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說2018年萌戰

說說2018年萌戰

15 人贊了文章

說起來,我的粉絲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這篇文章關注我的吧。

杏子: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值得中國注意??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但是諸位有所不知,其實我在知乎的真實身份是動漫區大佬唉~~(笑哭)這轉行的跨度也是夠大的。

為什麼一年多來我都不答動漫相關話題了呢,當然是因為被去年萌戰搞傷了啊~~

今年萌戰我雖然全程未參與(本來打算支持五六七和小葉兩票的,因為參賽角色實在太多,找不到他們兩個,也也就沒投了),但是也有旁觀,有些事情不吐不快,所以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2015年,2016年,2017年,前三屆我可是全程參與,最後貼身肉搏的。尤其是2017年,對事件的背後邏輯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門兒清。當時是想著不能讓邪惡勢力獲勝啦,過後三個月冷靜下來了覺得還是不針對作品和角色,討論一下萌戰的制度建設比較有意義。不過過完年突然反應過來,討論制度建設其實也沒啥意義。我連女朋友都沒有,為了一些虛擬角色費心費力,也真是蠢到沒邊了……因為終於想通了,所以這屆萌戰頗有種冷眼旁觀的意味。

一旦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上嘛……嘖嘖,唯一的感受就是太好笑了……真的,我知乎的前300粉絲應該都懂我的意思……今年,事件的起因、發酵、結果,事件雙方的說法,在知乎等各大平台的爭論,和去年,一模一樣,真的,一模一樣……

比如,在我下面這個答案下的評論,和去年,我可以這麼說,一個字都不差。

如何評價2018bilibili萌戰??

www.zhihu.com圖標

所以啊,我淡定的很。去年挨的罵比這多多了,這才哪到哪……

還有這個問題下的最高票答案,去年也有一模一樣的。並且連成為最高票答案的過程都一模一樣。尤其是開頭第一句,讓我恍惚間彷彿回到了去年。

諸位能想像我的感受嗎?一般來說,那麼多噴我的,我應該生氣才對,但是我是真的氣不起來唉~~諸位想像一下,兩批完全不同的人,相隔一年,做出了一模一樣的事情;然後噴我的話都一模一樣……任何人在我這個位置上,都會覺得整件事情超級滑稽。義憤填膺的當事人則更為滑稽。

所以啊,某些人越是一本正經地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笑。好蠢哦,蠢到沒邊了……看他們煞有介事的找到始作俑者,理清事件的發展脈絡,坦露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們越是認真,我就越覺得好蠢。

當然,最蠢的其實是我啦。人家好歹只是今年蠢一年,我卻蠢了15/16/17整整三年……(笑哭)

尤其是高票答案,把事件的起因歸結到「某個人」的「某個具體的挑釁說法」,簡直蠢到沒邊了……這麼說吧,如果我會時空穿梭,我回到萌戰開始前,把這個始作俑者槍斃掉,不僅如此,我把某些人所理順的事件脈絡中,所有的關鍵人物,全部槍斃掉,槍斃1000個人。然後我再穿梭回現在,我會發現,一切都不會發生變化。事件的發生,萌戰的結果不會有任何變化。所有言論,都會原封不動的出現,只不過發出該言論的人變了而已。

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呢?因為去年參與的人,和今年參與的人,不是同一批人。兩批不同的人,居然復刻了一模一樣的事件,連細節都那麼相似。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就是群體無意識啊!這就是客觀規律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啊!!!

明白了嗎?那個所謂的「始作俑者」,那個所謂的「事件的發展脈絡」,根本不存在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群體無意識的過程。

針對具體的個人,具體的事件,具體的言論的一切討論,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首先,這事兒真的能分出對錯嗎?雙方都認為是對方先挑事的,手裡都有一大堆截圖證據,那麼最後誰才是正義的一方呢?當然是聲音大,勢力強的一方嘍!!那麼誰的聲音大,勢力強呢?廢話,當然是贏了萌戰的那一個了。

其次,真的存在「某幾個」率先挑事兒的關鍵人物嗎?其實是不存在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事件,每一個參與萌戰的人,每一個或憤怒或傷心的人,每一個試圖拉架或者挑事兒的人,都被群體無意識裹挾其中,成為了事件的推動者。

如何評價2018bilibili萌戰??

www.zhihu.com圖標

這也是我在這個答案中開嘲諷的根本原因。某些人妄圖用對方的挑釁言論證明自己反應的合理性,在我看來,就有種小孩子玩過家家結果入戲太深出不來的感覺。

所以啊,今年我全程旁觀,一言不發。唯有暗自慶幸,幸好我今年沒牽扯進這麼一個傻逼的事情之中。

我覺得吧,B萌有點像股市,認真的玩家就像股市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每一年都有很多人認清B萌的本質,離開這個戰場,然後對其嗤之以鼻。但是呢,這對B萌來說,根本無所謂。因為韭菜有的是,真的是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所以,誰也不是白蓮花,往對方身上潑髒水真的很蠢;站隊中間,試圖勸架,聲明我很傷心但是我接受結果,來年我繼續努力的人更蠢。

反正我這種局外人,看你們一本正經地吵架,感覺真的蠻好笑的。

整件事情說白了,就是遊戲黨和動畫黨的衝突。跳出情緒,運用科學方法去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遊戲黨必勝,動畫黨毫無勝利可能。有三個原因:

1、遊戲黨有活躍度超高的平台,情緒和信息的擴散比動畫黨快百倍以上,組織力碾壓。

2、遊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而動畫是一個欣賞的過程。因此遊戲黨對角色傾注的精力遠勝於動畫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因為人的本能是不放棄「沉沒成本」的,所以對於傾注了自己過多精力的事物都會產生「執念」。就好比戀愛了10年的男友,即使對方出軌,也很難下定決心分手一樣。遊戲黨對遊戲角色有很深的執念。同樣魅力的角色,放在遊戲里比放在動畫里的廚力要強上100倍。

3、動畫黨唯一的優勢就在於,B萌本身是一個動畫角色大賞,所以遊戲角色都是披著小號(即以外傳動畫等形式)參賽的,而遊戲的外傳動畫往往做的很爛。因為遊戲角色參與B萌本身就很牽強,再加上遊戲黨本身並不是B萌的針對受眾,所以一開始絕大多數遊戲黨往往是不參與B萌的。

因此,動畫黨只要成功阻止遊戲黨大量入場,就能看到勝利的希望。但是悲催的是,動畫黨連阻擋遊戲黨下場都做不到。原因就是上面我說的第1條,遊戲黨有活躍度超高的平台,情緒和信息的擴散比動畫黨快百倍以上。只要有極少數遊戲黨一開始參與B萌,這極少數人希望遊戲角色獲得勝利,那麼他們的情緒就會迅速擴散至整個遊戲平台。

遊戲黨們會說,是因為對方下黑手+嘲諷,所以才激怒遊戲黨導致遊戲黨大批量下場的。那麼如果動畫黨們都很有默契的不進行一點嘲諷,就可以阻止遊戲黨下場肉搏了嗎?

不不不,理由總是找的到的。對於那極少數從一開始就參與B萌,希望遊戲角色獲得勝利的人來說,即使對方只是在勝利後表現出一點點的開心和慶祝,他們都會將其視為挑釁和侮辱,進而產生仇恨。這種恨意會迅速擴散至遊戲平台,最後拉著遊戲黨下場。

這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徹底變革賽制才有可能。

事實已經證明,現在這個模式的B萌,往前走,就是死胡同。想要繼續走下去,唯有顛覆性改革才行。怎麼叫顛覆性改革呢?兩個思路:

1、徹底搞成SNH48總選舉那樣的圈錢模式,理直氣壯的圈錢。和製作方官方合作,官方親自下場對角色進行包裝推廣(比如做角色PV、角色海報,甚至出主題cos活動、角色歌等),合作談不攏的,直接就不要參賽。把參賽角色壓縮在50個左右極小的範圍內,為角色量身定做賽制和對手。比如讓屬性相近的角色對戰,有意安排內戰,反覆進行循環賽等等。至於說投票嘛,當然是拿錢投票了。買角色海報、專屬掛件什麼的……最大化角色的經濟價值,圈到的錢B站和製作方分成,也算是為國漫發展盡一份力了。在這個思路下,也別分什麼國漫場和日漫場了。如果能和日漫製作方深度合作的話,就放到一起玩;不能的就別參賽了。

2、極大的擴大官方的許可權。擴大到什麼程度呢,參賽角色官方指定,比賽對手官方指定。也別辦什麼海選了,角色太多,大多數都是沒什麼人認識的極低人氣角色,看著眼花。官方內部討論參賽角色,沒什麼固定標準,以能最大化炒熱萌戰氣氛為準。有可能受到場外力量干擾的角色統統排除,太有爭議的角色排除,不安排實力相差懸殊而沒有看點的比賽。

賽程制定不要公開透明。實力強的角色就不要從本戰第一輪打起了,實力懸殊的比賽沒看點。假定64個角色參賽,人氣排名分別是1~64名。我們就安排64名和63名先打一場,然後獲勝的63名再和62名打。這樣每一輪比賽都實力相近,可以打的白熱化。多安排循環賽和復活賽,防止某些角色因為官方對戰力預估錯誤而安排錯對手。

如果被噴官方黑幕的話,就躺倒任錘。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只是嘴上噴噴,比現在這種實質上對B萌嗤之以鼻的結果好的多。

不過這樣需要B站有那麼十來個對角色人氣十分熟悉的工作人員,不知道B站員工的人才儲備夠不夠。

如何看待2018年b萌國漫區陰陽師角色獲得雙王??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b萌國漫場有人把陰陽師唄開除國籍??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陰陽師為b萌拉票,全服送藍票的行為??

www.zhihu.com圖標2018年B萌國漫場的情況是否是在重複去年日漫場的情況??

www.zhihu.com圖標怎麼看待2018夏的b萌國產動畫專場被以日本妖怪為主題的陰陽師包場的現象??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聊聊關於B斯卡的事兒

TAG:ACG | 萌戰 |