最低程度來講,辯手應該遵照反駁的五個基本步驟進行反駁。我們的目的是提出足夠的反駁,以使理智的人感到滿意。辯手應該避免過於簡單的反駁,例如:「最近布魯金斯學會的證偽了這一論點。」對辯手們來說,這一陳述可能表明了反駁的思路,但除非在辯論中這一思路得到了具體的展現,否則它並沒有什麼價值。

5. 使用組織化的反駁

辯手必須使用清晰、簡明、精心組織的反駁模式,使決策者容易跟上其論證。這麼做的目的,是使評委易於「摘記」(flow)你的論點。成熟的辯手會清晰地點明他們反駁的是其對手的哪一個具體論證,這樣評委就會準確地了解其論證(在論點流水單上)的位置。參考第十二、十三兩章所提到的辯手基本職責,其中就有「包含反駁、澄清分歧的辯手職責」的組織化模式。一旦掌握了這一基本模式,通過和同伴們的預先安排,辯手們可以提出許多變通模式。

在沒有同伴和評委用論點流水單進行摘記的非正式情況下,採取清晰明了的反駁模式仍然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想讓那些要做出決定的人們跟上我們的論證。

6. 使用應急預案

辯手們應當準備應急預案(Contingency Plans),即針對辯論中對方可能會提出的重要議題,辯手們提前做好的包含證據和論證的簡案。事實上,辯手應該準備若干個應急預案,他們在辯論的過程中決定使用哪一個應急預案來應對對方辯案;當然,到時候他們必須對應急預案做出調整,以便適合反駁對方所採取的具體論證。

例如,在辯論「聯邦政府應該為失業人口制定一個全國性公共工程項目」時,反方為了安全起見可以預測正方會論證說失業是有害的。反方準備了若干個應急預案來反駁正方種種有關失業的論點。這些失業包括:「摩擦性失業」、「周期性失業」、「長期失業」等等。在他們的有關「長期失業」(十五周或十五周以上的失業)的應急預案里,他們列舉了證據來證明:(1)一大部分失業人員的配偶有工作,他們找工作是為了掙錢購買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2)一大部失業人員是領有退休金的老年人;(3)一大部分失業人員是正在做兼職的青少年;(4)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人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最近,一支準備參加全美辯論大賽(NDT)的優秀辯論隊了解到,其它71支參賽隊共準備了127個不同的正方辯案,這還不包括他們所沒有了解到的其它辯案。在他們參加全美辯論大賽之前,他們準備了多於127個的應辯方案,的確,要想獲勝的選手就應該這樣去做。你必須備有足夠的應急預案,來擊敗任何可能的對方立場。

參閱3:價值辯論中的辯手職責


Ⅶ. 反駁的方法

圖爾敏模型提供了回擊對手論證的良好方法(參見第八章)。首先,要提出相抗的主張來回應對方主張。一般來說,如果你提出了相抗主張,你就必須提出證據來支持它。繼而,考慮一下對手的資料,試試能否使用第七章中介紹的證據檢驗方法來削弱這些證據。最後,考慮一下擔保(warrant),或者說連接資料和主張之間的邏輯推論,試試能否用第八、九章中提到過的推論檢驗方法來削弱它們。進階的反駁技術,包含證據、推論和謬誤的相關知識。

A. 證據

對證據的反駁,須使用證據檢驗,並表明對手提出的證據經不起這些檢驗(詳見第七章,證據檢驗)。反駁對方依託證據進行的攻擊,其方法與前述一致,而反駁對方對己方證據的檢驗則可以論證對方所使用的檢驗方法是錯誤的。

B. 推論

對推論的反駁,須使用推論檢驗,並表明對手提出的推論經不起這些檢驗(詳見第八、九章,推論檢驗)。反駁對方依託推論進行的攻擊,其方法與前述一致;而反駁對方對己方推論的檢驗,則可以論證對方所使用的檢驗方法是錯誤的。

C. 謬誤

對謬誤的反駁,須表明對手的論證存在謬誤。(詳見第十章,謬誤及其反駁方法)。反駁對方攻擊我方論證存在謬誤的方法,與前述一致,可以闡明對方的謬誤攻擊是無效的。

D. 正方和反方的反駁

一般來說,辯論中的正方必須回應幾乎所有反方提出的論證,並防守下自己的整個辯案才能獲勝。反方則有權選擇展開哪一個論證進行重點進攻,並將其推進到最後。我們建議所有辯手,儘早提出證據和論證,早提出比晚提出效果好得多。一旦對手提出的某個論證在之前已經被你方回應掉了,你就不必再花時間讀新的證據或提出新的論證進行解釋,而只要提到之前的論證就可以進行回應。

假如反方提出合題性攻擊,正方就能通過「證明其計劃符合反方提出的定義或正方的定義比反方更優」來防守。對正方而言,說服評委認定「反方的定義總體上是有局限的或不恰當的」尤為重要。假如反方提出相抗計劃,正方可以論證相抗計劃不具競爭力,它無法解決正方提出的需求,或擁有相抗計劃獨有的劣勢,因此正方計劃相比相抗計劃是一個更優的選擇。

E. 辯位相關職責

在兩人一隊的政策性辯論賽中,不算質詢環節的話,一共有8個發言環節,每一個辯位的發言都有一套職責標準。

價值性辯論的辯手職責

政策性辯論的辯手職責


1. 以晚間新聞、體育評論、或任何脫口秀為對象進行反駁練習。

2. 再做一次第一章中提到過的SPAR辯論練習,這次辯論涉及具體計劃的政策性辯題,並遵照辯手職責標準來進行。

3. 每個學生都做出一個論證,如果可能的話使用證據資料卡或簡案。然後安排學生根據反駁的基本結構對上一個學生提出的論證進行反駁。第三名學生應當使用同樣的方法來駁斥上一個學生的反駁,並捍衛第一名學生的論點。

4. 從合題性、劣勢、需求性或其他議題中,挑選某一個單一議題進行辯論。

5. 將班級一分為二進行反駁訓練,第一個學生根據時事新聞從任何一個議題開啟辯論,然後正方雙方交替發言,直至無法繼續。


推薦閱讀:

一辯稿:單身是貴族
中國人的辯論為何沒有西方人牛?
會賢辯論基礎培訓課程之論證與論證方式
當霧霾與艾滋病一同站在辯論席上

TAG:辯論 | 辯論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